作者:刘蔚, 赵君利, 李凤华, 袁莹莹, 胡蓉, 徐仙
【摘要】 目的探讨在IVF/ICSI - ET过程中, 对垂体进行降调节后,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3个IVF//ICSI-ET周期, 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节, 按降调后月经第2日血清雌激素水平分为3组, 分别为A组: E2 ≤20 pg·mL-1;B组:20 pg·mL-1 30pg·mL-1。按FSH/LH比值分4组,分别为1组:FSH/LH ≤1;2组:1&< FSH/LH≤2;3组:2 3,比较各组间Gn天数、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临床妊娠率的情况。结果 (1)E2不同的3组间 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及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Gn天数和Gn总剂量上B 组均低于A组和C组,且 B组的临床妊娠率最高。(2)FSH/LH比值越大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越低。且 2
【关键词】 雌二醇;FSH /LH比值;控制性超排卵;垂体降调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tracytop 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广大不孕不育患者有了生育的希望,但其妊娠率目前仍然较低。合理的预测卵巢的储备能力和卵巢对于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是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作者回顾分析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采用长方案降调节的10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探讨降调后基础雌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比值与IVF/ICSI临床妊娠的关系,旨在提前预测患者卵巢的反应性, 从而指导临床采取个体化的超排卵方案,进一步提高IVF/ICSI-ET的成功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 年4月-200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辅助生殖中心实施IVF / ICSI-ET 治疗临床妊娠、有完整资料的103 例不孕患者。其中常规IVF 75个周期,ICSI 28个周期;原发不孕63例,继发不孕40例;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30.02±3.69)岁;不孕年限1~15年,平均(4.76±2.98)年;不孕原因包括女性输卵管性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障碍、盆腔黏连、男方因素及其他因素(如多次人工授精失败及不明原因不孕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GnRH-a +Gn+ HCG的长方案。于前1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约为月经的第19~21天)行GnRH-a垂体降调节,月经周期第2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行基础E2、FSH、LH 测定。根据检测水平肌注促性腺激素(Gn),阴道B 超监测卵泡调节Gn用量, 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6~22mm时,当天晚上肌注HCG 5000~10000 U,34~36 h 后在阴道B 超下取卵。所有男性患者则均于取卵当天取精,然后根据精液质量分别采用常规体外受精方法,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授精,培养2~3d 后选择优质胚胎1~3 枚移植。采卵当日给予黄体酮支持黄体。胚胎移植后14d取晨尿作HCG定性检测,阳性者为生化妊娠,胚胎移植后4周超声检查若见孕囊、胎心搏动则为临床妊娠。
1.3 分组 根据垂体降调后第2日E2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A组(E2≤20 pg·mL-1),共37例; B组(20 pg·mL-1&< E2 ≤30 pg·mL-1),共27例; C组 (E2 &>30 pg·mL-1),共39例。根据FSH/LH水平分4组,1组 FSH/LH ≤1,共37例;2组 1 &< FSH/LH≤2,共34例;3组 2 3,共9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结果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调节后第2日E2水平各组间卵巢反应性的比较
3组的平均年龄及不孕年限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排卵结果中3组病人的Gn天数、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正常受精数、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临床妊娠率比较,虽然上述参数在各组间比较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Gn天数和Gn剂量上B 组分别为(10.14±1.53)d和(35.81±11.92)支,均低于A组(10.37±1.44)d、(37.02±9.74)支和C组(10.50±1.56)d、(40.33±8.78)支;3组的临床妊娠率虽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B组的临床妊娠率(47.62)%最高,A组其次(39.13)%, C组最低(38.89)%,见表1。表1 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E2 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助孕结局的比较
2.2 降调节后第2日FSH/LH比值各组间卵巢反应性的比较
4组的平均年龄及不孕年限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n天数、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正常受精数、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各组间比较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随着FSH/LH比值的增大,获卵数、成熟卵泡数逐渐减少。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最高(68.75)%,见表2。表2 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FSH/LH比值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助孕结局的比较
3 讨论
3.1 降调节后E2水平预测卵巢反应性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已广泛应用于IVF/ICSI的垂体降调节方案中,其目的在于减少早发LH峰的发生;降低内源性LH的分泌;启动卵泡发育的同步化;获得更多的成熟卵泡。临床上常被应用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GnRH-a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过高剂量的GnRH-a可引起垂体—卵巢轴过度抑制,表现为卵巢反应性低下,卵泡发育不同步,卵子质量下降,获卵数少,而Gn的用量有所增加,并且由于过低的LH影响了激素的合成和黄体的功能,从而不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妊娠的继续[1]。如果GnRH-a剂量不足,导致卵泡期LH水平过高,通过增加雄激素的产生会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成熟、受精及妊娠,继而影响胚胎的质量和增加了流产率。因此,合适的GnRH-a剂量和方案对IVF/ICSI—ET的结局十分重要。然而,达到什么样的降调节程度才能获得最佳结局目前尚不统一。尤其是雌二醇(E2)水平,存在&< 20 pg·mL-1, &< 30 pg·mL-1及&< 50 pg·mL-1三种标准。
卵巢的反应性主要由卵巢的储备功能决定,而卵巢甾体激素合成的“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认为雌激素的合成是在卵巢的卵泡膜细胞与颗粒细胞及FSH与LH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血清E2被视为卵巢储备功能的直接指标,其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增生,宫颈黏液的分泌,适量的E2是卵泡发育和成熟所必需的, 并保证了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生育力减低的根本原因,导致卵巢低反应的因素中,除年龄外还包括卵巢的手术、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自身免疫因素等。本研究结果显示, 达到降调标准的20 pg·mL-1≤E2 &<30 pg·mL-1组与其他两组相比不仅缩短了GnRH - a用药剂量及天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可能减少垂体过度抑制的发生,同时与较低E2组相比有较好的妊娠结局。本研究所分析的因素未达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入选病例数少等情况相关,故若需定论,需进一步行大样本的分析。
3.2 将调解后FSH/LH比值预测卵巢反应性
下丘脑GnRH-a及抑制素的分泌可能是影响血清FSH 水平的主要因素,而GnRH-a 降调节后FSH 的分泌不受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控制, 并且阻断了抑制素的影响, 因此降调节后的FSH 水平可能更能直接地反映卵巢的本身功能。我们在临床中遇到部分年轻患者,其基础FSH 水平在正常范围却对COH 的反应差, 辅助生殖成功率低。这些患者如何预测其卵巢的储备功能和卵巢的反应性呢?由于在卵巢功能衰退的过程中,不能单凭FSH 上升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因为卵巢功能衰退的最终结果是FSH、LH 均明显升高, 但两者的升高并非平行,在早期仅表现为FSH 升高, LH 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所以FSH /LH 比值已经升高,由此可见,FSH/ LH 比值可能比单纯FSH、LH更能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2]。国内研究发现基础FSH 水平与成熟卵泡数呈不显著性负相关,而GnRH - a 降调节后血清FSH 水平及FSH/LH比值与成熟卵泡数呈显著性负相关[3]。Hiroshi 等[4]对行IVF-ET的患者研究发现,生长卵泡的数量、成熟卵子的数量与基础FSH 水平无关,而与降调节后FSH的水平显著相关。Ho等[5]研究发现,IVF周期降调后的FSH/LH可用于预测成熟卵子的数量。Shrim等[6]认为,FSH/LH升高预示卵巢反应低下。本研究发现根据FSH/LH比值所分的4组中比值越大组成熟卵泡数越低,因此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FSH/LH比值反映了卵巢的储备功能,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并且降调后月经第2日 2&< FSH/ LH ≤3 时临床妊娠率最高,可作为预测卵巢反应性的较好指标。
临床上主要根据血E2、FSH、LH 及B 超检查综合判定卵巢的反应性,任一单独指标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COH 长方案中, 使用GnRH-a降调节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出现一个短暂的高峰, 此时出现一过性的FSH、LH 上升, 同时相应升高的E2 对垂体的分泌有负反馈作用, 因此在随后的月经第2天FSH 会更低。如存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时, E2 分泌减少, 负反馈作用减弱,当月经来潮时FSH 仍然处于高水平, 其与LH 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因此降调后月经第2天血清E2水平结合FSH/LH比值可以更好的了解卵巢储备功能。在本研究中,降调节后月经第2天血清E2及FSH/LH值中20pg·mL-1 &< E2 ≤30 pg·mL-1且 2&< FSH/ LH ≤3 时,是较为理想的降调节标准,会达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Stevenson AF.Human granulose cells invitro influence of GnRH /Gn-RHa on steroidogenesis and on IVF outcome[J].Indian J Exp Biol,2000,37(12):1167-1170.
[2] 冯玉蓉 黄绘 韦玮,等. FSH /LH值与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55:562-564.
[3] 卢先艳,胡娅莉,孙海翔. GnRHa 降调节后月经第3 天的FSH /LH 比值预测卵巢的反应性[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 8(4):249-251.
[4] Hiroshi TYN.Value of FSH Determination on Day of the IVF Cycle Induced by GnRHa Suppression for Prediction of Ovarian Response [J].Fertil Steril,1999,44(4):9-13.
[5] Ho JY,Guu HF,Yi YC,et a1.The serum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to-luteinizing hormone ratio at the start of stimulation with gonadotropins after pituitary down-regulation i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a mature oocyte yield and can"predictlow respondersl[J].Fertil Steril,2005,83(4):883-888.
[6] Shrim A,Elizur SE,Seidman DS,et al.Elevated day 3 FSH/LH ratio due to low L H concent rations predict s reduced ovarian response[J]. Reprod Biomed Online,2006(2):4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