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573 日期:2025-10-3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高压氧 持续性植物状态 护理

 持续植物状态(PVS)又称植物性生存。PVS患者对自我和环境完全没有意识,但伴有睡眠周期,仍保留着生长、发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常由昏迷过度而形成[1]。我院采取高压氧(HBO)治疗PVS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09年8月在我院氧疗科治疗的持续植物状态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70岁,平均34岁;PVS病程31d~5个月,平均58d。病因:严重颅脑外伤46例,一氧化碳中毒6例,窒息3例,脑炎2例,其它3例。60例患者均符合我国急救医学会1990年制定的PVS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1)采用山东宏远厂的20人大型空气加压舱。压力:成人为0.2MPa(2.0ATA)。小儿为0.15~0.2MPa(1.5~2.0ATA),治疗时间120min,其中吸氧60min,中间吸舱内空气10min,加减压各25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本组患者治疗2到12个疗程。(2)所有患者在行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均配合促醒药物、改善微循环、促进脑功能代谢、神经营养等方面的药物对症及支持治疗、推拿按摩、针灸、肢体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措施。

  1.3 治疗结果 采用1996年急救医学会制定的PVS患者疗效标准[3],本组60例PVS患者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意识恢复的疗效加以判定,基本痊愈37例,总有效率86.7%,好转5例(8.3%),明显好转10例,无效8例。

  2 护理

  2.1 进舱前的准备 使用前对舱体及辅助设备进行周密检查,备齐实施急救的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如各类急救药品、静脉输液器、空针、吸引器、血压计等。舱内温度调至19~23℃。防止火灾,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舱,穿纯棉衣裤防止静电火花。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进舱安全。首次进舱者给鼻腔内滴入1~2滴0.2%呋麻液。关闭患者所有引流管道,气管切开患者进舱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入舱治疗中的护理 一般采取患者舒适而便于进行各种操作的平卧体位。加压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在最初加压至0.03MPa阶段时,加压宜慢,加压速度可采用0.001~0.005MPa·min-1,压力升至0.03MPa后,升压速度可稍快,但应匀速升至治疗压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患者身上所带导管或引流管,严防气栓症的发生。稳压后开放所有导管及引流管,给患者戴紧面罩吸氧,对带有气管插管的患者,应调整供氧流量不易过高,吸氧过程中观察患者的颜面及口唇有抽搐、出冷汗或突然咳嗽、气促等氧中毒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减压并为患者做好出舱抢救准备。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吸氧中间休息10min时可进行吸痰清理呼吸道。减压时将所有管道开放,严格按照减压方案减压,倘若减压过快或不合理时,将导致减压病与气压伤的发生。减压时舱内温度下降,注意保暖。

  2.3 出舱后的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气压伤或减压病的发生,做好舱内物品的消毒工作,补充所有的药品及其它用品,做好患者的相关记录。

  3 讨论

  高压氧治疗PVS的原理是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加大血氧弥散范围,增加血氧供应,改善组织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微循环,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使轴索发生新的侧支,建立新的轴突联系,激活上升性网状激活系统[1]。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对PVS患者应及早开始高压氧治疗,应有足够长的高压氧疗程,一般应坚持至少70~80次以上治疗,不可轻易中途放弃。高压氧治疗PVS患者的护理要点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严格掌握HBO的治疗措施和操作程序,有良好的基础护理技能,因患者的HBO疗程较长,要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高压氧的治疗常规并极配合以取得最佳疗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人性化、全身心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钟琪.高压氧临床医学[M]. 2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26.

  [2] 吴钟琪.高压氧岗位培训教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127.

  [3] 高春锦.实用高压氧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67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