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比较与整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它的特点:辅助性、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 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学是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为此,本人就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而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一张嘴,偶尔加上一两件教具的手段,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面对黑板上所列提纲,忙于记笔记,加之历史具有过去性,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不易理解,学生感到枯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让学生目睹历史的真实,变被动地听、“记”为主动地“看”,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全过程,利用多媒体,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件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强化感知。极大地节省课堂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可以播放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①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②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③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④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⑤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比较与整合
在对一些历史知识的比较与总结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列举历史事实,进而充分地进行论证比较。还可以将这些事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变为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再加上丰富的影视资料,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逼真的历史画卷,使之对比更加鲜明,学生记忆起来会更加深刻。比如比较八年级近代史四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时,把关键词对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或签约图片对比,李鸿章等卖国贼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外国使节的贪得无厌都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相应位置再现各项条款,学生记忆起来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应与时俱进,较多地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