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背诵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徽省濉溪中学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01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英语论文,笔者根据研究结论对高中英语背诵提出几点建议:认识背诵重要性,培养学生背诵兴趣;精选背诵材料;创设灵活多变的背诵形式;及时反馈和复习;改进英语背诵教学环境。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普通话”被各国接受,其地位和作用,没有任何其他语言可以替代(Rivers,1978)。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七十个,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同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使用外语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英语。学习英语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在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小部分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学生还要参加英语的各项测试,这些测试关于听说读写看等各种形式,考试内容与方式多样化,到了大学还有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还有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考试等。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

我国的英语教学,绝大多数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学习手段为辅。学生学习英语都处于非英语的环境中,很大一批中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感到困难,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都处于初级阶段。在这种的情况下,学生和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胡春洞(2008)认为,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方法。也就是说,背诵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量必要的语言信息输入。Rivers(1981)的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花费在听、说、读上的时间分别占有 40%- 50%、25%- 30%、11%-16%,仅有 9%的时间用于写。但这四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的输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背诵。
随着世界其他国家课程改革,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开始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各种教育新思潮、多种学习新理论。但提及背诵便联想到死板地背诵、照本宣科、没有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乐趣等这些字眼。然而,背诵这种重要教学方式植根于我国教学历史中,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与变革。
..............................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对安徽省濉溪中学学生的英语背诵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校高中生英语背诵现状,试图发现和分析出高中生英语背诵在学习态度、时间、方式、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用新的视野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引导高中生和教师共同寻找优化英语背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为高中生的英语听力、语法、阅读、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方面,作为一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近年来关于背诵研究越来越多,教育界关于英语背诵的调查和研究也层出不穷。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英语背诵的兴趣、态度、动机、时间、方式、效果等方面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现实调查中发现目前高中生在英语背诵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外语教学上(在本研究中指的是英语教学),背诵作为母语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和学习者互动的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和成绩将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拓展了背诵的研究新视角,希望可以为高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照。

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 4 个部分组成。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对背诵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背诵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第三章是研究设计,有 4 个部分,分别是: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四章是研究结果与讨论,对收集的调查问卷、学生英语背诵访谈结果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第五章结语,总结本论文的研究结果,针对调查结果对教学中英语背诵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做出的展望。

..............................

2 文献综述

2.1 背诵的定义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8 版)》中,“recite”的释义是:“to say a poem, piece of literature, etc. that you have learned”。在《韦氏大学英语词典》中的释义是“to repeat from memory or read aloud publicly”。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 7版)》(2016)的释义,“背诵”是指“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
丁言仁、戚炎(2001)认为背诵课文即是通过反复诵读,直到可以把课文分毫不差地背出来或者默写出来。Rod Ellis(1985)提出,根据 Krashen 的监控模式学说,有意识学到的语言知识能起到监控和编辑的作用,用来检查和修正习得的输出。背诵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入活动,通过有意识的背诵输入,学生可逐步积累语言学习中所必需的语言知识技巧。

从以上几种对背诵的解释可以看出,背诵是在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双管齐下,通过对目标材料的信息输入来达到对已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过程。在本质上,背诵和死记硬背有很大的区别。背诵时在明确的目标指向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记忆,适合各个年龄段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是值得推崇使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本文采用第 7 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背诵的定义。
..............................

2.2 背诵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Krashen(1982)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以促进语言习得。Olson(1988)提出记忆文本的实践是由盲目崇拜书本知识引起的。他对于背诵的态度是持不赞成的态度。Nattinger(1992)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语言流利度是由他们大脑中储存的程序性语言的量所决定的。学习者获取和掌握的语法规则不能决定他们语言的流利、熟练程度。习得这种程序性语言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接触和熟读背诵。Rod Ellis(1995)认为学习者有意识注意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从语言输入转变为吸入是离不来注意的。背诵式语言输入是一种可以强化输入和提高输入质量的有意识语言输入活动。背诵式语言既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时注意语言的使用规则,又能监察学习者在目标表达内容和实际表达间的差距。Pennycook(1996)强调了背诵输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对于那些拒绝承认背诵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作用的看法和见解进行了批评。在语言学习中,要重视背诵,不要忽视背诵的影响力。Skehan(199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着手探究,他认为语言是由以语法规则为基础和以记忆为基础两大体系所构成。这两大体系中包括套语的学习,而套语中又含有数量庞多的语块。要使语言流利、准确、通畅地表达,就需要熟知这些语块,即需要通过背诵来记忆储存这些语块。英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Nick Ellis(2002)提出,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范例长期而久远历程。大脑记忆中数目繁多的语言范例储存量决定了其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准确程度。Jensen(2003)研究发现,背诵式语言输入对实验组学生写作输出所需的词汇、语块产生了显著性功效。Langacker(2008)提出学习者通过多次的重复或操练,可以完全掌握某一结构,即记忆巩固。Takashima & Bakker(2017)认为语言学习效率与记忆有关,通过研究发现,记忆是处于运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新的记忆比较脆弱,需要历经缓慢且平稳的过程,最终融入长期记忆。这就是所说的巩固过程,而巩固发生在分子、细胞层面和系统层面。
...........................

3 研究设计 .............................. 8
3.1 研究问题..................................... 8
3.2 研究对象.............................. 8
4 高中英语背诵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11
4.1 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11
4.1.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11
4.1.2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11
5 结论 .................................. 31
5.1 研究结论.................................... 31
5.2 建议........................ 31

4 高中英语背诵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1 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1.1 问卷信效度分析
首先运用 IBM SPSS Statistics V21.0 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以检验量表的可靠性。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α 系数是 0.888。由此可以看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这一量表的结构效度。分析变量的相关矩阵数据,从表 2 可见,其 KMO 值为 0.902,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量为 4914.289,自由度为 300,显著水平为 0.000(p <0.001),说明该问卷的各题项之间存在共同因素,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通过对高中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目前高中生对待课内英语材料背诵的态度比较消极,有一些学生甚至到排斥的程度,对除了英语教材、学习资料等课本以外的英语有兴趣的学生非常少,可见,真正喜欢英语和能主动背诵英语的人数非常的少。这就非常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外正确地引导,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主动的英语背诵态度,培养学生背诵英语的兴趣。
(2)学生迫于老师检查等外界压力才背诵的,背诵英语的功利性很强,背诵的内容是教师圈出来的背诵内容,再次说明了学生整体的背诵积极性非常之低。学生知道背诵方法的重要,但很少在背诵时运用合适恰当的背诵方法,而且学生对自身背诵能力也不自信。学生对英语背诵的认识不准确、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的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3)学生背诵的主要方法是先理解再背诵,而他们对融入声音、图片、关系图、结构图等这些可视的多媒体的背诵运用较少。高中生在英语背诵过程中运用背诵技巧也很少,在问卷中列举的六种背诵技巧的使用频率又存在着差别,在背诵时运用关键字提示这项技巧最多,情境联想使用的最少。
(4)学生在背诵之后不会对已经背诵过的内容及时进行复习,可见在复习这一方面做得相当不到位。没有将短时的记忆变成长时间永久性记忆,只是为了应对教师或者考试而背诵,这样学生的背诵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不能很好地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到背诵过的内容,在需要的时候往往早已将其遗忘,既浪费了背诵时间,又没有达到最初教师要求学生背诵这些知识的目的。

(5)此外,通过问卷对比数据发现,学生的英语背诵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对英语背诵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不同,不同性别学生在英语背诵上存在着差异。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