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表达的英语翻译策略——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和《大道之行》英译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07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研究英语的论文,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项目中遇到的中国特色词、中文惯用表达和中国传统经典的引用三类中国特色表达,结合前人研究,提出在这三类表达的英译过程中应做到两点:适应对象和以不同的方式或语言表达同一信息;通过进一步归纳,总结出要做到这两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译文生硬、逻辑不合理和上下文衔接不流畅。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四条解决策略:增译补充,包括补充背景知识和补充内容、使译文符合英文行文习惯;合理减译,对一些可能引起误解的信息、或者与上下文并无紧密关联的中文惯用套话进行简化或删减;诠释说明,对原文内容进行解释性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要传递的信息;整合重构,使译文逻辑合理、具有连贯性,能更好地为读者接受和理解。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和《大道之行》两本图书汉译英项目由美国Portico Publishing Company 委托上海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两本图书合计近 26 万字,项目时间为 2017 年 5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2018 年 2 月又对《大道之行》在 2017 年翻译项目期间删减的三万字内容进行了补译。两本图书已分别于 2018 年 5 月和 2018 年 7 月出版上市。
参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和《大道之行》图书英译项目的译者共60 余人,分项目管理、术语、初译、初审、终审若干工作组。笔者在项目过程中担任项目管理、初译和初审工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全书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心,从“治国”与“治党”的关系讲起,强调“治国必先治党”;然后根据国情和党情强调“治党务必从严”;紧接着,依据十八大后从严治党的实践,研究了反腐败斗争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两场斗争,并回答了“在我们的体制下能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重大问题;接着,讲了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从严治吏,最重要的是要抓好中央最高领导层的建设;最后把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和价值观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联系起来,落到“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上,即在全书最后三部分强调要“以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为重点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在全书简短的结束语中,又回过去强调:我们今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李君如,2016:10)。
........................

(二)翻译流程
文本的翻译过程分为初译、初审、终审、通读、定稿五个步骤:一、由笔译译员将原文中文文本翻译成英文;二、初审进行检查和修改,并与初译译员进行讨论,得出改进的版本;三、将经过初审的稿件交予终审老师,由终审检查并修改;四、通读检查终审后的译文和格式等细节,提交英文定稿。本文的两个项目的初译和初审工作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完成,终审由高翻学院的一位翻译教授担任。
项目期间不定期组织线上会议,针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审校的反馈进行讨论,探讨翻译难题的解决方案。项目中的讨论、答疑,以及对审校稿的学习、研读是本文案例分析的重要基础和参照。另外,虽然项目流程管理也是本翻译项目的重要部分,但由于该流程与本论文讨论的问题无关,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大道之行》由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五位青年学者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从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谈起,进一步分专题讨论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自信与中国政治改革,讨论了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二是组织起来、再造人民,讨论基层建设;三是激活人民社会,讨论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四是对中高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望。
两本书均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党应当如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社会发展的问题,书中出现了大量和中国独特的历史、社会、政治相关的表达以及对中国传统经典的引用,为翻译实践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第二章 中国特色表达概述

(一)中国特色表达的定义
本文论及的中国特色表达主要是反映中国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表达;出于中文语言习惯而使用的惯用表达;以及对中国传统经典的引用。

本文讨论所涉及的文本为典型的党政文本,文本中的中国特色表达也多为党政文本中高频出现的表达。但是,党政文本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给外国人看的,它本身有固定的“范式”,它的受众就是中国党政干部、党员。政府官员有自己的套路和说法,有自己的表述方法,翻译能改变的非常少,能做的只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陈明明,2014:9)。

另外,中国特色表达在英文中常常找不到对等表达、中英文的语言和逻辑习惯上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中国特色表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生硬的问题,即译文虽然忠实,但是外国读者却很难读懂、至少会觉得别扭。比如“精神文明”、“小康社会”这些概念,都是中国讲了很多年以后外国读者才理解的。又如“科学发展观”,现在还有很多外国读者认为这是与科学发展有关的进展,而不会想到是社会经济的合理、协调发展。在翻译党政文本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其中的中国特色表达进行合理的处理,则很容易会导致译文通篇都是外国读者难以理解、或者容易产生误解的内容,译文生硬难懂,也就无法实现好的宣传效果。
因此,党政文本中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应遵循传播学的一些重要科学理念和原则:一是在传播过程中注意适应对象,二是用不同的方式或语言表达同样的信息(杨平,2017:22)。
...........................

(二)中国特色表达的外宣翻译
从适应对象来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外国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黄友义,2004:27),具体而言,译者应注意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并注意按照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
用不同的方式或语言表达同样的信息,有两层含义。其一,同一表达要根据语境和逻辑合理变通地翻译,该详细的时候详细、该简练的时候简练,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一信息合理出现在译文中、为上下文服务。其二,根据传播的对象和目的、结合具体语境,该正式的地方正式、该通俗的地方通俗,同一个信息要有一个上下可以调整的范围,而不是追求一个一成不变的译法。做到适应对象和同一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这两点,才有可能做好中国特色表达的外宣翻译。
在本文论及的两本党政图书中,典型且高频出现的中国特色词多为社会主义的专有词汇。这些表达常与中国特定时期的政治历史背景紧密相关,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外国读者却有可能知之甚少。另外,这一类表达往往高度凝练、隐藏的信息量大。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如何将此类表达用外国读者能够明白的方式呈现、同时避免长篇大论的解释、注解,是翻译此类表达的难点
例 1
原文:为此,他为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是在 20世纪 80 年代用 10 年时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即解决穿衣吃饭问题。第二步则是再用 10 年时间“奔小康”,即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实现人均 GDP800 美元,在此基础上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
分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温饱”、“奔小康”都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紧密相关,例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步走”指从 1981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温饱”、“奔小康”的含义也十分丰富,并且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说法。因此,如何将这些表达所包含的信息用外国读者能够明白、并且篇幅合理的方式在译文中呈现出来,对译文的质量和宣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策略....................... 8
(一) 增译补充............................. 8
1. 补充背景知识............................ 8
2. 补充内容,使译文符合英文行文的语言习惯............. 10

第三章 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策略

(一) 增译补充
增译补充是指根据两种语言间不同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在翻译时适当增补一些词语、短语或句子(张健,2013:21)。由于中外文化和中英文语言的差异,在将中国特有的概念翻译成英文时,需要采用增译补充的方法,或是向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或是满足英文行文的需要。
1. 补充背景知识
很多涉及中国国家大政方针、口号、历史事件名称等等的表达,中国读者十分熟悉,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历史背景,但是外国读者却并不了解。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很容易导致外国读者只闻其名、不知其意。因此,需要在译文中对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补充说明,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例 5

原文:中国改革开放启动后,邓小平在研究中国发展战略的时候,也运用这样的方法论,指出中国在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后,还只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此,他为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分“三步走”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用 10 年时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即解决穿衣吃饭问题。第二步则是再用 10 年时间“奔小康”,即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实现人均 GDP 800美元,在此基础上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定稿:Deng Xiaoping used a similar mindset in formulating strategies for China’s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s launched. He pointed out that China was then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sic socialist system in 1956 and that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at this stage was between the ever-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the inadequate social production. As a result, he set forth the “One Central Task and Two Basic Points” as the Party’s basic line, which prioritiz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a “Three-Step” strategy for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The first stepw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od shortage from 1981 to 1990, providing basic food and clothing for the Chinese people. The second step was to build a basically well-off society where people would enjoy a more fulfilling life with per capita GDP reaching USD$ 800 from 1991 to 2000.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