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公选课选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公选课与专业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公选课重在 “选”字,需要弄清楚学生目前为何会选而不修、想选修哪些课程等问题,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了学生的意愿、需求,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笔者于2013年对长江大学的学生展开了关于选课问题的调查。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公选课选修理由、目前公选课存在的不足、意见与建议4个方面,由学生自由作答。共收集到调查样本1380份,回收率100%,调查覆盖全校大二到大四3个年级85个本科专业的学生,之所以未包含大一学生,是因为其尚未进行公选课的学习。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下。
1.1学生认同开设公选课,选课态度端正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同公选课的开设目的,对综合素质培养确有帮助,也认为有开设的必要。学生选修某门公选课的原因根据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1)学分多;(2)个人兴趣;(3)同学推荐;(4)教师魅力;(5)课程名称有趣;(6)课程专业对口,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帮助。由此来看,学生普遍对公选课持积极的态度,虽然 “学分多”成为学生选课的首要动机,但可以理解,毕竟学校规定了必须完成一定的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学生为了能顺利毕业优先选择高学分的课程也是人之常情。
1.2公选课存在的问题较多,且集中在行政管理方面
(1)近50%的学生反映了公平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校区间资源分配不均衡。如有些公选课在主校区开设而在其他校区却未开设,造成不同校区的学生享受的公选课资源不一样。第二,考勤或课堂管理太松散,旷课与否在成绩上体现不明显。第三,课程难易程度不同,但学分一样。
(2)公选课课程种类数量不够,使得每门课程选修人数过多,课堂管理难度大,两三百人济济一堂,人多嘈杂,座位靠后的学生根本听不见教师的讲课内容。
(3)公选课课时太少。仅在20~30课时教学时间内完成一门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难度都大,教师难在内容的把控,学生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庞大的信息量。加之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而且没有该门公选课的专业基础,造成教学内容重难点难驾驭。另外,还有学生反映,好不容易选上一门优秀的课程,刚进入状态,课程就结束了,意犹未尽。
(4)选课系统高峰期拥堵。由于公选课资源有限,易造成学生 “抢选”。选课高峰期系统登陆的人数多,选课系统往往罢工。而把不同院系选课时间前后岔开,又造成不公平,后选的学生难以选到想修的课程,只能 “捡漏”,去选修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
(5)公选课时间安排不当。如将部分公选课安排在周末,学生认为平时学习就挺紧张,需要周末来休息调节;另外,部分学生还认为周末属于个人时间,当周末的公选课与兼职或社会实践发生冲突,往往选择逃课,于是就出现了 “选而不修”的现象。
(6)部分教师上课态度不够端正,应付教学。如备课不充分、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照本宣科,有的甚至是全程放录像。
总体上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针对公选课的行政管理,主要原因是教务部门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安排、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质量监督等方面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1.3 学生建议
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有:第一,课程开设应更前沿,更大胆些;第二,选课应有提示,避免盲目选课;第三,教学方法应更灵活些,如采用互动教学、户外教学等方式,另外,公选课教学应与专业课的教学有所区别;第四,课堂管理和考勤需要加强。
学生对公选课期望很高,但失望也很大,他们渴望公选课能够自己做主,想学点什么就选修什么课,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一课难求”,只能退而求其次,这造成他们主观上开始消极,进而出现“混”学分的现象。因此,公选课设置、管理、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构建高校公选课 “学、导、教”三级管理
2 构建 “学、导、教”三级管理的必要性
“学”指学生、学习;“导”指高校教务处对公选课的领导和引导;“教”指教师、教学。这三者的顺序,在高等教育传统模式里是 “导—教—学”,教学管理机构是第一环节,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学生处在最后一个环节,是被动接受者,于是出现常说的 “灌输式教学”;教师处在中间环节,成为夹心饼干,两头不讨好,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政令和学生的种种不满,又没有权利进行实质性的变动,于是教学质量一直止步不前。目前各高校公选课的开设基本采取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申请,学校审批之后由学生自由选课的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教师开设的公选课与学生需要的公选课程不配套,造成了供需不平衡。不了解需求,而只是盲目的采取措施提高供给,供需矛盾得不到解决,这也是各高校采取了种种措施之后,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仍很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选课整体教学目标是拓展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了解学生哪方面的知识薄弱需要再强化或补充,哪方面特别想进一步发展或特别感兴趣,将 “学”放在首位。教学管理部门为师生服务,是教学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教学质量的监督者,应处在中间环节,成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通过教务部门进行供需疏导与协调,使 “学”、“导”、“教”三方能有序互动。
2.2 构建 “学、导、教”三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2.2.1 “学”
学生是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教学质量的评判人。在该模式中,学生提出个人合理的课程需求便于教务部门统计汇总,通过正常的渠道反馈信息,使得 “学、导、教”的信息流双向流通顺畅。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只做到了信息的单向传递,学生的声音并没有反馈到管理层。
2.2.2 “导”
“学、导、教”公选课管理模式中 “导”所肩负的职责是最重的,供需矛盾能否得以解决靠这个中间环节来进行协调。首先,构建该模式是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其次,还要采用一些措施,制定系列政策来保证该模式能正常有效运行。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集学生对公选课课程的需求,落实拟开设的课程。各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每隔几年对全校进行公选课需求大摸底,以班级为基层组织逐级上报学生提交的希望开设的公选课课程名单,最终教务部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筛选出合理的课程,形成拟开设的公选课名单,下发给各院系,由教师对照名单中的课程自愿申报,多人申报同一课程的可以形成团队或者由教务部门择优录取。最终教务部门以简报的形式向全校学生通报调查结果和实际拟开设公选课的名称及数量,对于被筛掉的课程要作出解释或说明。
第二,以学分多少区别出课程的重要性。根据调查显示,学生选课时会优先选择学分多的课程,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将重要的课程、校方希望学生能选修的课程的课时适当增多,学分加大,以引导学生选课。
第三,教务网站开设专栏对公选课课程信息公开。针对学生不了解课程而茫然选课的情况,教务部门可以在教务网站上开设专栏,将每门公选课任课教师提供的教师个人信息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每章重难点、课程难度、教学要求等放在专栏里。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便于选课,另一方面也是对任课教师的一种监督,避免教师教学时偷工减料。
第四,采取措施平衡校区间公选课资源的不均衡。随着高校的合并,许多高校都实行多校区办学,校区间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且很严重。校区间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是学生非常在乎甚至愤怒的事情,教学资源相对欠缺校区的学生会觉得受到了不平等对待,因此,高校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平衡校区间教学资源。笔者曾对一些只在某一校区开设公选课的教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得知之所以不在其他校区开公选课的主要原因有2点,第一,教师跨校区上课不方便,交通、时间成本太高;第二,教学所需的条件有的校区无法满足,如缺乏大空间的多媒体教室,学生有需求,但教师不愿或无法供给。因此,教务部门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向教师提供交通补贴或适当提高跨校区课酬,或将公选课上课时间适当集中等。而缺乏教学所需条件属于教学硬件建设不足,应进行维修、改造、修建。
第五,改善教学环境。公选课大多实行大班上课,热门课程人数达到近300人。由于教室空间大,如果没有扩音器或扩音器效果不好,坐在教室靠后的学生根本听不清教师的讲课内容。因此,一方面改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控制课程选课人数,对于选课需求旺盛的热门课程可以进行分班教学。总之,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2.2.3 “教”
教师是教学任务的落实者,也是教学质量高低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课堂管理,做到每次课都精彩。如果开设的课程都是学生喜欢和希望选修的,那么课堂管理难度将会降低,教师一心一意讲授好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即可。
3 小结
构建高效公选课 “学、导、教”三级管理模式,使各级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彼此各取所需。教育者转变成为学生的服务者,根据学生需求提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
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公选课 “学、导、教”三级管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职称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