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建筑硕士论文,建筑设计往往在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者决定之间进行。因此,建筑设计是对于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建筑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常常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也可能引起水灾、火灾、地裂缝、崩塌、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如国外,1964 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和日本新泻均发生地震, 1995 年阪神地震的砂土液化造成大面积地基破坏,建筑物坍塌,人员伤亡惨重。在国内,近五十年来,发生多次大地震:1976 年,在河北唐山发生的 7.8 级大地震,造成 20 多万人死亡;2008 年,在四川汶川发生的 8.0 级地震,造成 8 万多人死亡;2010 年 6 月,青海玉树地震造成两千多人死亡。经济损失相当巨大。土体液化是地震过程中砂土常发生的一种破坏现象,各类工程结构均因土体液化而产生破坏,因此一直受工程和学术界人士的重视。自唐山、海城地震以来,2003 年 2月,出现在新疆巴楚-伽师地区的 6.8 级地震中的液化现象,是我国近 30 年涉及范围最广的砂土液化现象。 [1] 大规模砂土液化在巴楚地区地震中发生,极震区范围以外,在距离震中一定距离的地区也有分布,造成道路裂缝、农田毁坏、河流沟渠塌岸和建筑区破坏等灾害。巴楚地震之所以会产生大规模砂土液化,是因为震区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震区的大多数建筑物建设在松软的砂性土层上,又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使震害加重。出现在巴楚震区的砂土液化现象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致使建筑工程设施破坏。琼乡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造成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等的破坏。例如琼乡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承载变压器双电线杆沉降不同而倾斜。另外由砂土液化引发的地裂缝会损坏上覆建筑物。如琼五井砂土液化使水泥台基出现裂缝。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建汶川地震工程震害科学考察队,其中袁晓铭,曹振中等[2]对汶川地区的液化现象与液化特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此次调查发现,汶川大地震中的液化破坏现象和其震害现象十分显著,是建国以来液化宏观现象最为丰富、液化涉及区域最广的一次。汶川地震液化现象的特点有喷水高、喷砂量小、持时短,但是喷砂类型十分丰富。海外,仅美国每年花费在预防地震液化现象的费用就高达几十亿美元,可见对地震液化的重视程度。我国地质条件呈现多样化,地震液化现象在各地均有出现,这给分析并应对地震液化破坏加大了难度,因此,探究饱和砂土液化机理、研究饱和砂土的加固方法是需要我国工程界人士花时间和精力来攻克的难题。
.....
1.2 砂土液化的特性
砂土的液化指饱和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由固态变为液态突然破坏的一种现象。液化后的砂土可流动,土体强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从而对工程产生严重影响。李空军、杨勇新等[3]从砂土液化时的应力条件出发阐述了土的液化形成机理,饱和砂土的液化实质是孔隙水压力上升的结果。在饱和的砂土中土颗粒之间的孔隙已充满水,在振动作用下土颗粒和孔隙中的水会运动,土颗粒在振动的作用中有相互聚拢变密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孔隙水会阻碍土颗粒的运动出现能量传递,土颗粒的能量传递给孔隙水,孔隙水压迫土颗粒致使孔隙水压力上升。如果孔隙水不能在短期内排出,孔隙水压力会持续增大,相应则土颗粒受到的有效应力会减小直至为零。失去了有效应力的土颗粒间力的传递消失而失重,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与此同时,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会停止,与刚开始土颗粒间的有效应力相等。这时随着土体骨架的崩塌,水的流动作用带动土粒一起运动。吕菲[4]、赵旭荣[5]将砂土地震过程中的液化形成机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振动液化和渗流液化。振动液化是由于砂土颗粒的松散性和水的可流动性,而饱和砂土中水的参与使土体的抗剪强度低于干砂的抗剪强度,如果振动过程中排水不良,会引发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抗剪强度下降甚至可能丧失。渗流液化是指孔隙水压力升高后孔隙水向下渗流,使土体中的颗粒处于一种悬浮状态,最终土体承受荷载的能力丧失。
....
第二章 微观试样制备及试验仪器
2.1 微观试样的制备
样品选取于振动试验模型箱,振动台试验土取在太原市南中环桥汾河西岸的某住宅小区基坑施工现场,所取土含有大颗粒和杂质,取回试验室需进行处理。第一步晾晒土体,待饱和土体中水分蒸发成能够分散的湿土。第二步用孔径 2mm 的土工筛过滤,将大的粗颗粒和杂质筛除,并反复搅拌土体以提高样品土的均匀性,为试验的科学性打好基础。本次试验所取的样品土为可液化土-细砂[71]。根据《土工试验规程》 (GB/T 50123-1999) [72],以筛分法为依据,对样品土进行分析,结果列于表 2-1,根据结果绘制颗粒级配曲线如图 2-1,由此可确定土样为细砂。本次振动台试验制作地基模型选择干装法[74]。砂土装箱过程分层进行,针对模型箱的尺寸,本次试验设计的填装高度为 47cm,分 8 层完成填注,最底一层装填高度为,以上 7 层每层装填高度均为。每一层填注完成应进行压实,然后方可进入下一层的填注压实。装填土体的干密度需控制在 1.4g/cm3 左右,干砂总重量为 130.02kg(根据模型箱尺寸及模型箱土体的设计高度计算得到),故每层需填装的砂土重量为 16.598kg。在模型箱装填土过程中,应注意每层土体装填压实完成后,都要用毛刷将该层土体表面进行处理,使表面粗糙,有利于下一层土体装填完成后,两个土层接触面之间的良好结合,土层之间的咬合力增强后,振动过程中的相对滑移就会减少。
...........
2.2 图像的采集及处理
试验选用 HITACHI TM-1000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2-9)对制好的试样拍照取像,由于砂土颗粒较大,本次选择了五个放大倍数对土样上表面某一点完成图像采集,分别为放大 50、100、200、300、500、1000 倍,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每个试样选取不同区域的五个点进行放大取像,采集好的图像命名保存,等待软件进行处理。
........
第三章 放大倍数和灰度阀值的确定........23
3.1 处理图像..... 23
3.2 确定放大倍数....26
3.3 阈值的确定........30
3.4 本章小结..... 37
第四章 液化土微观图像的分析....39
4.1 未加固模型土样微观结构随埋深的变化..... 39
4.2 单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土样微观结构随埋深的变化........ 42
4.3 单根碎石桩加固模型土样微观结构随埋深的变化...........45
4.4 四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土样微观结构随埋深的变化........ 48
4.5 四根碎石桩加固模型土样微观结构随埋深的变化......51
4.6 水泥土桩与碎石桩复合加固模型土样微观结构随埋深的变化.........54
4.7 本章小结..... 57
第五章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59
5.1 水泥土桩参与加固模型综合分析........... 59
5.2 碎石桩参与加固模型综合分析....... 67
5.3 六组不同加固模型孔隙面积比综合分析.......75
5.4 本章小结..... 80
第五章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桩体加固前后模型对液化砂土的加固效果,下面分别对水泥土桩参与加固模型、碎石桩参与加固模型与未加固地基模型孔隙面积比、不同孔径孔隙分布率整理,并对六种模型进行综合分析。
5.1 水泥土桩参与加固模型综合分析
如图 5-1 所示,未加固地基模型振动前的孔隙面积比为 0.334,单根水泥土桩、四根水泥土桩加固地基模型土样的孔隙面积比分别为 0.277、0.213,复合加固地基模型土样振前孔隙面积比为 0.267。可见,随水泥土桩数量的增加,地基模型振动前孔隙面积比减小,但均沿埋深无变化,说明水泥土桩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少。如图 5-3 所示,小孔隙分布率四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最大,过渡孔分布率四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最大,大孔隙分布率单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最大。未加固模型大孔隙最多,小孔隙多于过渡孔;单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大孔隙最多,小孔隙与过渡孔隙之和不到大孔隙的一半;四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小孔隙最多,过渡孔、大孔隙依次减少;水泥土桩与碎石桩复合加固模型大孔隙最多,过渡孔多于小孔隙。总之,随水泥土桩数量的增加,小孔隙、过渡孔分布率增大,大孔隙分布率变小。说明水泥土桩加固减少了土体中的大孔隙,单根水泥土桩加固对大孔隙的减少无作用。
............
结论
本文分别对未加固、单根水泥土桩加固、单根碎石桩加固、四根水泥土桩加固、四根碎石桩加固及水泥土桩和碎石桩复合加固模型振动前后不同埋深处微观土样的孔隙面积比、结构图像、不同孔径孔隙的分布率进行分析,并综合分析了水泥土桩参与加固模型、碎石桩参与加固模型和六种加固模型的孔隙面积比、结构图像和不同孔径孔隙的分布率,得出以下结论:
(1)多次试验后得到了适用于液化砂土微观土样的制作方法,用扫描电镜获取微观图像后,用软件 IPP 进行处理。
(2)通过分析比较所得数据和图像确定了本次试验最佳放大倍数为 500 倍,阀值取在灰度分布曲线的波谷处。
(3)未加固模型振动后孔隙面积比与振动前相比增大,说明振动后大孔隙土体疏松。
(4)单根水泥土桩加固模型振动后仍然变疏松,并未体现加固土体并使其密实的作用。单根碎石桩加固使中层和深层土体密实,使浅层土体疏松。(5)四根水泥土桩加固并未对模型起到加固密实的作用,四根水泥土桩加固使土体中直径较大的孔隙减少,但振动前后不同孔径孔隙分布率的变化不大。四根碎石桩的加固使土体变密实,尤其对中层土体的加固效果好;四根碎石桩对大孔隙的减小无作用。
(6)复合桩加固对土体有使其密实的作用,对中层土体效果最好,与四根碎石桩加固模型相似;复合桩综合了水泥土桩和碎石桩的加固特点,大孔隙分布率最大但并未超过小孔隙和过渡孔太多。
(7)浅层土体中随水泥土桩数量的增加,大孔隙分布率减小,说明水泥土桩可使浅层土体中大孔隙减少;碎石桩使振动后加固模型的浅层土体中大孔隙分布率减小,桩数量的增大与减小的幅度呈反比;振动后,碎石桩减少土体中孔隙的效果比水泥土桩明显。
(8)四根水泥土桩加固可使浅层土体中大孔隙分布率大幅减小,其次为单根碎石桩加固模型,其他桩体加固模型的效果不明显;单根碎石桩加固使中层土体大孔隙分布率减小效果良好,其次为复合桩加固,再为四根水泥土桩加固;四根水泥土桩加固使深层土体大孔隙分布率减小的效果最佳,其次为单根碎石桩加固模型。
.........
参考文献(略)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铁路担负着货运和客运两大运输任务,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至 1997 年以来,我国铁路已实现了六次大提速,随着既有线的不断提速,列车运行速度也在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而道岔作为轨道的一个主要部分,由于其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等特点,与曲线、钢轨接头一起,并称为铁路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 咽喉道岔是一个站场的重要组成,作为进出站列车的“必经之路”,承担着比其他位置道岔更多频次的列车冲击和碾压,其病害种类多,发展快、维修周期短,再加上的咽喉道岔申请维修天窗点十分困难,要想对病害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治非常不易,维修工作跟不上,造成道岔部分部件使用寿命缩短,恶化了道岔的技术状态,严重时还可能危及行车安全。因此,研究如何使道岔的技术特性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是十分有必要的。
...........
1.2 国内外道岔技术发展现状
1.2.1 德国道岔发展现状
德国铁路的设计思想是尽可能降低投入运营后的日常养护维修成本和减少养护维修对运输产生的影响,线路最正常使用寿命为 20-30 年。干线铁路大部分为无缝线路,客货列车运行速度接近,车辆设备先进,列车对轨道的冲击力较小,从而延长了整个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10] 德国铁路约有道岔 13 万组,大部分为单开道岔,同时也根据需要设置复式交分、对称道岔等,道岔轨型为 UIC60、S54、S49 及 P65 等几种,道岔直向过岔速度低于区间行车速度的现象几乎没有,其做法主要是通过加长道岔全长、尖轨、辙叉及导曲线半径的方法来提高列车过岔速度。 采用弹性扣件、加宽混凝土岔枕、加大混凝土岔枕铺设范围、岔区钢轨无缝化等方法强化道岔结构强度。[4]通过计算机模拟列车经过道岔的最佳轮轨关系,用以确定最合适的叉心断面尺寸,减少列车对道岔的破坏。 既有线使用的道岔,直向通过速度≤160km/h,铺设较多的是 EWS49、UIC60、S54、P65 型钢轨,道岔的主要型号及导曲线半径是:9 号道岔导曲线半径 300m,12 号道岔导曲线半径 500 m,14 号道岔导曲线半径 760 m,18 号道岔导曲线半径 1200 m。 道岔尖轨比我国的长,而且采取焊接的形式与导轨连接,我国 60 钢轨 12 号道岔切线型曲线尖轨长度为 11.3m,而德国铁路道岔同类的尖轨长度为 16.923m。尖轨跟部采用了优于我国间隔铁的限位器。 德国道岔辙叉采用特种断面钢轨组合拼焊或锻制叉心,两肢对焊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叉心部分通过热处理提高踏面强度,如表 1.1。从上表可以看出,德国道岔辙叉踏面极限强度较我国的高锰钢辙叉提高 70%~90%,硬度加大了近 1 倍,通过加强辙叉踏面的极限强度及硬度,进而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1986年德国在布茨巴赫站正线铺设UIC60-12号钢轨组合拼焊式辙叉道岔,从1986年至 1995 年 9 年期间,累计通过总重 210~270Mt,叉心踏面磨耗近 1.5mm,无任何其他伤损,状态良好。 德国对铁路道岔区的钢轨接头全部进行无缝化处理,大大减少列车冲击带来的振动破坏,道岔扣件采用与区间一致的弹性扣件,护轨部分采用轨撑与垫板一体铸造的部件,大大的减少了道岔的零部件,再加上岔枕断面大,受力均匀,故工务部门除了定期的捣固作业外,几乎无任何零配件的养护工作,只负责日常的检查。 德国铁路时速小于 160km/h 以下的道岔主要采用钢轨组合固定式辙叉。辙叉材质与区间相同,并纳入超长无缝线路之中,使用中并没有像我国高锰钢辙叉常见的早期断裂、折损等问题,实现了道岔维修周期与线路维修。
........
2 玉林站道岔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2.1 玉林站基本情况
如图 2.1,玉林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境内,地处桂东南经济中心,玉林站按技术性质为区段站,按业务性质为营业站(客货运站),按查定等级为一等站,是黎湛线中段的区段站,有调车机三台,担负黎塘、湛江、茂名、贺州四个方向部分货物列车的解编、客货列车到发和车站作业车的取送任务。业务特点为吸纳玉林地区及梧州、广东部分地区货源,特点是卸大于装,到达的货物以粮食、农副产品、煤为主。日均发送旅客列车 38 列,货车 154 列,日均接发旅客人数 8941 人,行包 1129 件,日发送货物 1525 吨。中心里程位于黎湛线自黎塘站起 144km651m 处,站内共铺设有道岔 141,股道 90 个,均由南宁铁路局玉林工务段负责养护维修。道岔及线路设备基本情况详见以下表 2.1~表 2.3。由以上图表可知,玉林站设备陈旧,老旧道岔较多,几乎 94%的道岔设备服役时间在 10 年以上,由于道岔部件老化严重,在铁路运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道岔病害种类多,而且变化快,仅仅是每个月检查发现的超出《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的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经常保养标准和临时补修标准的病害,养护工区都无法完全进行彻底的整治,导致设备状态不断恶化,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
2.2 玉林站道岔设备病害调查分析
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 号)规定的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经常保养标准和临时补修标准,2014 年全年在玉林站检查出来的病害就多达2053 处,其中道岔 1149 处,占了全面病害的 49%,道岔病害具体情况详见图 2.2、表2.4 和表 2.5。从上述两个统计表格中可以看出,2014 年全年玉林站道岔病害数量,在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其中,病害主要构成以道岔轨距超限为主,三角坑病害次之,二者占了全面病害总数的 57%。在病害的分布上,主要是到发线道岔产生的病害较多,整个玉林站到发线道岔发现的病害就占了全部病害的 40%,平均每组 11 处病害。
.......
3 玉林站 126 号岔位道岔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21
3.1 玉林站 126 号岔位道岔基本情况 ......... 21
3.2 玉林站 126 号岔位道岔混凝土岔枕挡肩病害调查 .... 23
3.3 病害形成原因分析 ......... 27
4 养护维修建议 .... 32
4.1 基床封闭施工 ......... 32
4.2 道岔轨距加固方案 ......... 35
4.3 日常养护维修 ......... 36
5 导曲线上股混凝土岔枕挡肩改进的研究 ........ 39
5.1 承轨槽加固设计 ..... 39
5.2 仿真计算 ......... 42
5 导曲线上股混凝土岔枕挡肩改进的研究
5.1 承轨槽加固设计
根据现场对 126 号道岔导曲线上股挡破损情况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导曲线上股承轨槽的破损挡肩的尼龙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溃现象,从而导致列车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挡肩上而造成挡肩破损,导致轨距块与挡肩之间,轨距挡板与轨距块之间出现缝隙,在加上列车车轮的冲击,导致轨距超限。 综合上述的调查结果,研制一种安装在承轨槽上的附属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而且安装、拆解便捷,方便现场使用和维修。按照上述要求,可在承轨槽上设置一块铁垫板,铁垫板厚度为 5mm,垫板材料采用 Q235 钢,铁垫板两侧挡肩与轨枕挡肩靠贴,保持弧形轨距块和轨距挡板,安装时锚固螺栓穿过铁垫板螺孔,弧形轨距块与轨枕挡肩之间为铁垫板挡肩,这样从弹条传递过来的轮轨垂直力通过铁垫板分布作用在轨枕上,轮轨横向力通过弧形轨距块作用在铁垫板挡肩上,再分布作用在轨枕挡肩上。 因此,轮轨横向力不直接作用在轨枕挡肩上,通过铁垫板挡肩,作用在轨枕挡肩的横向力要小得多,起到保护挡肩、延长挡肩使用寿命的效果。
..........
结论
(1)通过对 2014 年全年玉林站道岔的病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病害主要集中在玉林站南端和北端的咽喉道岔区,咽喉道岔区中病害最多的是 126 号岔位道岔,139 号岔位道岔次之。通过对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126 号岔位道岔进行现场调查分析。
(2)通过对 126 号岔位道岔检查发现的病害进行分析,发现该组道岔的病害主要是以轨距超限和三角坑的超限为主,病害产生的部位集中在道岔转辙部分和导曲线部分,现场调查发现病害产生主要是由于道岔基床翻浆冒泥严重、扣板离缝多和道岔导曲线上股承轨槽挡肩破损造成。
(3)对 126 号岔位道岔的病害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病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道岔所处的铺设位置不合理,造成侧股行车多过直股行车;二是道岔的维护工作不到位,首先是没有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修保养,其次对零配件的养护工作和对道岔基床的维修工作不到位。
(4)针对 126 号岔位道岔存在的基床翻浆冒泥的病害,提出进行更换道碴和基床封闭的施工方案。更换的道碴为一级道碴,更换道碴的厚度为 35cm,卸碴前先铺设底部砂垫层,砂垫层厚度为 10cm。在道岔范围内每隔 5m 分别铺设一条透水管,透水管坡度不得少于 3‰,透水管埋设在道岔岔枕盒中间底部砂垫层内,穿过 130 号道岔底部连接到既有的排水沟之中。对道岔轨距易变化的转辙部分和导曲线部分加装轨距拉杆进行补强,道岔转辙部分从前顺坡接头开始安装,每隔 2 孔岔枕安装一根轨距杆。
.........
参考文献(略)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BIM 是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从 1945 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的出现开始,历经晶体管计算机、中小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到最终 PC 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信息的录入成为了可能。1969 年网络出现,1983 年 TCP/IP 协议研制成功并得到认可,标志着 Internet 的诞生。随之而来网络传输速率由 Kbps 到 Mbps,到光纤传输的 Gbps,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高速传输成为可能。过去五六十年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奠定了基础。21 世纪另外一件大事是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使得中国的建筑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图 1- 1 所示,2011 年,我国建筑业产值达到 11.77 万亿元,相比2007 年,5 年间翻了一番,而相比 1985 年,25 年间增长约 140 倍。另据威宁谢公司(Davis Langdon,An AECOM Company)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全球建筑市场总规模达到 4.4 兆美元,其中,中国建筑市场已超过 8 千亿美元,在2010~2011 年期间增长率达到 10%,与印度并列为增长最快的国家[1]。然而,高速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浪费,建筑产业始终是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的产业:建筑业消耗了全国 45%的水泥,50%以上的钢材,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了接近 50%的能源;工程建造过程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施工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每一万平米的住宅施工将产生建筑垃圾量达 500-600 万吨;由于长期的过度竞争,建筑企业,特别是设计与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低,科技发展投入不足,庞大的建设规模与当前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严重不协调[2]。建筑业的任何一点进步,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筑业急需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1.2 交互性与数据标准
1.2.1 工程软件的数据交互性
促进 AEC 项目中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工作是 BIM 的焦点之一[13]。如图 1- 2,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是一项多参与方的团队活动,涵盖建筑、结构、设备、预算、运维等多个专业。每一类专业和每一项活动都是由自身领域的工程应用软件支撑。从需求、设计、建造到维护,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数据信息不断创建、积累,并在各个软件中传递与共享。除了对几何数据信息的支持,软件体系中还包含特殊的数据形式,比如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模型与能量设计中的分析模型。而交互性就是不同软件之间传递数据的能力,让不同的应用程序共同致力完成一项工作,它将使工作流程变得流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动化的实现[14]。从最低限度上讲,将不再需要手动复制或重新创建在另一个应用程序已经生成的数据。设计是一个不断变更的过程,部分项目数据的手动复制,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限制了设计行为的自动化。因此,BIM 的一个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通过交互式(Interoperable)的信息交换,转换产业供应链以改善信息技术在 AEC 领域的应用[15]。
………………
第二章 建筑协同设计中的模型视图共享
2.1 引言
协同设计是协同工作在设计领域的分支,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协同设计软件系统,实现设计数据的及时与准确的共享。在设计工作中,模型视图将是跨专业共享与交换的主要方式。传统的 CAD设计以二维平面视图的共享为主,而 BIM 建筑设计基于三维模型信息表达,视图将是包含着大量属性信息的对象示例的集合。设计工程图纸或模型由多专业多人共同设计分专业表达,每个专业表达的内容都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需要从其它专业获取本专业设计所需的视图信息。例如结构专业需要共享建筑专业的部分视图信息——轴线和门、窗、墙的定位等,机电专业需要共享部分建筑构件以及房间布置信息等。视图管理标准化有助于提高视图信息的易读性,从而使视图信息的共享与转换更加流畅。目前对于 BIM 的研究很多,但很少有针对建筑协同设计阶段的模型视图管理。集成数据系统的多视图建模提供了专业间信息转换的方案[29],但缺乏实用性。本章将从二维建筑协同设计出发,逐步深入到基于 BIM 的协同设计,并以当前应用广泛的二维制图软件 AutoCAD 与 BIM 平台软件 Revit 为例,对模型视图管理标准做深入的分析,建立基于共享视图的建筑协同设计工作模式。而其中,要保证视图的共享最终满足各个专业的要求,必须建立基于流程的专业间的交互需求,由此引出信息交付手册 IDM 的制定。
.................
2.2 模型视图共享的技术特点
根据模型视图创建的方法,模型视图可分为两类:1)二维 CAD 软件以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对象创建的二维模型视图;2)三维模型软件基于对象创建的模型生成的各类视图(平面、立面、剖面以及三维视图等)。两类视图的几何信息是各类建筑对象(如门、窗、墙、柱等)以及文字注释等组合而成。信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需要对模型视图进行规范管理,以满足视图表达以及打印图纸的需要。从对现有二维 CAD 系统以及三维建筑设计系统的视图管理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图层是 CAD 系统用于管理几何信息的最主要技术。图层应用分层的概念,根据信息属性分类组织图形几何信息。相同或相近属性的信息放置于同一图层,图层之间相互独立,图层的组合完成视图的综合信息表达,如图 2- 1 所示。图元信息的可见特性可通过其所在图层的属性进行设置,这些属性包括可见性、线型、线宽、颜色、可编辑性等。图层是模型视图的不可见元素,视图中可见的是图层内的信息。每一个视图均包含多个图层,形成图层集。二维模型视图就是单独的一个视图,含一个图层集。而三维模型通常有多个视图,含多个图层集。
…………………
第三章 信息交付手册....... 23
3.1 信息交互框架...... 23
3.2 IDM 的组成部件........ 24
3.3 IDM 的研究现状........ 26
3.3.1 IDM 发展路线图......... 26
3.3.2 IDM/MVD 研究项目 ........ 27
3.3.3 IDM 的文献综述......... 29
3.4 本章小结........ 29
第四章 基于 IDM 的建筑工程设计的流程图描述......... 31
4.1 引言.... 31
4.2 流程图的描述方法.... 31
4.2.1 业务流程建模标注 BPMN .... 31
4.2.2 流程定义的标准表格描述..... 32
4.3 基于 IDM 建筑设计流程图........ 33
4.4 本章小结........ 54
第五章 基于 IDM 的建筑工程的交流需求定义.......- 55
5.1 引言.... 55
5.2 交流需求定义表格.... 55
5.3 基于 IDM 的建筑工程的交流需求定义...... 56
5.4 本章小结........ 74
第五章 基于 IDM 的建筑工程的交流需求定义
5.1 引言
传统的设计模式以二维设计图纸表达设计内容,在特定的阶段通过不同内容深度的图纸提交和传递设计信息。在基于 BIM 的设计模式下,共享的参数化模型将是信息的集合,所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复杂。模型的内容将包含对象的视图与附属的属性。对象与属性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专门的交流需求定义明确每个专业在特定的项目阶段需要交付的模型内容,同时保证接收方能够得到完整所需的信息。上一章流程模型的结果包括一系列用于支持跨专业特定交互活动的流程节点,下一步将是定义每个节点信息交流的内容。本章首先建立了用于交流需求定义的标准模板表格,涵盖所要涉及的各部分内容,随后特别针对上一章中出现的信息模型逐一进行描述。
……………
结论
本文主要是针对 BIM 的基础标准之一信息交付手册 IDM 标准进行探讨,从信息交互的角度阐述设计阶段的 BIM 应用技术,其主要结论如下:
(1)BIM 技术是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BIM 的目标是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协同工作;BIM 技术的基础是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数据标准;BIM 技术的核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与转换。
(2)IFC 标准为实现全生命周期不同专业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奠定了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特定阶段,特定目的开发的软件在执行 IFC 标准时因缺少针对性的信息需求定义而无法保证数据的完备与协调性。因此需要 IDM 标准对过程以及信息需求进行清晰的定义。
(3)实际设计中,模型或图纸都是以一定的视图形式呈现。文章探讨了通过视图共享的建筑协同设计工作模式。二维协同设计以图层进行视图管理,核心在于图层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基于流程的图层需求定义。BIM 协同设计基于对象进行视图管理,核心同样在于视图交换标准的建立,但 BIM 的视图交换不单涉及对象本身,还包括了大量对象属性信息的需求,而这些需要通过 IDM 标准进行清晰的定义。由此从工程实际中再次提出了 IDM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略)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第 1 章 绪 论
1.1 课题的对象、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公租房,研究内容是其建筑设计。研究问题是其适用对象即“夹心层”中最主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生等新就业人员(以下简称新就业人员)的居住需求。研究重点是公租房的建筑设计是否会因为其适用对象与普通商品住宅不同而不同,研究范围是北京地区。
1.1.2 研究背景
1.1.2.1 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使得我国住宅建设的速度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国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镇化发展,房地产也已经逐步成为我国一个支柱产业。
1.1.2.2 “夹心层”群体的快速增长
虽然住房制度已经逐步完善,而且近些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低收入人员的住房问题,但居民收入水平与高房价之间的差距过大,仍有许多人买不起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可以保障不同收入阶层人的住房问题,但有游离在这些保障之外的“夹心层”,数量很多,且增长速度非常快。而新就业人员作为“夹心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虽收入尚可不在低收入人群的范围,但刚开始工作没有任何积蓄,有着阶段性的住房紧张问题,政府有责任帮助新就业人员顺利完成这个过渡期。这也与公租房政策提出的最初愿望即“公租房可以作为解决新就业人员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相符合的。
1.1.3 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不难发现,公租房的适用对象与普通商品住宅的适用对象有着很大的区别,提出“由于公租房的适用对象与普通商品住宅不同,因此建筑设计也应该不同”的观点。论文旨在用文献阅读、政策解读、对比研究、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新就业人员的居住需求,根据该需求提出公租房建筑设计的建议,进而证明论文的观点,也能为保证公租房可以更好的运营做出贡献。
1.1.4 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公租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中新增的一个重要类型,大力度高效地发展公租房,解决好“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是健全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保证人们理性购房,将房价控制在较低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小户型住宅、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都已经比较成熟,但公租房是保障性住房体系内的新成员,提出时间不长。政策上的、租赁方式上和建设标准的研究有一部分,但也不多,从建筑设计角度去研究公租房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像重庆、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早已经明确出台公租房的租赁使用对象和租赁流程等,且编著了《公共租赁住房产业化实践——标准化套型设计和全装修指南》丛书,并发布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设计图集(一)》,都对我的论文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些发达国家公租房政策提出较早,体系也相对成熟,自然对其的研究也更为充分。像德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都有其完备的公租房租赁体系,来保证该国“夹心层”的住房需求。尤其是日本,气候特征和该国人的行为习惯都与我国相似。日本的保障性住房从 1950 年就开始启动,公营住宅也随之进行研究与对外配租。对公营住宅的设计研究更是逐渐深入,尤其以“51C”住宅户型设计为重要转折点。东京大学铃木成文的合作团队对日本的“夹心层”的家庭组成、收入情况、生活特征与室内外功能空间,进行了深入调研,设计出与之需求相适应的住宅户型。更是通过之后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公营住宅的户型,从寝食分离、就寝分离、公私室分离到个室确保逐步成熟的过程。
第 2 章 我国公租房与日本公营住宅建筑设计对比研究
2.1 引言
本章以《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设计图集(一)》与日本公营住宅作为基础资料,分别从建筑设计即总体规划层面与单体设计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出日本公营住宅更适合“夹心层”的需求,并总结其对我国公租房建筑设计的借鉴作用。日本公营住宅的廊道式以外廊式居多,所以下面的介绍均为外廊式。A 外廊道:由于日本特殊地理位置,外廊式公营住宅多为框剪结构。外廊式最特别的便是这个廊道,既是解决各户水平交通的通道,也是各户人相联系的空间。外廊的宽度常用 1.3 米,且多为半开敞式。因为多为交通空间,所以存在被占用的情况,日本的设计人员特别做出一些凹陷和凸出的空间用来放置物品,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外廊式比较大的弊端是隐私性和防噪音效果较差,所以对着廊道的空间开窗是要有所考虑,构造上的特殊设计加之有所遮蔽,做到可通风但不会有视线和噪音干扰。(如图表 2.3.1-5与 2.3.1-6)
第 3 章 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等新就业........ 25
.1 引言......... 25
3.2 问卷调查新就业人员居住需求 ........ 25
3.3 入户访谈新就业人员居住需求 ........ 43
3.4 实地考察新就业人员居住需求 ........ 48
3.5 本章小结 ....... 56
第 4 章 公租房建筑设计建议 ....... 57
4.1 引言......... 57
4.2 租赁面积计算建议 .... 57
4.3 总体规划层面 ..... 57
4.3.1 所在位置 ...... 57
4.3.2 公共配套 ....... 57
4.4 单体设计层面 ..... 58
4.5 本章小结 ....... 66
第 5 章 公租房建筑设计尝试 ....... 67
5.1 引言......... 67
5.2 总体规划层面...... 67
5.2.1 所在位置 ....... 67
5.2.2 公共配套 ....... 67
5.3 单体设计层面 ..... 67
5.3.1 单体类型 ....... 67
5.3.2 公共空间 ....... 68
5.3.3 套内空间 ....... 69
5.4 本章小结 ....... 71
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我国公租房与日本公营住宅的各自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三种方式,总结公租房的适用对象即大学毕业生等新就业人员的居住需求;以及提出公租房建筑设计的建议与尝试,论证了公租房的适用对象在居住需求方面有其特殊性,公租房的建筑设计应该适合他们的居住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特殊的设计,才能保证其更有效地运营。当然本文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无论是将北京公租房的标准图集与日本公营住宅对比,还是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北京地区的公租房适用对象,再是实地考察北京地区的公租房项目,研究范围限定为北京地区,有其局限性,结论只能说明北京公租房的情况,并不能以此代表全国公租房。
通过本文作者的努力,在公租房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个课题还有很多可以研究的方向,比如公租房建筑设计受到地域性和气候性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怎样的特点。希望今后的研究人员可以研究更多地区的公租房,进而丰富整个公租房的研究体系。本文作者作为一个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只是针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一些公租房建筑设计上的建议。相信今后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一定会使得公租房更好的发展,保证我国保障房体系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 PiyushTiwari,HiroshiHasegawa.WelfareeffectsofPubliehousinginTokyo[Jl. JournalofPolieyModeling.2001.23(4):421- 431.
2 ToddSinai.JoelWaldfogel.Do low-income housing subsidies inerease the occupied housingstoek?[J].Journal of Public Eeonomies.2005.89(11 - 12):2137 -2164.
3 Jan Bredenoord.OttoVerkoren.Between self-help-and institutional housing:A bird’seyeview of Mexico’s housing production for Iow and(Iower) middle-income www.51lunwen.org/ggjzgc/ groups[J].HabitatIntemational.2010.34(3):359 - 365.
4 Seong-KyuHa.The Urban Poor,Renial Aeeornmodations,and Housing Policy inKorea[Jl.Cities.2002.19(3):195 - 203.
5 Urmi SenguPta.Govemment interven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housingdelivery in Kolkat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6.30(3):448 -61
6 Anne Laferrere,David Le Blane.How do housing allowances affect rents?An empricalanalysis of the Frenchcase.[J」..Journal of Housing Eeonomies.2004.13(1):36 - 67.
7 Onyekwere M .Ukoha, Julia0.Beamish.Assessmen to fresidents’satisfaetion withPubliehousing in Abuja.[J].Nigeria Habitat International.1997.21(4):445 - 60.
8(美)伊迪丝.谢里.著 黄慧文.译.建筑策划—从理论到实践的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9(日)日本建築学会編.建築都市計画のための調査分析方法.東京:井上書院.1987.4
10(日)鈴木成文著.51C白書.住まいの圖書館.2007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广州是全国第三大消费城市,具有“千年商都”的盛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规模大、功能多、服务范围大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不断在广州市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广州市天河商区、中华广场商区等广州八大商区这样的繁华区域扎根、发展1。广州市天河商区原是以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宏城广场和广州购书中心等为核心的商区,天河城广场是该商区比较成功的大型商业建筑例子(图 1-1)2。近两年来出现太古汇与万菱汇,是广州市的大型高端主题购物商场,进一步扩大天河商圈规模和范围。万菱汇是首个在亚运前试营运的商场,抢占广州亚运的商业先机,太古汇相隔前后一年开业。太古汇商业经营状况良好,消费人流量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万菱汇营业状态比较弱势,生意冷清、经营困难,消费人流量不算多。而,天河城开业时间是 1996 年 8 月 18,开业以来,一向都是消费人流络绎不绝。那么,这三个商业广场位于同一商圈、相近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营业状态与消费人流量会存在这样的差距呢?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型商业建筑如何建设?如何生存发展?如何突出各自的特色与进一步促进商业建筑的发展,保持商业建筑活力,这是摆在商业建筑开发商、商业策划及建筑师面前的课题,也是值得相关工作者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当前人们的购物行为从单一的“需求型”,向“休闲娱乐型”发展,甚至向着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越来越需要休息、放松、娱乐、文化活动所选择的空间。商业建内部公共空间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休息娱乐的空间,还能影响引导消费者的流线直接影响消费,那么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尤显重要。本文涉足这一课题,通过调研和实地勘察,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对太古汇、万菱汇和天河城这三个大型商业建筑的商业空间布局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进行考察,以空间形式,交通形式,空间环境及人的消费行为方式作为视角,对三者的商业内部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找出造成三者商业经营状态的差距的原因及空间表现特征,发觉各自的空间特色。通过总结企望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并结合广州本土情况,为广州市未来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飞快发展,当今社会正由生产型社会转变成消费型社会,或者说我国正处于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社会的形成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多,从简单的满足日常生活的单一化需求逐步发展到文化、娱乐、休闲等多元化的需求,从节俭、大众化的消费观转变成享受、个性化的消费观。作为消费者和与消费品的“媒介”的商业建筑也加快了发展的进度,尤其在大城市里,一些规模大、功能多、服务范围大的商业建筑或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从单一目的性的消费模式转变为多样性体验式的消费模式,城市中的大型商业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购物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娱乐、休闲和文化的需要。这样,商业建筑内部公共活动空间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之前我国对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过于局限在建筑的功能性上,忽略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二章 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总体概况
2.1 相关概念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商业建筑就是作为承载着这些商业活动的容器。狭义上的商业建筑是指供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建筑5。随着商品种类和交换的不断发展,目前商品建筑类别日益繁多。商业建筑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主要以经营方式、坐落位置、经营规模和建筑空间去分。按经营方式分有综合商店,专卖店,连锁店,百货公司,自选商场和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其他零售形式;按坐落位置分有市中心区商业,居住区附近及其他市区商业,交通枢纽附近商业,市郊商业,非城市商业;按规模分有大型商业,中型商业,小型商业;按建筑空间分有单栋建筑,综合体建筑,商业街与步行商业街,地下商业建筑,商业区。大型商业建筑是指“满足购物者各种消费需求的综合性购物环境,它往往与银行邮电交通、文化娱乐、休闲和办公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它可以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单体,也可以由若干建筑及其外部空间构成6(图 2-1)。
2.1.2 内部公共空间
随着环境观念形成,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领域逐步扩大到阳光、空气、绿地、采光照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室内室外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在建筑物内部出现街道、大型庭院、广场和公共空间中强调休闲与娱乐等更具有人性化的氛围。商业内部空间按商业效益上可分为可创造效益的空间和无直接经济效益的空间,而内部公共空间属于无直接经济效益的空间。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含义、多功能、多层次的立体共生系统。内部公共空间的分类以空间形态、功能性等进行划分7。按空间形态划分:边庭、中庭、水平交通、垂直交通、附属性空间等;按功能性划分:展示、服务、交通、共享、休息。商业内部公共空间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指的是在商业建筑用地范围之内,为人们提供各种交往、休闲、娱乐、观演、文化、教育等活动的空间。从狭义上指商业建筑的半室内空间与室内空间。其中,半室内空间指建筑入口空间,底层架空空间,开敞阳台空间,室外走廊空间等;室内是指门厅,过厅,中庭,内庭院,室内步行通道等。属设施空间以外的空间,主要包括门厅,过厅,中庭等。
第三章 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查 ......... 41
3.1 广州市的大型商业建筑......41
3.2 研究对象............. 42
3.3 太古汇案例分析......43
3.4 万菱汇案例分析......54
3.5 天河城案例分析......63
3.6 案例内部公共空间结构对比分析...... 71
3.7 针对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问卷调查................ 75
3.8 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80
3.9 对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81
3.10 本章小结........................ 83
第四章 结论................... 84
4.1 广州市大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未来发展趋势 ....... 84
4.2 本研究总结...................... 86
结论
论文在对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的前提下,将调研中所搜集到的数据、图片、文献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再通过具体案例的对比分析,指出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在论文的最后对大型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与总结,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
1. 通过文献、报刊检索和现场调研的方法,了解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提出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在了解商业建筑的发展概况下,结合购物消费行为心理,对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空间结构和组合方式进行解析。
2.对广州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调查、对比分析与提出问题:首先,对太古汇、万菱汇和天河城三个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从空间结构上如边庭、过厅、中庭、内庭院、步行通道等对这些内部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上进分析和比较,从比较中找出造成三者商业经营状态的差距的原因及空间表现特征,发觉各自的空间特色,然后对商业建筑的整体环境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得出大众对昆明市购物中心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吴国英.现代商业建筑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5(13)
[2] 阳林娟.《昆明市购物中心内部共享空间设计问题研究初探》.昆明理工大学,2010.10
[3] 曾坚.陈岚.陈志宏著.大型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年.P1
[4] 顾馥保主编.《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
[5] 辛艺峰.《商业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6] 杨晶晶.《购物中心的购物流线与空间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年 5 月
[7] 王晓.《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8] 曹杰勇.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9] 洪晖.《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设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5 年 11 月
[10] 胡晓勇.《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年 5 月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儒释道三大教在我国封建统治时期,是其重要的精神统治工具。道教博大精神,源远流长,追溯到战国时的“方仙道”和西汉时的“黄老道”,这种宗教信仰在我国的流传历史已有两千多年。道教起源于原始的宗教崇拜和鬼神信仰,一方面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宗教的教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是自身的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的需求。道教在形成之后,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是中国自身土生土长的宗教体系,是“中国的根抵”[1]。道教拜老子为先祖,吸收道家、儒家、墨家以及古代的神仙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和哲学内涵,将“道”看做是世界的本体,宇宙的规律,奉《老子》为道教祖经,将老子李耳神仙化、宗教化,尊为教主,也是三清尊神中的道德天尊。主张“大道无为”,世界万物应遵循自然法则。认为人通过清静无为,养生修行,即可“得道成仙,永生不死”。道教作为古代唯一能与佛教相抗衡的中国传统宗教,拥有它特有的教化场所,即道教建筑。道教建筑在形成最初称为“靖”“冶”,到唐代李渊奉老子为先祖,而道教建筑也模仿皇家宫殿规制所建,只是规模较小,逐渐形成“宫”“观”之制。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的承载空间,处处体现着道教的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道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也受礼制文化的制约,使得其规模、形制、装饰等都明显带有礼制的色彩.
楼观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道源仙都”的称号,老子李耳作为道家文化的创始人,曾在此著书立说,传经讲道,写下《道德经》。老子在西楼观大陵山修真得道、羽化升仙之地,吾老洞、老子墓历代被奉为道教珍贵的古迹,具有道教开天辟地的象征意义。宗圣宫作为李唐王朝祭祀老子的皇家宗祠,按照宫殿规制所建,气势磅礴。为将这大象无形之“道”用文化与创意展现于世间,让“道”与时俱进地焕发新的光彩,诠释与弘扬“道”文化的博大,西安市政府在楼观台拟建全国规模最大、规制最高的道教文化展示区。楼观台——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位于周至楼观台中轴线,北起环山路,南面依古楼观说经台,地势南高北低,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展示区按“经一至九,九九道成”的道教理念而建,入门求道,拾级而上,气势恢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文章从道教文化出发研究道教建筑的特点,通过资料查阅整理,研究道教文化和道教制度的书籍主要有朱越利主编的《中国道教宫观文化》,卿希泰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另外对道教建筑选址、布局、形制等详细深入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也有不少,书籍主要有乔匀先生的《道教建筑:神仙道观》,《中国古建筑大系—道教建筑》,张映勤的《寺庙?宫观?神佛》,论文主要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波峰的《山林道教建筑导引空间形态研究》,王蕾的《佳县白云山庙建筑研究》,田苗的《宝鸡金台观建筑研究》,马杰的《西安传统建筑分类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张樟的《青城山古常道观外部空间的景观分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邓夏的《北京白云观源流考与建筑研究》,太原理工大学李小强的《道教建筑形态初探》等专业书籍和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的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2 道教文化与道教建筑
2.1 相关概念
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唯有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从孕育,产生,发展最后到衰落的整个过程中,处处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综合体。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道”为最高信仰。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道教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生活、信仰、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1 道教文化的思想渊源
道教起源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具有极其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本土文化色彩,为中国大众所崇仰。东汉中后期,朝廷腐败严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一方面统治阶级想利用宗教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反抗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民生疾苦,百姓也渴望一种精神寄托来摆脱贫苦和灾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道教作为一种新的信仰和宗教就这样形成了。
3 道教建筑形态实例分析............... 27-71
3.1 调研目的、范围、调研内容的确定............... 27-30
3.2 道教建筑调研 ...............30-52
3.3 分析和总结 ...............52-69
3.4 小结............... 69-71
4 实证案例——楼观台道教文化展示区建筑............... 71-96
4.1 背景概况............... 71-73
4.2 平面布局............... 73-75
4.3 建筑风格 ...............75
4.4 建筑形制 ...............75-85
4.5 建筑尺度............... 85-86
4.6 建筑功能 ...............86-88
4.7 建筑装饰 ...............88-90
4.8 价值评价 ...............90-93
4.9 文化内涵转译 ...............93-95
4.10 小结............... 95-96
5 结论 ...............96-99
5.1 新时期道教文化建筑的营建意义............... 96
5.2 新时期道教文化建筑的营建手法............... 96-97
5.3 论文的不足 ...............97-99
结论
新的道教文化建筑往往会借助当地已经形成已久的历史资源,利用其知名度、优美的自然和人文风景,以及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来作为其自身的文化大背景;通过建筑空间的营建,使游人香客在游览拜谒的过程中体验到道教文化的感染力,找到各自的精神寄托,用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通过文章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出新时期的道教文化建筑的营建手法如下:
首先,在设计时应本着保护优先、文化和谐、尊重现状、突出特色的原则。保护优先指要修建新的道教宫观时要把握好对当地的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在开发和利用上的“度”——即适度开发,使得历史资源为新的道教景区提供坚实的文化后盾,而新景区的开发也为历史资源点燃新的活力。新的道教建筑群以道教文化为核心,又兼有中国传统的雅文化和俗文化,设计时应注意让这些文化通过建筑空间对“道”的诠释和谐共生。尊重现状指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到基址现状中的建筑状况,通盘考虑,合理安排。突出特色指设计时,应突出营造道教宫观“神界仙境”的氛围和意境。
其次,在设计手法上,新时期道教建筑应尽量遵循传统道教宫观的规制和原则。平面布局时,遵照相对固定的道教建筑空间序列,即将影壁、牌坊、山门、献殿、主殿、后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轴线两侧对称布置配殿及附属用房。其空间主要由导引空间、殿堂空间和世俗空间所构成,导引空间包括山门、牌楼、甬道等元素,是神界和俗世的分隔标志,导引人流;殿堂空间是道教建筑最主要的空间,完成祀神活动及宗教仪式,其特征则表现在:就整体而言——群体构型、轴线对称、差序组织(体量和等级形制的不同);就个体而言——各向异性、内外交融、左右封闭、前后贯通。建筑装饰时应尽量体现道教追求“道法自然”的原则,取材于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以及道教故事和神话传说等,题材丰富,主旨在于在细节之处渲染道教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也显示着神界等级的区分和传统礼制对建筑装饰的限定。同时也要尽量吸取现代的一些建筑元素去诠释道教文化的理念,如道教文化展示区中用雕塑、小品和地面铺装等分别向世人展现着道教文化的博大。
再次,关于新的宫观在建筑风格的把握应注意它周围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尽量做到风格的统一;若当地无历史遗迹,则可根据文献资料、考古考证等推测出新建筑群的风格,尽量保持文脉上的统一,有理有据。
最后,在功能布局时,考虑到旅游对现代道教建筑的影响,应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对外餐厅等配套服务设施,景区内主要满足宗教拜谒、文化诠释、游览观赏等内容,而将传统道教宫观的斋堂、寮房、道舍、戒台等可同游客住宿集中设置在景区外或在轴线两侧另辟院落,注意动静分区,避免功能流线交叉。尽量在满足游人香客祀神、游览的同时,也考虑到道士修炼、起居对空间静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 范斯沃斯住宅的进深[J].时代建筑,2002,6:121.
[2] Francis D.K.Ching. Architecture:Form-Space and Order [J]. 建筑师,29:第118-119.
[3] 王路. 限定与突破—论山林佛寺的空间塑造[J].建筑师,1991,41:195.
[4] 李振纲,孔令宏.中国道教史话 [M].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20.
[5] 王明.太平经合校[M].中华书局,1960.
[6]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49.
[7] 孙冶让,孙以楷点校.墨子闲诂[M].上海:中华书局,1986:197,63一64.
[8] 道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9] 杨嵩林.道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5.
[10] 庄子. 逍遥游 [M]. 战国.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使所有国家开始关注“能源危机”,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约 20 年,能源利用率仅为 31.2%,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了 10 个百分点。每产生一万元的产值所消耗的能源远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水平,为美国的 3 倍、日本的 7.2 倍[1]。2008年的建筑能耗为 6.55 亿吨标准煤(不含生物质能),约占 2008 年社会总商品能耗的 23%,其中电力消耗为 8230 亿 kWh,约占 2008 年社会总电耗的 21%[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相对值和绝对值都将持续增长,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 30%,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 20 亿平方米,其中 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 400 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空调能耗一般要占到建筑能耗的 40%以上,因此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能耗,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3]。国家“十二五”对节能规划的要求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城镇及农村绿色建筑 11 亿平方米,对 5.7 亿平方米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从 2017 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为达到“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我们其中一项主要工作是对 5.7 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2009 年广州市能源消耗总量 5586.36 万吨标煤,除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能耗占 1.57%外,其余主要由工业、建筑、交通三大能源消耗组成,其中工业能耗约 3037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 54.37%;建筑和交通能耗约占 44.06%,其中建筑能耗约占七成,即建筑能耗约占商品总能耗的 30.84%[4]。截止到 2009 年底,广州市公共建筑 8683.95万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的 26.1%。截至 2010 年底,广州市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累计约为 250 万平方米。广州市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通知里面提到: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以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以结合“三旧改造”为突破口,以政府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为垂范,以运用市场节能改造为手段,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存量挖潜,“十二五”期间实施节能改造面积 350 万平方米以上[4]。为减少空调系统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节能技术的推广利用,现对广州地区某一商业办公类建筑空调系统进行全年节能优化分析计算,找出办公建筑耗能的特点和规律,为以后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我国办公建筑的能耗现状
我国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调查工作起步较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力量比较单一,数据相对比较匾乏。九十年代以来,部分研究所和高校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做大量的基础工作,为今后的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诸多建议。清华大学的江亿教授和薛志峰博士从 1996 年以来共调查了 485 栋建筑,其中北京市有 406 栋。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四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结果,空调和照明系统是能耗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空调系统的风机、水泵,有很大的节能潜力[5]。重庆大学的马明明对重庆市的 10 家办公建筑进行了能耗调查,得出重庆市办公建筑的单位面积年用电量在 115~140kWh/m2之间,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6]。广州大学的张海军对广州地区 4 栋典型办公建筑进行了能耗调查及测试,分析了空调系统及设备的全年运行能耗,结果显示 4 栋典型办公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范围为0.659~1.563GJ/(m2•a),平均单位空调面积能耗为 1.09GJ/(m2•a),基中最大的单位空调面积能耗是最小单位空调面积能耗的 2.37 倍,说明广州地区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7]。
文献[8]对苏州市 12 个大型办公类建筑运行能耗进行了调查,其中耗电量最大的为124.89kWh/(m2•a),最小的为 20.89 kWh/(m2•a),两者相差 6 倍,空调系统和办公设备等电耗占总电耗的 81%,是节能技术应用措施的主要方面。文献[9]对长沙市 14 栋典型公共建筑进行了能耗调查实测,结果显示 14 栋公共建筑平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 1.71 GJ/(m2•a),平均单位面积空调能耗为 0.93 GJ/(m2•a)。通过调查发现提高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利用率的途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选型方面,避免因系统冷、热设计负荷选得过大而导致系统装机容量偏大、管道直径偏大、水泵型号偏大、末端设备偏大的“四大现象”;2)风系统,应充分利用室外空气比焓低于室内空气比焓的新风供冷,节省冷水机组的制冷量;3)水系统,在合理条件下应优先采用变频流量调节运行;4)运行管理,同样一套系统,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的不同,系统的运行能耗会大不相同,有时两者甚至相差 50%以上,因此要聘用专业的空调管理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应尽量设置空调系统的自控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
第二章 空调节能技术原理
2.1 排风热回收空调房间
一般设有供新风系统,同时有许多房间设有排风系统,排风的空气参数接近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参数,从而造成能量损耗。因此,如果送入新风可以回收部分排风中的能耗(包括冷量和热量),这种能量的回收利用被称为热回收[29]。热风热回收装置(air-to-air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ion equipment)利用气气热交换器(air-to-air heat exchanger)来回收排风中的冷热能对新风进行预处理。根据回收热量的形式,主要可分为显热回收装置(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equipment,HRVE,简称热回收)和全热回收装置(energy recovery ventilation equipment, ERVE,也叫能回收或焓回收)[30]。排风热回收的应用面很广,无论是家用、办公,还是商业建筑都可以使用,特别是对室内污染较大、空气品质要求较高,新风量要求很大、甚至是全新风的应用场合都有着尤为突出的节能效果[31]。
2.1.1 排风热回收技术简介
排风热回收方式的类型及其应用新风热回收的方式很多,各种不同方式的效率高低、设备费的大小、维护保养的繁简也各不相同。热回收装置有板式热回收机、热管式热回收机、转轮式热回收机、热泵式热回收机、溶液喷淋式热回收机、中间热媒式热回收机等。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新风热回收方式。
第三章 空调动态负荷计算............ 40-52
3.1 空调动态负荷的意义和应用........... 40-41
3.1.1 空调动态负荷的意义........... 40
3.1.2 空调动态负荷的应用........... 40-41
3.2 空调动态负荷模拟工具...........41-42
3.2.1 常用模拟工具........... 41
3.2.2 DeST 软件介绍........... 41-42
3.3 建筑空调动态负荷计........... 42-49
3.3.1 建筑概况 ...........42-47
3.3.2 参数设定........... 47-49
3.4 计算结果........... 49-51
3.5 本章小结........... 51-52
第四章 空调系统节能优化配置方案分析........... 52-74
4.1 排风热回收的全年节能分析计算........... 52-55
4.2 冷水机组的优化配置分析计算...........55-66
4.3 冷冻水变流量的全年节能分析计算........... 66-68
4.4 冷却水变流量的全年节能分析计算........... 68-72
4.4.1 实例计算分析...........68-71
4.4.3 结论........... 71-72
4.5 本章小结 ...........72-7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4-76
5.1 结论...........74-75
5.2 展望 ...........75-76
结论
对于空调系统设计而言,如果设计阶段设备选型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日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增加以及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因此在设计阶段优化对制冷机组及其相关设备的选型对以后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能耗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空调系统实际运行在额定工况下的时间只占全年运行时间较小的比率,而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部分负荷状态下,所以如果流量输送设备全年保持在设计工况进行运行,就会造成大量电能的浪费,并消耗大量水资源,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显然是不可行的。本文以节能为目的,为避免日后建筑进行不必要的节能改造工程,对冷水机组系统选型及能源输送节能进行了分析计算,以达到对空调冷水机组系统的选型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以广州某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为例,对空调系统冷水机组系统的选型及节能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空调系统采用排风热回收技术后,冷水机组的总容量从 9130kW 降到了 8469kW,冷水机组系统的初投资减少了 24.3 万元,约为总投资额的 3.42%。
(2)冷水机组系统的选型要综合考虑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全年运行能耗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方案 2 是三个方案中最为节能的方案,与方案 1相比较,全年冷水机组系统运行能耗减少了约 3.61%。
(3)冷冻水泵定流量运行全年能耗为 34.0 万 kWh,变流量运行全年能耗为 19.8万 kWh,采用变频技术冷冻水泵全年节能能耗 11.4 万 kWh,节能率为 33.5%。空调水系统采用变频装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其节能效果显著,投资回收期也较短,一般 1~2 年就可以通过节省的运行费用回收增加的投资费用。
(4)冷却水泵变频流量调节技术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与冷冻水泵变频流量调节相比其节能性小于后者。文中计算得出采用冷却水变流量运行后制冷机组和冷却水泵的综合能耗比冷却水定频流量运行时的综合能耗每年多消耗电量 11 万 kWh,由于冷却水变频流量运行节省的能量小于制冷机组冷凝侧变流量运行多消耗的节能导致系统节能因小失大,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对于是否采用冷却水变频流量调节方式应作详细的分析讨论结合更方面因素综合确定。
参考文献
[1]鄢涛.深圳市公共建筑能耗与节能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李惠风,白雪莲,李昕原.观演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广州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州市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5]薛志峰.公共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马明明.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改造与节能潜力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7]张海军,丁云飞,周孝清.广州地区办公建筑空调能耗分析与评价[J].节能技术,2007,11(6):533-534.
[8]赵书杰.苏州市办公类典型建筑能耗现状调查及分析[J].建筑节能,2010(9):73-76.
[9]杨昌智,吴晓艳,李文菁等.长沙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J].暖通空调,2005(12):39-44.
[10]袁旭东,柯莹,王鑫.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节能性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7,7(1):76-81.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前 言
0.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本题目来源于 2010-2011 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项目《北一区断东萨葡油层典型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精细解剖及模式建立》。据统计,我国陆上的大部分油田是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其中尤其以河流相中的辫状河、曲流河及三角洲沉积中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储层。据前人研究,松辽盆地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区北一区断东为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上的一部分,沉积相类型也主要为河流相、三角洲相。目前我国东部主力大油田都已进入高-特高含水的中后期开采阶段,主要特点为:绝大多数剩余油分布于已被注入水波及并且多处于高含水的主力厚油层内;层内矛盾已成为注水开发中的主要矛盾,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具有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大庆油田长垣地区已处于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河道砂体中,萨中地区有 61%的地质储量在储存河道砂体中,河道砂体是开发中后期重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区北一区断东勘探开发程度较高,剩余油分布复杂,因此亟需更深入研究其地下的地质情况,尽可能合理地分析储层不同类型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内部非均质性的影响,弄清楚剩余油的地下分布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研究出适合目前地质条件和开发水平的更合理的技术和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更有效地挖潜剩余油提供必要的依据。储层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是在储层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不同沉积环境下各微相单砂体内部由各级次沉积界面所限定的单砂体单元以及起到限定作用的层内不连续薄夹层的几何形态、规模、排列方式等特征。弄清上述各种要素,对进一步挖潜受层内非均质性影响严重而分布复杂的剩余油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油气田开发已经历了六个阶段,自 2000 年至今为第六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是以“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为研究单元。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是油气田开发领域内的新理论和前沿技术[1]。
0.2.1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的提出与完善
Allen 于 1977 年在第一届国际河流沉积会议上提出了河流建筑结构(architecture)的概念[2]。加拿大 Toronto 大学地质系教授 A.D.Miall 正式提出了储层建筑结构的分析方法。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A.D.Miall 开始对河流相进行精细研究,并于 1978 年提出了河流沉积的岩相类型,根据粒度及沉积构造特征,共划分出 18 种岩相类型。1985 年,他在《Earth Science Reviews》发表了“Architectural-Element Analysis:A New Method of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 Deposits”,建立了一套储层建筑结构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文中系统介绍了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提出的背景,储层建筑结构要素的分类以及如何利用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研究储层建筑结构模型,为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1988 年,他在《AAPG Bull》上发表了“Reservoir Heterogeneities inFluvial Sandstones: Lessons from Outcrop Studies”;同年,他在《Sedimentary Geology》上发表了“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Bounding Surfaces in Fluvial Deposits: Anatomy ofthe Kayenta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Southwest Colorado”。1995 年,他在《Sedimentology》发表了“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luvial Deposits:a CriticalPerspective:Discussion”,更加丰富了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的内容;1996 年,他出版了《Geology of Fluvial Deposits》,该书使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得到系统完善[3-8]
0.2.2 储层建筑结构基于现代沉积、古代露头的研究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最初是基于露头资料进行的,通过露头三维剖面的观测与分析,解剖储层砂体的内部结构。1983 年,Friend 提出将河流的建筑结构分成两部分,河道沉积和河道间沉积。同年,Allen 在研究 Welsh 边境地区的一个泥盆纪的砂质辫状河沉积体系时识别出了八类内部的建筑结构单元。Ramos 和 Sopeha 在西班牙的二叠-三叠单元的地层内定义了五种砾岩、砂岩体类型。这三大研究包括了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的基础。1983 年 H.J.Frank 和 S.P.J.Cossey[9]对德克萨斯州某点坝进行了研究。A.D.Miall 于1985 年对科罗拉多高原区的侏罗-白垩纪河流相开展建筑结构研究,自此,许多研究者分别对河流相、三角洲相等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砂体进行了建筑结构研究。1988 年W.Nemec 对三角洲前缘砂体露头、P.Hesp 对远砂坝露头[10]分别进行了研究;1992 年W.A.Pryor 和 D.W.Jordan 对密西西比河的曲流环非均质性级次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11];1995 年 T.Olsen 对(美国)犹它洲河流砂体露头构形进行了研究[12]。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引入到国内以后,受到了沉积学界和石油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露头、现代沉积及地下储层的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1982 年石油工业部中石油勘探院对河北拒马河点坝进行了研究,共对七个点坝进行了地质解剖与踏勘,1991 年,薛培华教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编写了《河流点坝相储层模式概论》一书,明确提出了“点坝侧积体沉积迭式”的概念,确定了点坝研究三要素:侧积面、侧积层、侧积体[13],为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建筑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1992 年大庆石油学院尹燕义等对吉林饮马河现代曲流河点坝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型侧积体进行了识别与划分,并分析其成因机制,更加精细地描述了曲流河点坝储集层[14];1994 年张昌民等运用结构要素分析法对南襄盆地西大岗河流砂体和柴达木盆地油砂山第 68 层分流河道砂体进行了解剖,分析了砂体的空间建筑结构特征,主张界面体系和要素种类应结合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自行定义[15]。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研究区概况
北一区断东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内,北起北一区三排,南至中三水井排,西至98 号断层,东至东部的油水过渡带,总面积为 11.35 平方千米(图 1.1)。地理位置处于滨洲铁路沿线,东距哈尔滨 160 千米,西距齐齐哈尔 140 千米。研究区北一区断东位于萨中开发区北部 98 号断层以东大庆油田萨尔图背斜构造上。研究区自 1960 年开始投入开发以来,已先后部署了 5 套开发井网,共有 1446 口井,其中包括基础井、一次加密井、二次加密井、聚驱井、高台子井,到目前为止,井网密度已经达到 50.3 口/km2。研究区葡Ⅰ油层组已处于后期水驱阶段,含水百分比达到96.6%,而预计含水达到 98%时,采收率可达 50.5%,中心井将提高采收率 11.8%,而全区采收率也将提高 9.8%。
第三章 平面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23-34
3.1 研究区萨葡油层沉积体系分析...........23-29
3.2 研究区重点沉积时间单元微相研究........... 29-34
3.2.1 河流相泛滥平原亚相...........29-31
3.2.2 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31-32
3.2.3 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32-34
第四章 典型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精细解剖........... 34-56
4.1 基本概念及理论........... 34-35
4.1.1 层次界面划分 ...........34
4.1.2 点坝砂体三要素........... 34-35
4.1.3 夹层的概念及分类 ...........35
4.2 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解剖及........... 35-52
4.2.1 单一曲流河道内点坝、废弃河道........... 36-39
4.2.2 点坝砂体内部侧积夹层识别 ...........39-41
4.2.3 侧积夹层建筑结构参数提取...........41-46
4.2.4 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 46-52
4.3 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建........... 52-56
第五章 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控渗透特征研究........... 56-60
5.1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作用及渗透率亚序列 ...........56-57
5.1.1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作用........... 56
5.1.2 层内渗透率亚序列........... 56-57
5.2 单砂体内部建筑控制下的渗流特征........... 57-60
结论
本文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与对比和沉积微相精细分析,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单砂体,并结合现代沉积及古代露头的研究成果,以前人对储层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的结论为基础,利用研究区的实际地质资料(岩心、测井等),对研究区典型单砂体建筑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条主要结论与认识。
1.通过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及沉积微相精细研究,认为北一区断东主要亚相类型为泛滥平原、三角洲分流平原、三角洲前缘,各亚相内重要的储集砂体分别为曲流河道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2.通过研究区重点时间单元内典型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精细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以下几种类型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
(1)泛滥平原曲流河砂体:河道宽度大于 1000 米,砂体厚度大于 4 米,河道切叠严重;废弃河道宽度约 30~70 米,连续性较差;点坝砂体内部侧积薄夹层的空间形态:平面上为以废弃河道为边界,废弃河道拐点为轨迹集交点的曲率向环心渐小的一系列弧线组;剖面上在河道沉积的中上部(近二分之三)侧积夹层呈上缓中陡下缓的凹面,向侧积方向排列为密集的叠瓦状(斜列式)组合。
(2)三角洲分流平原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宽度约 300~1000 米,砂体厚度2.5~4 米,河道切叠中等-弱;废弃河道宽度约 22~53 米,中-高弯度,连续性较好-好;点坝内侧积夹层倾向主要近东(西),夹层倾角范围为 3°~24°,侧积体厚度为 0.6~1米左右,夹层延伸长度为 7~38 米,夹层密度为 4~19 米/个;点坝砂体内部侧积薄夹层的空间形态:平面上为以废弃河道为边界,废弃河道拐点为轨迹集交点的曲率向环心减小的一系列弧线组;剖面上在河道沉积的中上部(近二分之三)侧积夹层呈上缓中陡下缓的凹面,向侧积方向排列为密集的叠瓦状(斜列式)组合。
(3)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宽度一般小于 400 米,砂体厚度 2.5 米左右,河道基本无切叠;河道砂体发育面积较小,其内部由 1~5个垂向加积体组成;河道内部夹层近水平状,夹层倾角约为 1°~6.5°,垂向加积体厚度约为 0.6~1.5 米;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的空间形态:①夹层横向延伸小于河宽,沿河流流向延伸长度小于河流延伸长度;②垂向上具有下部夹层稀且少、中上部多且密的特点;③垂直河道方向,夹层分布呈中间疏两边密的特点;④夹层上部分布简单,近水平、宽、连续且密;下部复杂,一般呈缓楔状、变窄、变疏。
3.研究得出单砂体内部薄夹层控制下的渗流特征,曲流型河道单砂体内部渗透率有向上向凸岸减小的趋势;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渗透率为横切河道方向稳定,垂向总体上正韵律的平板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闫百泉.曲流点坝建筑结构及驱替实验与剩余油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2007:1~3.
[2]Allen.JRL.Studies in fluviatile sedimentation:bars,bar www.51lunwen.org/ggjzgc/ complexes and sandstonesheets(lower-sinuosity braided streams)in the Brownstones(L.Devonian),Welsh Bor-ders[J].Sediment Geol,1977,33 : 237~293
[3] Miall A D.Architecture element analysis: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deposits[J].Earth Science Review,1985,22(4) : 261~308.
[4] Miall A D.Reservoir heterogeneities in fluvial sandstone:lessons from outcrop stud-ies[J].AAPG,1988,72(6) : 682~697.
[5] Miall A D.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Bounding Surfaces in Fluvial Deposits: Anatomyof the Kayenta Formation(Lower Jurassic),Southwest Colorado[J].Sedimentary Geol-ogy,1988,55:233-262.
[6] Miall A D.Reconstructing fluvial macroform architecture from two2dimensional outcrops:examples from the castlegate sandstone,book cliffs,utah[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94,64(2):146-158
[7] Miall A D.R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luvial Deposits:a Critical Perspective:Discussion[J].Sedimentology,1995,42 : 379~384.
[8] Miall A D. The Geology of Fluvial Deposits[M].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NewYork. 1996,1~190,453~478.
[9] Cossey S P J,Frank H J.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nd use of resistance log character indeltaic point bars:Franklin Mine,Kanres County,Texas[J].AAPG Bulletin,1983,67(1):131-151.
[10] Hesp P. Morphology,Dynamics and internal stratification of some established foerdunesin Southeast Austrslia[J]. Sedimentary Geology,1988,55:17-41.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绪论
1.1毕业设计课题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选择的是导师周凌工作室的实际项目——西善桥依山西侧保障性住房项目2#地块15班幼儿园。
1.2毕业设计目的与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重点解决本建筑设计中的三个问题——建筑与高差变化较多的场地之间的关系、活动单元与辅助空间的关系以及幼儿园特殊的尺度要求所对应的建筑形式和细节设计。通过进行相关案例的研究,对幼儿园设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得出了一些有参考性的建议。处理建筑形体与场地关系的同时,整合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尝试解决室内空间的细节处理,对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加深理解,这样一来对以后的相关工作也提供了基础帮助。
1.3毕业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采用的是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方法。在场地地形处理上是首先是整理原场地等高线,再结合建筑层高,进行一定的开挖填补,使建筑的出入口与周边道路标高吻合。功能处理上,首先将功能进行划分归类,考虑到活动单元和音体活动室对日照和通风的特殊要求,先将15个活动单元都放在朝南的位置,再将辅助功能布置在通风和日照较差的北面,最后通过天井和走道连接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建筑形式以及细节设计上则是通过分析参考案例,找到契合幼儿尺度和心理的处理方法。最终将功能与场地处理相结合,互相反推,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化设计,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1.4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2011/12—2012/01第二阶段分析本项目的具体背景、各项要求指标己经控制性因素2011/01—2012/02第三阶段进行项目的方案初步设计2011/02—2011/03第四阶段确定设计方案,图纸表达2011/03—2011/04第五阶段深化方案设计,丰富图纸内容2011/04~2011/05第四阶段编制文本、检査、准备、答辩2011/051.5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结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讲了毕业设计课题的来源,并对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以及毕业设计的策略和设计进度安排。第二章为项目调研,主要讲了本毕业设计项目概况,区位介绍和周边现状,以及影响整个设计的主要因素——场地高差,并对建筑设计条件进行了解释,进而提出功能要求。最终得出项目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章为相关案例研究。研究中主要进行三部分的研究,第一是建筑功能排布研究,第二是建筑与场地关系的研究,第三是建筑形式的研究回应提出的问题。这里选取意大利巴巴爸爸幼儿园、挪威特罗姆瑟幼儿园。第四章为设计过程,是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包括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以及流线的处理,二是建筑设计,包括功能布局,建筑立面以及室内空间细节,回应并解决了最初提出的问题。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项目概况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幵始大规模的进行住宅建设,1998年,住房改革制度出台,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随着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各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南京保障房建设数量要求很大,所以大都集中建设城乡结合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了改善过去人等房的政策,不可能原拆原建,必须开辟新的地块,并且对土地的要求量也是巨大的这时相对低廉的城郊土地就为该政策提供了很富裕的开发空间,是保障性住房选址的最佳选择?,其二,在城郊选择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定程度上便于拆迁居民生活工作的,同样这种就近原则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开发和搬迁成本;其三,集中建设便于实施统一管理,更加秩序井然,建设过程容易协调,节省工期,开发后便于出售。伤山保障房总建筑面积达386.73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33.6亿元的山保障房将于2012年交付使用。预计居住人数将达到3.513万户近9万人。项目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中低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此外还将配建10%的普通商品房,总面积达380多万平方米。保障房外形很“出挑”,将是34层、身高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
2.1.2区位分析
本项目位于南京伤山西善桥伤山保障房,该保障住房项目位于雨花台区西善桥秦淮新河以南地区,仿山山脉以西。基地东北侧为圣韩玻璃、梅山矿业公司及梅山铁矿塌陷区,西南侧临近绕越公路。活动单元立面采用大面积彩色玻璃,错落分布,采光充裕,活拨的色彩充满童趣,高低错落色彩缤纷的立面很好的体现了幼儿园童真的一面。活动单元屋顶凸起的部分既丰富了立面造型也更有利于通风日照要求。活动室和寝室之间呈半开放状态,可灵活变换使用面积,方便使用,视野开阔,也符合幼儿活拨的天性。每个班级的实验室相连,有效地加强了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设计师考虑到进深较大光线弱的缺点,在实验室处采用天窗采光,并把盟洗室与实验设置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整个建筑形体虽然容量很小,但与场地关系融洽,且使用方便舒适。
第三章 相关案例研究.......... 14-18
3.1 意大利巴巴爸爸幼儿园.......... 14-15
3.1.1 概况..........14
3.1.2 建筑场地设计 ..........14-15
3.1.3 建筑设计研究.......... 15
3.2 挪威特罗姆瑟童趣幼儿园.......... 15-18
3.2.1 概况 ..........15-16
3.2.2 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 16
3.2.3 建筑室内设计研究..........16-18
第四章 设计过程.......... 18-42
4.1. 总平面设计 ..........18
4.2 建筑设计.......... 18-25
4.3 成果表达.......... 25-42
4.3.1 总平面图.......... 25-26
4.3.2 效果图.......... 26-27
4.3.3 技术图纸.......... 27-42
第五章 结语.......... 42-44
结论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西善桥岱山西侧保障性住房项目2#地块15班幼儿园的实际案例设计,重点对幼儿园的室内外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分析了解了国外优秀幼儿园设计案例,开拓了幼儿园建筑设计思路。
2)结合本次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特殊场地,得出设计中所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3)以保障幼儿安全性、适宜幼儿尺度、契合幼儿心理为设计理念贯穿整个方案已经后续的细部设计。
4)尝试室内有关幼儿活动部分的设计,以便更好的表达建筑设计理念
5)深化完成设计,绘制相应图纸和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尝试,本文以实际项目的设计研究过程为例,以研究的逻辑为叙述顺序,全面展示了 15班幼儿园的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参考,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最后的建筑细部己及室内设计,形象的表达了设计的过程和结果,有很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01]杨维菊.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02]大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规划实践——以西善桥岱山西侧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邢佳林;-《城市规划》-2011-09-09
[03]安德烈.德普拉泽斯著袁海贝贝译[M].建构建筑手册.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
[04]克里斯汀.史蒂西编.贾子光、张磊、姜琪译.建筑表皮[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05张碚贝黄静,2009.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建筑色彩设计研究.四川建筑.6.
[06]唐晓雪,2006.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中南大学
[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S],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
精选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绪论
1.1 西方宗教建筑史学的研究现状
称得上文明的人类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5000 年前的近东地区。人类文明自诞生之始,就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历了原始社会以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 神人同形同性(anthromorpism)的偶像崇拜, 善恶两立的摩尼教,逐渐趋向于信奉唯一神的成熟宗教——“一神教”(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代表)。人类文明任何领域的认知,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与“宗教”现象纠结在一起。如果说人类文明一路从蛮荒的原始状态走来, 每一阶段所取得的认识:原始阶段的巫术、占星术、炼丹术,中古时代以来的医学、天文学、化学、哲学等等,形成了人类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解释”。 在我们所熟悉的现代社会之前,这种解释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的。罗马尼亚宗教学权威学者埃利亚德(Mircea Eliade)曾确切地表达,“给这世界奠定基础的是宗教经验。每当人的生存陷入彻底的相对论的 混沌 时,就没有 中心 来保障人的方向感,而把 混沌 变成 宇宙 的是宗教崇拜取向及其揭示的神圣空间结构,由此才造成了人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使人不至于倒退到动物性生存的水平。任何一种宗教, 都是一种本体论:它揭示神圣事物和神圣形象的存在,并进一步表明那种存在实际上是什么,从而建立了一个不再如睡梦一般的飘忽不定、无法理解的世界。2宗教成为联系人类个体与宇宙的中保,从这层意义上说,宗教是最早的本体论。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 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客观地说,人类从动物性的蛮荒中一路蹒跚而来,宗教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担当的是燃亮文明 “火把”的作用。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LordActon)认为“宗教是历史的钥匙。”3这把“宗教”的钥匙同样适用于开启人类艺术史的奥义,因为宗教艺术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形式。正如美国学者霍普夫(L.M.Hopf)在谈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时,这样表述, “一个正在给学生讲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艺术的艺术史家, 对那个时代的艺术状况所作的生动描写, 一定充满了宗教题材。他可能会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自己可能没有宗教兴趣, 但请不要假定过去的人们也没有。的确,如果我们不懂得世界文化中的宗教题材, 就无法理解这些文化中百分之九十的艺术作品。 ”4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到中古时代的神像、圣像, 以及宗教题材的壁画; 从原始宗教的祭坛、埃及法老的陵墓到各种宗教建筑, 如教堂、寺院、庙宇; 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宗教题材雕塑;从原始部落的祭祀音乐到中世纪的教堂音乐 言及人类艺术, 必然要触及宗教。至于作为人类艺术殿堂最重要成员之一的建筑艺术, 在近现代以前, 可以说最恢弘的建筑成就无一例外属于宗教建筑的范畴。上古时代埃及的吉萨金字塔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等宗教建筑,已经成为标记整个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明史影响最大而且持续至今的宗教现象,即高级阶段的宗教现象只有四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源自中国的道教。其中尤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其信徒的数量众多和分布范围的广泛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形式。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和伊斯兰的清真寺建筑也成为这两种宗教最为有感染力的象征。
作为教义的“有形陈述”,宗教建筑作品成为物化的宗教精神。在现代社会之前,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建筑一直是整个社会的主要建筑任务,它吸引了社会范围内极大量的财富和最优秀的艺术家,创造出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杰作。甚至,这一宗教信仰的鼎盛时期则被直接冠名以“大教堂的年代”。如果说, 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塑造了欧洲社会的精神面貌, 而欧洲城市和乡村的景观面貌的成功塑造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宏伟的大教堂、修道院。夏多布里昂(Fran 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在其著作《基督教的真谛》一书中,恰切地描述了宗教信仰与宗教建筑艺术之间的这种对称发展。“集中,稳固、耐久的精神, 正是教会的精神, 是教义的主张, 它使后来的那几个世纪都用于追求那种必要的集中、连接的作品。那样的完成作品将是熔基督教的思想、信仰、期望于一炉的感性体现,即对教义所做的有形陈述5。”在总结中世纪艺术的特征时,法国艺术史学家埃米尔 马勒(EmileMale,1862-1954)认为:“中世纪艺术首先是一种象征的艺术, 它的形式仅仅是传达宗教精神的载体。”恩格斯曾将伊斯兰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美学特征做过比较,在他的诗学化的语言中:“希腊建筑表现了明朗和愉快的情绪,伊斯兰建筑——忧郁,哥特建筑——神圣的忘我;希腊建筑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的白昼,伊斯兰建筑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象是朝霞。”7作为伊斯兰宗教艺术的最高表现,伊斯兰宗教建筑除了其自身无可置疑的美学品质,同样也是是对教义具象,即使它所使用的艺术语汇常常是极端抽象的几何装饰纹样和阿拉伯蔓藤图式。目睹伊斯兰艺术异常多样性的和广阔的时间与地域分布,关于这种艺术统一性的问题就会油然而生。
第二章 亚伯拉罕系宗教和两希文明
宗教学家将世界宗教分为三个大体系:其一,发源于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被称成为“亚伯拉罕系宗教系”;其二,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宗教文化,被称成为“印度宗教系”;其三,发源于中华大地的宗教文化,其核心象征是圣贤崇拜,因此被冠名为“哲人宗教系”。亚伯拉罕宗教包括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一神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宗教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圣经人物亚伯拉罕及其后裔。正如美国当代伊斯兰学者约翰.埃斯波西托(John Esposito)所表述的:“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是 亚伯拉罕的后裔。 他们属于同一家庭的不同分支。”
2.1 “亚伯拉罕”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发源地位于“迦南”(Canaan),是位于今天约旦河和地中海之间的一个古代地区,希腊人则称之为“腓尼基”(Phoenicia)。英国历史学家称阿诺德 汤因比称腓尼基为“叙利亚文明”,因为其地理位置主要位于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历史上,迦南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交汇之处,其周边诞生了诸多伟大的文明古国, 如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和罗马。这支“文化杂居”的叙利亚文明从爱琴和赫悌文明那里继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是伟大的航海民族,其海上殖民地远至西班牙和北非;他们超越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创造了便捷的拼音字母——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的鼻祖);在宗教领域, 这片文明缔造了一神教——“亚伯拉罕”系宗教。
第三章 上帝之城:西欧基督教建筑......... 52-108
3.1 信仰与象征:基督教的神学美学......... 53-59
3.2 基督教神圣空间原型......... 59-65
3.3 西欧早期基督教建筑.........65-70
3.4 罗曼时期......... 70-94
3.5 哥特大教堂......... 94-105
3.6 本章小结 .........05-108
第四章 皇帝教权主义:拜占廷宗教建筑......... 108-126
4.1 罗马与―新罗马”—拜占廷......... 108-111
4.2 查士丁尼的遗赠......... 111-116
4.3 拜占廷建筑图像志......... 116-123
4.4 本章小结:拜占廷文化信码 .........123-126
第五章 认主唯一:伊斯兰宗教建筑......... 126-175
5.1 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滥觞......... 127-130
5.1.1 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127-129
5.1.2 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 129-130
5.2 清真寺:伊斯兰信仰的象征......... 130-139
5.3 伊斯兰建筑艺术语言 .........139-171
5.4 穆喀纳斯穹顶......... 171-173
5.5 本章小结 .........173-175
结论
本论文比较研究的对象是来自中世纪的欧洲和伊斯兰世界的宗教建筑。时间跨度上, 中世纪始自大约自公元 300 拜占廷帝国的建立,公元 1453 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于奥斯曼土耳其大约可以被标识为中世纪的结束。地域空间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展的足迹括约了欧亚非三个大洲, 从最西端大西洋沿岸的伊比利亚半岛跨越地中海,绵延至最东端的伊朗地区。长期以来,人们倾向于认为,中世纪是文明停滞的黑暗时代。然而,悉心考察这一时代以大教堂和清真寺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上凝聚的是关于人类伦理观的记录,自然论的百科全书,宇宙论的三维具象,以及人类“存在”之本体意义的思辨。可以说, 人类文明的脚步在中世纪并没有止步不前,一系列神学和哲学思辨,为现代社会的各种理论思潮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思想的基石;大教堂和清真寺,都是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恢宏展现;文化假晶现象,拓展了人类对于异质文明的认知。撰写本论文的过程, 既是对于西方中世纪宗教建筑的巡礼,也是一次对于西方文明中精神发展的追本溯源。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将建筑艺术史的研究与人类文明的思想史发展相观照, 将两种表面异质的文明形态置于“图像学”的语境下,探寻建筑艺术所揭示的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深意是本研究课题的初衷。在研究过程的逐步深入中,又有诸多令人惊喜的新发现。总揽全篇,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源流进行梳理,阐明二者既是神学上同源的亚伯拉罕系宗教,又同时接受了希腊罗马化世界形而上学的文化洗礼。因此,人们习惯意识里对立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事实上都是两希(Hellenistic-Hebrew)文明交融的精神产物,其宗教建筑也成为两希文明精神的物质具象。
2. 运用图像学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将宗教建筑研究置于中世纪“信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 从宗教和哲学的双重角度解读建筑艺术形式的意义。对于宗教建筑中的典型性表达, 如拜占庭建筑的马赛克艺术、哥特教堂中的玫瑰花窗和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中蔓藤图式和穆喀纳斯穹顶等的深入分析,以解读其形式背后的思想源流和神学象征意义。突破了以往建筑史研究中,只注重形式分析的风格史倾向, 和只注重建筑结构体系分析的技术发展史倾向。
3. 传统的建筑史学教育常常无意识中强调诸文明的冲突, 而忽略了在冲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交融与共生现象。本文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文明时空中的接触遂产生的文化假晶现象(pseudomorphism)进行深入剖析,并以诺曼西西里风格和穆迪加尔建筑为例, 阐述了文化冲突与共融在建筑领域产生的“异文同构”(conflation)现象。
4. 将基督教建筑的拜占庭建筑建筑与西罗马的天主教建筑作为同质宗教下,由于宗教神学分歧所导致的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产物,分别加以阐释。通过引证同时期教父学者的著作思想,阐明了基督教意识形态共性中,东西方教会神学思想差异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5. 通过对宗教思想之“本体论”实质的分析, 提出了建筑创作中“本体论”建造的设计思想。并通过对比信仰时代和祛魅时代设计理念的变迁,特别是时下由于方法论和认识论之杂多而引起的建筑创作中的“自由之窘境”,呼吁建筑创作对本体论 “意义”的回归。
6. 通过对比研究图像学方法和形式分析法两种不同的艺术史研究取向,剖析了艺术审美中“知”与“感”的复合。这两种理论对于建筑师的启发就是, 既不能囿于文化的符号性阐释,忽略了建筑创作中的形式感染力;也不能因为执着于形式的猎奇而丧失对“文化信码”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英)埃里克 J 夏普(Eric.J.Sharpe ), 比较宗教学史, 吕大吉 何光沪 徐大建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2] (英)约翰.希克(John H. Hick),第五维度:灵性领域的探索,何光沪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 (英)约翰•希克(John H. Hick),宗教哲学,何光沪 译, 高世宁 校 ,北京:三联书社, 1988
[4] (加拿大)W.C.史密斯(Wilfred Cantwell Smith),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董江阳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 邓福星 主编, 徐健融 著,美术人类学 ,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6] 莱米•布拉格( Rémi Brague) 著,世界的智慧:西方思想中人类宇宙观的演化, 梁卿 夏金彪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刘一虹 齐前进 ,美的世界:伊斯兰艺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8] 孙津,基督教与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9] 赵鑫珊,人 屋 世界: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天津:百花出版社,2004
[10] 赵鑫珊,建筑是首哲理诗,天津:百花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