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自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我科运用透视下经皮多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分型中的Ⅱ、Ⅲ、Ⅳ型股骨颈骨折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6~70岁,平均46岁,右侧22例。Garden分型分析:Ⅱ型7例,Ⅲ型28例,Ⅳ型13例,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
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患者臀部用一扁枕垫高,使身体与手术台呈30 0角。右粗隆下约2 cm处,行长约2 cm的纵行切口,深达骨膜层,在C型臂下,由助手使骨折端导引复位。术者选定进针点及角度,进针点在切口内,约距大粗隆2~3 cm,沿股骨头顶端约1 cm,依次钻入3根克氏针。并结合侧位观察,确保针在股骨颈头内走行,走向尽量保持平衡。结合侧位观察,克保针在股骨颈头内走行。并注意避免偏前或偏高,因这样会引起内固定不长稳。钻入克氏针后,用标针量出钻入骨质内克氏针的长度,选取合适的空心针旋入。手术时间平均1 h。4~6 w后拄拐离床活动,待出现骨愈合时才可负重,一般在6个月~1年。
3 结 果
本组48例,随访时间2~4年。术后3月至1年内复查X片,48例有3例不愈合。均发生在Garden分型中的Ⅲ、Ⅳ型,发生率为14.6%。
4 讨 论
4.1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优点 空心加压螺丝钉具有强大的静态加压作用,使骨折端间有较大的轴向加压力[1]。增加了骨折的中空结构对股骨头具有减压的作用,可以增加血管的长入,对减少股骨头的坏死有一定的作用[2]。空心加压螺丝钉的旋入设计对松质骨内的血管损伤小。闭合复位,保证了除原有损伤外,不再损害股骨头血供,使股骨头坏死率降低。股骨颈骨折的预后同骨折类型、复位程度、内固定质量、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以骨折的类型对预后的影响大[3]。本研究有3例不愈合。均发生在Garden分型中的Ⅲ、Ⅳ型,表明较高质量的复位、内固定有助于骨折愈合,但尚难以完全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4.2 股骨颈骨折复位要点 准确良好的复位是内固定成功的关键。我科复位常选Whitman法:伸直牵引患肢,同时在大腿根部加反牵引,待肢体长度恢复后患肢行内旋外展复位,外展约20度,内旋约20~30度,绝大部分可达到良好复位,在C型臂下看正位片;如位置良好,再看轴位片,方法是:将C型臂影像增强器放在健侧股下(健侧下肢搭在影像增强器上),球管置患侧髋部。正侧位透视下须完全复位后才可继续内固定。
4.3 传导针时注意点 先用骨钻在预定的进针位置钻孔,然后用克氏针沿预定进针方向手动插入,直至遇到明显阻力为止,中间可感到穿透松质骨的特殊感觉。然后测量进针深度,如深度已越过骨折线,说明位置正确,方向良好,再拍轴位像,将克氏针送至预定深度,即可打入内固定钉。
4.4 作者体会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关键是:①尽可能早的良好的复位,固定,恢复局部血液循环。②空心加压螺丝钉具有强大的静态加压作用,使骨折端间有较大的轴向加压力。增加了骨折的中空结构对股骨头具有减压的作用,可以增加血管的长入,对减少股骨头的坏死有一定的作用。③螺丝完全通过骨折线,钉尖部达关节面下5 mm,坚强固定。④术后早期活动,通过髋关节周围肌肉运动产生动力加压作用。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髋关节人工置换座谈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82,18(2):110.
[2] 张重志,吴小华,万伟. 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6):539-540.
[3] 维举,许斌,赵建宁,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头坏死的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