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妊娠
我院应用依沙吖定联合米非司同终止中期妊娠,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孕16~26 w因医学因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孕产妇经检查无依沙吖定和米非司酮用药禁忌症。观察组年龄(28.95±2.14)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60例,孕周(25.4±1.66)w。对照组初产妇21例,经产妇73例,孕周(25.4±1.66)w。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86例。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定100 mg,随即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8 h 1次,连服3次,共计150 mg。服药前后2 h禁食水.对照组:94例。依沙吖定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不加用米非司酮。2组均自应用依沙吖定后计算引产开始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胎儿总产程,清宫率,引产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引产情况 观察组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最短18 h,最长32 h,平均(28.17±2.17) h,总产程(5.17±2.15) h。引产成功率为100%。产后出血量为(85.41±25.25) mL。对照组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最短36 h,最长52 h,平均(43.2±5.21) h,总产程(11.32±3.21) h,引产成功率100%。产后出血量(115.46±28.16) mL。2组比较,观察组自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总产程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2.2 清宫率 产后因发现胎盘、蛻膜残留行清宫术,观察组10例(11.62%),对照组61例(64.8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 论
中期妊娠引产中依沙吖定因其安全范围大,引产成功率高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引产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主要来自于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由于依沙吖定引产引起的宫缩并非自发,易发生不协调性宫缩和强直性宫缩,加上中期妊娠宫颈成熟度差,导致产程延长,宫缩剧烈,宫缩痛加重。因此,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免疫组化研究表明,宫颈在妊娠期并非静止,而是在多种因素调节下进行周期变化,包括宫颈变短、消失、软化[1]。正常宫颈组织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且胶原纤维为其主要成分,米非司酮可对抗孕酮的作用,使胶原分解加强,扩张和软化宫颈[2]。中期妊娠时米非司酮直接作用于子宫螺旋动脉上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影响子宫螺旋动脉胎盘供应[3],且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导致蜕膜与绒毛膜板分离,胎盘、胎膜易于完全剥离,影响妊娠维持[3]267。依沙吖定能使子宫肌收缩频率、幅度及张力增加,经羊膜腔内注射,其作用较显著,但胎盘、蜕膜残留率较高,本研究对照组清宫率达64.89%,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后,清宫率为11.62%,有效地减少了胎盘蜕膜残留,降低了清宫率( P<0.05)。观察组自用药至胎儿娩出及总产程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宫缩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依沙吖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明显缩短引产和总产程时间,降低清宫率,减 少了引产孕妇的痛苦和住院时间,是一种较好的中期妊娠的引产方法。
参考文献
[1] 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 .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过程中宫颈组织学变化[J] .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522-524 .
[2] 罗晓青,王自能,叶涛 . 米非司酮对胎盘激素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254-255 .
[3] 王辰虹.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