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优化丁香叶的提取工艺,旨在为更好的提取丁香叶中的总酚酸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 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试验,用水提醇沉法以提取液中的原儿茶酸为考察指标,以加水倍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丁香叶采用8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可将丁香叶中的总酚酸基本提出。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工艺稳定,可靠。
【关键词】 正交试验;提取工艺;丁香叶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lilac leav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data for a better extraction of total acid in lilac leaves. Methods Through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with the indicators of alcohol extract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optimize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ith the inspection factors of the volume of water times, 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number. Results All total acid in lilac leaves could be basically extract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8 times the volume of water, extracted twice, and one hour each time. Conclusions The method is simple with a stable and reliable process.
Key words: extracting technique; onrthnogonal test; lilac leaves
丁香叶Folium syrlngae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抗耐药性作用的中药,丁香叶味苦,性寒,主要来源于朝鲜丁香、紫丁香、洋丁香[1]。民间用其水煎液治痢疾和眼疾,效果尤佳。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胶囊、片剂治疗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均收到较好疗效。现丁香叶已载入黑龙江省药品标准。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发现丁香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总酚酸的消炎、抗菌、抗病毒作用确切[2,3]。目前总酚酸提取的有关报道多是用水煎煮法,效率比较低,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总酚酸,并且对醇沉前后丁香叶提取液的总酚酸含量作了对比,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丁香叶提取液中成分复杂,醇沉对总酚酸的提纯起到了很大作用,有文献报道丁香叶提取总酚酸用90%乙醇溶液,提取率跟本法相近,考虑到工业大生产,基于减少成本消耗,因此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提取丁香叶有效成分。本实验以原儿茶酸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旨在为更好的提取丁香叶中的总酚酸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FA100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ZDHW型调温电热套(河北省黄骅市中兴仪器有限公司);原儿茶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809-200503);丁香叶原药材(采自本地,经药学教研室鉴定为紫丁香叶);水为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儿茶酸的测定方法[4]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原儿茶酸对照品15 mg,置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醇沉后的丁香叶提取液5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盐酸(1 mol·L-1)10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备用。
2.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1、1.5、2、2.5 mL分别置于50 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盐酸(6 mol·L-1)0.4 mL,亚硝酸钠-钼酸钠溶液(亚硝酸钠10 g,钼酸钠15 g,加水溶解使成100 mL)1 mL,摇匀,放置5分钟,加氢氧化钠溶液(1 moL·L-1)5 mL,摇匀,分别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同时分别取同样量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置于50 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盐酸(6 mol·L-1)0.4 mL,氢氧化钠(1 mol·L-1)5 mL,用水稀释至刻度,作为空白。求得吸收度(A)与浓度(C)的回归方程:A=54.833C-0.0 037,R2=0.9 995.
2.1.4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 mL,置于5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盐酸(6 mol·L-1)0.4 mL.亚硝酸钠一钼酸钠溶液(亚硝酸钠10 g,钼酸钠15 g,加水溶解使成100 mL)1 mL,摇匀,放置5分钟,加氢氧化钠溶液(1 mol·L-1)5 mL摇匀,分别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同时取同样量的对照品溶液,置于50 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盐酸(6 mol·L-1)0.4 mL,氢氧化钠(1 mol·L-1)5 mL,用水稀释至刻度,作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与比色法,在(498±1)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原儿茶酸的含量。
2.2 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提取工艺
因素与水平:根据预实验中单因素考察结果,确定以加水倍量(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见表1。表1 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A(倍)B(次)C(小时)181121021.53632
根据实验安排,将丁香叶捣碎取30 g,置于圆底烧瓶中,回流提取,过滤,然后浓缩至稠膏状,加5倍量95%乙醇醇沉24小时,抽滤,浓缩,置于50 mL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作为提取液,供制备供试品溶液用。照上述测定方法实验,测得结果见表2。表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试验号因素ABC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原儿茶酸的最佳提取条件A1B2C1,即加水8倍量,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影响因素A&>C&>B。
对上表的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F检验,结果见表3。表3 方差分析表因素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值F临界值显著性加水倍量注:*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都有统计学意义
3 验证性实验
在最佳提取条件A1B2C1下进行3次实验,结果见表4。表4 验证实验结果实验次数提取效果由结果可知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得到的原儿茶酸比正交试验中的数值高,跟有关文献上的含量相近[5]。证明最佳提取条件正确。
4 讨 论
每个季节采集的丁香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6],本实验采用的丁香叶采自9月底,有效成分比其他季节要高。由于丁香叶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3,4-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醇和3,4-二羟基苯乙醇[7],而后两者的结构与原儿茶酸相似,且显色基团相同,故选用原儿茶酸作为对照品,即用原儿茶酸作为考察指标测定总酚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得的有效成分含量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 李永吉,吕邵娃,王艳宏,等.丁香叶药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3,20(1):22-23.
[2] 戴冽.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3(7):455-457.
[3] 卢锋,郭红卫.盐酸氨基葡萄糖对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J].卫生研究,2003,31(6):19-21.
[4] 田明,张增亮,由旭,等.丁香消炎软膏的制备和质量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7,(2):54.
[5] 唐守勇,张芸兰,何芳. 均匀设计法优选丁香叶提取工艺[J].中国药业,2009,18(8):39-40.
[6] 王迪,范卓文,钟亚岑,等.丁香叶最佳采收期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0,(2):44-45.
[7] 菊地政雄,山内洋子.Studies on constituents of Syringa species 1.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Iridodids and Secoiridoids from the leaves of suringa reteculata(Blum)Hara[J].Yakugaku zasshi,1987,107(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