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程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845 日期:2025-10-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张鹏,丁雯,魏国玲,柴玉萍,梁艳红

【摘要】 :为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对CTO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将CTO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75例)和冠脉重度病变组(85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无狭窄者或狭窄<20%者为对照组(40例),测定三组Fg水平。结果,对照组、轻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血浆Fg水平依次为(241.2±57.10)、(276.8±74.59)和(338.4±103.20)。冠心病患者血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浆纤维蛋白原; 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

近年来,凝血因素尤其是纤维蛋白原被疑为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冠心病有独立相关性[1]。目前,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冠心病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g)水平,探讨CTO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住我科的CTO患者160例,其中男1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41±6.9)岁。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冠脉无狭窄或狭窄<20%者为对照组,共40例。

  1.2 入选标准

  存在心绞痛症状或核素扫描、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等证实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血管100%闭塞,远端血流TIMI 0级或冠脉血管99%狭窄,远端血流TIMI 1级;闭塞时间大于1个月;既往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者以梗死时间推断闭塞时间,无明确心肌梗死病史患者以心绞痛突然形成或加重的时间推断闭塞时间。

  1.3 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1个月以内者;既往6个月有脑卒中病史者;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及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原性休克患者;严重的肝脏、肾脏功能不全;出血素质或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对造影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肝素过敏患者;其它不能或不同意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1.4 检验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于入院第2天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mL,采用Beckman CX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5 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及判断标准

  采用Judkins法,常规投照体位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1]系统将CHD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50分,75例)和冠脉重度病变组(≥50分,85例)。冠状动脉造影冠脉无狭窄或狭窄<20%者为对照组(40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三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秩相关,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轻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血浆F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三组各指标的比较(略)

  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1,P<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证实,血浆Fg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Fg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由肝细胞合成分泌的血浆球蛋白。

  CTO定义为冠脉闭塞时间超过1个月 [3] ,CTO病变系由几种解剖成分构成,冠状动脉在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后使得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斑块的主要附加成分。不同时期形成的血栓散在或层叠在一起,伴纤维内皮增生,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斑块不断增长,最终使血管出现完全闭塞。其组织学特点主要为高度机化的粥样硬化性斑块,伴少量血栓成分。目前认为Fg在CTO病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浆Fg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在CTO病变形成中发挥作用:(1)Fg及其降解产物的增高可激活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1-1)从而损伤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破坏血管弹力层及胶原纤维[4];(2)Fg沉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转化为纤维蛋白,可直接刺激平滑肌细胞(SMC)增生,促进SMC胶原合成及细胞内胆固醇沉积,并可影响纤维母细胞、SMC的收缩、移行[5];(3)Fg促进血小板聚集黏附,加强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液黏稠度,致血栓倾向。

  本研究显示3组间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TO组血浆Fg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冠脉狭窄组较轻度冠脉狭窄组血浆Fg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有关,与既往研究一致[6]。

  综上,CTO患者可能有高水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能反映冠脉病变的程度。

参考文献


  [1]Gensini GG.A more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1983,51:606.

  [2]施仲伟.心血管病危险控制的内容与方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441-442.

  [3]Saito S, Tanaka S, Hiroe Y, et al. Angiop lasty for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by using taperedtip guidewires[J].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3, 59 (3):305-311.

  [4]Jousilahtip,Salomaa V,Rasi V,et al.Association of markers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C-reactive protein,serum amyloid A and fibrinogen with socioeconom icstatus[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3,57(9):730-733.

  [5]Gerald L,Jeanmarie B,Irene JV,et al.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6,and fibrinogen aspredi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rter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3,23(7):1255-1261.

  [6]Danesh J,Lewington S,Thompson SG,et al.Plasma fibrinogen level and the risk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nonvascular mortality:anin-p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J].JAMA,2005,294(14):1799-180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