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膀胱肿瘤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334 日期:2025-10-2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经尿道 等离子双极 电切 膀胱肿瘤 护理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膀胱肿瘤(PKRBt)对确保彻底切除肿瘤,提高疗效有良好的作用。我科自2005年6月采用PKRBt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3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2例患者中,男99例,女33例,年龄37~88岁,平均59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膀胱镜及病检明确诊断。其中初发101例,复发31例,肿瘤病史3个月~6年。单发89例,多发43例。肿瘤大小为0.5~3.1cm,T1 38例,T2 44例,G1 36例,G2 14例。

  2 术前准备

  ①尿路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至尿检正常后方可手术[1]。②肠道准备:术前晚、术晨用温肥皂水清洁灌肠。

  3手术方法

  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经尿道切割功率为30~40W,工作媒介为生理盐水,无需负极板。在电视直视下,根据膀胱肿瘤不同部位、大小,选用棒状电极或铲式电极,较小有蒂的肿瘤自蒂部切割,如肿瘤较大蒂较宽,自肿瘤远端分块切割,最后切割瘤蒂,深度切至深肌层,肿瘤切除后将距肿瘤3cm范围内的正常黏膜进行汽化,手术结束前瘤蒂活检,证实无肿瘤残留后拔除膀胱镜,留置导尿管。术后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血常规。

  4 术后观察及护理

  4.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按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术后进行心电监护,每30min 1次直至病情平稳后改6h 1次。

  4.2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维持密闭式持续用0.02%呋喃西林膀胱冲洗,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冲洗速度。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周围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自然冲洗膀胱。术后冲洗2~3d,若冲洗液清亮、无自觉症状,留置尿管2d后即拔除,排尿均通畅。本组4例术后血尿,延长冲洗时间至正常。出院前嘱患者术后6周内不宜做体力劳动、走远路、用力解大便、性交。术后2周开始膀胱灌注化疗[2],随诊1~6个月。

  4.3 预防感染,防止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一般是创面出血,常发在早期,术后需行膀胱冲洗,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保持通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并消毒尿道外口,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鼓励患者排气后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作用,并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达到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目的[3]。

  4.4 疗效

  手术时间35~55min,术中、术后出血少,甚至无出血。术后复查电解质、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生低钠血症。拔除尿管后排尿均通畅,排尿无灼痛感,仅有7例术后有轻微尿频感,血尿4例,无尿道狭窄的发生,住院5~7d。

  5 讨论

  ①等离子术在切割汽化组织的同时有封闭血管、淋巴管的作用,切割肿瘤出血少,甚至无出血。封闭淋巴管可减少经淋巴转移的机会。②PKRBt系统为双极切割及电凝,止血效果好,术中冲洗液基本清亮,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工作媒介为生理盐水,降低了成本,避免水中毒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③双极等离子体低温切割(40~70℃)极有限的热穿透对周围组织损伤少、不产生电刺激,不会引起闭孔神经反射而导致膀胱损伤,极少出现尿路膀胱刺激症状,也使得术后膀胱冲洗的时间和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明确缩短。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60.

  [2]泰磊,赵启群.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J].实用泌尿外科杂志,1998,5(2):123.
  
  [3]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48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