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氧化应激的拮抗作用,探讨其防治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注射雌激素刺激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增生的方法复制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干预,实验10d后,取小鼠血清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光甘肽(GSH)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含量,并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 氧化苦参碱80、40和20mg·kg-1均可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的有丝分裂(P&<0.01);氧化苦参碱 80mg·kg-1可升高雌激素周期小鼠血清SOD和T-AOC的含量(P&<0.05,P&<0.01),降低MDA、GSH和NO含量(P&<0.01);氧化苦参碱40mg·kg-1可降低雌激素周期小鼠血清MDA和NO含量(P&<0.05,P&<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银屑病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表皮细胞增殖并降低血清MDA、GSH 及NO含量,升高SOD和T-AOC的含量有关。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银屑病;有丝分裂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光甘肽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是苦豆子生物碱的一种,具有抗炎、抗增殖、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以皮肤组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体内释放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生物膜的结构造成广泛损伤,引起皮肤炎症的发生[2-3]。作者通过给小鼠注射己烯雌酚的方法复制银屑病样小鼠模型[4],观察氧化苦参碱对银屑病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光甘肽(GSH)及一氧化氮(NO)水平及阴道上皮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探讨了其防治银屑病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雌性小鼠,体重18~22g,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 SYXK (宁2005- 0001)。
1.1.2 药品 氧化苦参碱(宁夏制药厂,批号64041201);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903A);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203);秋水仙碱(Colchicin,CLC,昆明制药厂,批号 841201)。
1.1.3 试剂和主要仪器 SOD、MDA、GSH、T-AOC和NO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091115);752N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银屑病模型的制备、分组及给药 参照文献[4],取雌性小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TX(1mg·kg-1)组和氧化苦参碱(80、40和20mg·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ip)给予0.1mL·10g-1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ip给予己烯雌酚10mg·kg-1,每日1次,连续3d(3d后隔天注射1次,至实验结束),使小鼠阴道上皮处于增生状态。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于第4天ip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6d。第10天上午8:00时与前相同方法ip注射药物,上午9:00时给各组小鼠ip注射秋水仙碱2mg·kg-1,使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中期,便于计数。6h后小鼠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
1.2.2 血清SOD、MDA、GSH、T-AOC、NO含量的测定 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方法取血清测定SOD、MDA、GSH、T-AOC、NO水平。
1.2.3 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测定 解剖小鼠,取阴道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每个标本计数 300个阴道上皮基底细胞中出现有丝分裂的细胞数 (高倍镜下,有丝分裂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浓缩深染,呈不规则的分裂或多核状态),换算成每100个基底细胞中有丝分裂细胞数,即为有丝分裂指数(%)。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氧化苦参碱对雌激素周期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模型小鼠血清SOD、MDA、GSH、T-AOC、NO水平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MDA、GSH及NO含量升高(P&<0.01),SOD、T-AOC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MTX 1mg·kg-1 可升高银屑病小鼠血清SOD和T-AOC的含量(P&<0.01,P&<0.05);氧化苦参碱 80mg·kg-1可升高银屑病小鼠血清SOD 和T-AOC的含量(P&<0.05,P&<0.01),降低MDA、GSH及NO含量(P&<0.01);氧化苦参碱 40mg·kg-1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MDA和NO含量(P&<0.05,P&<0.01);与MTX 组比较,氧化苦参碱 40mg·kg-1和20mg·kg-1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SOD含量(P&<0.05); 80mg·kg-1降低血清MDA和GSH含量(P&<0.05); 80mg·kg-1和40mg·kg-1降低血清NO含量(P&<0.01)的作用更为显著(表1)。表1 氧化苦参碱对雌激素周期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模型小鼠血清SOD、MDA、GSH、T-AOC、NO的影响
2.2 氧化苦参碱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阴道组织被覆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 表面角化,基底层偶见处于核分裂相的细胞(图1A,见封3) ;模型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呈多层,出现角化,阴道上皮细胞基底层细胞增生活跃,有较多细胞核浓缩深染,呈不规则的分裂状态,体积增大(图1B,见封3); MTX组和氧化苦参碱各剂量组阴道组织被覆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 表面角化,基底层处于核分裂相的细胞较模型组减少(图1C~F,见封3) 。计数处于有丝分裂相的细胞(表2) ,模型组处于有丝分裂相的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 MTX和氧化苦参碱各剂量组可显著抑制阴道上皮基底细胞的有丝分裂(P&<0.01);与MTX 组比较,氧化苦参碱 80mg·kg-1和20mg·k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Van Scott等[4]提出的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模型模拟了银屑病表皮细胞增生过快的特点,被认为是细胞增殖的标记。因此利用它作为实验模型评价药物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研究治疗银屑病的药物[5]。表2 氧化苦参碱对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SOD是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天然清除剂。银屑病病人SOD明显降低,存在抗氧化能力减少,从而使皮肤易于受到氧化损伤[6]。MDA作为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检测指标,其水平在银屑病不同病理和皮损范围的患者均高于正常人,故MDA是判断银屑病病情和估计药物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7]。GSH起到消除自由基的作用。T-AOC是机体内各种抗氧化系统功能的综合反映。当机体T-AOC下降时,组织抗损伤、抗炎能力明显下降,作用在局部皮肤组织可引起上皮细胞过度角化,产生红斑、脱屑。NO从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细胞因子释放及其活性、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和分化以及微血管的形成等方面均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氧化苦参碱具有降低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作用[8]。作者检测了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血清中SOD、MDA、GSH、T-AOC 和NO含量及银屑病样小鼠模型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本研究发现,氧化苦参碱 80、40和20mg·kg-1均可显著抑制阴道上皮基底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等主要病理表现,可能对银屑病有治疗作用;氧化苦参碱80mg·kg-1可升高银屑病小鼠血清SOD 和T-AOC的含量,降低MDA、GSH及NO含量,提示氧化苦参碱可通过升高银屑病小鼠血清中SOD 和T-AOC的含量,降低MDA、GSH及NO含量,从而抑制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增加机体抗炎能力,对银屑病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双,史华,夏时海.氧化苦参碱药理作用的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3):238-240.
[2] 白兆震,谷丽红,李广志,等.银屑病患者血液中抗氧化能力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2):125.
[3] 王晓华,毛薇,钱大宁,等.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总抗氧化能力、维生素E水平的变化[J].浙江医学,2002,24(5):270-272.
[4] Van Scott EJ, Bonder RH.Intravaginal and intrarectal screening of antimitotic drugs for topical effectiveness[J].J Invest Dermatol,1971,56(2):132-139.
[5] 阮克锋,顾丰华,肖琼,等.银屑颗粒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10):1427-1430.
[6] 尉莉,郜玉玲.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皮肤病[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9):802-804.
[7] 王乖娟,刘卫兵,荆鲁华,等.银屑宁胶囊对心得安致豚鼠银屑病样皮损NO和MDA水平的影响[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3):166-168.
[8] Yang WZ, Zeng MD, Fan ZP,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oxymatrine on dimeth-ylnitrosamine-induced rat liver fibrosis[J]. Chin J Dig , 2003, 23 (3) : 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