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F(fentanyl,F)、S(sufentanil,S)、R(remifentanil,R)三组,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20例,S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20例,R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0例。并观察这三种药物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不同时点对病人MAP、HR、SpO2的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未发现患者肢体扭动、术后对手术操作过程无记忆。各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得的MAP、SpO2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以SpO2低于95%为低氧标准,R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术后VAS评分S组较其他两组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呼吸抑制轻微、术后恢复迅速,且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佳配伍。
【关键词】 丙泊酚;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无痛人流;静脉麻醉
丙泊酚的作用时间短、在体内消除快、苏醒迅速而完全,故单次注射适合于麻醉诱导及短小手术操作的麻醉镇静[1]。近年来丙泊酚静脉麻醉已广泛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但丙泊酚缺乏镇痛作用,术中常因镇痛不完善患者躁动而影响手术,需要复合阿片类药物。为此本文对比研究了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早期妊娠患者,妊娠期35~55d,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48岁,体重45~63 kg,心、肺、肝、肾、凝血功能正常,随机分F、S、R三组,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20例,S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20例,R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0例。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食8h,禁水6h。入手术室后患者取截石位,用日本产COLIN BP-306多功能监测仪监测BP、HR、SpO2,开放静脉,给药前面罩吸氧5min。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先用芬太尼1 μg·kg-1静脉注射,2 min后丙泊酚1~1.5 mg·kg-1慢推,首剂诱导2 min后追加维持量0.3 mg·kg-1,至手术结束;S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先用舒芬太尼0.1μg·kg-1静脉注射,2 min后丙泊酚1~1.5 mg·kg-1慢推,首剂诱导2 min后追加维持量0.3 mg·kg-1,至手术结束;R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先用瑞芬太尼1μg·kg-1静脉注射,然后丙泊酚1~1.5 mg·kg-1慢推,首剂诱导2 min后追加维持量0.3 mg·kg-1,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术中及术后时病人的MAP、HR、SpO2,术毕15min询问患者对手术操作过程有无记忆,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腹痛的程度并记录VAS分值。
1.3 统计学方法
SSP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行×列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早期妊娠患者的年龄、体重、丙泊酚用量(见表1)、手术方法、操作过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未发现患者肢体扭动、术后对手术操作过程无记忆。各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得的MAP、SpO2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pO2低于95%为低氧标准,R组低氧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见表2。术后VAS评分S组较其他两组低(P<0.05),见表1。表1 病人一般资料及VAS评分(略)表2 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时间点MAP、HR和SpO2的变化(略)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科门诊常见的手术,宫内手术操作会引起腹痛、恶心、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运用麻醉的方法使孕妇在适度镇痛的睡眠状态下无痛苦的完成人工流产手术,既减轻了患者躯体上的痛苦,又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还利于医生顺利地完成宫内操作,保证手术质量。但单独应用丙泊酚麻醉则用药量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呼吸变浅、呼吸频率减慢甚至呼吸暂停等不良反应[2],需要复合阿片类药物。为此本文采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分别与丙泊酚复合,并观察这三种药物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不同时点对病人MAP、HR、SpO2的影响、术后镇痛效果,以探讨其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提示丙泊酚复合等效剂量的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麻醉后可以引起MAP、SpO2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R组的病人SpO2下降明显,这可能与瑞芬太尼具有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的副作用[3]有关。另外,瑞芬太尼起效比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快,其呼吸抑制作用正好和丙泊酚的呼吸抑制作用相互协同,所以麻醉全程应加强麻醉管理和容量治疗。对三组病例人工流产术后宫缩痛的观察发现,术后VAS评分S组较其他两组低,因为等效剂量下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是芬太尼的2倍,呼吸抑制作用却比芬太尼弱,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手术结束后呼吸恢复快,而镇痛效果仍保留[4],故在麻醉性镇痛药物中舒芬太尼更适用于要求具有一定术后镇痛作用的无痛人流术的麻醉。但舒芬太尼镇静作用也强于芬太尼,需要掌握好病人离院的标准以策安全。
总之,这三种药物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但相比之下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呼吸抑制轻微、术后恢复迅速,且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佳配伍选择。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7.
[2]Foxex P.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propofol[J].J Drug Dev,1991,4(1):3.
[3]于颖群,徐建国.瑞芬太尼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40.
[4]罗玉琳,郁葱,张青,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5,34(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