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E4)在辅助诊断卵巢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89例女性血清标本,其中卵巢癌94例,卵巢良性疾病41例,健康体检女性54例;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CA125和HE4的含量。结果卵巢癌组CA125和HE4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良性病组HE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卵巢良性病作参照,单独检测血清HE4水平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59.6%,低于单独检测CA125的73.5%;但特异性为94.5.%,高于CA125的85%。以两者其中之一高于参考值即视为阳性,联合检测HE4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83.3%,特异性为87.2%。结论HE4作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HE4;CA125;卵巢癌
新近Moore [1]等报道,一种新的血清标志物HE4有助于早期诊断卵巢癌,可明显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通过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结合CA125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盆腔肿物患者135例,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41例))、卵巢癌组(94例)。卵巢癌组年龄21-68岁,平均46岁;卵巢良性病变组年龄38-68岁,平均43岁。另选体检合格的健康女性54例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4岁,均无心、肝、肺、胃等重要脏器疾病。
1.2方法:
清晨抽取患者及体检健康人员空腹静脉血3ml,及时分离血清-80℃保存并行批量检测。血清HE4检测采用瑞典康奈格诊断公司提供的ELISA实验试剂盒,酶标仪为BD-RAD Model 550型;血清CA125检测采用ECLIA法在德国罗氏公司的17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上测定,试剂盒为德国罗氏公司产品。具体操作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组间均数、诊断性指标的比较均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血清HE4、CA125检测浓度:
见表1。表1三组肿瘤标志物含量的比较
2.2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HE4和CA125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
见表2。表2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HE4和CA125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指标敏感性
3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CA125水平的升降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消退有关。但是,CA125检测在诊断卵巢癌时仍有不足。首先,假阳性率高,在其他癌症(如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肺癌)及生理条件下(如月经、妊娠)也可出现阳性表达,故其特异性相对较差,而HE4受此影响不大,因而相对CA125而言,其对卵巢癌的特异性更高;其次,Ⅰ期卵巢癌仅有50%-60%的患者CA125值升高,单用CA125诊断阳性率&<10%,联合其他检测手段如超声检查,也只能将阳性诊断率提高到20%[2]。因此,探讨对卵巢癌患者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结果显示,卵巢癌组HE4、CA125水平与各自健康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升高(P&<0.05);三组肿瘤标志物HE4、CA125分析的结果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病组HE4、CA125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外的研究相一致[1]。就单一标志物而言,检测血清HE4水平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59.6%,低于单独检测CA125的73.5%;但特异性为94.5%,高于CA125的85.0%。以两者其中之一高于参考值即视为阳性,联合检测HE4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83.3%,特异性87.2%。若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其他标志物,其敏感性增加幅度极低。对于Ⅰ期卵巢癌病变,HE4为最佳单选标志物,因联合检测CA125或其他标志物不能增加其敏感性。对所有生物标志物组合进行研究,敏感增量固定在一个特定值,没有超过CA125和HE4结合增量的2.7%。因此,增加肿瘤标志物并不能提高敏感度[3]。
2009年Moore等分别检测HE4和CA125血清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建立绝经前后预测模型公式,公式并未确立CA125及HE4的阳性阈值,只需将两者的具体测定值,根据绝经状态带入相应公式,即可得到风险预测概率。通过公式计算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卵巢癌风险预测值,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检测能成功预测患有盆腔肿物妇女中卵巢癌的高风险个体,为此类患者早期诊断并引起重视提供了理论依据[1]。
参考文献
   [1]Moor RG, Momeekin DS,Brown AK,et al.A novel multiple marker bioassay utilizing HE4 and CA125 for the prediction of ovarian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a pelvic mass[J]. Gynecol Oncol ,2009,112:40-46.
  [2]Cohen LS, Escobar PF, Scharm C, et al.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improv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ovarian cancer prediction[J]. Gynecol Oncol ,2001, 84(2):352-353.
  [3]Moore RG,Brown AK, MillerMC,et al.The use of multiple nover tumor biomark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ovarian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a pelvic mass [J].Gynecol Oncol,2008,108(2):4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