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剖宫产术式 黏连
1临床资料
200401/200612在我院住院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妇女共64例. 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切口),常规缝合上横切口20例为对照组,不缝合腹膜及腹膜反折44例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平均24岁. 观察组平均23岁. 既往手术情况:均为二次剖宫产术,所有的病例既往均无其它手术史. 本次手术指征:对照组20例中,12例疤痕子宫,8例产科指征. 观察组44例,疤痕子宫28例,产科指征10例,胎儿绕颈2 wk以上4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 观察组与对照组上次手术与本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对照组最短1 a 2例,最长10 a 1例,其中3~5 a 17例. 观察组最短10 mo 1例,最长6 a 2例,其中3~4 a 41例.成观察组44例中有30例黏连. 对照组20例中9例黏连,观察组发生在子宫下段切口及膀胱与子宫下段黏连率45%,对照组24%(表1). 表1两组不同术式剖宫产黏连发生情况
2讨论
通过术中黏连情况的对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腔黏连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术,黏连的程度比较轻. 新式剖宫产术中,被撕开的腹膜不缝合[1],由于下半剖腹膜的策略作用及术后按压子宫底,按摩子宫,促使子宫内积血流出,产妇翻身,均会使腹膜下移,加之子宫下段切口,不缝合腹膜反折,使下坠的腹膜易黏连在子宫切口上,造成腹膜、网膜黏连在子宫切口上,膀胱腹膜反折不缝合,使膀胱与子宫切口黏连.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腹时间短,术野暴露好,腹膜和膀胱腹膜反折缝合,减少了腹腔粗糙面,恢复了腹腔的原来结构[2],重建抵御感染的解剖屏障,减少了伤口的裂开和黏连,黏连率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术.
通过两种术式发生黏连的分析和比较,我们认为新式剖宫产术后黏连高,黏连的程度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术中的危险因素增多,对手术医师技术水平以及术中应变能力要求增高,尤其是基层医院,患者来自农村,自我保健意识差,术后避孕不及时,造成了术后短期内怀孕较多,再次生育者也较多,使得二次剖宫产增多. 对再次要求生育的孕妇,试产失败、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胎位不正者应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参考文献】
[1] 刘晓蓉. 剖宫产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腹膜和反折腹膜黏连比较[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10(1):406.
[2] 将英,王淑珍. 再次剖宫产术时对原切口愈合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7(2):43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3例的护理
- 关于抗血管痉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
- 胎盘早剥22例临床浅析
- 关于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小
- 血清C 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关浅析
-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不
- 关于形状对构建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的影响
- 关于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影响
- 关于原发性肝癌中抑癌基因TSLC1蛋白的表达
- 关于肝癌细胞系MHCC97亚群中细胞角蛋白19的
- 关于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中
- 关于胃癌组织中mdm2和Rb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 关于高压氧和低压缺氧预处理对家兔大脑中动
- 关于从梳子上提取DNA检验1例
- 关于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IL 6和TN
- 关于中药胃炎Ⅱ号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