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宫不全患者药物性刮宫55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835 日期:2025-03-24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关键词】 药物性刮宫; 吸宫不全; 人工流产
  1临床资料
  200308/200412因人工流产术后2 wk仍有阴道出血,拟诊吸宫不全患者55例,年龄20~41岁,经B超证实宫腔内见有回声不均区(残留组织),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已排除与妊娠有关的滋养细胞疾病,自愿要求采用药物性刮宫. 在人工流产术后16 d给予黄体酮20 mg im,每天1次,连续应用5 d,给药后观察发生撤药性出血的时间、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撤药性出血后10 d复查B超观察宫腔内情况. 发生撤药性出血的时间为停药后2~7 d内,出血持续时间为5~10 d,出血量与平时月经量相同5例,较平时月经量多50例,但无一例发生贫血,撤药性出血后10 d复查B超观察宫腔内回声不均区消失51例,有4例回声不均区有所减小,成功率为93%.
  2讨论
  当患者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孕激素使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停药后3~5 d子宫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因这种子宫内膜脱落较彻底,故称之为药物性刮宫[1]. 作者把它应用于吸宫不全患者病例中,成功率为93%. 虽然大部分患者的撤药性出血较平时月经量多,但无一例发生贫血,患者均可耐受,无并发症发生. 疗效良好,减免了患者再次刮宫的痛苦,深受患者欢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另有4例患者发生了“药物性刮宫不全”(经刮宫后病理证实为退变坏死的胎盘绒毛及蜕膜组织),观察这4例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为4 mm,可能与人工流产术后体内内分泌功能未恢复,雌激素水平低,影响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对孕激素反应不够,导致药物性刮宫效果欠佳. 若予以再一疗程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或许能使宫内残留组织完全脱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33-334.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