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动物模型,寻求Toll样受体4抗体与Hsp70的关系. 方法: 提取豚鼠内耳膜迷路组织为抗原. 将豚鼠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将抗原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一起免疫豚鼠,观测Hsp70在内耳的表达;通过鼓室注射Toll样受体4抗体,再观测Hsp70在内耳的表达. 结果: 免疫豚鼠后听性脑干反应阈显著提高,内耳出现显著的炎细胞浸润,Hsp70的表达增强, TNFα, NFκB的表达增多,血清中检测到抗Hsp70抗体;加入Toll样受体4抗体后Hsp70的表达减弱,炎细胞减少,TNFα, NFκB的表达降低. 结论: Toll样受体4抗体可下调Hsp70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的表达.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 耳蜗 豚鼠
0引言
有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可能介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信号传导,Hsp70是TLR4的内源性配体[1]. 我们以同种异体内耳组织为抗原免疫豚鼠,建立一种高阳性率听力损害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 AIED)的动物模型,在鼓室注射Toll样受体4阻断剂即Toll样受体4抗体前后,观察模型动物耳蜗组织中的Hsp70表达情况.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耳廓反射正常、无中耳感染、体质量250~400 g的健康、白色、短毛、红目豚鼠75只,雌雄不拘(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其中25只用于提制内耳抗原,其余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给予环磷酰胺(CTX)和粗制内耳抗原接种处理];处理组(10只,给予CTX和粗制内耳抗原接种处理后施加干预因素Toll样受体4抗体);对照1组(10只,只给予CTX预处理);对照2组(10只,不施加任何因素),分笼后适应性喂养1 wk. TLR4 Ab[FG Purified antihuman TLR4(HTA125),美国eBioscience公司];苯甲基磺酰氟(PMSF,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鼠抗Hsp70 mAb、弗氏完全佐剂(CFA)(美国Sigma公司),大鼠抗核因子кB(p65)mAb(Santa Cruz公司),均由北京中山公司分装;TNFα ELISA试剂盒(晶美公司);抑肽酶、DAB 显色系列购自北京中山公司;CTX购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药房.
1.2方法
1.2.1内耳抗原的提制豚鼠25只,用速眠新0.1 mL/kg肌肉注射麻醉后断头处死,参照文献[2]的方法提制粗制内耳抗原液,用酶标仪检测内耳抗原液浓度,并在-70℃分装保存备用.
1.2.2免疫动物将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CTX(150 mg/kg)进行预处理,2 d后对每只豚鼠用粗制内耳抗原液与弗氏完全佐剂等量乳化液400 μg粗制内耳抗原蛋白量共0.2 mL进行颈、背部、足部皮内多点注射接种[2]. 处理组按实验组的方法免疫豚鼠,2 d后每只豚鼠经鼓室注射TLR4阻断剂100 μg.
1.2.3内耳石蜡切片的制作将动物麻醉后快速断头,取出听泡,经40 mg/L多聚甲醛固定, 100 mg/L EDTANa2脱钙后,OCT包埋标本,沿耳蜗中轴切片,片厚5 μm.
1.2.4检测指标
1.2.4.1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所有动物在免疫前均行ABR测试,实验组动物免疫后1 wk,处理组于处理因素后1 wk,对照组在处死前均再接受ABR测试. 豚鼠麻醉后,在静电屏蔽室内行双侧ABR测试,短声刺激,扫描周期10 ms,滤波带宽100~300 Hz,信号叠加1000次,以ABR波Ⅲ反应阈为标准判断听阈.
1.2.4.2豚鼠耳蜗Hsp70的表达取实验组动物听阈超过10 dB的10耳,并随机选取处理组和对照组的10耳,耳蜗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 切片用0.3 mL/L甲醇h3O2液处理;山羊血清封闭;加一抗(鼠抗Hsp70 mAb 1∶100)37℃孵育1 h,并用普通小鼠IgG(1∶100)取代一抗作阴性对照;滴加二抗(生物素化羊抗小鼠IgG,即用型)在37℃反应30 min;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胞核及胞质呈棕黄色染色为阳性. 在上述各组的切片中,每耳分别随机抽出1张近中轴的切片,做统计学分析. 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视野计数300个螺旋神经节细胞,依照阳性细胞百分比判断,阳性率&<10%(-)、阳性率10%~25%(+)、阳性率26%~50%()、阳性率&>50%().
1.2.4.3耳蜗中NFκB(p65)的表达用SABC法,方法及结果判定同上,以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2.4.4内耳TNFα的表达用ELISA夹心法,应用豚鼠TNFαELISA试剂盒,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酶标仪检测A值,得出标准曲线,求出各浓度值.
1.2.4.5血清中抗Hsp70抗体的测定取实验组听阈提高&>10 dB的和对照组的动物血清,滴加豚鼠血清IgG,发生凝集反应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所有实验组均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用StudentNewKeulsq检验.
2结果
2.1ABR测定在动物接种后7 d,实验组40耳中波Ⅲ反应阈34耳提高≥10 dB,6耳提高&<10 dB,听阈提高率为85%. 其中听阈提高10 dB者18耳,15 dB者10耳,20 dB者4耳,25及40 dB者各1耳. 阈值为(75.8±15.0)dB声压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正常对照1组和2组7 d时听阈提高≥10 dB 者为0耳,ABR阈值分别为(55.1±3.7),(54.2±4.8) dB声压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处理组7 d后听阈降低10 dB 者有10耳,ABR阈值为(60.1±6.2) dB声压级,与实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耳蜗中Hsp70表达实验组耳蜗螺旋韧带和血管纹呈棕黄色的强阳性染色,对照组呈弱阳性染色,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的染色呈弱阳性,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各组耳蜗中Hsp70样蛋白的表达情况
2.3耳蜗NFκB(p65)的表达实验组NFκB(p65)在耳蜗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呈棕黄色的强阳性染色,对照组呈弱阳性染色,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的染色呈弱阳性,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5血清中抗Hsp70抗体的测定实验组动物血清出现抗原抗体凝集反应. 表2各组豚鼠内耳组织提取液中TNFα浓度
3讨论
热休克蛋白是生物进化最保守的伴随细胞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功能,参与抗原提呈加工,协同免疫及自身免疫,与许多自身免疫有关. 作为其成员之一的Hsp70,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诱导性最强,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分子伴侣”参与其他蛋白质的合成与成熟. 在大多数正常细胞中,Hsp70仅呈低水平表达[3],但对在正常耳蜗是否存在Hsp70则有不同观点[4-5].
Toll样受体是识别病原微生物的跨膜受体家族,最近有研究[6]提示,TLRs还能识别受损伤细胞或坏死细胞来源的内源性信号,证明Hsp是TLR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内源性配体[7],通过TLR介导的免疫应答参与炎症、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 陈新忠等[1]认为Hsp70可能是TLR4的内源性配体,通过TLR4介导Hsp70信号传导,从而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通过基因转录诱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如TNFα的产生等,最终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
我们建立了一种高阳性率听力损害的AIED动物模型,在实验组动物40只耳中,听阈提高&>10 dB的有34只耳,阳性率85%,可能与CTX的应用有直接关系. CTX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推测使用它之后可能降低了动物的自身免疫监视作用. 在4组豚鼠中,对照组Hsp70在内耳呈低水平表达,在实验组听阈提高&>10 dB的34耳中,免疫组化结果提示Hsp70在动物耳蜗的表达呈明显增强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利用同种异体粗制膜迷路抗原全身免疫豚鼠之后,使其产生针对膜迷路的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反应,当该反应发展到一定强度时,听功能下降,同时选择性激活细胞内的热休克基因,启动Hsp70大量合成. 实验组听阈提高&<10 dB的耳蜗的Hsp7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提高,其原因可能是内耳免疫强度尚为达到启动热休克基因的阈值,推测如果加大免疫强度可能会发生听功能下降. 实验组Hsp70表达阳性的耳蜗中,NFκB表达增加,TNFα的浓度亦增加,并且在血清中检测到抗Hsp70的抗体,而对照组则无变化;在处理组中,施加干预因素TLR4抗体后,内耳Hsp70的表达降低,NFκB减少,TNFα的浓度下降. 可能是TLR4抗体与TLR4结合后,抑制了Hsp70的信号传导,导致Hsp70表达下降,从而抑制了NFκB的活化,导致了TNFα的浓度下降. 本研究说明Toll样受体4抗体可下调Hsp70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陈新忠,孙宗全. 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可能介导热休克蛋白70信号的转导[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7):483.
[2] 向明亮,吴皓. 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免疫豚鼠听功能的变化[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1):1138-1140.
[3] Burel C, Mezger V, Pinto M, et al. Mammalian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ies[J]. Exp Functions Experientia,1992,48(7):629-634.
[4] Gower VC, Thompson AM. Localization of inducible heat shock protein mRNA in the guinea pig cochlea with a nonradioactiv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J]. Laryngoscope, 1997,107(2):228-232.
[5] Myers MW, Quirk WS, Rizk SS,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major mammalian stress protein in the rat cochlea following transient ischemia[J]. Laryngoscope,1992,102(9):981-987.
[6] Gelman AE, Turka LA. Autoimmunity heats up[J]. Nat Med, 2003,9(12):1465-1466.
[7] Akira S, Takeda K, Kaisho T. Tolllike receptors: Critical proteins linking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y[J]. Nat Immunol, 2001,2(8):675-680.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