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进入 21 世纪,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显著,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可以看出研究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跟紧迫性。截至 2018 年底,青岛市统计 60 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高达 183.5 万人,老年人口占青岛市总人口的比重为 22%;其中 80岁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重达到 15.3%,全市空巢化率达到 56%[1]。截至 2016年末青岛统计局查阅到市南区为青岛市市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区,其中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24.64%,主要原因是青岛市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的老城区,濒临海岸线,天然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老年人口较多,因此市南区老龄化程度较高[2]。
随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老年人口势必会不断再增加,老龄化程度也会不断加重,高龄人口也会愈发显著,老年人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健康问题演变成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又亟需处理的难题。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可以提升身心健康的方式和养成开朗的生活习惯,已经慢慢被广大群众所接纳。科学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改善身心健康发挥着关键功效,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推动大量老年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以及生活幸福感的提高,有助于持续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3]。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涉及人群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农民等,以制定和实施利于他们身体健康的干预方案[4]。《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体医融合,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同时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新挑战之一,老年群体健康问题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关心与解决的问题[5]。因而国家对于重点群体要加大科学指导,大力开展与全民健身主题相关的活动,正确引导老年人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充分发挥科学体育运动的健康教育、预防慢性疾病、康复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
............................
1.2 研究目的
大量研究表明,适当体育锻炼活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然而,当今我国老年人运动锻炼水平总体较低,如何合理地推动老年人运动锻炼水平取决于对老年人运动锻炼个人行为影响机制的认识。本文拟从社会支持、运动承诺、体育锻炼坚持行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第一,通过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二,通过三者之间的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三个变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对人口统计学信息上的差异进行差异性分析。第三,通过中介模型检验找寻运动承诺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第四,结合青岛市市南区现状检验运动承诺作为中介变量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运动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探寻老年人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老年人在社会支持与运动承诺相关维度提出建议,通过提高老年人的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工具性支持、讯息性支持等社会支持水平,充分发挥运动乐趣、个体投入、参与机会等运动承诺因素的中介作用,找寻解决推动青岛市市南区老年人坚持体育锻炼的最佳策略。
..................................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1.1 社会支持的概念及测量
社会支持作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个人、人际和社会等层面的诸多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社会支持”这一概念是拉施克在 20 世纪70 年代首次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的,它指的是与身体健康相关的社会要素。后续许多学者对社会支持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对于社会支持依然存在较大分歧。
李强 (1998) 对社会支持的定义是一种公益性的救济和服务,其受众对象是类似于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来源多为各种社会组织或个人,包括家人、亲属等提供的内在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包括家庭之外的支持和帮助[8]。陈成文(2000)也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公益性救济或服务,但与李强的观念有所的不同的是,陈成文认为社会支持的来源是物质和精神渠道,是一种特定社会网络的选择性社会行为[9]。张敏杰(2006)认为社会支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一统,健康发展的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是一种正确的应激反应。他认为体育活动参与可以促进社交圈的扩大,增强人的自信心,也更加容易接受社会及被社会认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锻炼运动是提升人的社会支持程度的一个合理的渠道[10]。范成文(2019)指出当社会支持作用于老年人体育这个层面时,需建立专门的老年人体育服务中心,推进其体育活动参与以及活动参与后心理满足感建设及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服务。社会支持的主体分为官方主体支持(政府、社区等)及非官方主体支持(亲朋、邻居、家人等)[11]。杨静和其他学者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互动获得的理解与帮助,这种支持和帮助有心灵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它能够释放精神压力、提升社交能力、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同事、亲朋、社区成员等,包括理解型社会支持和实际型社会支持[12]。林崇德(2003)在研究中发现,社会支持不仅是一种能够满足心理建设的物质,也是一种满足行为建设的物质,它能提供心理及物质双重支持,来源也大致为亲人好友、家人、同事领导等方面[13]。综上所述,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参加所在领域的体育锻炼时,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情感、信息、工具、鼓励和评价等支持行为。
...............................
2.2 运动承诺相关研究
2.2.1 运动承诺的概念及测量
承诺一般用于诠释某个个体坚持某种个人行为的持续性。国外学者 Scanlan(1993)初次将承诺引入到体育运动,他对运动承诺的阐述是个体期盼或决定把体育锻炼持续进行下去的一种心态,并指出参与选择、个体投入、运动乐趣、社会约束、参与机会是构成运动承诺的五个指标。运动乐趣是指通过运动产生的内心满足感及幸福感,是一种踊跃乐观的心理状态反映。参与选择是指个人有机会参与比当前体育锻炼更有体验感的活动,也就是说个人期待参与其他非体育活动,并退出当前活动的一种心态。个人投入是指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为此付出的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如果撤出就无法收回。社会约束是指受到社会规范和期望迫使个体感到有义务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参与的机会是指通过不断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技能和交朋友的机会[34]。陈善平(2006)等指出运动承诺通常是一种能够激励运动者祈望和决定将活动参与继续持续进行下去的一种心理状态,运动承诺取决于个体的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参与机会[35]。薛亮(2006)认为运动承诺是可以借助内心调节能力来调动大学生活动状态,以实现其规律运动的养成[36]。综上所述,运动承诺是参与者持续坚持当前体育锻炼行为的一种内在稳定的心理倾向,持续坚持体育锻炼态度是积极主动的。
在运动承诺方面的测量:学者主要围绕运动乐趣、个体投入、参与选择、社会约束、参与机会等指标展开讨论。李树茁(2006)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 Scanlan等运动承诺理论模型开展剖析验证,指出运动承诺正是由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参与机会五个指标构成,但在研究中剔除参与选择这个维度,研究结果显示另外四项因素的数据拟合度同样很高,运动承诺也可以被较好的预测,并进一步指出,我国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可以通过运动承诺理论模型来进行良好的诠释,在跨样本效度及文化效度上也发挥了良好效果[37]。秋亚君(2019)认为认为运动承诺可以概括为个人对锻炼行为的坚持,通过 CMA2. 0软件探讨运动承诺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运动承诺存在中度积极效应的指标有运动乐趣、个体投入、参与机会和社会支持,而参与选择对运动承诺存在高度的消极影响,社会约束对运动承诺存在中度的消极效应[38]。崔德刚、杨剑(2012)对锻炼承诺量表检验及校改展开研究,设计锻炼承诺量表包含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参与选择、社会支持、参与机会等指标[39]。本文选取运动乐趣、个体投入、参与机会、参与选择为测量指标。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2
3.1 研究对象..............................................12
3.2 研究方法......................................12
4 研究设计..........................................................14
4.1 研究假设.....................................................14
4.2 问卷设计与发放..........................................14
5 结果与分析....................................................15
5.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分析..............................................15
5.2 自变量社会支持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16
5 结果与分析
5.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68 名老年人统计基本情况如下表 3 所示,在调查的 468 名老年人中,老年男性多于老年女性,占比分别为 56.4%和 43.6%;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高中,占比分别为 28.2%、50%、14.1%,大学、研究生占比较少,分别为 5.1%、2.6%;年龄主要集中在 60-70 岁,占比高达 73.1%,71-80 岁占比为 19.2%,81岁以 上 占比为 7.7% ;月 收入 3000 以内 占比为 29.5% ,3001-4000 占比为32.1%,4001-5000 元及 5001 以上之间占比接近;婚姻中已婚比重最高,高达70.5%;是否患有慢性疾病中,无慢性疾病占比为 65.4%,患有慢性疾病的占比34.6%。
究,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其中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工具性支持、讯息性支持四个维度构成社会支持,应用 SPSS25.0 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题项的合理性,它具有以下优点:1、对原有变量进行浓缩并且将信息重叠部分提取和综合成因子,达到降低自变量个数的目标。2、检验题项的载荷工作能力,依据结果删掉重叠和不适合探索的题项,提升改善社会支持量表。因此本问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测,包含 KMO 检验以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依据 KMO 值来判断是否能够开展因子分析。由数据图表 4 可得,本评定量表的 KMO 值为 0.746,检验效果显著,说明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并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 sig 值<0.001,这表明本研究中的社会支持这个变量各个因子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适合进一步开展因子分析。
.............................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社会支持、运动承诺和老年人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理论,提出了三者的关系结构模型,并探讨了老年人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最终的结构模型,并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科学验证。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笔者提出了提高老年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影响老年人运动承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家人支持、朋友支持、讯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与运动承诺呈正相关关系,此结果验证假设 H1。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中家人支持、朋友支持、讯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此结果验证了假设 H2。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运动承诺。运动承诺中的运动乐趣、个体投入、参与机会与体育锻炼坚持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此结果验证了假设 H3。
(二)运动承诺在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行为中起中介作用。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三者的相关和因果关系,并验证了运动承诺中介作用,中介效应达到 37.4%,可见运动承诺在社会支持和体育锻炼坚持行为起中介作用,此结果验证了假设 H4。
(三)通过回归分析,分析出社会支持与运动承诺在月收入和婚姻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行为在性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承诺与体育锻炼坚持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