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提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自古至今,教育始终受到中国人最普遍的重视,正因为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精神的传承,才使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悠久而辉煌的文明也使得中华民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自近现代以来,西方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随着国门打开而进入中国,并引发了中国教育体制和制度的深刻变革,并产生了今天学校基础教育模式与全球接轨的现状。自建国时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教育作为普及知识和提高学生技能的基础性教育得到了持续地发展,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当中规定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年限,更体现出国家层面对于中学教育的重视。近几年来,由于全民文化教育意识的加强,以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结果的客观影响,整个社会对于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促进了我国中学教育整体性的发展和变革,并为中学教育建筑设计的创新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前提。我国现代中学教育体制及教育模式的建立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所形成的与之相匹配的中学教育建筑也产生了一套相对独立的设计体系。近年来随着教育者对中学教育认识的加深以及国外全新教育思想的引入,传统的教育建筑形式不再满足日新月异的教育模式对建筑形式、功能和空间的需求。设计师同样意识到传统的教育空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在探索知识、课余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个性,这恰为中学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且近年来为满足更好的办学条件,全国各地大量新建和扩建的中学校园能够为中学建筑设计的革新创造更多研究与实践的机会。
..........
1.2 概念界定
在本文对中学及其公共空间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概念及内容,在文章叙述过程中为表达通顺所提概念可能比较笼统,在此对相关概念及内容加以界定,以减少其为内容表述准确的影响。(1)中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学是指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2。文章中研究和叙述所针对的中学主要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内的初级中学,同时在实例分析中会选取一些较为优秀的高中案例。对中学的研究原因在于工程实例普育学校的设计中仍以中学部分的设计为主,对相似规模对象的研究更有利于公共空间设计的分析和总结。(2)公共空间:文章研究当中所指的公共空间,从广义可定义为包括体育馆、运动场、公共教室、报告厅及公共大厅在内的可供师生进行公共活动和开展日常交流的一系列空间;从狭义可定义为以交通空间中开放和半开放空间及交通流线节点为主的一系列空间。
.........
第二章 中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对学校公共空间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得以推行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对受教育者提出了更全面的发展目标。中学校园建筑作为基础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物化体现,在基础教育的理念产生变化和发展时,中学建筑的形式及空间亦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基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中学建筑设计的更新之间相辅相成,理念的发展虽是学校设计进步的诱因,但与教育理念相适应的空间形式同样是理念得以实践和检验的物质条件,因此对教育模式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学公共空间发展方向的认识。
2.1 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模式及校园建筑特征
按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师仍是日常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大多数在校时间中处在被教学的状态中,自主发展的机会和能力都比较有限。时至今日,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学的教学工作,并且由前些年的高考逐渐蔓延到中考以及“小升初”考试,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渐扩大并展开至与学生学习及升学相关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深刻的影响下,学生、家长、教师仍然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与考试相关的方面,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的全面、综合的发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课堂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在校时间,教师虽逐渐开始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但其仅为引导学生跟从教师的教学内容,因此效果不佳,而“灌输式”教学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了保证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被压缩以保证可以进行更多课时的学习。教师和学生被禁锢于书本之间,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同一学习环境之中,为学生活跃思维的形成和个人性格的养成造成很大的限制。在应对考试的目的性引导下,教学活动大多集中在与各类考试相关的科目中,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交流互动和艺术、体育类课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活动在校园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小。而此类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活动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具备合格的社会成员的素质的必要内容。
.......
2.2 我国中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质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行,既有教育理念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并且以既有模式培育出来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及缺失,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中学教育,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探索适合新时期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发展道路。“教师教,学生学”是我国目前主要沿用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教师、教材和课堂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发生改变,学生则始终处在“被教学”的状态之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被动关系并不利于学生增强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单纯的教学方法的革新便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于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在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身主动去完成。传统观念下教师只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进度,通过家庭作业和考试达到训练和检验的目的,这便使知识的转化过程处在被动的压力之下进行,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自身不能主动对获得的知识加以消化和吸收,无法做到真正的学习。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具有创造性地在教学框架内获取知识,由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点拨和补充的教学模式最有益于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得到提升而使学习过程更有效率(图 2-5)。
..........
第三章 中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 18
3.1 庭院空间.......18
3.1.1 室外庭院空间......18
3.1.2 室内庭院空间......26
3.1.3 小结....28
3.2 廊道空间.......28
3.3 灰空间...........35
第四章 普育学校公共空间设计分析............39
4.1 普育学校概况........39
4.2 普育学校的设计思想.....41
4.3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42
4.3.1 庭院空间.....42
4.3.2 廊道空间.....46
4.3.3 灰空间.........48
4.4 普育学校对传统教育建筑设计的回应............ 49
4.5 普育学校设计成果的评价......55
第五章 我国中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的展望........ 56
5.1 校园空间向综合性发展..........56
5.2 校园空间向整体性发展..........57
5.3 校园空间向灵活性发展..........58
5.4 校园空间向内涵性发展..........59
5.5 小结......60
第五章 我国中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的展望
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了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变革,由此推动了中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尚占有一定地位的今天,教学改革仍在逐步开展的过程之中,中学建筑的新发展尚不成熟。但我们仍能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探索中学建筑的前进方向,并希冀以此能为中学建筑设计的进步提供参考。
5.1 校园空间向综合性发展
教学模式的发展势必引发教学方式的革命,课程设置的增加、课堂形式的变化、发展道路的拓宽都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更多的功能需求,中学原本单一的功能空间难以满足全新的功能需求,因此教学功能空间在横向向复杂化方向发展。校园内应增设学生活动室、实习教室、科学观察室、专业实验室、信息化资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更多功能空间,空间增设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使用功能,也是鼓励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自我研究及学习的意识,并对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手段有一定的概念积累。随着课堂形式及授课内容日益丰富,单纯的授课及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对教室和公共空间的功能要求,空间在纵向朝着更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原本仅供通行的廊道空间需要承载交流、娱乐、展示、观察等多种功能,活动的发生也可以激活原本单调的交通空间。室外活动空间被赋予更多意义,在供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课堂教学和小组活动也被引出到户外的公共空间当中进行,室外空间的功能得以深化。室外教学及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与教室内知识的教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西班牙的 Nuestra Se?ora del Rosario 公立学校地处城市核心的策略性开发区域,周边皆为图书馆、体育中心和学校等功能空间。在设计中学校不仅作为单纯的教学功能使用,同时其成为了城市核心空间中为供市民休憩并提供相关休闲服务的场所。在传统满足教学要求的空间之外,校园内还设置了屋顶运动场、架空表演台和植物花园(图 5-1)。丰富的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了校园向城市开放,亦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体验到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校园功能的复杂化和综合化使学校更能融入社会,并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
小结
中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建筑设计的优化和发展是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中学建筑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及合理化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将学生更多地引入到教室以外的公共活动中来,并为学生的青年和少年时代增添更丰富多彩的记忆。学校建筑不需宏大,其应有自身的特色并将育人精神蕴含其中,给学生以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亲切的空间氛围,学校只需打动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内健康快乐地成长。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