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及对策之英语分析——以马云基金会乡村教育计划模拟会议上的讲话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08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英语论文,本文探讨的案例为马云基金会乡村教育计划模拟会议上的讲话。讲话时长为 20分钟左右,讲者主要介绍了马云基金会乡村教育计划,会议现场有 PPT 辅助,翻译形式为交替传译,翻译方向为中英,译者独自在同传箱完成翻译任务。同班同学及老师在翻译任务结束后对译语质量给出评价反馈。译前准备方面,仅在会议开始前简要浏览了 PPT 内容。

第一章 自我修正的定义及分类

(一)自我修正的定义

Schegloff(1977:53)首次提出了“修正(repair)”的概念,并区分了“修正”与“修改(correction)”。通常认为,修改仅指用正确的说法来替换错误的说法或口误,而修正所包含的范围则更广。其在研究中提出,修正不单单是在大脑监控到错误时才会产生的现象,而是在交流过程中尝试解决一切遇到的听、说、理解等问题,其形式也不局限于替换错误信息。我们所听到的错误或口误不一定都得到了修正,而已经修正的错误、口误等也不一定都是显性的,即能够听到的(Schegloff,1977:68)。

Van Hest(1996:76)认为,自我修正通常是一种自发行为,讲话者并不是受到了他人的干扰才做出修正。换言之,话语自我修正指的是讲话者在同一话轮之内自发纠正自己话语的行为(Pillai,2006:114)。基于 Schegloff 的研究,Rieger(2003:48)对自我修正的定义进行了更加明确的阐述,他列举了自我修正的几种情况,包括改正错误、寻找合适的词汇、替换词汇、暂停语流、重复话语等。Kormos(1999:315)则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自我修正是讲话者自我监控机制运作的外在表现。很多情况下,大脑会在错误产生,也就是话语产出之前就监测到失误,并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定是否进行自我修正。有些修正发生在话语产出之前、并没有如暂停、口误、重复等外在表现形式,这种修正被称为隐性修正(covert repair),而可以在输出时被识别出来的修正则属于显性修正(overt repair)。

口译是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口译员尝试以另一种语言将讲话者的原意传达给听者,并确保听者能够充分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口译员首先听到并理解源语的含义,随后将其转换为译语并产出。自我监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在运作,使得口译员能够监测到译语产生中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并进行修正。

............................

(二)自我修正的分类
许多学者都对自我修正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并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其中,Levelt和 Kormos 的研究成果最具有代表性。本章将着重介绍二者的理论,并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1. Levelt 一语自我修正分类
Levelt(1983:41-104)根据自我修正的语法、词汇、以及信息各方面的特征,在其提出的言语产出三阶段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语自我修正的分类模式。他将自我修正分为五类,即不同信息修正、恰当性修正、错误修正、隐性修正和其他类型修正。
不同信息修正指的是讲话者将当前输出的信息重新编码以输出不同信息而导致的修正,即用新信息代替原来的信息。恰当性修正是讲话者对原计划要输出的信息以改进的方式重新编码而导致的修正。错误修正,是指讲话者发现自己的讲话内容出现某种类型的错误而导致的修正。隐形修正指的是中断语流或使用编辑词,或进行重复。此外,不能够归入上述任何分类的修正称为其他类型修正。

2. Kormos 二语自我修正分类
Levelt 的分类模式被广泛应用至二语习得的研究当中。其中,Kormos(2000:343-384)在其基础上总结出更加详细的二语自我修正分类。分别是不同信息修正、恰当性修正、错误修正、措辞修正。
不同信息修正可以分成三类:语言顺序需要调整而导致的语序修正;信息内容有误而导致的不恰当信息修正;信息替换修正,即讲话者放弃原来所产出的信息,用全新的信息替换。

恰当性修正与不同信息修正不同,指讲话者对模糊信息、不连贯信息、以及不恰当的语言进行进一步说明和改进而进行的修正,并非信息方面的修正。此种类型的修正可以分为五类。前三种分类是由 Levelt 提出的,即改进模糊信息修正,恰当层次修正,以及连贯性修正,第四类和第五类分别为语言质量修正和实用性修正。其中,实用性修正指的是讲话人根据语境进行修正,而语言质量修正则是高级语言学习者中才会出现的自我修正类型,他们的语言掌握程度更高,可以关注到词汇运用的层面,选择更加精炼或复杂的表达方式。
..................................

第二章 案例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不同信息修正
在不同信息修正的分类下,出现了 9 次自我修正,其中信息替换的频数高于信息增加。对原文信息的修正主要暴露出笔者在组织译文的过程中经常未能充分考虑,或不确定表达方式就开口,造成译语中许多不必要的冗余。
1.信息增加

【例 1】
源语:我们还有三千多万住宿学生。
译语:There are (30 million) about 30 million students studying in boarding schools in rural areas.
分析:本例中笔者对数字表述的准确性作出了修正。修正前,笔者没有注意“三千多万”是一个约数。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演讲中出现的数字都不会是整数,在对数字没有完全的把握时,使用“about”对数字作模糊化处理是数字口译一个相对保险的策略,显然笔者没有熟练掌握这个策略。

【例 2】
源语:教育脱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译语:(And 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be alleviated.
分析:本例同样反映出笔者在开始翻译时未考虑充分。本句前文是“我们最近几年都在讲的脱贫”,因此笔者在翻译下一句时本想将源语转化为“教育也是脱贫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用“education”作为主语开头后却不知道如何完成,所以重启句子将“教育脱贫”直译出来。这也体现了笔者英文表达不够灵活。
...........................

(二)恰当性修正
恰当性修正在所有自我修正种类中的占比最少,仅出现 4 次。这是由于恰当性修正并不影响译者对讲话者原意的传达,为了保证译语的流畅性,笔者对此类偏误的修正意愿不强。从下面的例子中也可以发现,笔者作出的一些恰当性修正其实并不是必要的。
【例 8】
源语:马老师说,一个社会我们去评价它的发展程度,不是看最顶尖的精英人群他的财富的状态,而是看底层兜底可以兜到什么程度。
译语:(According to Ma) According to Mr. Ma Yun, to assess a country’s development level is not to look at its elite groups, but to look at the grassroots of this country.
分析:笔者在翻译“马老师”这个称谓是遇到了一些障碍,在直接称呼“Ma Yun”和尊称“Mr. Ma Yun”之间有所犹豫,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根据演讲的背景,讲者称呼马云为“马老师”必然是有意为之,一方面马云曾经是一名教师,另一方面,会议的主题是介绍马云基金会乡村教育计划,称呼发起者马云为“老师”也是拉进其与项目参与者距离的一种方式。此外,虽然案例为模拟会议,但在正式会议场合,译员需要对人物的称呼格外注意,如果不能确定,除非在明确可以直接称呼姓名的情况下,加上尊称“Mr.”通常较为保险。本次模拟会议上,马云本人很可能就在现场,直呼其名有不够尊重之嫌。同样的情况下文又出现了一次,反映出笔者没有掌握这一策略,应引以为戒。会后,在阅读外刊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英文中“Teacher Ma”的表达已经被广泛接受作为马云的一重身份,可见译前准备和平时的阅读积累对口译的临场发挥非常重要。
【例 9】
源语:因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老师来说,处于乡村,他们最困惑的一个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译语: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the rural teachers (often have) are always confused about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their values.
分析:本例中,笔者在说出“have”后没有顺句译完,而是改口译为“are always confused about”,表意固然更贴近原文,但笔者反思认为这一修正是不必要的。按照修正前的句式可以直接译为“have doubts about”,也不影响对原意的传达。出现这一修正可能是由于在口译产出时没有想到“困惑”对应的名词,体现出笔者对顺句驱动技巧的掌握不足。
...............................

第三章 减少自我修正的应对策略 ..................... 22
(一) 提高听辨能力 ........................ 22
1. 加强译前准备 ...................... 22
2. 增加复述练习 ..................... 23

第三章 减少自我修正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听辨能力
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笔者的出现大量自我修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笔者对于源语的理解不充分、信息分析和处理不到位,反映出了笔者听辨能力的不足。听辨能力是口译的基础,下面,笔者将谈一谈如何通过译前准备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理解和听辨能力。
1. 加强译前准备
鉴于模拟会议的特殊性,笔者实际译前准备的时间 15 分钟。在这 15 分钟内,笔者主要浏览了会议 ppt、查找了个别词汇的翻译,然而,从笔者的翻译表现来看,这样的译前准备非常不充分,有部分自我修正也由这个原因引起。
首先,译前准备应熟悉发言者的讲话风格。在本次模拟会议中给译者的听辨造成困难的最大原因是发言者口语化的讲话风格的不熟悉。在平时的交传练习中,笔者练习的材料大多是带稿演讲,比如欧盟口译员准备的演讲以及一些学者的公开讲座。这类演讲的结构清晰,逻辑线索容易把握,语言冗余较少。因此,当笔者遇到模拟会议中的发言时感到措手不及,听辨上遇到了很大的压力。通常来说,即兴演讲的内容口语特征明显,信息浓度会相对较低,语言较为松散。鲍刚(2005:26-27)认为,典型的口语话语因“无稿”之故,所以有许多重复、赘语、口误等笔语中较少存在的语言产出障碍,有时使得信息无法顺利地发布。正如第二章例 21、例 23,都是由于源语本身的逻辑不清和冗余使得笔者在处理信息方面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译语全篇受到源语风格的影响,也显得松散,思路不清晰。

因此,一方面,在平时练习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扩大练习材料的范围,各种风格的演讲材料都应有所涉及,以此也可以丰富各类主题的背景知识,积累各类词汇和表达,以便日后在口译过程中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口译实践前,译者译前准备的时间会更充足,这时就必须了解发言人背景,熟悉发言人的说话方式、口音等。在口译时有所准备,就能够相对较快地过滤信息,而不必牵扯过多精力。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