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
[1]陈惠雄. 人本经济学原理[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孙英. 幸福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4.
[3]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Ml.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7-61.
[4]邢占军. 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35.
[5]梁捷. 幸福指数:中国人幸福吗?[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6.
[6]邢占军,刘相等. 城市幸福感—来白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6.
[7]董志勇. 行为经济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8]马尔萨斯. 人口论[M]. 郭大力,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9.
[9]冯俊科. 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M]. 北京:中华书局, 2011.
[10]蒲德祥,傅红春. 经济学的重新解读:基于幸福经济学视角[J]. 经济学家,2013,08:17-28.
[11]汤凤林,甘行琼. 西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13,11:163-169.
[12]佩德罗·孔塞桑,罗米娜·班德罗,卢艳华. 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J]. 国外理论动态, 2013,07:10-23.
[13]李幼穗,吉楠.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70-74.
[14]苗元江,龚继峰. 超越主观幸福感[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5-20.
[15]邢占军.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 2002,03:336-338+342.
16]蒲德祥,傅红春. 经济学的重新解读:基于幸福经济学视角[J]. 经济学家,2013,08:17-28.
[17]潘护林,徐中民,陈惠雄等. 干旱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7:1-7.
[18]刘梅,许新宜,王红瑞等.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河北省水足迹时空差异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6:1022-1034.
[19]陆正林. 过程与结果:主观幸福论的两难选择[J], 人民论坛, 2011,315:206-207.
[20]高德胜. 论现代教育的“幸福追求”[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8):1-7.
[21]王忠武. 影响人生幸福快乐的“新三个世界理论”[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27(3):71-79.
[22]苗元江,胡亚琳,周堃. 从快乐到实现:实现幸福感概观[J], 广东社会科学,2011,5:114-121.
[23]李玉文,陈惠雄,徐中民. 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及定量评价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3:139-148.
[24]刘佳骏,董锁成,李泽红. 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1,02:258-269.
[25]高培勇,张德勇,汪德华. “十二五”时期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J]. 经济研究参考, 2011,03:2-29.
[26]陈惠雄. 对“稀缺性”的重新诠释[J]. 浙江学刊,1999,03:42-46.
[27]王德,张昀,崔昆仑. 基于 SD 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 2009,06:1528-1536.
[28]张屹山. 影子价格的经济含义及其应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0(2):78-83.
[29]江传月. 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 2009,04:41-44.
[30]温善章,石春先. 河流可供水资源影子价格研究[J]. 人民黄河, 1993(7): 10-13.
[31]吴丽民,陈惠雄. 收入增长与幸福指数演化——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06:31-35.
[32]李良县,甘泓,汪林等. 水资源经济价值计算与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8,03:494-499.
[33]杨熙. 快乐经济学研究综述[J].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2:154-155.
[34]王冰. 从客观效用到主观幸福——经济福利衡量方法论转型评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05:1-7.
[35]陈惠雄. 快乐理论的跨学科演绎:一个研究综述[J]. 财经论丛, 2008,01:1-9.
[36]任世芳,牛俊杰. 关于全球性水资源危机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世界地理研究,2006,02:31-35.
[37]李志,谢朝晖.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83-88.
[38]薛秀娟. 幸福与快乐——关于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的诠释及其启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390-392.
[39]陈惠雄,吴丽民. 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6,05:1-7.
[40]曹孟勤. 人是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质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人的一部分”[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9:18-21.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二
[1] 陈东琪和银温泉.打破地方市场分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1).16-27.
[2] 陈秀山和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3] 柏培文.中国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程度的测量[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
[4]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增订版),38-43.
[5] 林毅夫,蔡防,李周.竞争、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5):1-5.
[6]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4-12.
[7] 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J].中国工业经济,2005 (4):69-76
[8] 刘培林,宋湛.工资粘性:基于中国不同行业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02(5):47-50.
[9]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0,(2):17-25.
[10] 盛仕斌,徐海.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M].经济研究,1999(5):66-72
[11] 史晋川.增长方式转变与政府职能转变[J].浙江经济,2005(7):7-17.
[12] 石磊和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5):35-44.
[13] 叶振宇,叶素云.要素价格与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1-11.
[14] 宋湛.中国要素市场分割对制造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7):90-92.
[15]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07):27-42.
[16] 王国平.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结构[J].学术月刊,2001(2):47-51.
[17]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 世界经济.,2011(07):23-32.
[18] 颜鹏飞和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5-65.
[19] 杨文举.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DEA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5):73-73.
[20]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13-19.
[21]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增长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8):13-20.
[22] 赵伟,马瑞勇,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J].统计研究,2005(7):37-42.
[23] 郑京海,刘小玄,A.Bigsten.1980—1994期间中国国有企业的效攀、技术进步和最佳实践[J].经济学(季刊),2002,1(3):521-539.
[24] 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J].中国社会科学,2003(1):64-72.
[25]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M].经济研究,1999(5):55-60.
[26] 史晋川,赵传芳.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0-48.
[27]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33-40.
[28] 邵宜航.资源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再测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3(12):39-51
[29] 朱顺林.中国区际分割的产业效率损失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5(1):16-19.
[30] 1985-2010年间中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扭曲变动的解析——资本结构变动与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3):90-100.
[31] 张锐.基于 DEA 模型的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13:34-45.
[32] 柴志贤,黄祖辉.集聚经济与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基于 DEA 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3-15.
[33] Jones,R.W.The Structure of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J].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V01.73,No.6(Dec.,1965):557-572.
[34] Bhagwati,J.,V.K.Ramaswami.Domestic Distortions,Tariffs and the Theory ofOptimum Subsid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es,V01.71,N01.(Feb.,1963):44-50.
[35] Magee,S.P.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Production,and Trade:A Survey[J].Oxford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Vol.25,No.1(Mar.,1973):1-43.
[36] Mundlak,Y. Further Implications of Distortion in the FactorMarket[J].Econometrica,Vol38,No.3(May,1970):517-535.
[37] Murakami,DeQiang Lin,K.Otsuka.Technical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amongSocialist Enterprises:The Case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in China[J].Journ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1994,(19):410-433.
[38] Farrel,M.J.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Journal of Royal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1957,(120):253-290.
[39] Jonhson,H.G Minilnllnl Wage Laws: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CanadianJournal of Economies,V01.2,No.4(Nov.,1969):599—604.
[40] Kumbhakar,S.C.Alloeafive Distortion,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put Demand inU.S.Airline:1970—1984[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33,No.3(Aug.,1992):723-737.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三
[1] 保罗·克鲁格曼. 地理和贸易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罗纳德·哈里·科斯(盛洪等译).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 罗纳德·哈里·科斯(盛洪、陈郁译). 企业、市场与法律 [M].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克鲁格曼(张兆杰译). 地理与贸易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 [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 韦伯. 工业区位论(1909,中译本)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卫龙宝等. 产业集群升级、区域经济转型与中小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特色产业集群案例的研究 [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 林毅夫. 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 李凯,李世杰.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4.
[10] 李勇.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升级战略研究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11] 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2] 孙洛平,孙海琳. 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13] 王缉慈等. 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 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 徐强. 产业集聚因何而生——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 [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6] 张聪群. 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7] 方玉琴,汪少华,裘明军. 内生型产业集群成长及动力分析——以浙江市场主导集群为例 [J].科技管理研究,2006(5):57-60.
[18] 吴德进. 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组织发展——基于交易费用的分析视角 [J]. 经济学家,2006(6):89-95.
[19] 王缉慈. 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J]. 地域经济与开发,2004(4):P34-36.
[20] 罗若愚. 我国区域间企业集群的比较及启示 [J]. 南开经济研究,2002(6):52-55.
[21] Doeringer Peter B., David G. Terkla. Why Do Industries Cluster? [J] In BusinessNetworks: Prospect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ed. Udo H. Staber, Norber V.Schaefer, and Basu Sharma,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1995.
[22] 石忆邵. 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1-46.
[23] 吴德进.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 [J]. 中国工业经济与管理,2004(10):2-9.
[24] 谭文柱,王缉慈,陈倩倩. 全球鞋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制鞋业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以温州鞋业集群为例 [J].经济地理,2006(1):60-65.
[25] 叶建亮. 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 [J]. 经济科学,2001(3):23-30.
[26] Jessica Le Veen. Industry cluster literature review [J]. Urban and RegionalDevelopment. Plan 1998, 261:27-30.
[27] 陈柳钦. 专业化分工下的产业集群演进 [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6-51.
[28] 陈柳钦. 产业集群的演进:一个基于专业化分工视角的解释 [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3):46-51.
[29] Kaldor, N. The Role of Increasing Returns, Technical Progress and CumulativeCausation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J]. EconomicAppliquee, 1981, Vol.34. Reprinted in The Essential Kaldor ed. F. Targetti and A.Thirlwall 327-50. London: Duckworth, 1989.
[30] 邹樵. 高新区共性技术扩散类型的经济分析 [J]. 科技管理研究,2008(8):20-26.
[31] 樊星,路世昌. 产业集群互补性知识超边际模型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08(6):492-494.
[32] 潘百祥. 产业集群与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浙江省 5 地市的实证 [J].浙江学刊,2009(4):204-208.
[33] 张华,梁进社. 产业空间集聚极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2007(3):14-24.
[34] 樊星,路世昌. 产业集群互补性知识超边际模型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08(6):492-494.
[35] 汪斌,董赟. 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 [J]. 学术月刊,2005(2):29—36.
[36] 张毅,陈雪梅. 分工演进、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的一个形成与发展机理的一个解释 [J]. 当代经济科学,2005(5):58-61.
[37] 肖敏,谢富纪. 我国内生新型产业集群的特征与类型 [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2):97-100.
[38] 兰肇华,杨青,严昌宇.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识别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08(7):527-530.
[39] 王芹.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477-479.
[40] 张杰,刘东.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框架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