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建筑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41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研究,对于城乡空间融合发展而言,田园乡村的特色建设既是培育空间极化驱动力、推进经济增长的核心目标,也是激发乡村空间活力、提升城乡经济发展动力的手段。借助空间的极化动力来激发空间创新,通过特色设计来实现乡村空间品质提升、村居环境改善与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形成极化理论视角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结论如下:(1)要实现田园乡村空间的特色目标,必须打破一般因循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借助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碰撞的“火花”,运用“空间-极化”理论观点、模式方法的新生计划动力,来解决乡村空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以空间设计要素动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空间特色功能建设转化培育的增长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增添新动力。以田园乡村特色空间设计创新,拓展空间的极化聚合效应,让苏州乡村特色空间的极化动力反哺促进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2)从空间极化理论视角分析、发现田园乡村空间中突出的极化分类要素特征。不同类型的特色田园乡村其极化要素的特征与动力强弱不同。在进行空间的动力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乡村选取合适的空间要素作为内生“极点”动力,使其与其他空间要素产生积极的互动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城镇源于乡村,乡村源于土地。乡村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经济社会构成的基础,“以农立国”的治国思想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方针政策中。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十九大报告,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给乡村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发展机遇。同时,配合“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建设行动,是对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乡村振兴的延伸组合推进,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城镇村的梯度层级引领与特色互补作用,突破疆域隔阂、破除经济壁垒,构筑起区域内、城乡间协同建设最具发展潜质的创新平台。2019 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村域规划要强化乡村空间治理、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优化村庄布局1。因此,城乡统筹、镇村一体、政民一家、齐心协力造福一方,走富民强国、生活安康之路乃是正理。
1.1.2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
江苏省 2018 年实现生产总值 92595.4 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 69.6%,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三分之二,逐步进入城乡发展的稳定阶段,因此,乡村建设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自 2006 年以来,江苏省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危房改造、农业现代化及“接二连三”产业链延伸、美丽乡村建设等措施,围绕“三农问题”积极探索与实践,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空间优化、历史风貌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工作成效突出,乡村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江苏乡村发展的问题关键,具体表现在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化作用不足;产业结构不完善,乡村服务业发展薄弱;资源外流、人口老化和空心化现象严重;关注物质空间改善,乡土特色受到冲击破坏;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和挑战。而“特色田园乡村”是在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对乡村发展的力量、资源、要素进行集中、集聚、集成。因此,按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要求,江苏省提出要对 100 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进行重点建设和培育,“特色田园乡村”成为“十三五”期间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江苏路径,以田园乡村增长极带动江苏省镇村协同发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是对江苏未来乡村图景的精彩描绘,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如图 1-1 所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城镇化进程让传统乡村空间呈现解构、重构、转型、提升的演化发展态势,同时所出现的乡村老龄化、空心化、同质化、动力不足与发展滞后等问题,也影响着乡村振兴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以乡村空间设计为契机,通过对设计要素体系的观念更新,探索发现能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借助“空间-极化”理论与建设实践,提出能够创新并落地实施的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策略,破解乡村空间特征弱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难题。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基于“空间-极化”理论研究,首次将跨学科的“空间-经济”理论原理拓展到中、微观的空间设计领域,结合运用乡村产业、空间极化的理论方法,挖掘苏州乡村空间的极化推力,为苏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具有一定创新价值。
(2)实践意义
当代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自然生态、聚落生活、经济生产”融合、特征鲜明的乡村空间极化发展模式。探寻空间-极化理论,创新特色田园乡村物质空间设计方法,对于协同培育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社会经济与人居环境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章 空间与极化理论的基础研究

2.1 概念
2.1.1 空间与极化
空间——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哲学上认为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康德(Immanuel 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空间是先验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空间这样描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从“虚实、有无”的角度阐述了空间的相对关系。可以看出,空间是与实体相对应的概念,从几何学来看,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划分或围合的虚体。从不同的专业邻域来看空间的概念很广泛,因而存在宇宙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等。
极化的基本概念——何谓极化?何谓极化力?极化作为动力。“极”有尽头、顶端的意思,极化是指事物在一定引力或作用力下向一端集聚,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力也成为极化力或极化作用,作为动力时可推动事物的集聚,推动发展。极化的外延与内涵——极化的基础是磁极,它具备两种状态,一是对外的排斥力、扩张力、推动力;二是吸引力、内敛力、凝聚力。

这是由于磁极内部的特殊结构关系所决定。作为磁极体它同时具备两级,具有“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基本特性。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规划中,运用磁极的原理,优化、创新“磁极体内部的结构关系”,用以解决磁极与外部既定形成的、因循的、趋于老化的关系。因为这种老化的关系基本上失去了拓展、扩张力,犹如“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处于“热寂”而进入无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创新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关系,就赋予了磁极新的动力源,让磁极产生新的极动力。
极化与空间的关系。当磁极内部空间与结构关系的载体得到新结构、产生新的极动力时,磁极点必然与周边空间、载体与环境产生力量“输出与输入”的内敛与扩张关系,于是极化的推动力在空间中就展现出它应有的状态来。

............................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乡融合理论
城乡融合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他们认为,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主要是指在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在相互吸收各自生活方式优点的基础上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协调发展从而作为一个整体空间系统。虽然国外早有关于城乡发展的经典理论,比如 19世纪,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实质是一个关于城乡关系的模型,探讨在城乡间不同产业空间分布规律;20 世纪 70 年代,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结构”理论则将城市与乡村当成相互割裂的两种地域来看待;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城乡关系出现了某种“回归”,城乡统筹发展成为西方学者的共识。麦基针对亚洲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 Desakota模式11。但是,目前国外学者对城乡融合(Urban-rural composition)的提法和研究较少12,朗迪勒里在《次级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要建立一个完整、分散的次级城市体系,要加强城乡联系,特别是农村与小城市的联系13;岸根卓郎在《第四全综国土规划》中,从系统论的角度强调城乡融合发展,要破除两者之间的界限,建立一个“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城乡融合社会14;其他学者(Wu.JunJie;Weber,Bruce A;Partridge,Mark D,201715;E.Mylott,200916;L.L.Ndabeni,201617)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城市和乡村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层面的紧密联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及“城乡融合”,是继“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概念之后中央对城乡发展关系认识的再一次深化。城乡融合思想也引发国内学者的广泛探讨。从制度环境角度,有学者提出把城乡融合发展要以制度环境改变为首要条件,要先建立其适宜城乡关系的制度环境(周凯,2011)18;还有学者认为城乡融合要完善规划引领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所需的公共要素、公共服务(陈明星,2018)19;从城市角度,有学者认为在城镇化率超过 50%的时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我国已经具备这一基础。应把城乡要素的市场一体化、城乡产业融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共同治理四项工作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走城乡融合型城镇化道路(李红玉,2013)20;从乡村角度,一些学者提出从城乡融合探讨乡村振兴问题,可以通过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创新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方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付翠莲,2018)21。也有观点认为乡村振兴在于乡村活力与潜能的激活,以城乡体制机制创新、乡村特色产业提升、生态宜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生活创建、乡村社区治理有效等基本面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推动乡村极化发展(刘彦随,2018)。
................................


第三章 “极化”视角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分析.......................30
3.1 苏州乡村空间现状特征............................................30
3.1.1 苏州乡村空间特征................................30
3.1.2 苏州乡村的现状问题分析..................................31
第四章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中的极化动力................................... 55
4.1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中的动力适用性...........................55
4.1.1 乡村空间要素的构成...............................55
4.1.2 空间动力要素的选定...............................56
第五章 基于极化理论的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策略与建议...................71
5.1 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71
5.1.1 回归乡土田园意向......................................71
5.1.2 明确空间边界等级...................................72

第五章 基于极化理论的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策略与建议

5.1 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不但为生产集聚、生活聚居、生态保护与修复做了系统规划设计,还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村落更新、乡村风貌和建筑控制等方面做了控制性修详与景观环境专项规划,这为田园乡村特色的形成与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分析之后,笔者总结了基于极化理论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的一般策略。按照极化要素对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影响的程度可对应到乡村的山水田园空间、空间布局、街巷空间、建筑空间、节点空间,对应的策略主要是回归乡土田园意向、明确村落边界等级、完善街巷道路网络、设计特色建筑空间、优化多极空间关系。

.............................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对于城乡空间融合发展而言,田园乡村的特色建设既是培育空间极化驱动力、推进经济增长的核心目标,也是激发乡村空间活力、提升城乡经济发展动力的手段。借助空间的极化动力来激发空间创新,通过特色设计来实现乡村空间品质提升、村居环境改善与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形成极化理论视角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结论如下:
(1)要实现田园乡村空间的特色目标,必须打破一般因循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借助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碰撞的“火花”,运用“空间-极化”理论观点、模式方法的新生计划动力,来解决乡村空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以空间设计要素动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空间特色功能建设转化培育的增长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增添新动力。以田园乡村特色空间设计创新,拓展空间的极化聚合效应,让苏州乡村特色空间的极化动力反哺促进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2)从空间极化理论视角分析、发现田园乡村空间中突出的极化分类要素特征。不同类型的特色田园乡村其极化要素的特征与动力强弱不同。在进行空间的动力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乡村选取合适的空间要素作为内生“极点”动力,使其与其他空间要素产生积极的互动作用。
(3)不同类型的田园乡村特色建设,具有不同的空间内生动力调整和培育过程。可以通过专家评价方式对空间极化要素进行层级选建、动力培育和品牌运营,形成极化扩散效应的过程;通过特色的“极化回流”使整个城镇-村落网络联动而形成通常的“触媒、针灸”效应。让先发展起来的特色乡村“增长极”形成引导机制、极化中心,辐射苏州城乡空间建设,不断为村落提供新的内生动力。
(4)通过“花野圩村、树山村、冯梦龙村”典型案例实证“空间极化”推动力。运用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动力设计尚需整体化、系统化,验证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来培育实现层级迭代的空间极化动力。具体的模式方法体现在“回归乡村田园意向、明确空间边界等级、完善街巷道路网络、设计特色建筑空间、优化多极空间关系”等方面;所以分类实施的空间极化要素动力设计策略对田园乡村的内生动力重塑、可持续发展具有针对性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