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外伤患者高血糖病因鉴别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7319 日期:2025-10-0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外伤患者血糖(Glu)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以探讨血糖增高的原因。方法:按患者外伤前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血清Glu和GSP检测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和酮氨氧化酶法。结果 :外伤患者中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而GSP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在外伤患者中检测GSP,对血糖增高原因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糖化血清蛋白;外伤;鉴别诊断

血糖增高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为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两类。非糖尿病性的血糖增高可由应激、输液及药物等原因引起,其中以应激性最多。临床上仅凭即时的血糖检验值,在分析或鉴别高血糖的原因时比较困难,给正确的治疗带来影响。特别是急诊外伤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往往比较严重,要求临床在患者的病情判断上做出快速正确的选择,如果依靠即刻的血糖检验值来判断该患者是否为糖尿病患者,显然存在不足。为鉴别外伤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我们对紧急入院的外伤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血糖(Glu),以探讨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为临床正确的诊治提供有用的指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08年10月经我院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急诊外伤患者,共320例,其中男265例,女55例,年龄18~57岁,平均37岁。经回顾性分析,按外伤前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分为两组,伤前有糖尿病病史22例为糖尿病外伤组,无糖尿病史298例为无糖尿病外伤组。外伤患者中交通事故占240例,坠落伤35例,其他外伤45例。正常对照组50例,为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22~55岁,平均38岁。糖尿病对照组60例,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8~58岁,平均46岁,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1]。

  1.2 仪器和试剂 用贝克曼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GSP和Glu检测。Glu检测试剂和实验参数由贝克曼公司提供,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测定。GSP检测试剂和实验参数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采用酮氨氧化酶法测定。

  1.3 方法 所有外伤患者在送至急诊室后未经输液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即刻血糖值,并在康复后再次空腹采静脉血检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均由早晨空腹采静脉血,所有测试均在采血后1 h内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外伤组、无糖尿病外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显示前三组Glu均高于健康正常对照组(P&<0.01);而GSP检测结果中,无糖尿病外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小于糖尿病无外伤组和糖尿病外伤组(P&<0.01),见表1。

  2.2 外伤组患者经治疗康复后,Glu检测结果低于入院时,而GSP检测结果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通过对外伤患者Glu的检测,结果显示:外伤患者中无论是否有无糖尿病史,Glu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外伤患者常有应激性Glu增高,其发生的原因有:机体在受到强烈或有害刺激后,出现了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增多,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2],另一方面,创伤应激时,血中胰岛素水平可显著降低[3],这些原因均可导致Glu升高,而且Glu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延长,饮食条件改善,体力活动减少及诊断水平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已达4%~6%,近年来,发病更向青壮年人群中发展,因此在外伤患者中常有一部分为原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外伤患者发病急,特别是重症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史,给临床医师对于病史的询问带来难处。因此,当外伤患者Glu增高时,临床医师较难判断原因,究竟是应激还是该患者原有糖尿病病史,给合理的药物和治疗措施选择带来困难。

  血清GSP测定是继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后又一种测定糖化蛋白的方法,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它是血清中的各种蛋白质与葡萄糖发生缓慢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其中主要是与白蛋白发生结合,由于白蛋白浓度在体内的稳定性,故血清GSP水平亦比较稳定。白蛋白的半衰期大约为17~19 d,因此血清GSP水平可反映糖尿病患者2~3周内的血糖水平,且不受年龄、性别、饮食、药物及血糖波动的干扰,可以作为血糖浓度的近期监测指标。其检测可以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快捷,易于实现自动化,测定结果准确,适合于普遍开展。

  本资料表明,无糖尿病史的外伤患者其即刻的Glu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但GSP水平低于糖尿病无外伤组和糖尿病外伤组,说明其在外伤前2~3周Glu水平是正常的,其Glu升高纯粹由应激反应引起。同时表2的结果表明:无糖尿病外伤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血清Glu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随病情的康复,应激反应消除,其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其入院时的高血糖是继发的、短暂的,不会引起持续性高血糖,而且血清GSP水平也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外伤组患者经治疗后虽然Glu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GSP水平仍然维持在治疗前水平。

  因此,在外伤患者中在检测G1u的同时检测GSP,对于确定血糖增高是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依据GSP和Glu的不同情况来鉴别患者,以利于合理使用药物,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Alberti KG, Zimmet PZ.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 Diabet Med,1998, 15(7):539-553.

  [2]吴翠珍.病理生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00-111.

  [3]Song EC, Chu K, Jeong SW, et al. Hyperglycemia exacer-bates brain edema and perihematomal cell death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troke,2003, 34(9): 2215-222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