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海萍,王兰杰,朱玲勤
【摘要】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市居民不同人群的吸烟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控烟措施。方法 2007年3-5月,在银川市随机抽取6个社区的920名居民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920人,吸烟率为49.9 %,其中男性吸烟占65.2%,女性占到17.8% ;维修、运输和手工劳动者及服务业吸烟率较高,分别为64.7%和57.7%;学生和军人最低为30.9%;30~60岁年龄段吸烟率较高,均在50%以上;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吸烟率较高,分别为65.2%和53.5%;每天都吸烟者占63.2%;每天吸烟<10支的占53.2%,每天吸烟10~20支的占40.3%。每月吸烟支出101~200元者占42.3%;有17.2%的吸烟者正在进行戒烟,正在考虑采取戒烟行为的有22.2%,有31.4%的人没有考虑过戒烟。结论 银川市城市居民吸烟率较高,其中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控烟政策,积极开展控烟行动。
【关键词】 城市居民;吸烟行为;控烟;银川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obacco consumption,smoking behavior,attitud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urban residents of Yinchuan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ies.Methods 920 urban residents from 6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standard qustionnaire in Yinchuan in 2007.Results In 920 residents,smoking rate was 49.9% and the smoking rate were 65.2% and 17.8% respectively in males and females; 30~60 years of age had high smoking rates(50% or more);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graduates had high smoking rates(65.2% and 53.5% respectively); daily smokers accounted for 63.2%.daily smokers over 10 cigarettes per day accounted for 53.2%.smoking 10 to 20 cigarettes per day accounted for 40.3%.Smoking monthly expensed 101-200 Yuan accounted for 42.3%.17.2% of were quiting this behavior and 22.2% smokers was considering quitting smoking and 31.4% of people never considered quitting smoking.Conclusion The urban residents had high smoking rate in Yinchuan city.Government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tobacco consuption in residents.
Key words:urban residents; smoking behavior;tobacco control
烟草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有调查显示,大学、高中和初中的男生吸烟率分别为46%、45%和34%。我国西南地区的贫困人口也将家庭收入的11%用于吸烟[1]。中国政府己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国正式生效。在我国开展的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中,也将控制吸烟列为主要考评指标之一。我们于2007年3~5月对银川市部分居民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以了解银川市城市居民吸烟行为、吸烟态度,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银川市6个社区的居民共计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自填或经过询问由调查者帮助填写。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为92%。调查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时向居民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的填写要求等,然后在居委会或者调查对象家中发放问卷,为确保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婚姻状况等),吸烟行为(吸烟数量、吸烟消费、戒烟等)以及吸烟态度(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周围人群对其劝阻作用等)。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0.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在调查的920名城市居民中,平均年龄为43.61岁,男女比例为2.1∶1。
2.1 居民的吸烟情况
2.1.1 不同人群吸烟率
在调查的920名社区居民中,吸烟的有459名,吸烟率49.9%,其中男性吸烟率为88.5%,女性吸烟率为11.5%。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吸烟情况见表1、2。表1 不同年龄吸烟率比较(略)表2 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不同婚姻吸烟情况(略)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不同婚姻状况吸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收入水平吸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χ2年龄=14.82,P<0.005;χ2性别=180.3,P<0.005;χ2职业=45.79,P<0.005;χ2婚姻=27.7,P<0.005;χ2文化=28.7,P<0.005;χ2收入=2.4,P>0.05)。
女2975317.8 小学及以下663451.5职业 初中19212062.5 行政管理954648.4 高中23012353.5 教师或科技人员1095348.6 大专1678450.3 商业或服务业工作者18910957.7 本科及以上2659837.0 学生或军人1815630.9婚姻状况 手工,运输,维修,16710864.7 未婚2619536.3 农林劳动者 已婚61833854.6 下岗,退休435551.2 丧偶及离异412665.0 其他593241.62.1.2 吸烟者吸烟频率和吸烟支出
被调查的459名吸烟者中,每天都吸的占63.2%,每天吸烟<10支的占53.2%,每天吸烟10~20支的占40.3%。吸烟消费每包烟<5元的占19.8%,5~10元的占44.9%,10~15元的占23.7%。每月吸烟消费<100元的占43.1%,100~200元的占42.3%,200元以上的占14.6%。
2.2 居民吸烟态度
在调查的459名吸烟者中有69%的居民注意到了香烟包装上的健康警语,有17.2%的吸烟者正在进行戒烟,正在考虑采取戒烟行为的有22.2%,有31.4%的人没有考虑过戒烟。45.2%的居民表示未来6个月以内将会考虑戒烟,有16.1%的居民要在6个月以后才会考虑戒烟,未来不考虑戒烟的占38.8%。68.7%的吸烟者在患病时仍然在吸烟。在对戒烟能否成功的调查中只有7%的吸烟者认为能够成功戒烟。
2.3 居民吸烟行为影响人群
本次调查劝说吸烟者戒烟人群中,以其爱人或恋爱对象占比例最大为50.4%,其次为父母,占23.0%,第三位劝阻有效的为孩子,占19.2%;并且有42.8%的吸烟者认为对自己吸烟行为影响最大的也是妻子或恋人。
3 讨论
本次对银川市城市社区居民吸烟行为调查发现,银川市城市居民吸烟率为49.9%,高于张丽霞城镇健康教育试点社区居民卫生知识、行为调查结果[2]。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5.2%,女性吸烟率为17.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吸烟率以30~60岁年龄最高,均高于50%,而高于张洁宏等[3]对广西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情况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不同职业吸烟率,以维修、手工、运输和服务业等为高,吸烟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和王志瑾等调查结果一致。从职业和文化程度影响因素发现,这部分人群由于处于社会的低收入层,社会压力较大,往往以吸烟来缓解压力。
本次对吸烟者吸烟态度调查发现有69%的居民注意到了香烟包装上的健康警语,有17.2%的吸烟者正在进行戒烟,正在考虑采取戒烟行为的有22.2%。这说明大部分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并开始采取戒烟行为。但被调查的吸烟者中仍有一定比例(31.4%)的人群没有考虑过戒烟。对于吸烟者而言吸烟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里不能没有烟草。很多的人把抽烟作为一种社交方式。为此我们不难发现居民吸烟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影响。在控烟措施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约束吸烟行为,对控制吸烟也有一定效果。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劝阻吸烟者控制吸烟的人群中以其爱人或恋爱对象为主(50.4%),并且吸烟者认为劝阻效果较好的也是这部分人群,另外,吸烟者父母和其孩子也是对吸烟者吸烟行为影响最大的人群。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吸烟者家人进行吸烟劝阻,达到使其戒烟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男性、30岁以上、服务业及手工制造业、运输业、高中以下文化的人群吸烟率最高。因此在控烟工作中,要针对不同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控烟健康教育对策、方法和干预措施。在继续做好青少年的控烟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以21~30岁男性人群为控烟干预的重点,从低年龄人群开始,阻断其进入吸烟者队伍;应将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和教师等作为带头控烟人群,倡导领导层和示范人群带头不吸烟、不敬烟和主动戒烟,鼓励其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在控烟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4]。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对控制吸烟提出如下建议:
1.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控烟政策,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减少和控制吸烟场所,可以限制吸烟者的吸烟行为,达到控制吸烟的目的。
2.在社区广泛开展戒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教育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普及性、灵活性、生动性,能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利用社区文化对居民无形的、潜在的影响,劝阻吸烟居民拒绝烟草,放弃吸烟,从而降低居民的吸烟率。
3.开设戒烟门诊:很多吸烟者有戒烟的愿望,并且也采取过一些戒烟措施,但戒烟成功率很低,应开设戒烟门诊,为戒烟者提供科学的戒烟措施和手段,帮助戒烟者达到戒烟的目的。
4.监督执行:对控烟政策的执行进行必要的监督,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促使控烟政策能够很好的执行,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巍,吴华伟.烟草危害与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38-39.
[2]张丽霞.城镇健康教育试点社区居民卫生知识、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4):356-358.
[3]张洁宏,唐振柱,陈兴乐,等.广西岁及以上居民吸烟情况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2006,12(5):272-275.
[4]杨焱.烟草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 5):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