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路优泰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260 日期:2025-10-27 来源:论文网

       作者:刘英华, 申银霞, 沈朝晖, 周保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路优泰(圣.约翰草提取物膜衣片)与单纯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ICD-10诊断焦虑障碍标准的75例青少年分为两组,路优泰合并认知-行为法(研究组)35例,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40例,疗程9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3周起,研究组和对照组两量表分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或0.01)。结论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路优泰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能更快降低焦虑分值,改善焦虑症状。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路优泰;青少年;焦虑障碍

     2001年,国内一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5.2%的中学生存在强迫、偏执、焦虑等症状。严重焦虑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出汗、恶心、大小便频率增加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坐卧不安、紧张性头痛、颤抖等运动性不安,并伴有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致使学习效率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美国心理学家Ballenger认为认知-行为疗法是唯一在经验上有效治疗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手段[2]。路优泰作为12岁以上儿童使用的抗焦虑剂,对焦虑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本文对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路优泰与单纯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的疗效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8月-2009年5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银川一中心理咨询室就诊青少年学生共75例,均符合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50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14分,排除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及药物过敏、癫痫、青光眼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路优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17.5±1.5)岁,平均病程(1.5±0.5)年。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16.8±2.6)岁,平均病程(1.6±0.8)年。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大致相似。本研究中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运用SAS和HAMA[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5、7、9周评定。

  1.2.2 研究组 路优泰为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Z20040002,进口药品标准:JX20030038,产品批号:0800408)。起始剂量为每次300 mg·d-1,早餐和晚餐后服用,1周后每日3次服用,即加至目标治疗剂量900 mg·d-1。根据疗效及安全性在2周内适当调整剂量,换药清洗期为2周,采用个体化剂量。疗程9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药物,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1.2.3 认知-行为疗法 主要内容有帮助求助者找出歪曲、错误的非理性信念,直接对其提出疑问,指出不合理所在,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示范对已有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应如何理性分析解释,并结合使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前3d 每天治疗1次,每次40min,此后每3d 治疗1次,4周后改为每周治疗1次至第9周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量表分数结果分析

  表1结果显示,治疗第3、5、7、9周,研究组和对照组HAMA量表分数与治疗前(基线)量表分数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开始,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或0.01)。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量表分数比较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SAS量表分数结果分析 表2结果显示,治疗第3、5、7、9周,研究组与对照组SAS量表分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基线)量表分数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开始,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或0.01)。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SAS量表分数结果分析

  3 讨论

  青少年时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青少年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抑郁表现。目前,在焦虑障碍的治疗领域中,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抗焦虑药物治疗是一种发展趋势。对于18岁以下人群,大多数抗抑郁、抗焦虑剂对心血管、肝肾的副作用影响较大,均不推荐使用或禁用,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对儿童、青少年有潜在的心脏毒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CSM)、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均发出警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而路优泰为纯植物制剂,可作为1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使用的抗抑郁、抗焦虑剂。路优泰的主要成分金丝桃素和贯叶金丝桃素可能是抗焦虑、抑郁的关键成份,金丝桃素能提高脑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γ-氨基丁酸(GABA)的水平,贯叶金丝桃素抑制突触小体对5-HT、NE、DA的摄取,且具有相同的亲和力[4]。另有研究表明[5],路优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适合青少年学生使用。

  本文观察了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使用路优泰,与单纯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9周的疗效,发现从第3周起,两组患者的HAMA、SAS评分与治疗前基线分数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提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路优泰与单纯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从研究组和对照组评分差异显示,前者较后者能更快降低焦虑分值,改善焦虑症状。

  综上所述,对于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治疗,在常规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建立积极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处理应激事件的同时,建议配合适量路优泰来尽快缓解和控制焦虑症状,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226-227.

  [2] Lauren B.变态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5:115.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53.

  [4] Thiede HM,Walper A.Inhibition of MAO and COMT by hypericum extracts and hypericin[J].J Geriatry Neurol,1994,7(Suppl):54-56.

  [5] 于恩庆,汪洁.支持性心理治疗合并抗抑郁剂路优泰治疗青少年学生抑郁障碍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2006,6(1):44-4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