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905 日期:2025-11-03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安柯,邱洪进,刘丽明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壮医药线点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组织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至今病因不明。本病侵犯多个关节,而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一般均为正虚标实之病,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笔者近年来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最小24岁, 最大7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1987年分类标准[1]: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痛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有上述七项中的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2.治疗方法 ①整体取穴:根据整体治疗原则,患者每次取背部督脉经和膀胱经,取肝俞、脾俞、肾俞和命门穴,手足阳明经曲池、足三里及足少阴肾经太溪穴。②局部取穴:根据患者受累关节取穴,肩关节取肩禺、肩贞、肩内阿是穴,肘关节取曲泽穴,腕关节取阳池、阳谷、阳溪穴,指关节取八邪穴,膝关节取膝眼、膝阳关、阳陵泉穴,踝关节取解溪、昆仑、丘墟穴,趾关节取八风穴。治疗时遵循以上选穴原则,采用壮医药线直接灼灸在选定的穴位上,一点为1壮,一般每次每穴灸1~2壮,10次为一个疗程,停3~4天后再行下一个疗程。
  
  3.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治疗3个疗程后疼痛消失,功能恢复,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有效:症状减轻,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功能均无改善。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6例,占44.5%,显效12例占33.3%,有效5例,占13.9%,无效3例,占8.3%,总有效率91.7%。

  典型病例

  曾某,女,57岁,2005年10月18日就诊。主诉:双指、膝关节、踝关节晨僵、肿痛3年余。经多家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药、西药、针灸治疗,效果不佳,现觉症状加重,行走困难,伴头晕、怕冷、腰膝酸软,舌淡红,胎白腻,脉沉细。X线摄片示:病变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轻度狭窄,骨性关节面模糊,血沉103 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为痹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瘀阻经络。按上述方法治疗1个月,症状全部消失,行走自如,查血沉10 mm/h,类风湿因子阴性,恢复正常工作,1年后随访,未复发。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组织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至今病因不明。本病侵犯多个关节,而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肝肾亏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邪之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正如《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善病痹”,《济生方·痹》亦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治疗以补肝肾、益气血,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宣痹止痛为主。方取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俞穴,起到温阳益气、补益肝肾、调和气血作用,取上下肢阳明经穴、曲池、足三里等穴,以取其阳明经多气多血,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疼痛局部循经取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邪等无所依附,痹痛遂解。临床上多采用温针法、灸法、火针法治疗痹证,正如《灵枢·官针》云:“猝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临床采用火针疗法,疗效显著,李文增[2]采用火针治疗RA 25例,发现火针治疗RA集刺法与灸法于一体,共同起到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功能、控制风湿活动的作用。唐治安等[3]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RA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多种壮医药制备液浸泡过的直径约为0.7毫米的苎麻线,取出后将一端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碳炭,然后将此炭火迅速而敏捷地直接灼灸在人体穴位上,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具有消炎止痛、宣痹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散结、祛风除湿、活血行气、强壮补益等功效。其作用机理是以温热和药效的穴位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恢复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康复,经过对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治疗和观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效果灵验、适应证广、无污染、容易学习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

  [2]李文增.火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5例[J].山西中医,2002,18(3):38.

  [3]唐治安.穴位埋线配合火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J].河北中医,2002,24(9):69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