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衰2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COPD合并呼衰4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COPD合并呼衰2型的患者,在常规抗炎、平喘、化痰等基础上同时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对照组21例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23±2)、心率(8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34±8)、心率(106±28);观察组SPO2(85±6)高于对照组(43±36),观察组PaCO2(60±5)低于对照组(87±13)。pH、PCO2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COPD合并2型呼衰者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呼吸机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衰;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衰是常见的急危重症。2005年1月-2010年4月对42例COPD合并2型呼衰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2例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及2型呼衰的血气诊断标准[1]。观察组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对照组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0岁,病程均为5-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6h-1周应用呼吸机。
1.2治疗方法:
(1)对照组常规抗炎、平喘、化痰、营养支持治疗,及纠正电解质紊乱:(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采用澳大利亚瑞思迈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S/T-D-20型),使用呼吸模式(S/T),吸气压8-20mmHg,呼气压4-8 mmHg,氧流量5-8L/min,通气时间3-20d,每天9-21h;持续应用至病情好转,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氧浓度&<35%,调整压力从小开始逐渐增加,最终使PEEP达8-12mmHg,气道压&<30mmHg。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血pH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Z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观察组患者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升高,CO2CP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和血气指标的比较
3讨论
COPD合并2型呼衰是常见的急危重症。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对于此类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正压给氧已成为基本治疗原则[2],合理应用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可使患者短期内SPO2升至生理水平,纠正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3]。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作功,较鼻导管吸氧更迅速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组织缺氧;气道正压给氧气流使气道内泡沫破裂,有利于通气,且其具有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小的优点,避免了在气管插管或切开后由于大量吸痰及呼吸道暴露于空气中引起的交叉感染,导致病情恶化或拔管困难[3]。
本文21例COPD并发2型呼衰的患者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明显纠正了缺氧和CO2潴留,改善了临床症状,避免了气管切开及有创机械通气,均好转出院。有7例出现腹胀,其因气道压力高&>20cmh3O时有可能超过食道贲门的压力或反复吞气引起;9例出现咽干,均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因此,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选择自主呼吸与呼吸机配合(S/T)模式。具有排痰能力,且无机械通气禁忌证者,应及早应用。在使用时应耐心向患者家属说明必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注意湿化,指导患者用鼻呼吸,防止咽干,腹胀及痰栓形成,必要时置胃管排气,加强护理,均能提高疗效。使用时注意昏迷患者及痰液黏稠患者慎用,因可导致通气不畅甚至窒息;上消化道出血及咯血的患者应慎用,因易使血液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5(8):453-460.
[2]王风芝,冀锐锋,张雪娥,等.BIPAP式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9(2):100.
[3]Kralls. BiPAP in severe ac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JE-merg Med,2002,23(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