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血糖水平的检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955 日期:2025-11-0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张桂秋,张瑶琴,纳鹏虹

【摘要】 目的检测不同方式分娩的新生儿血糖水平,指导临床护理计划的实施。 方法取剖宫产和正常分娩产妇及其正常足月新生儿各100例,采足跟血用血糖仪测试,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下新生儿出生后即刻、6h、12h血糖变化。结果剖宫产组产妇血糖为3.4-7.0mmol常产妇组的4.5-9.3mmol(P&<0.01),新生儿生后即刻、6h、12h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6、0.407、1.163,P&>0.05)。结论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新生儿生后源于母体的糖源中断,通过有效的母乳喂养、自身调节,使生后12h内血糖达到平衡。

【关键词】 分娩方式;新生儿;血糖水平

 为观察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变化,正确指导喂养,我们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和新生儿478例中,抽取剖宫产孕妇及其新生儿100例作为实验组,孕妇年龄23-40岁,平均32岁,术前均禁食6h以上;取正常分娩孕妇及其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孕妇年龄19-34岁,平均29岁,两组孕妇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孕产妇均无妊娠期合并症,且为足月分娩(胎龄≥37W,体重≥2500g,Apqar评分&>7分,实行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剖宫产新生儿体重2600-4400g,平均3457g;正常分娩组新生儿体重2800g-3950g,平均3320g,两组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分娩后即刻,均放置在新生儿辐射台保温至体温恢复到36℃以上。

  1.2实验方法:

  取新生儿出生后足跟血0.03-0.05ml快速血糖测定,于新生儿出生后即刻、6h、以及12h分别作血糖检查,发现异常时可酌情增加检测次数。孕妇于分娩前0.5h内采集指端末梢血行快速血糖测定。

  1.3血糖异常的诊断标准:

  糖代谢紊乱诊断标准按《儿科学》第6版 ,新生儿血糖低于2.2 mmol/L为低血糖,高于7.0 mmol/L为高血糖。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分娩前30min血糖的比较:

  实验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种方式分娩后新生儿3个时段血糖水平的比较:

  见表1。表1两组新生儿3个时段血糖水平的比较

  3讨论

  临床上一些医务人员或产妇家属会认为剖宫产新生儿要比正常产新生儿出生后血糖低,容易发生低血糖。再因手术疼痛原因,术后产妇做不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所以过早使用奶瓶,喂养配方奶粉,使新生儿很容易  产生乳头错觉,影响母乳喂养的实施。有研究表明[1],产妇禁食致胎儿脐静脉血糖下降,但健康胎儿糖代谢基本正常,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资料显示,生后来自于母体的糖源中断,新生儿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完成糖代谢的过程中,正常新生儿都能够完成正常调节,使生后12h内血糖达到平衡。

  有研究证明[2],通过对1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3d内血糖值进行监测,在生后6、12、24、48、72h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纯母乳喂养组与配方奶粉喂养组新生儿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的发生,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医源性因素、喂养困难、感染、糖尿病母亲娩出儿等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3]。本资料新生儿出生6h内发生低血糖的剖宫产儿2例,占1%;正常顺产3例,占1.5%。但在护理人员的积极协助下均成功有效实施母乳喂养,且生后8h再次检测血糖,血糖恢复正常。而生后12h的新生儿没有发生低血糖的病例,故无论何种分娩方式都要协助产妇在24h内尽最大可能做到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过程,是促进新生儿肠蠕动的过程,也是新生儿通过自身调节逐步达到机体糖代谢平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晓薇,郑碧,于晓,等.禁食对剖宫产新生儿血糖的影响[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5(5):297-298.

  [2]雷菊华.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血糖浓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9):5-6.

  [3]王海玲, 王艳红, 安娜, 等.新生儿血糖异常的病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4871-687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