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炎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吸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次15mg,每天2次氧驱动雾化,连用7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症状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也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氧驱动雾化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盐酸氨溴索
我院儿科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3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新生儿肺炎60例,胎龄33-39周,排除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所有病例符合《新生儿医学》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1],并经X线胸片确诊。将60例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性别、年龄、胎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拍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抗感染、必要时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盐酸氨溴索15mg加人生理盐水2ml,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氧驱动雾化吸人,均每日2次,疗程7d。
1.3疗效判断标准[1]:
治疗7d后进行疗效比较,显效:治疗7d咳嗽、气促、三凹症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有效:治疗7d咳嗽,气促、三凹症减轻,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无效:治疗7d上述症状及肺部体征均无改善。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
2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住院天数比较及疗效的比较见表1-2。表1两组症状、体征、住院时间的比较表2两组疗效的比较
3讨论
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于治疗新生儿肺炎十分重要。传统保持呼吸道通畅多采用拍背吸痰,常规雾化吸入雾滴大,难以到达下呼吸道,而新生儿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差,下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比较困难。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的动力型祛痰药,是溴已新的活性代谢产物,其作用机制为[2]:(1)盐酸氨溴索主要作用于下呼吸道分泌细胞,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排出;(2)同时该药也可增加呼吸道纤毛的运动频率和强度,促进痰液排出,增加呼吸道自净作用;(3)当氨溴索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由组胺引起的痉挛的支气管黏膜平滑肌松弛;(4) 盐酸氨溴索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它可以清除氧化物减弱支气管黏膜损害的高反应性,促进肺泡Ⅱ型细胞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分泌,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充气,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缩短肺炎病程。此外,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时,能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减少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3]。本文采用氧驱动雾化是以氧气为动力,借助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时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触小管吸出,再被高速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形成药雾喷出,随患者的呼吸而进入呼吸道 。氧气驱动雾化形成的雾滴颗粒小直径为2-4μm,雾化药物更容易吸入播散入毛细支气管和肺泡而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作用[4]。
本组结果也表明了盐酸氨溴素佐治新生儿肺炎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啰音、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吴圣楣,陈惠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6-297.
[2]张琼.盐酸氨溴索的药理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12 (4):111.
[3]Dere1le J.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and asthma in children: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J].Arch Pediatr,2004,11(1):103.
[4]何光生,汪含仔,陈元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 (4):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