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宝玲,马捷,孙巧惠,周琛,王倩
【关键词】 断指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1临床资料
200210/200410,我院共完成断指再植手术350例,计464指. 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8指,经过密切观察,妥善处理,成活23指,成活率为85%. 血管危象的判断: 血管危象分为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 动脉危象又分为动脉痉挛和动脉栓塞. 因静脉血管平滑肌少,很少会发生血管痉挛,故静脉危象多为静脉栓塞. 动脉危象的表现: 再植指肤色苍白或呈浅灰色,皮温下降,指腹张力下降,指压充血反应不明显,指端皮肤小切口出血. 微型超声Doppler检查不到血流声. 静脉栓塞表现: 再植指肤色暗红、发紫,起水泡,早期指端小切口溢出暗紫色血液,无指充血反映. 皮肤张力增高,皮温逐渐下降,超声 Doppler检查时声音减弱至消失.
2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血管因素、血管外因素、血流与血液的因素、精神环境因素、疼痛、吸烟等. 因此,血管危象的预防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做到主动和有效. ① 病室要求: 病室宜安静、空气新鲜,每日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病房室温控制在23~25℃之间,避免室温的突然变化,必要时室内要配备取暖设施. ② 局部保温: 患肢60 W持续烤灯,距伤手约30 cm. ③ 患肢位置: 术后患肢正常位置应放在略高与心脏的位置,过高、过低或不当的位置均可导致末梢血液循环的障碍;严禁侧卧位,以防止肢体受压,影响血供和回流. ④ 及时补充血容量: 30 min测血压,保持收缩压在120 mmHg (1 mmHg=0.133 kPa) 以上;定时采血化验血常规;及时输血、补液,以防止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的血管痉挛和吻合口栓塞. ⑤ 抗凝及扩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 既可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血小板凝集功能和黏附率,还可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⑥ 临床观察指标: 皮肤颜色应为红润色,且指甲粉红、指腹饱满,富有弹性,指压充血反映时间应为1 s,再植指皮温与健侧(邻近正常部位)温差不超过3~4℃即可. 注意指端侧切口观察,即在平甲弧线与侧正中线的交点处,用手术刀做深3 mm,长5 mm 的皮肤切口,立即有新鲜的血液流出,说明再植指血液循环正常. 以上观察指标应在术后24 h以内每30 min观察1次,3 d以内应每1 h观察1次,以后可每2 h或6 h观察1次. ⑦ 避免或减轻伤口的疼痛: 在治疗、换药前应肌注安定 ;各种操作动作均应轻柔;术后3 d常规使用止痛剂,以避免疼痛造成的血管痉挛.⑧ 禁烟: 包括主动和被动吸烟,防止因吸烟造成的顽固性血管痉挛. ⑨ 心理护理: 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疏导解决患者的心理顾虑、思想负担及疑难问题,消除患者思想和精神负担. ⑩ 血管危象的处理: 仔细寻找可能引起血管危象的原因,积极消除诱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臂丛阻滞或硬膜外神经阻滞以扩张血管,或利多卡因局部封闭;迅速静推婴粟碱注射液30~60 mg后观察30 min;对于发生静脉危象时的处理,可根据血液回流的变化采用指端侧切处理法和拔甲处理法. 另外,在护理中发现原发伤对于再植指成活及术后拔血的再植指成活有极大影响,拔血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术后感染、血管栓塞、痉挛而导致的失败,不可轻视,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转贴于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浅析及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