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怎么写「金融论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6956 日期:2023-07-23 来源:论文网

  文献综述怎么写?文献综述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的文献综述,以“G 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为大家讲述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文献综述范文

  一、论文

  1、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和发展趋势等。

  2、正文

  文献综述的重点。通过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等,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3、总结与展望

  对正文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

  4、参考文献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条,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二、论文摘要

  供应链金融是指供应链条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借助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来提高自身的信用,并由此获得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授信,其本质是一种融资模式。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审批流程较为复杂,融资效率低下,因此,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新型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有效结合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抵押和担保等主客观约束而导致的融资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融资效率。但是新的融资方式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随之产生的诸多风险也值得关注,其中最为重要也最难把控的就是信用风险。因此,企业如何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同时进行信用风险分析并加以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发展较快、问题较多的G公司为研究对象,对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进行探究。论文首先介绍了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动因以及模式;其次研究了G公司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次,本文对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来源进行识别后,在阅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之上,选取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最后,根据G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结果,结合G公司目前信用风险控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控制信用风险的具体对策。本文构建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提出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对基于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操作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有效应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提供指导和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文献梳理表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模式、职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伴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学者们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评价和控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研究方法由定性到定量,然后到结合二者进行分析,使其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多元化。在这之中,国外研究出的先进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和控制策略值得本文借鉴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扬弃”批判继承精神,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对待国外文献。在供应链金融研究方面,能够从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查找到很多信息,可谓汗牛充栋,不得不说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仍有一些瑕疵之处:首先,很多学者第一章 绪论7在研究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在了中小企业身上,而忽略了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因此导致评价体系并不完整,从而使得学术方面的研究落后于业界实践。其次,学者们没有从各行各业的特殊性和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因此建立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不具有行业特色。最后,学者们对信用风险的评价往往是基于财务指标进行的评价,因此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所以,本文以现有的研究作为出发点,结合了案例企业 G 公司,从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其出现的信用风险。在对 G 公司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时候,从供应链整体和行业性质进行考虑,建立适合于 G 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在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同时也重视供应链整体运行状况、融资资产情况、供应链金融平台等非财务指标进行选取。根据指标因素影响的大小,提出控制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策略,促进 G 公司平稳健康的发展。

  四、论文结论

  现阶段因为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还有较多的提升空间,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发展中遇到的信用风险成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中最关键、也最难管理的风险。所以,本文将 G 公司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定性和定量彼此相结合的方法,对互联网平台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开展了全面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G 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重点依托供应链金融平台而进行,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等予以授信,提供供应融金融服务。按照业务的分类能梳理成下述三种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与信用贷款融资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在持续增加,所以,更易形成信用风险。结合各种融资模式的特征我们发现,G 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重点是受到信息不对称等要素的影响,如果供应链中有一方出现违约现象,那么 G 公司就应负担经济损失。此外,从G 公司供应链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G 公司的逾期金额在不断增加、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 G 公司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容易造成信用风险。(2)在过去的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仅注重某个企业,并且观察的重点是融资企业的财务指标。然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金融机构更注重的为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真实交易状况、信用情况与可能出现的外部风险要素。因此,在识别 G 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识别分析。内部信用风险可以从核心担保企业、融资企业、供应链运行状况、融资资产变现情况、供应链金融平台这五个方面进行识别。外部信用风险可以从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状况进行识别。通过这样才能对 G 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的研究,为后期构建 G 公司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奠定基础。(3)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适用于 G 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最终得到 G 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落在“一般”的区间,进一步分析得出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结果为“较高”。这表明在 G 公司目前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活动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还是来源于融资企业所带来的风险,如果 G 公司想要更好地发展供应链金融,一定要做好对融资企业加强审核与监管,防范信用风险;其次是供应链金融平台所带来的信用风险,评价结果为“较高”。由于 G 公司所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活动都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操作,依靠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上累积的相关信息对融资企业进行资料的审核和贷款的发放,此时对互联网平台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剧了 G 公司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相比之下,核心企业、供应链运行状况、宏观状况、融资资产情况等带来信用风险影响较小。(4)在对 G 公司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本文提出了防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范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相关措施。从 G 公司的角度出发,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主要有:需要加强融资企业审核,完善跟踪及管理机制;减少信用风险损失,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定期进行融资平台测试,提升融资平台安全系数;建立信用风险止损机制,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五、参考文献

  [23]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02):14-16.

  [24]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194-206.

  [25]徐学锋,夏建新.关于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 [J].上海金融,2010(3):23-26.

  [26]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4):80-86

  [27]牟伟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测评[J].财会月刊,2014(10):42-47.

  [28]宋华,陈思洁.供应链金融的演进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个理论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05):95-104.

  [29]夏雨,方磊,魏明侠.供应链金融: 理论演进及其内在逻辑[J].管理评论,2019.31(12):26-39.

  [30]熊熊,马佳,赵文杰,王小琰,张今.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04):92-98+106.

  [31]胡海青,张琅,张道宏.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基于 SVM与 BP 神经网络的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12. 24(11):70-80.


文献综述怎么写

  以上是金融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完成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如果你想了解论文写作的其他内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如果你需要论文指导,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