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关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本章节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展开,即学生其自身发展需要掌握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凉山彝族当地教学环境加以衡量以及个人参与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项目实验。
1.1.1 学生其自身发展需要掌握英语
根据我国教育部在 2001 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还要学习、进一步了解英语这一门语言,以及国务院在 2002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规定“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中要逐步开设当地民族语言课程以及汉语课程,同时再加开设一门英语课程。” 在此语言政策的支持下,民族地区开始逐渐开设英语课程。在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英语课程的开展一直是一个难题,有些地区由于没有英语老师,一直没能开设英语课程,例如凉山州喜德县就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没有开设与英语相关的课程。同时,一些开设了英语课程的民族地区也由于当地的语言环境、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其英语教学效果长期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英语作为立足于现代社会的一门重要语言,其价值和地位是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长期处于低效的英语教学,只能愈发拉开民族地区学生与发达地区学生的差距,不利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
1.1.2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凉山彝族当地教学环境加以衡量
在我国语法翻译法作为较早引进的外语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拥有较为悠长的历史,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发展、本土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语法翻译法注重词汇积累和语法讲解,并且强调用母语来进行外语教学。在我国正式将英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之后的前半阶段,学生英语成绩大多数地区皆用书面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学习水平,其书面考试题型阅读、翻译、写作等均注重翻译和语法,与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的不谋而合。因此,该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纳、运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我国针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逐步重视外语的输出能力。由此,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考察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此时,语法翻译法的弊端开始出现,为人们所诟病。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浸入式教学法开始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盛行。其中浸入式教学法起源于加拿大,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双语与双元文化的优秀人才,这种双语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完全浸入目标语中,通过长期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长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增进他们服务社会的个人能力。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该教学方法不断发展,成为了其他不少国家学习的模板。
............................
1.2 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综合考虑凉山彝族的实际情况,通过在结合凉山彝区实际教学环境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条件以及可行程度,并且在同一教学环境中对比两种英语教学方法的课堂应用实际情况,试分析出两种教学方法用于当地教学情境中的优势以及劣势,从而探寻出适合凉山彝族地区现阶段实施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期推动该地区的英语教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少数民族的英语教学方法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并且能够得出相应结论,即: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是所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上行得通的教学方法在所有地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
英语论文怎么写
2 理论上教学方法的对比选择研究
2.1 浸入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在本研究的后续实验中,即在使用浸入式教学方法的课堂中主要是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将学生完全置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参考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时主要参考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在其语言水平上稍微增加难度,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同时参考了温斯的语言输出假说以及朗的互动假说,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语言输入之后,需要适当的语言输出,才能较完整的掌握该语言系统。最后根据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在后续实验中的浸入式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间的对话、语言输出皆有与之相对应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其对话内容,从而达到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2.1.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是在母语习得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而言的,除学习者的母语外所学的其他任何语言均为第二语言。第二语言的学习与习得有本质上的不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有指导或无指导的情况下,有意识的获得所学知识的过程。与学习不同,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获得某种语言的交际过程,本质上与母语的获得过程相似。浸入式教学的研究者认为,第二语言的最佳掌握途径应该通过习得的方式,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地掌握相应要学习的语言,遵循学习者的发展规律,相对的避免了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以下列几种不同方位的理论为基础,颇具代表性。
2.1.1.1“监控模式”理论
克拉申是最早关注并研究二语习得理论的学者之一,在他的研究中“监控模式”理论是最为著名的理论。他认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部分即:习得过程以及学习过程。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交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以获得第二语言的信息。而学习过程则是指学习者有意识的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此过程中学生注意的是该种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语法规则。
.........................
2.2 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在本研究的后续实验部分,即使用语法翻译法进行实验授课部分主要参考了语言的机械原子观理论。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不同语言间一一相对应的原则,将英语与汉语的逐字转换、翻译,从而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语言知识结构,达到其掌握相对应的词、句、语法等教学目标。
2.2.1 语言的机械原子观
语法教学法是一种以母语作为教学用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的辨析,借助母语符号意义的转译,呈现目标语言的意义,直观便捷。语法翻译法出现的时间很早,最早出现是在 16 世纪欧洲的拉丁语教学之中。拉丁语在 18 世纪以前作为西欧的通用语,其教学主目的要强调掌握语法和背诵范文。在随后的文艺复兴中,有专家学者们对拉丁语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建议,德国教育家拉蒂希乌斯认为外语教学应该用于本族语作为教学用语,用本族语来进行词汇、语法的分析;夸美纽斯则认为拉丁语的教学要强调语法,重视系统知识的归纳以及翻译练习。由此语法翻译法逐渐形成。语法翻译法的发展原理是将各个不同的语言看成相同的体系,语言和语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词与词、句与句以及句法规则之间是一一对应,可以相互替换的。这一思想符合历史比较语言学中语言的机械原子观这一理论思想,即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语言之间句法结构相似可以任意转换,语言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运用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提倡本族语与外语之间的相互转换,认为语言和语言之间都是相通的。运用翻译的教学手段,能够系统地掌握目的语中的语法规则以及相应的语言技巧,并且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阅读和翻译水平。但其弊端在于语言和语言之间虽然相通,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两种语言可能词汇的含义范畴是不同的,应用中的社会范式也可能存在差异,翻译法无法全面准确的呈现目标语言的含义和用法,致使语言知识碎片化。
...........................
3 实证研究设计 ................................. 26
3.1 实验对象 .......................................... 26
3.2 实验所用教材 .......................................... 26
3.3 实验过程 ................................... 27
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38
4.1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 38
4.1.1 语法翻译法下的学生学习态度较浸入式教学法下的更为积极 ................. 38
4.1.2 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技术情况均呈较好发展 ......................... 40
5 结论与启示 .......................... 62
5.1 研究的结论 ...................................... 62
5.1.1 理论上的对比选择结论 ................................ 62
5.1.2 实证研究中的对比选择结论 .............................. 63
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凉山州彝区某小学四、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及教师,对其进行了共计 17 周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使用按照班级内前半学期使用语法翻译教学法,后半学期使用浸入式教学法的顺序进行授课。四年级的观察记录时间为:语法翻译法教学 20 个课时,浸入式教学法教学 18 个课时。五年级的观察记录时间为:语法翻译法教学 20 个课时,浸入式教学法教学 19 个课时。本章节主要从课堂观察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不同教学方法下课堂观察的总体情况。
4.1.1 语法翻译法下的学生学习态度较浸入式教学法下的更为积极
4.1.1.1 语法翻译法下的学生学习态度
在观察过程中,根据上文所提及的课堂观察量表,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即:课堂参与程度、课堂活跃程度以及回答问题积极程度。
四、五两个年级在语法翻译法下行课的课堂观察记录均为 20 个课时,单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论,学生在 1 至 4 课时期间的学习态度是最为积极的,学生的课堂参与人数较多,整个课堂行课十分流畅,学生针对课堂提问以及活动等都积极参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开设一门课程以及新的英语老师,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十分有新鲜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相当积极,但新鲜感过了之后,学生的表现也会逐渐回归常态,这一点在后续的课堂观察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在使用语法翻译法进行英语教学的中后期,无论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稍微有所下降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在笔者的课堂观察过程中,五年级某女生在英语课上学习态度一直非常积极,长期积极与教师互动,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积极思索并且积极参与回答。但该女生的同桌一位男生,在初上英语课时其课堂表现也较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但在笔者观察的第二次课上开始发生了变化,该男生在第二次课的前半段较为积极的参与,但后半段时间开始走神。随后的课程中,参与课堂的时间越来越少,逐步减少为零,自顾自玩耍或者是做其他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教师发现后反复提醒甚至严厉警告,但均没有实质成效。由此可见,在英语课程开设的前期,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出现一个峰值,明显高涨。但在一到两个课时之后开始逐步下降,在四到五个课时之后逐渐稳定。
英语论文参考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的结论
在前文中的研究思路中,曾提到本研究以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凉山彝区小学英语课堂应用情境的对比作为本文的研究主题,两种教学的对比因素主要包括使用教学方法所在地的教学环境、资源;教学过后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表现、态度以及教师的课后评价。因此在本文中理论上的应用比较部分主要是结合两种教学自身的特性跟其应用所在地的教学环境、资源进行比较;在本文的实践应用比较中,课堂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检测主要是针对教学后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态度;个人访谈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课后评价以及学生态度的补充。以下为本文的具体分析结果。
5.1.1 理论上的对比选择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运用的对比不难发现,浸入式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各有特点。从理论基础来看,浸入式教学法创设的出发点更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提倡根据儿童的第二语言发展水平将其置于全浸入或半浸入式的第二语言环境中,使其不经意间习得第二语言。这一过程是根据母语习得的过程发展而来的。同时浸入式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尤其是注重学生口语的训练及发展,符合我国 21 世纪对于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语法翻译法主要是从其设定的教育目标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语法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所忽略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但是语法翻译法强调用母语或通用语进行教学,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单词、语法的教授,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英语测试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谋而合,同时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中,知识点更为明确以便在学生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从理论上来说,两种教学方法在彝族地区应用均可行,且就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浸入式教学法更具有一定优势。
本研究的地区为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因此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行程度,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教学条件考虑两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要求及特点。综合来看,浸入式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要求较高,该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是熟练的双语者,对于通用语以及第二语言都要非常熟练能够实现自如的转换,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思维或是少量的英语基础。但是在凉山彝族地区,教师资源短缺一直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由于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凉山彝族许多小学一直未能开设英语课程,因此在英语教师资源短缺的前提下找到熟练的双语者相对较为困难。与之相反,教师只要有相对的英语专业知识即可以使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无任何要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