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78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英语论文,笔者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非正式访谈及结合文献研究发现,高中生写作中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包含:教师缺乏依据语言迁移规律进行写作教学、教师过于重视应试而忽略语言应用、高中英语教学评价单一等方面。其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同时反映出高中生的英语基础和对汉英文化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当下重点需要关注的难点。

第一章 高中生英语学习及写作教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理论
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基于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基本现状和基本需求。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生的基本现状是已经基本具备了完整的汉语体系和相对固定的汉语思维模式。他们的基本需求是要克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汉语知识和汉语思维的依赖,运用较为规范的英语知识进行英语表达。基于这一现实诉求,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汉英差异导致的语言迁移现象,具体表现为了解语言迁移定义、分类以及影响因素等。
(一)语言迁移的定义
“迁移”的概念最先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把“迁移”理解为一种学习活动。Ellis(1965)关于“迁移”提出一种假设,即在两项任务中,任务 1 的学习会对任务 2 的学习结果产生影响。James(1980)根据 Ellis 的观点,将“任务”换成“语言”,得到“迁移”一词在语言学习当中的具体体现。
语言迁移在早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以 Brook(1960)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看来,语言迁移只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他们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而相应出现的语言迁移也属于习惯养成的范畴。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语言学习的主要干扰是已获得的先验知识,当旧的知识成为新知识学习的干扰时,就产生了抑制,即产生“迁移”。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于一种语言从“零”开始是不现实的,因此中国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主张知识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学者对语言迁移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从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角度,他们认为学习者的内部系统在二语习得过程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出应不拘泥于对母语和二语在语言形式上的分析,而需要研究语言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层的“习惯习得论”,认知心理学对语言迁移提出了“认知工具论”的观点。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只有当学习者需要用母语对目的语进行补充和解释的时候才借助母语知识,才会出现语言迁移。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对母语的依赖或者对学习目的语的干扰,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客观现实。与此不同,认知心理学家则更强调语言迁移是学习者基于二语习得的需要的手段,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的主观意愿。
............................

二、英语写作教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在英语各项能力培养中难度最大。相应的,英语写作教学在所有类型的英语课堂中也相应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汉英写作在用词、造句、成篇等方面的差异具有透彻和深刻的认识,能够为高中生对汉英表达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对相应表达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防止高中生在进行英语写作过程中受到汉语思维和汉语知识的不利影响;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地把握高中生的写作现状,系统地分析高中生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并根据错误进行归纳分析,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事实依据。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是教师进行汉英对比教学和习作错误分析的有利抓手,值得广泛推广。
(一)对比分析理论:以中英文表达差异作为英语写作教学的依据
1.对比分析的定义与发展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1992)中有如下定义,“对比分析”指把两种语言体系进行比较,例如比较语音体系或语法。
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母语是二语习得的最大障碍。一般而言,学习者都是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外语学习,母语的运用方式对他们学习新语言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母语知识对新语言学习造成干扰难以避免。鉴于此,行为主义理论者认为,削弱母语在新语种学习过程的影响,对重建新的语言体系非常重要。结构语言学派通过对各类语种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比外语和母语之间异同进行语言学习或教学。这种观点在当时被广泛接受。由此,对比分析理论应运而生。
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密不可分。当母语的语言结构或内容对目的语习得产生促进作用的时候,便产生正迁移现象。当母语的语言结构或内容对目的语的习得过程产生干扰的时时候,便产生了负迁移的现象。所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将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是对比分析理论的主要任务。对比分析的假设或基本原理通常表述为,“如果目的语中的内容或结构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习目的语就会感到简单;如果目的语的内容或结构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时就感到困难。” 由此可见,高中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充分的将汉语与英语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利用两者的共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

第二章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是调查研究的重要一环,旨在明确调查目的并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打下基础。调查设计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并根据目的的需求以及现实已有的条件来选取相应的调查工具。调查设计需要满足可靠性和可行性的基本要求。
(一)调查目的
调查高中生英语写作以及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造成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在明晰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语言迁移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为后续结合相关的理论针对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二)问卷设计
本调查设计了高中生问卷和教师问卷。
高中生问卷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调查高中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的情况,二是以封闭式问题调查高中生对母语负迁移概念的了解及教师写作教学相应的指导情况,三是以“捐赠图书活动的感谢信”为题,让高中生进行限时写作,为分析英语教学问题提供习作样本。
教师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教师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及其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母语负迁移的认识。教师问卷的内容包括对母语负迁移的理解、教师对母语负迁移的态度以及他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针对母语负迁移采用的教学方法。
.............................

二、调查过程
(一)对象选择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广西 E 中学的 200 名高中生以及该校 36 名英语教师。E 中学属于市级重点高中,成立于 1974 年, E 中学在广西示范性高中群体中,历届高考成绩中处于中上水平,具有代表性。同时钦州地区属于北部湾经济区,是西部地区面对海外的重要港口,涉外交流项目对英语的需求日益提高,从提升教学策略的迫切性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本次选取的调查对象是高三学生及对应的高中英语教师。调查对象选择高三学生,一是因为高三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一、二两个学年的写作训练,其写作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最好英语写作水平,也侧面反映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水平;二是高三学生由于即将面对高考,对英语成绩的重视程度更高,对自身写作的反思也更实事求是;三是通过分析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高一高二的写作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选取的各班级的整体水平呈线性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整体的作文成绩如下表所示,其中一班高中生整体的作文基础稍弱,平均分为 15.5 分,及格率为 81.80%。六班高中生整体作文水平稍强,整体平均分超过 20 分,及格率达到 94.5%。


英语论文参考

.............................

第三章 促进语言正迁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45
一、提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语言迁移意识.............................................45
二、加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研,提升教师对英语写作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45
(一)加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汉英差异对比分析的能力......................................46
(二)加强教师对学生写作错误分析的能力................................ 47
结论..............................57
一、主要调查结果........................................ 57
二、研究的启示..............................57
三、研究的局限性....................................... 57
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58

第三章 促进语言正迁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语言迁移意识
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不可回避性,提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语言迁移意识,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语言迁移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具有促进作用。提高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言迁移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要正视语言迁移现象,语言迁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习惯了运用汉语的思维进行表达,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用汉语思维进行构思和行文在所难免。教师应该正视这种现象,并在教学中运用对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减少于语言的负迁移影响。其次教师要重视语言迁移现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语言知识,同时也应该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对应的语言迁移规律,只有在词、句、篇等多个层次上都对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有着清晰的认识,才能够获得对语言迁移规律更深的理解。最后,除了语言本身的因素之外,语言迁移的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包括客观的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物理环境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语言使用的契合情景,规范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使用。此外,影响语言学习更重要的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应该学习对应的国家文化和思维。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审美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了汉英词汇以及句法语篇等表达方式的不同,这也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英语论文怎么写

...........................

结论

一、主要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存在显著的影响,在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展开具体的分析发现主要的错误具体表现为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词汇层面中动词的时态变化错误,句法层面的主谓一致错误,以及篇章层面缺乏必要衔接词的问题。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非正式访谈及结合文献研究发现,高中生写作中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包含:教师缺乏依据语言迁移规律进行写作教学、教师过于重视应试而忽略语言应用、高中英语教学评价单一等方面。其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同时反映出高中生的英语基础和对汉英文化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当下重点需要关注的难点。针对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困境,研究提出:1.提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语言迁移意识;2. 加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研提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能力;3. 开展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写作教学实践;4.提升高中生基础性能力激发英语学习动机以及优化教学评价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积极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学习运用科技网络手段丰富英语写作课堂。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