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也经历了多次的实验和总结,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2003年,课程标准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新的整体思路,重新对高中课程目标内容进行了设计。从这以后,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以2003年新制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由此也掀起了新一轮的高中英语教科书编写改革的浪潮。由于新课标是教科书编写的惟一依据,教科书的多样化实际上就是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成了现在的“一标多本”。因此,新课标的颁布必将带来各版英语教科书的全面修订,这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而对各版英语教科书修订过程的总结研究,无论是对教育部正在进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或是对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还是对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目标的实现,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以下统称牛津高中英语教科书)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联合编写的。该教科书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科书围绕话题内容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在任务过程中采用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来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有上海,山东,湖南等省份都在使用牛津高中英语教科书,影响面很广。牛津高中英语编写思路新颖,内容丰富,使用范围较大,在编写理念、内容架构上都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改革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分析示范作用。因此,本文在比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七级目标内容的前提下,以该套教科书(模块一至模块五)为例,分析并总结出该套教科书的目标达成的具体情况,旨在能对今后高中英语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提出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第二节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各国政府都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把课程改革看作重中之重。而课程改革又以教科书改革为基本立足。每次教科书变革带来的教学成效,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依据,因此对教科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教师和学者们的重视。
一、从对课程改革具有的意义看,教科书作为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和课程的最终物化形态,是课程内容的直接反映,当然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设计起到了反馈调节的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界开始认真探索外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外语教学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其中引人注目的成果就是普遍采用新编的英语教科书。可以说,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的特色之一就是采用新教科书”。因此对牛津高中英语目标达成的研究和评估,实际上就是从教科书的角度对十年来英语课改成果的一次检视和探讨。
二、从教科书自身研究的意义来看,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和课程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科书的文本系统和结构内容有助于理解教科书沿革的走向。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在英语教学思想以及新课程理念不断更新、变得更科学先进的背景下,可以对高中英语教科书改革探索和更新提供参考。学者们对教科书的负面现象一向探讨良多,高凌腾(2002)的《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程晓堂(2002)的《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曾天山(1997)的《教学论》等论著都曾涉及该问题。宏观上,弱化教科书的负面性可以从对教科书结构编排系统的改革入手。这一点如果得到改进,也是新课标颁布以及坚持更新英语教科书的意义所在。微观上,倘若教科书研究者能够提供细化、丰富、便于检索的教学资源,而把组织教学资源的空间灵活让度给教师,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经验和对教科书的驾驳能力,利用教科书研发者提供的教学资源,与学生一同构建最适合自己课堂的教科书。这个改革的过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减轻了教科书研发者的压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编教科书的不用教科书,用教科书的不编教科书”的负面性特点,也随之化解不少。因此,在英语教改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在探讨如何完善教科书编撰这个命题时,我们不能孤立地只是追问教科书建设应走向何方,反思我们以往编写的英语教科书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三、从教学实践意义来看,教科书是“外语教学中仅次于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集中表现,其在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多元化功能都不可忽视。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来源,是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介质,是促成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媒体,是不可取代的学校教育的知识载体。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必须以教科书作为重要依据,因此教科书直接影响教师的备课、上课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行为。当前,一系列的新编教科书改革使教科书的功能也正变得越来越完善和系统化,随之而来的应用阶段中,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以及教科书对教师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从教科书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和教学实践对教科书的调控角度来考查教科书的编写改革,力求做到“教编相长”。
第二章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目标分析
教育部制订并于2003年颁布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涵盖了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内容。同以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相比,这部新课标从编写理念到具体结构、内容都有显著改变,标志着我国外语基础教育改革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传统的教学大纲是对一门课的内容和教学顺序的描述,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代替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它除了对课程内容、教学顺序进行描述之外,还包括课程设置、体系目标、实施方法及评估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新课标进行审视和把握时,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这次课改的重点是改变以往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的传统倾向,强调英语学习既是实践活动,又是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英语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章 牛津高中英语教科书目标达成分析...................... 41-103
第一节 语言知识目标达成分析...................... 42-64
第二节 语言技能目标达成分析...................... 64-73
第三节 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分析 ......................73-82
第四节 学习策略目标达成分析...................... 82-93
第五节 文化意识目标达成分析...................... 93-103
第四章 对牛津高中英语教科书的思考...................... 103-124
第一节 牛津高中英语教科书存在的优势...................... 104-111
第二节达成不足的分析及建议 ......................111-116
第三节 给教师的使用建议...................... 116-124
结论
本文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出发,根据教育学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教材评价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参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标准细则,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对《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文本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研究结论认为该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很好地反映了有关英语教科书功能、英语教科书编写原则和评价标准,证明编写者在编写该套教科书时,充分考虑到了最新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并且比较严格地按照新课标的目标标准来组织编写的。但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也发现了该教科书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教科书中某些内容难度偏大,词汇教学上安排的衔接不够,某些任务的编排不太适于操作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讨论,并就教材修改、教材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对文本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有不少停留在介绍层面,对教科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尚未采取访谈和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并且由于时间和篇幅关系,研究对象只包含了该教科书必修一到必修五系列。如有进一步机会,作者希望能把剩余必修六到必修的教材分析做完,并对该教科书的实际使用情况作实证分析,使本研究的结论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立,董启明主编.英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7
[2]林汝昌主编.外语教学多学科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5.
[3]束定芳,庄智象著.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林崇德主编.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
[5]马寅初,贾冠杰,姜宁编著.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6]魏永红著.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7]林立,杨传纬等著.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8]陈仕清主编.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9]黄远振著.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10]盛德仁主编.英语教与学新模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