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现实中建筑企业是没法直接管理到劳务工人的,只能层层下达指令,最后到包工头这层,包工头之上的用于各种建筑企业管理都可以,但是包工头之下的是劳务工人自行组织,这是项目管理难以到达的领域[1]。弄清楚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的规律是本文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劳务工人之间建立起桥梁,进而更加有效管理劳务工人。自组织的核心关系是社会关系,自组织具有临时性、固定性的关系,自身的行为逻辑关系,它是以关系为导向,其中诚信、信任等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业主与项目部关系十分稳定,项目部与分包部单位关系也很稳定,分包单位与老板(班组长)关系也算稳定,劳务工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流动性较大,关系不是十分固定,但研究下来其实劳务工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稳定的,他不是以简单的合同关系绑定在一起,更多是以亲属、朋友、工友等关系相联系,相互之间彼此关系都很好,平时联系好很多。老板与劳务工人之间第一次合作关系显得很脆性,合作多次后就相对稳定了[2]。调查显示一群劳务工人相对应的会是几个老板,为什么劳务工人流动性大主要还是由项目本身决定的,项目好劳务工人流动性就少,项目差流动性就大,一但产生过多的流动性,所招的劳务工人只会越来越差,因为好的劳务工人都在好的项目上去了,造成差的项目管理越来越差,甚至导致项目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我国建筑劳务工人人的分散性和无组织性使得施工中对劳务工人的组织管理自然显得十分困难[3]。
传统工程管理只管理到项目部、劳务公司,主要也是对质量、进度、安全、成本、合同、信息的管理及协调各个建筑企业、部门内部的协调,最多也就是进行三级教育。但对于劳务工人的行动,如何组织、如何管理,如何动作,他们是怎么来到工地等很少进行研究,如同一只蜜蜂如何通过自己找到花蜜,再带领一群蜜蜂找到花蜜一样。而站在自然科学角度,自组织理论提出任何系统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自发地形成从无序变成有序的系统,这对劳务工人的组织化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4]。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的集合,它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它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等 。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对于劳务工人系统来说,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创建自组织系统的条件,和形成秩序的动力是什么的问题[5]。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建筑工程劳务工人自组织的探究,通过文献整理阐述自组织相关理论,利用大量数据分析找到现阶段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形成的条件和动力以及劳务工人群体如何通过自组织的行程强化自身的权益,本文将在在多方资料以及相关问卷调查的参照下进行研究。
1.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数据方法。
1. 文献综述法。笔者查阅了知网数据、百科全书等网站,及相关图书资料。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参考大量的测评资料和成熟问卷,并且根据企业特征笔者围绕农名工自组织的特点进行了问卷设计和发放。
3. 统计数据方法。利用 SPSS22.0 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劳务工人
首先,劳务工人作为身份性概念,本质上是权利概念,而非单一的户籍概念。劳务工人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的 80 年代,按照通常的理解,是指进入城镇务工而户籍在农村的人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劳务工人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劳务工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务工人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劳务工人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劳务工人的数量为 1.4 亿人左右,广义劳务工人的数量大约为 2 亿人。2019 年劳务工人总量 29891 万人,比上年增加 633 万人,增长 2.4%,其中,本地劳务工人 9920万人,增长 3.6%,外出劳务工人 19971 万人,增长 2.7%。月均收入水平 4507 元,比上年增长 13.9%。三十岁以下的劳务工人占 70%,他们虽然不一定用于城里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但大多数已经不愿再回到农村,其目的也主要是获得生存保障而不是实现就业。
2.1.2 普通建筑劳务工人
本文所指的建筑工程劳务工人其实上并不仅指上述传统意义上的劳务工人,它仅仅是一个代名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革新,建筑工地的劳务工人主要指带有一定建筑常识和建筑技能的从事建筑工程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
.....................
2.2 建筑劳务工人的产生与发展
2.2.1 建筑劳务工人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渐开始城市建设,出现大量的建筑劳务工人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多种所有制的建筑企业成立,有民营建筑企业、集体建筑公司、股份制建筑公司以及劳务分包公司。在这个阶段,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工程项目建设也逐渐开展起来。1984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中指出,国有建筑企业将只招收不可替代的技术骨干,一线施工人员将不再按照正式固定员工进行招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施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增,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城市劳动力缺乏现象较为严重,国家对于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政策有所放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迈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却没有城镇户籍,不享受城镇福利,应时而产生劳务工人。为填补建筑业劳动力缺口,各建筑企业开始逐渐地减少“编制内”的建筑工人,转而开始增加临时的合同工,“包工头”和“建筑劳务工人”便随之出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17
3.1 问卷设计....................................17
3.1.1 问卷设计框架.......................................17
3.1.2 问卷设计构成.................19
第四章 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的研究结果............................23
4.1 建筑劳务工人基本特征描述性统计.......................23
4.1.1 基本情况分析........................23
4.1.2 基本情况总结.................................32
第五章 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的推进与保障措施................................67
5.1 推进措施...................................67
5.2 保障措施..............................68
第五章 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的推进与保障措施
5.1 推进措施
如何推进劳务工人自组织进程并优化其劳动素质成为建筑业重中之重,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劳务工人整体的劳动力素质较低,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应通过建立农名工培训制度和提高劳务企业质量积极推进建筑业劳务工人自组织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从混沌中可以产生秩序,这种秩序就是对称性破缺,作为自组织现象的典范—贝纳德对流,它形成的花样是稳定的,但构成花样的流体微团却在不断地定向运动,正是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认为,贝纳德试验形成的条件与有生命系统有着十分相识的地方。一个建筑项目中,全体劳务工人是个有生命的系统,虽然与贝纳德对流这样的物理系统有明显的区别,但通过本文分析可知,这个有生命系统也是具备开放性的,也可以产生自组织,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将贝纳德对流试验的条件“移植”到有生命的员工系统,这个员工系统同样能产生秩序,产生对称性破缺,形成自组织。要推进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发展和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1)积极推进建筑劳务工人工资增长。
从调查问卷分析可以清楚得出,收入在 5000 元以下的占到 76.2%,这是建筑劳务工人的核心问题,是建筑劳务工人的基本需求问题,也是解决壮年、中年偏多,有老龄化趋势和学历偏低、家庭负担重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所在。不解决建筑劳务工人低收入状况,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劳务人员进入建筑劳务人员行列,管理者很难找到优秀甚至仅是合适的建筑劳务工人。
2)积极推进建筑劳务工人就业渠道拓展。
在分析中得出建筑劳务工人找工作比较容易,但是能够到工地上班主要依赖于老板(或是包工头)、同乡、工友、亲戚、朋友的介绍,很少通过劳动力市场或直接应聘方式上班,更不用说通过信息平台找到工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自组织相关理论研究,科学、合理设置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了有效样本数据 378 份,并应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皮尔森系数相关性分析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计算、对比,总结出建筑劳务工人自组织下的基本特征,相关关系,进而提出有效推进和保障措施。结合建筑劳务工人基本情况、找工作情况、工地管理情况,重点对流动性、工作情绪、家庭负担进行相关性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关于劳务队伍人员的流动性:劳务工人流动性与熟悉的非同乡人数呈显著正相关;流动性与工人工作情绪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情绪越趋正常,队伍流动性就越稳定。
2)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性别、工作技能掌握情况、项目中的职位、工资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对工作情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文化程度对工作情绪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
3)关于工人的家庭负担:文化程度对家庭负担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从业年限对家庭负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