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7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12 日期:2023-06-25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在职研究生论文,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在职研究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临沂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退化研究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全球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演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叠加的结果,不同时间研究尺度,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一般来说,短时间尺度,自然因素相对稳定性大,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现代地理学家也正是沿着“人类驱动力-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全球变化-环境反应”这样一条主线,通过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加强认识,预测 LUCC变化,进而评估生态环境变化。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其动态变化对生物及其生境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在全球变化中土壤深受影响发生变化,在有人为作用加入的情况下,土壤也会反过来对全球变化产生作用。土壤退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对粮食安全、人畜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土壤退化机理、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动态演变特征仍是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共同热点。

临沂市是山东省欠发达地区之一,占据整个沂蒙山区的大部分,其中山地丘陵区,占临沂市总面积的72%,也是沂蒙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临沂市有关土地利用及其环境影响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于兴修等人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基于统计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1991-2000 年间城市及其边缘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与机制,对1995-2004 年间临沂市北部山区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土地利用呈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侯琳等人利用临沂市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和统计数据基于模型研究了临沂市 1991-2005 年间近 14 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基于以上信息,当前对临沂市 LUCC的研究成果不多,数据来源以调查统计数据为主,数据准确度不够,进而会影响后续的分析,时间尺度集中于 10 年左右,研究时段还不够长,而对于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研究还处于薄弱状态。本文选取临沂山地丘陵区作为研究区域,对于更加深入详细地研究沂蒙山区内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和环境影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相关部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政策、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提供参考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自身需要有意识的开发土地资源的活动,而“土地覆被”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或者地球表面天然形成的覆被状况。通常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被会随之发生变化,二者关系密切,可以理解为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变化过程,后者是变化的产物,在开展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研究工作时需将二者结合来考虑,本文对此不再区分开来。

(1)国外研究

伴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表层的理解和认识不断的得到深化。到了 20 世纪中叶,基于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学者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方式,从原来简朴单一的局部个案发展到以系统的观点把土地和地球表面当成统一的整体来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注意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此后在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研究计划。1991 年,两个全球国际组织——“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和“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联合发起探索 LUCC 研究的可行性。IGBP 和 IHDP两大国际组织在1993年共同组建了“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并且以《联合土地利用和全球土地覆盖变化》为题发表一篇报告。在这次报告中指出了下一步 LUCC 的研究计划:(1)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对土地覆盖变化进行分类;(2)对典型的实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社会-经济形态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分类;(3)在认清 LUCC 各种人为驱动力基础上,建立 LUCC 模型,并且要考虑与其它全球环境变化模型的整合。在1995年,“核心项目委员会”(CPPC)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RPPC)受IGBP 和IHDP 委托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科学研究计划》为题发表了研究计划,正式启动 LUCC 研究,这一研究计划提出了 LUCC 的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深入研究比对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案例;(2)建立直接观测和诊断土地覆盖变化机制的模型;(3)建立不同区域及全球的研究模型。IGBP 和IHDP 在 1999年联合发表了《LUCC研究实施策略》报告。在 2001 年,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 IHDP 在荷兰召开了“变化着的地球的挑战”的全球变化科学大会,该会议进一步推动了LUCC 研究,LUCC 的研究发展到了“全球土地计划”(GLP)阶段。IGBP 在 2003年确定了 GLP 的重点研究方向。在 2005,IHDP 以及 IGBP 共同为 GLP 研究拟定了科学规划和实施方法。在此背景下,各国学者及相关组织纷纷响应 LUCC计划,参与到LUCC 的研究当中,LUCC成为国内外和地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由于研究尺度、研究手段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研究过程中,目前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北美流派、欧洲流派和日本流派。

第2 章 研究区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117°24'E—119°11'E,34°22'N—36°22'N,现辖兰山、罗庄、河东三个县级区,郯城、临沭、莒南、沂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苍山九个县,临沂市属于鲁中山区、沂蒙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状态,山地丘陵区占到总面积的2/3,山区主要位于西部和北部、丘陵位于东部,主要分布县区有苍山、费县、平邑、蒙阴、沂水、沂南、莒南县,这七个县区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区域(图 2-1 所示),研究区土地总面积13090.92km2,占临沂市土地总面积的76.2%。

2.1 自然条件

气候:临沂山地丘陵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变率大,主要集中于夏季,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3.63℃,多年平均降水量881mm,集中于夏秋两季,能占到全年降水的 75%-85%,全年无霜期 200 天以下,水热相对丰富,适宜作物的生长。

地质地貌:研究区内地形复杂,差异明显,自北向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条主要的山脉,较大山头有 800 余座,一般海拔在 200m 到 500m,500m以上的山峰 500 余座,1000m 以上的 10 余座,其中蒙山是临沂境内的最高峰,1156m,其次是沂山 1032m。丘陵区位于山的边缘地区,是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区。

水资源:本区主要河流沂河、沭河,较大支流 1035 条,中小支流 15000 余条,沂河流经研究区内的蒙阴、沂水、沂南、苍山县,沭河流经沂水,沂沭两河流域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 70%以上。该区内 2010 年,水库加塘坝发展到 702座,对河流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蓄作用,研究区内灌溉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土壤:区内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较为丰富,丘陵地带土壤砂性大,适耕性好,但土层薄,易流失,保持水肥能力差;平原以河流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为主,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沂南东部、沂水南部、苍山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山间沟谷平原主要位于蒙阴、沂水、沂南、平邑中部、费县等,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涝洼地主要分布于苍山县,排水不畅、土质粘重,易涝。

2.2 社会经济条件

全区2010年共有人口691.58万人,216.63万户,5216个村居数,人口密度达566人/平方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991年之前一直处于波动上升状态,1991年之后开始逐渐下降。2010 年生产总值达 1165.81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2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 198.35 亿元,占研究区总产值的 17.01%,第二产业519.86 亿元,占 44.59%,第三产业 447.6 亿元,占 38.39%。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腾飞之时,临沂市也在逐步发展,目前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建成的主要有临沂市飞机场通达全国十几个城市,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临枣高速,国道G205、国道G206、国道G327、国道G310、胶新铁路、兖石铁路等,京沪高速铁路从临沂市域西侧约2公里处穿越,加上不断完善的现代化通讯网,使得临沂市成为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第 3 章 临沂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19

3.1 数据与方法..............19

3.1.1 数据源................19

3.1.2 研究方法............19

第 4 章 临沂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35

4.1 数据与方法.................35

4.1.1 数据源................35

4.1.2 研究方法.............36

第 5 章 土壤退化特征及原因分析.........43

5.1 临沂山地丘陵区土壤退化特征...........43

5.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视角下土壤退化原因探析........45

第5 章 土壤退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5.1 临沂山地丘陵区土壤退化特征

目前,沂蒙山区的土壤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是山东省内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对此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就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而言,沂蒙山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及平原丘陵过渡带,其中本文研究的临沂山地丘陵区就处在此范围内。表5-1反映出,1987、1997、2007三年沂水县侵蚀面积最大,其次属蒙阴;2000 年侵蚀面积最大的县区是蒙阴。另外平邑、费县、沂南侵蚀面积也比较大,苍山和莒南侵蚀面积小一些。1987 年研究区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 37.68%,1997 年 36.79%,2000 年 34.77%,2007 年 33.04%,20 年间土壤侵蚀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共下降了 4.64个百分点。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本研究以临沂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区域,以 1985、1995、2010 年三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基于 GIS 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收集整理了大量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筛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一步对研究区的驱动力进行了探究。通过搜集、整理、重新计算研究区有关土壤退化的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壤退化的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的结果,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退化影响的角度,探析了土壤退化的原因。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下述结论:

(1)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

① 研究区优势用地类型是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其中耕地占绝对优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60%,耕地和草地合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8%。

② 1985-2010 年的25年间,耕地出现了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最后表现为减少;草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表现为林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未利用地基本没变;唯一一种面积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的地类是建设用地。

③ 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数量而言,耕地减少最多,建设用地增加最多,且二者变化面积相当,增加的建设用地大部分来自于耕地。

④ 就整体变化状况而言,25 年间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为0.479%,研究期间临沂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程度不大;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在 27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1.92,说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较大;1985-1995 期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R<0,1995-2010期间R>0,1985-2010 整个时段内 R>0,这说明 1985-1995 期间临沂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1995-2010 和1985-2010 期间处于发展期。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地理图像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所有省份到2013年都己被添加到新课程改革的行列中,高考也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一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学地理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理所当然地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针对地理这门学科来说,地图一直是地理教学当中特别重要的教学工具,是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地域、方位、空间等概念的基础性工具⑴,而教授学生有效地从图像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地理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培养学生对地理图像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含有图像信息的题目的解答能力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能认识到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储存基础知识,但让学生感到困惑的是知识能够清晰的记住,但就是不知道运用。在学生的作业和平时的考试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图像题会选择跳过或者乱填现象,并且图像题出现错误的频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题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加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需要学习地理的学生却连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和语言都看不懂,又如何具备学习地理的能力呢。

课堂是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图表信息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高考例题的讲解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并在练习中学习如何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和信息的正确解读,从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应用相关图像信息。

1.2研究的意义

在地理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强调:中学生要建立学习结构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⑷。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教育,考试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评价机制,特别是高考。不管是从知识的掌握度还是你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高考无疑是对中学生基础教育的终结性评价最有效的一种形式。近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改革的影响,随着地理高考命题思想而发生变化。图像在试卷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这是由于现行的地理教材内容的结构比例所决定,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教育者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决定的。作者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地理图表信息能力为目标,通过实例分析与练习,来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图表信息的有效提取与正确解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2心理学理论基础

2.1生理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活动的机制和大脑的生理基础是生理心理学探讨的主要内容。其研究内容包含行为和大脑的演化研究;大脑的解剖和发展、行为之间的联系;认知心理学、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地理是语言与非语言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知识与上下文的有机结合,地理含有图表、图像的题目正是这些有机结合的体现。

2.1.1视觉生理心理学

视觉生理心理学主要是指一种心理机理反应,这种反应通常由视觉器官对外界影像的作用而产生,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从内而外,因为形象丰富的外界影像,复杂的内心心理机能,无论是在建立的相互联接和发生转化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同一个人的同一图像、不同的人对同一图像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图像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时不同的。以同样看到一朵花为例,人的心情偷悦的时候会觉其艳丽,相反,在感到悲伤时会觉其凄婉;同样的一片风景,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赏心悦目,久处之下就会感觉其平淡等口。有数据研究得出,视觉是人体的所有感官中获得知识比率效果最好的。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系统能有效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做题过程中看到类似图表图像,能唤醒学生大脑中的图片记忆。

2.1.2人的兴趣

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提到兴趣是心理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在动机。研究心理的学家林格伦指出,25%的成绩好的学生感到兴趣是学习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对于学习不成功的多种因素中,学习兴趣的缺乏占据了之多。地理有“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说法,与现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足以见得地理知识的广博和范围之大,所以在学习的地理过程中,很多的地理事物和景观石无法亲自体验的,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呈现给学生,增加学生对地理事物概念的感性理解,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揭示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对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以及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教学教育影响下学习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心理现象;研究品德素质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心理发展和教育之间的联系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包括: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皮亚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迁移理论等,以下列举本研究会借鉴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2.2.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提到:提供合理的信息对于学生的最佳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学习不是局限性地掌握信息,而应该是掌握信息并超越所给信息。另一方面,布鲁纳还强调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自然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独立探索精神。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科的知识的讨论,而不是教师或课本上内容的简单记忆。因此,布鲁纳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觉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主动发现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

2.2.2加淫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认为学习是有开始和结束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信息处理。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它形成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结构⑴。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各个学生的内在过程,但是也要戎特别注意影响这次教学过程。由此得知,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是相互对应的。学习的一个外在条件包含每个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分配、安排和掌握这些外在条件构成了教学,而教学的艺术特点所在是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之间的互相吻合。他提出了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见图1)。

3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图像题的特点和类型分析........7

3.1 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图像题的特点.......7

3.2 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图像题的主要类型分析.....8

4学生对高考题中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的现状调查......15

4.1调查基本情况.......15

4.1.1调查目的.....15

5提高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策略........28

5.1心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8

5.2理解地理图像信息的形式和特点.......28

5提高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策略

5.1心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作为地理学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广泛的应用地图和图表来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以及发展变化一直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像的呈现,用多种表现形式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图片能给课堂带来新鲜的氛围,有关视觉心理学的数据表明:视觉是人体所有感官中最有效的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一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系统可以大幅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和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习实践组成,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中的八个阶段落实到整个地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密切联系构成教学的外部实践环节,无疑将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更灵活扎实的掌握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授课者也有义务去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期望,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会得到满意结果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可以为之后的学习带来推动力。再者,教师应在教授新课之前,将地理的学习目标或者是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使其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如何利用与学习有关的有效刺激来影响有学习目标的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刺激,学习和相应的刺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递进,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通过教师讲课的声调变化或丰富的肢体语言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形成一种有效学习刺激。但此时的刺激知识保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慢慢地减弱,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应作出适当调整,利用图像信息唤醒学生大脑中相关知识网络的回忆,巩固知识点,使其变为长时记忆。

6结束语

6.1回顾与总结

通过对高中生解读地理图像信息能力调查问卷和测试卷的分析,本研究分析了学生获取图像信息能力不足的及格原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地理思维能力弱,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不能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记忆,也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迁移;不能将知识点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理图像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依靠图像来讲解知识点,直接导致学生从心底轻视地理图像,对于地理图像的学习流于形式,调查之前所做的假设得到验证。针对其原因,本研究给出了以下几点策略: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理解地理图像信息的形式和特点;明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核要求;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及实例分析;重视主干脉络,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注重能力的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作者所提出的针对提高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策略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加浬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等的支撑下,可以解决学生获取图像信息能力弱的问题。

6.2存在的不足

由于作者知识、能力和客观条件的研制,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主要表现为:(1)本文是对2009-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的分析,总结出五大类型的图像信息题型,年度跨度较小,说服力不是很强。作者缺乏教学经验,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能力也有限.(2)调查问卷对象的选择具有局限性,在做调查问卷时,作者只选择了长沙县一中作为调查对象,虽然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不能代表全体高中生的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扩大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高中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提供一个真实客观的数据材料。(3)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只是针对长沙县一中学生的测试卷和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的,缺乏全面性和实践性。而且由于作者时间的有限,无法将所提的策略实践到真实课堂,没有通过实践检验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信息披露制度是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产生和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出现而不断发展的。信息披露有两种动因:一是自愿性披露动因,主要是由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带来的,即投资者、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以及由此带来较高的谈判成本,使得经营者自愿披露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强制性披露动因,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签约前的“逆向选择”和签约后的“道德风险”,再加上信息的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求市场监管者运用行政和立法等形式进行干预。

国内外理论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缓和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具有两大偏好:配股融资和债转股偏好,而房地产行业则由于其经营周期的特点,表现出了强烈的债务融资偏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的最新数据,我国房地产企业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保持着高达 70%的负债率,可见债务融资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高投入的行业,涉及上下游产业链广,在资本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负债、高盈利行业,房地产企业从新世纪初开始就成为国家的重点调控对象。从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到2013 年“国五条”政策的推出,这期间每年国家都出台政策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调控。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信贷环境的缩紧和政策的压力,房地产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问题,一些房地产企业破产,老板跑路的案例已在温州等地上演。房地产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会造成较严重的社会后果,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要求房地产企业提高透明度,保障资金安全和社会稳定。

然而,尽管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大对财务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但是,披露虚假信息的案例仍不断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激励企业自发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动力。如果由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而导致融资成本的降低,企业自然会愿意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由此,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是否会降低融资成本就成为理论与实务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国家政策以及企业的产权性质,研究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以期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还不成熟,发行债券的企业很少,因此银行贷款是多数企业的主要外部融资渠道。当前全球经济低迷,银行信贷政策收紧,导致了多数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为了使企业持续有效的发展,保证资金链的连续运作,降低融资约束程度和融资成本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上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并引入市场化程度、国家政策和所有权性质,具体考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国家政策的调控下,国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实务界而言,企业披露的信息是债权人信贷决策的主要依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应当有助于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债权人面临着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能按事先约定条件收回的风险。债权人根据企业披露的信息来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索取与债务风险成比例的报酬。如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约束,那么企业自然会积极披露信息。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实务界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合理进行筹资决策具有一定价值。

对理论界而言,通过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将丰富对信息披露和债务融资关系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成本和对股权成本的影响,鲜有涉及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背景下,国有企业与政策性银行、政府多有“血缘”关系,是否其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性要弱于私有制企业?在我国不同地区市场发展程度不同的条件下,政府是否会对国有企业进行隐形债务担保和直接的行政干预进而影响了信息披露质量?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2 文献综述

企业的资本成本包括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发行股票、配股及增发股票。从资金需求方(上市公司)来看,股权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为发行股票取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从资金供给方(投资者)来说,股权融资成本是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而索取的必要报酬率。债务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债务成本就是公司(债权人)因经营需要向资金拥有方(债务人)融入资金而付出的支出。

如何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是实务界和理论界一直关注的热点话题。财务领域关于资金成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质量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其中国内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成本的影响上,而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较少。

2.1 关于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

在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上,国外文献多从风险补偿、股票流动性和交易成本角度进行研究的。从理论上来讲,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多该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也就越高,从而增加股票的需求,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实证研究结果也较充分地支持了上述观点。Botosan(2002)将一段时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和临时公告的数量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用套利定价模型来计算企业股权融资成本,验证了信息披露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Bhattacharya(2003) 用总收益不透明度作为替代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标,考察了总收益不透明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的总收益不透明度的提高,股权融资成本相应降低。Denton et al.(2005)的研究表明,提高企业披露程度可以使投资者对企业未来运营能力的预测更为精准,使得投资者避免对未来预测误差,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

2.2 关于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

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缔结而成的,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债权人除了要求企业定期还本付息外,还有风险溢价的求偿权,目的在于补偿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东与经营者合谋转移债权人财富的风险。因此,企业为了顺利融到资金并降低融资成本,就须降低债权人对资金风险的评估水平。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国内外学者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致的结论: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助于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2.2.1 国外文献回顾

Sengupta(1998)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用公司债务支出费用、债券的收益率和债券信用级别作为债务成本替代变量,以权威机构对这103家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打分作为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将融资数量、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透明的程度与债务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他认为这是由于当企业信息透明度较高时,企业的利好消息和不利消息都会及时披露,因而债权人要求的风险补偿也低。

Fan Yu(2005)以英国创业板市场的评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用同期国债收益率与企业债券的综合收益率之差来作为债务成本的替代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

2.2.2 国内文献回顾

于富生、张敏(2007)选取在深交所上市的305家公司为样本,以深交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评价等级来作为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构建了因变量回归模型,得出了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债务融资成本越低的结论,并且,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越大,这种关系越显著。

张纯、吕伟(2007)以信息中介的角度研究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他们认为信息中介一方面利用其专业水平和规模优势可以帮信息使用者能够发现企业内部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其信息披露的效率性。两人用分析师跟踪人数作为市场关注程度,以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作为衡量融资约束的指标,采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评分作为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经分析得出市场关注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提高披露质量,降低融资约束。

3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10

3.1 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内涵..........10

3.1.1 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涵........10

3.1.2 债务融资成本的内涵 ..........11

4 研究设计........15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确定...........15

4.1.1 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特征 .....15

4.1.2 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16

5 实证分析及结果..........24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24

5.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25

5.3 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27

5 实证分析及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 5-1 列示了深交所房地产上市公司 2008—2012 年信息披露质量的评分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深交所房地产上市公司 2008—2012 年信息披露质量评分较好(优秀和良好)的企业有208 家,占样本总数的75.6%。其中信息披露质量评为优秀的企业逐年为3 家、6 家、9 家、10 家、10 家,分别占当年样本总数的 5.4%、10.9%、16.4%、18.2%、18.2%;获得良好考评的企业逐年为 27 家、35 家、34 家、35 家、39 家,分 别占当年样本总数的49.1%、63.6%、61.8%、63.6%、70.9%。不及格的企业从4家减少到0家。从2008年到2012年,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企业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信息披露不合格的企业实现了从有到无的转变。这表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相对较高,并且越来越重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资产周转率、企业成长性、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后,信息披露质量是影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能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用还受到了企业所有权性质、市场化程度和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更显著;在国家政策宽松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更显著。

6.2 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的结论,因此,提高公司旳信息披露水平,以使公司各契约方能分享其提高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收益,应当成为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共同追求的目标。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并促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研究结论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6.2.1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考评体系

目前只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在其所上市的公司进行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上海证券交易所在 2002 年之后就停止了对信息披露的评级,建议上海交易所也同时运行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工作系统,这样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

房地产企业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需要监管机构加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制定一套适合房地产企业的信息披露评级体制,降低投资者、债权人与公司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化肥法制的绿色变迁研究

一、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化肥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肥的低利用率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农民在施肥过程中不注重土壤养分的平衡,而是依照惯性多施肥、片面追求高产出,最终形成土壤中部分元素过量,但营养仍然缺乏的情况产生。化肥的过量和不当使用,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粮食高产,但最终会导致土壤养分下降、肥力衰退、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出现。

然而,长久以来,我国政府在处理化肥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并不尽人意,许多法律法规的实施缺乏配套措施难以继续下去。化肥从1901年开始进入我国后,一直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化肥的施用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是我国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化肥一直被国家列为重点物资。从 60 年代开始,中央开始实行统一分配化肥的品种和数量,并对化肥产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户的施肥行为,政府完全扮演化肥产业的生产者、销售者的角色,化肥产业处在完全计划管理阶段;90 年代中期,化肥产业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张农业由粗放型改为集约型发展,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化肥质量保证标准制度的发展,同时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粮食增产依然是国家的目标,此时化肥产业处在计划与市场管理相结合阶段;近年来,要求全面开放化肥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化肥引起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也得到各界的重视,政府取消对化肥生产补贴,推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鼓励科学施肥、合理施肥,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化肥产业中的环保工作并不理想。

此外,我国至今没有出台《肥料管理条例》,国家对于化肥的管理主要集中于化肥的原料、价格、运输、税收、补贴、进出口等几个方面,环境保护政策十分缺乏,《农业法》、《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虽然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了要“合理施用化肥,保护环境”,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大,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在面对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推行精准施肥最终进入了困境。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对于化肥问题的研究涵盖着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问题,传统的环境保护制度大多适合于城市工业,对于化肥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却一筹莫展。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化肥管理模式,无论是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还是使用环节都带有放任环境污染的倾向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支撑。因此,如今在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时,如何采用法律手段治理化肥污染问题,也成为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研究的重要一关。本文希望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对化肥法制的绿色化发展历程的进行分析和整合,对我国历来化肥法律法规进行反思,在参考国外化肥的绿色制度的基础上,为我国将来建立化肥的绿色法律制度提供参考,为我国将要出台的《肥料管理条例》提供借鉴。

2. 选题的理论意义

第一,本文主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化肥法律制度的绿色化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着重分析我国历年来为化肥产业制定的绿色化政策法规,力图从理论上把握我国化肥法制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为将来的研究做好历史的铺垫。我国现今理论界对化肥法制的绿色化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十分松散,并没有专门的、深入的论述,许多论述研究只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实践进行研究,这都不利于将来我国化肥的法制建设以及整个农村环境的面源污染治理。因此,通过对历来化肥政策的分析研究,以便了解现阶段我国化肥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历史依据,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第二,从目前我国国内对于化肥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从化学专业角度出发者居多,研究化肥污染问题也多为环境科学专业所作,从法律角度探究该课题的较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为化肥污染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本文整体的研究以及对思路的设定并无先例可循,研究的角度也推陈出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化肥法制的绿色化发展,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第三,为我国《肥料管理法》的出台提供法学理论上的支持。截止到目前,我国仅有《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专门性法律性文件是专门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法律性文件,同时以环保法为视角探究化肥污染问题的研究也并不多见。我国化肥市场正处于重要变革时期,而化肥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政策支持,现行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遭到多方面的质疑而绿色化内容并不明显,而《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法律位阶较低不足以应对当今环境问题,同时也多为鼓励性条款,以至于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寸步难行。因此,难免会造成实践中化肥管理的混乱、环保法律的缺失、政策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层出不穷。通过对化肥法制绿色化变迁的研究,使化肥法律体系得到完善,为《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完善以及《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出台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历史进程

我国使用化肥最早可追溯到 1901 年,化肥在这百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变化。建国以后,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化肥施用量连年大幅上涨,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确保了农业以及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但是,政府对待化肥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从过去的“鼓励施肥”、“加大施肥力度”转变 “控制施肥”、“注重保护环境”,这其中与我国各项制度的改革以及环保法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就我国来说,基本经济结构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化肥的绿色变迁。因此,我国化肥法律制度的绿色变迁,其实就是建国后对于相关经济制度的转换与升级过程,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化肥法制绿色化的萌芽时期、化肥法制绿色化的初步发展时期、化肥法制绿色化的加快发展时期。

(一) 我国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萌芽时期

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至 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时我国大致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为我国化肥法律制度的萌芽时期,拉开了化肥法制绿色化的开端。

1. 计划经济下的统一计划、集中管理阶段

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 60年代中期,我国化肥产业发展处于统一计划、集中管理阶段。由于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各项因素的限制,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生产计划由政府统一下达,化肥也由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统一经营、统一调拨。1952 年中共中央批复了全国供销社合作总社党组关于肥料工作的报告,有关化肥的收购、调拨、分配、销售都有全国供销合作社负责,实行重点供应、低价薄利政策,这是我国化肥管理体制的早期雏形。

20 世纪 50 年代初,我国是人口众多又经济落后的农业国,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吃穿问题。而我国化肥工业发展规模小,国内化肥供不应求,因而国家极为重视化肥工业的发展,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建设各种化肥工厂以缓解我国缺肥情况。此时,中央农业部提出了“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方针,并积极开展化肥的实验与示范,提高农民对于化肥的认识与了解。因此这个时期农作物基本上都以农家肥为主,尚不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而也无相关的、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予以调整。

20 世纪 50 年中后期,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已开始涉及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保护概念及法律体系,仍然将环境保护工作划分为经济方面和卫生方面问题。在化肥方面的环保工作尤为如此,可以说在50年代左右,我国化肥绿色法制处于觉醒状态,化肥与保护环境是割裂开的,化肥的首要任务就是增产粮食。195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在其生产一章中提到“增加肥料,合理地施肥(尽量利用各种自然的和人造的废料,鼓励社员积肥,改进施肥的方法)”,这是符合当时“肥多、粮多”的促进农业生产口号的,虽然草案提到需“合理施肥”,但是“合理施肥”在缺肥情况下很难做到,并且需要让位于解决温饱这一首要问题。

(二)我国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初步发展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至 1998 年,为化肥半计划、半市场管理的双轨制阶段向政府指导定价阶段的过渡时期。化肥市场几经改革,政府管制由紧到松,化肥绿色的法律法规逐渐颁布实行,化肥法制的绿色化步入初步发展阶段。

1. 计划经济下化肥“双轨制”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至 1988 左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下,开始转变思想将化肥定义为商品而非支农物资,并着手对化肥的流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价格方面,停止了单纯的以行政手段控制化肥成本及其销售、分配价格的方式,并引入了市场经济的理念。1985 年,国家开始对于化肥市场的管理实行“双轨制”,使得化肥流通市场出现两种不同价格,即计划内价格由国家制定、计划外价格由市场决定。化肥价格“双轨制”的实行标志着市场经济模式在化肥流通领域的首次尝试,是建立起化肥市场经济的早期制度雏形,也为化肥的绿色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逐渐渗透下,我国化肥的相关的绿色法律、法规开始大量涌现。在此阶段,化肥法制的绿色成就主要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农业环境监测方面,1981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 院关 于在国 民经 济调 整时 期加 强环 境保 护工作的决 定》的文件中指出由农业部门应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由环保部门牵头探索建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随后,国家出台《全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试行)》,我国开始建立农业环境监测制度,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重点地(市)、县建立起农业环境监测站,以定期报告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控。这不仅为其他化肥环保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对未来环境标准的出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

第二,在化肥安全标准方面,1982 年《食品卫生法》中规定“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安全性鉴定结论,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它旨在建立起完整的化肥卫生标准体系,用以防止化肥残留和保证食品卫生。

第三,在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方面,1983 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建立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各地区选择建立示范点并配合供销部门组织化肥的供应以及技术指导,为后续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其立法目的,环境保护仍然让位于解放生产力。同年,在针对施肥比例严重失调的背景下,农业部在广东湛江召开了测土配方考察会议,将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测土施肥”、“计量施肥”“氮磷钾合理配比”统一命名为“配方施肥”。此后,“配方施肥”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成立“配方施肥领导小组”,在各县土肥站建立化验室,根据田间试验、土壤测试等结果,为农户提供最佳用量,建立地块田间施肥档案卡,指导农户合理施肥。“配方施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化肥污染问题,但 80 年代的“配方施肥”只开方、不配药,许多农民因各种因素并未最终采纳配方,致使配方施肥制度发展缓慢。

三、我国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模式选择和路径依赖............... 26

(一)我国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主体及方式 ........ 26

1.政府在化肥法制绿色变迁中的主导作用...... 26

2.化肥企业和农户在化肥法制绿色变迁中的关键地位...... 27

四、推进我国化肥法律制度的绿色建设....... 32

(一)健全我国化肥的绿色法律体系........ 32

1.出台专门的《肥料管理条例》.........32

2.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34

3.协调各单行法中化肥绿色化的规定........ 35

五、主要结论......... 46

四、 推进我国化肥法律制度的绿色建设

(一) 健全我国化肥的绿色法律体系

1. 出台专门的《肥料管理条例》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化肥使用的历史也已经超过百年,但目前在化肥法律方面还是十分的匮乏。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来说,并无化肥专门性立法,依靠《农业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零散规定。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方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成为管理化肥的主要依据。在地方立法方面,更多的是依赖于各省、直辖市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也存在极少数省市制定了专门性肥料法,例如天津市于2010 年制定了《肥料管理条例》。

由于我国化肥管理体制长期处于变动期,化肥市场并不稳定,化肥的绿色化发展方向虽已确定,但尚未相关法律或制度保驾护航,最终导致不论是化肥的生产、销售还是其使用、管理等环节的问题都层出不穷。因此,2009 年时,农业部形成《肥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于同年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但《条例》至今未曾出台,为化肥的管理工作、环保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专门的《肥料管理条例》,并将其生产、销售、使用等流通环节的工作进行统一规定。首先,在其立法目的上应添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对于肥料进行绿色化管理,修改《肥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不合时宜的,秉承 2012 年《农业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其次,在其管理主体上应注意行政权力的划分范围,以往有关肥料或化肥管理的主体通常由不同法律、法规来规定,各个法律、法规中的衔接性并不好,导致权力交叉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需要一部系统的《肥料管理条例》来协调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部分越权行为。

五、 主要结论

当前,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备受关注,但法学视野下的化肥污染研究却十分罕见。显然,有关化肥的绿色法制研究已然成为环保法的盲点所在,但它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成因,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面对多因一果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将“多因”逐一击破,那么有关农村面源污染的法律制度的构建,也将成为一盘散沙。

化肥法制的绿色变迁其实就是相关主体能动选择的过程。经过对我国化肥的绿色法律体系的历史整合,发现化肥绿色法制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政府是化肥的绿色法律制度的最初的供给者以及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在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政府导向性,它依赖于政府选择的偏好。特别是在化肥法制绿色变迁的萌芽时期,完全是由政府一首操控。随着化肥法制绿色变迁进程的深化,其他微观主体对绿色变迁的影响逐渐加重,化肥企业和农户作为非政府变迁主体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他们开始有了更多追逐制度外的“潜在利润”的行为,他们会更渴望法律的庇护。同时,根据路径依赖的原理,在接下来较长时期内,若无外在强制力改变目前既定的发展轨道,那么化肥污染问题将会持续加重。因此化肥绿色法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因此,在对化肥的绿色法律制度的构建中,笔者更加注重依赖于政府的力量,根据各变迁主体的变迁成本和变迁动力不同提出了各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对于化肥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可以采用奖罚并举的措施,完善生产许可证制度和注重增添经营者的法律义务。其次,针对于化肥的使用者,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更加偏向于以鼓励措施为主,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引导其规范行为。最后,在化肥污染的宏观基础上,提出构建化肥的环境经济补偿制度并界定了相关法律要素。

化肥的绿色法律制度不仅是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农村环保意识的培养过程,而本文的短短篇幅无法囊括防治化肥污染问题的所有方面。同时,由于资料的稀缺及笔者专业水平的有限,对化肥绿色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也许会有所偏颇,但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会继续深化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为我国化肥法制的绿色建设献上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基于CFD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温度场仿真研究

1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餐厨垃圾的常产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仅从餐饮业看,一般大城市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达1500吨左右,中型城市达500~800吨左右,小城市也将有100-200吨左右。中国有13亿人口,每天产出的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至少达上万吨,是一个巨大的产量。在当今国家基础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对垃圾资源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将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己成为各相关部门必须要抓,而且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法,另外还有热解、分选回收、综合处理方法。和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相比,生化处理方法无论在垃圾的资源化还是减量化方面都占有相当的优势,因此,生化处理方法正逐渐取代传统处理方式餐厨垃圾其本身是一种固、液、气的三相混合物,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过程中,加热和搅拌是两个并行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而无论是加热还是揽拌,都离不开能量的需要。传统的方法是单纯的依靠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來实现这两个要素。目前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生化处理、节能环保,然而目前国内的一些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耗能高,效率低,此外由于对设备的加热方式研究欠缺,大多是单纯的依靠经验设计,同时更缺少对设备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客观指导和理论模拟分析,由于温度分布的不均而导致整个生化处理过程时间长,热量利用不充分,因此造成设备运转成本过高、效率低且浪费能源。

此外,在矿物资源益枯竭的今天,一个迫切的课题就是发掘新的清洁替代能源,其中太阳能是普遍被认为最具吸引力的替代者。电能的节约、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利用太阳能方面,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一热管,具有优良的特性,并已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热管一般是被用来当作传热元件,它既可以用到太阳能集热器当中为生活提供热水,又可以当作太阳能用发电、取暖等的传热元件。热管是通过相变來进行热的传递,具有非常高的传热效率以及极高的当量导热系数,相对招、铜、银等优良金属热导体而言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导热性非常优良。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对热管在机械传热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利用太阳能进行餐厨垃圾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基于此方面的考虑,利用热管结合太阳能技术来辅助纯粹的电能加热来进行餐厨垃圾的处理新方式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挑战。通过对设备热源加热效率的研究,开发高效优能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既有适应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义,也具有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趋势的社会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现状

在我国最早期出现的餐厨垃圾处理机是来自于国外的Emerson和GE公司。但是其产品主要是以机械式破碎为主「。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加热方式研究方面,国内的规模化利用才刚刚起步,技术和工艺还不成熟,普遍存在着能耗大,设计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应用现代分析仿真工具进行相应的传热以及温度场模拟分析等问题,反应设备内的温度是否分布均勾,传热的速率是否适当都对整个处理过程及最终生成物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设备的加热方式以及设备内温度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内有关温度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研究搅拌对温度的影响,而且大多是采用热电偶的方式来测量温度的分布,研究并不充分。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是一些大学高校和研究所单位,例如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由于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中,加热和搅拌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科研方面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搅拌传热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如:浙江大学的唐福瑞等对非牛顿流体和牛顿流体在掠拌槽内的传热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各种桨型的搅拌槽壁侧给热系数的统一关联公式。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大祥等对螺带式搅拌器在假塑液中得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高點性传热效果提供了参考。北京化工大学的壬志锋等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了垂直列管加热的搅拌槽中温度场的测量与数值模拟,研究了槽中搅拌转速以及时间对温度的影响。在相似的研究方面还有同济大学的毕峻伟等对沼气池搅拌的模拟及温度场验证,对揽拌对发酵的影响进行了验证。这些研究都为餐厨垃圾生化处理中得温度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应用借鉴。

在热管的应用研究方面,比较多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生化反应器方面,如:南京化工大学热管技术研究所的张红对热管式搅拌轴在氧化反应爸上的应用行了研究,南京工业大学的印彩霞等进行了用于生物反应器的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为选取传热性能最佳的旋转热管提供了依据。

这些对热管在生化反应上的研究,为热管应用于餐厨垃圾生化处理加热提供了可行性。虽然这些研究具有很大参考意义与理论指导,但是在实际加热设备的应用方面却相对缺少,大多的是应用在了微生物生化反应的方面。在实际大型设备的应用上并不多见,而且这些研究多是集中在热管加热与温度场的定性分析模拟方面。在生化处理设备的加热原理、热源布置、传热效率、新能源应用以及内部温度场均匀性分布和能耗方面缺少相应的研究。

2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的理论及技术

2.1相关基础理论

2.1.1热力学相关理论

由于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过程中,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必然涉及着热力学技术,设备内部温度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导,以及热量通过壁面热源向外的传递,单位时间内热源向外所传输的热量构成了设备内部的热流。这直接影响着温度传递的效率以及温度场的均匀性。而且设备内温度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其内部温度场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其温度场用公式可表述为:

又因为生化处理设备内温度场中温度的分布时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又属于非稳态温度场。通过模拟可以用等温面和等温线表示。由于加热热源布置的不均,内外温度的变化比较大,这体现在温度梯度上,即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增量与法向距离比值的极限,温度梯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温度梯度的正向为温度增加的方向,这正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外界向其传递的热量与做功即:

其中,E为系统的内能,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设备中,则是指整个设备系统内部的热能;W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设备中则是指由于机械搅拌结构以及搅拌的摩擦所产生的热能;Q为系统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设备中,则是指由于外部热源对其加热,而导致的其系统热能的增加。此外,还有少许部分是由于微生物的发酵而产生的热。热与功通过热功当量关系而符合这一定律。

从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上考虑,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扩散,而不能逆向。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设备中,此定律表现为温度由加热源向远离热源的餐厨垃圾扩散,而且通过搅拌来带动热量的流动。

2.2生化处理过程的热量来源与传散形式

2.2.1热量来源

在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中,热量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所产生的热量

该热量为整个生化处理过程所需要热量的主要热量来源,所消耗的功率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加热设备功率。

2.由于设备搅拌而产生的摩擦热

在好氧性的发酵设备内部一般发生着功率比较高的搅拌,发酵流体因搅拌装置的而做机械运动,势必造成内部流体与设备部件以及流体自身之间的相互摩擦,这种方式也产生一定量的热量,此外,通过搅拌混合使得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外力的作用使其在搅拌混合设备内最终达到整体混合均匀的状态。

只有撹拌充分,才能达到生化处理设备内部餐厨垃圾的混合充分,均匀搅拌,在传递物质的同时进行传递热量,从而进一步使得整个处理设备内温度场达到均匀的状态。本课题生化处理设备外形图2-4及搅拌桨和处理产物图2-5如下所示:

此外,在餐厨垃圾的搅拌过程中,内部所发生的流体流动现象,本身是一种湍流,而湍流强度的产生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根据能量转换定律,这部分能量来自于搅拌的机械能,流体的运动产生湍流传导换热,合理的湍流强度可以加快流体内温度的均匀性,而过高的湍流强度则会导致热能的扩散损失。

3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CFD数值计算研究与模拟........30

3.1生化处理设备的CFD模型概述......31

3.1.1生化处理设备的形状规格与边界设定.....32

3.1.2生化处理设备热源的布置........32

3.1.3 CFD基本控制方程.........33

3.1.4湍流模型......34

4模拟结果分析.........49

4.1模拟方案设计.........49

4.2收敛情况计算......50

4.3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52

4.3.1生化处理设备不同热源布置下的宏观温度分析....54

4.3.2生化处理设备的宏观热传散速度分布.......55

4.3.3不同坐标下的温度时间曲线监测.........56

4.4应用研究......57

4.5本章小结.......57

5结论与展望.....61

5.1结论......61

5.2展望......62

4.模拟结果分析

4.1模拟方案设计

在对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完成网格的划分以及模拟参数、方法的设置后,则可以进行相应的模拟计算。由于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一般存在于周围环境空气的对流换热,在不同的季节,周围大气环境的温度是不确定的,在本论文的研究分析中,不失一般性,选取了春秋节季的平均温度27°C作为环境温度。将热源对腔体导热后的温度直接作为温度载荷,论文中不考虑系统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温度小波动影响。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温度对加热搅拌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区分影响因素,对模型的各壁面(进行了如下定义,如图3-14所示:

从效果的影响方面考虑,拟采用三种模拟方案来分析,通过分别模拟分析,对比三种模拟方案的温度场状况及时均曲线。三种模拟方案分别如下:

模拟方案一:模拟外置式热源装置,即只从四周面对设备进行加热,从1、2、3、4(前、后、左、右及底部半圆面)进行对餐厨垃圾流体物料搅拌加热。如下图4-2所示: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本文利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以北京瑞杰灵通环境有限公司的现有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为研究对象,釆用基于压力的分离求解器,应用低雷诺数的湍流模型、非稳态的混合模型以及多重坐标系下的模型法来对设备的搅拌和加热系统进行了模型的建立和模拟计算分析,考察了设备内部温度场分布状态。

(1)通过三种模拟方案获得了各方案对应的设备内部温度曲线,设备内部温度的上升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为加热的初期,此期间温度上升较快,由初期的室温快速地增长到②为加热中期,此阶段温度上升速度较初期有所减缓,但是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③以后为加热后期,此阶段温度逐渐趋于稳定(应根据微生物的实际生需要对温度加以控制。

(2)由对比分析可知,内外同置热源的方案三的温度增长曲线斜率最大,可知方案三相对单一外置热源的方案一和部分内置热源的方案二而言,可以更快地达到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最活跃温度,从能量的节约考虑,达到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活跃时间越短越能节约能耗,因此,方案三更能缩短微生物发酵时间,从而节约能耗。

(3)将设备内的温度从环境温度(上升到稳定温度取六个温度监测点,通过对三种方案达到各温度监测点所用的加热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可得方案三的加热时间相对方案二可以缩短的加热时间,相对方案一可缩短的加热时间。

(4)尽管方案三相对方案一而言成本略有增加,但是通过模拟结果获知,方案三可以更快的缩短加热初期的时间,即减小其微生物生长延滞期和指数期,快速达到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

(5)通过对原有设备采用电加热与采用太阳能和热管加热的新型设备的耗能分析对比,可知新型加热方式可以节约的能耗,可满足餐厨垃圾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温度能量要求。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

第 1 章 引 言

1.1 选题的背景

我是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陈进海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中外陶瓷文化比较研究,鉴于目前对外国陶瓷的研究和中外陶瓷文化比较研究相对薄弱,而其又是有关陶瓷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陈进海教授根据我的具体情况——在荷兰工作过一年,其间多次去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进行实地考察——给我确定了研究方向:

荷兰代尔夫特陶瓷文化研究。荷兰代尔夫特陶瓷举世闻名,且是集东西方陶瓷文化之大成走向辉煌的,但根据我所掌握的材料,迄今为止缺少专门研究代尔夫特陶瓷及其发展史的著作,一些介绍代尔夫特的文章也大都就物论物,因事论事,并未把它放到历史与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一方面,这种研究很难较深入地探讨陶瓷艺术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不能使陶瓷这种极其普遍而重要的文物更好地印证文化发展的规律。因此我认为,在历史与文化的大视野中考察某一地域的陶瓷艺术及其发展过程,进而探寻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以及一种文化对异文化解读与吸纳的过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了解历史的问题,温故而知新,未来是和过去联系在一起的。

2002 年 9 月至 2003 年 8 月,我曾在荷兰莱顿大学任教,其间多次去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进行实地考察。尤为难得的是,2002 年适逢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文为 De Vereniged Oost-indische Compagnie,英文为 The United East IndiaCompany)成立 400 周年纪念,而 2003 年又适逢位于代尔夫特的荷兰皇家陶瓷工厂(荷兰文为 De Porceleyne Fles, 英文为 The Royal Dutch DelftwareManufactory)成立 350 周年庆典,故荷兰举国上下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如举办大型展览和陶瓷文化节、出版各种重要著作等,这使我有幸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我于 2004 年 9 月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陈进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陶瓷专业方面的学习,在我的课题研究方面,陈进海教授多次强调要在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中考虑陶瓷文化的有关问题,除了陶瓷艺术本身外,还要兼顾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以及其他的艺术门类,融会贯通之后才能对陶瓷文化有较为清晰和正确的认识。由于荷兰代尔夫特陶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景德镇陶瓷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所以还应探寻跨文化交流的规律以及一种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所应有的态度与方法,使我们能够以史为鉴,更好地发展今天的陶瓷事业,这也正是我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

1.2 课题的阐释

人类文化可以分成各个不同的方面,各个方面既有一致的因素,又有独特的内容和内涵。因此,对某种文化形态或实体及其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以及对不同文化形态或同一文化形态中不同实体异同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历史,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找出发展规律,给我们的今天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使我们能够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陶瓷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从时间上看,它的历史极其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一直没有断过线;从空间上看,它的范围极其广大,涉及到世界上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文化圈,而它包蕴的历史内容与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所以对陶瓷艺术乃至陶瓷文化的研究,尤其对其在某一地域和时间段进行较为详细地考察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对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的崛起过程及其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陶瓷文化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而通过陶瓷文化的发展规律展示人类文化的个性与共性,以期对今天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说到文化与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基本的态度:文化不是静态的和单纯的,而是动态的和混杂的。一种文化的演进,既有内因的作用,也有外因的作用,因而在吸纳外来文化时与之是一种互动与互补的关系,而且是一系列突变与渐变、偶然与必然交互作用的结果,陶瓷文化也概莫能外,而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的兴起与发展,正是对文化演进过程中这些基本规律最好的诠释。

由于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是在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文化演进离不开跨文化交流。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通过不同的媒体、中介或方式进行接触、沟通与交流。十七世纪以来,陶瓷作为中国与西欧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通商物品之一,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与欧洲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最好见证。文化是动态的、有生命的,是一个有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发展的动力来自文化接触(cultural contact)与文化混杂(cultural hybridity)。一切跨文化的现象首先与不同文化的接触联系在一起,而接触的结果便会形成文化混杂的状态,进而产生与这些文化接触之前不同的新文化。这里所说的“新”未必是“质”的改变,往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一种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自己的文化母体,却应接受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转化成与文化母体联系更为紧密的新的形态,这样才能不断走向一个个辉煌的顶点,故而今天我们研究其他民族是如何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学习其他民族的陶瓷文化,以至于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都有借鉴作用,因此可以说,这种研究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第 2 章 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兴起的历史动因

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的兴起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特殊的文化背景。简言之,荷兰代尔夫特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上从过去到现在的辉煌与荷兰文化乃至欧洲文化,以及东方的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章将在历史与文化的大视野中阐释促使代尔夫特成为荷兰陶瓷之都以及世界著名陶瓷产地的历史动因。

2.1 代尔夫特概述

代尔夫特在十七世纪能够一跃而起,成为荷兰的陶瓷之都以及世界著名的陶瓷产地,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所以我们先从内因谈起,其内因可以从地理和历史、陶瓷生产基础这样两个主要方面来看。2.1.1 代尔夫特的地理与历史概况

代尔夫特能够在荷兰的黄金世纪崛起,一跃成为荷兰的瓷都和欧洲主要的陶器生产基地,与其自身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

说到代尔夫特的地理位置,首先需要明了荷兰的地理位置。荷兰的正式国名为尼德兰(Nederland),故而荷兰王国按照发音应该翻译为尼德兰王国,因为其荷兰语为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荷兰(荷兰语为 Holland)只是其两个西海岸的省份——南荷兰省(荷兰语为 Zuid-Holland)与北荷兰省(荷兰语为Noord-Holland)的总称,因为它们在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常常用来代指整个国家。荷兰西北两面滨北海,东临德国,南接比利时。荷兰国土狭长,从南到北约 300 公里,从东到西约 200 公里,面积为 41,526 平方公里。荷兰地势非常平坦,仅在东部和南部有几座山丘,国名 Nederland 的意思就是“低地”,其最高点是位于东南方的法尔塞山,海拔仅 321 米,荷兰西部和北部的许多区域都低于海平面,其面积约占全荷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最低点位于鹿特丹附近,低于海平面 6.7 米,代尔夫特就处在这样一种“很低”的地势中。“荷兰靠海的地理位置,在过去和现在都对荷兰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西欧的三大河流:莱茵河(Rijn)、马斯河(Maas)以及斯海尔德河(Schelde)均在荷兰境内入海,更加强了这种重要性。荷兰经济的外向型特点一直以来都很明显。由于其得天独厚的靠海之地理位置,数世纪以来对大部的中欧、西欧及其他地区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国。频繁的对外接触对工农业产生了有利影响,带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①代尔夫特有史以来就是荷兰主要的水运枢纽之一,或者说正是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才逐渐发展成为在许多方面都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城市。

代尔夫特是荷兰西部南荷兰省的城市,位于鹿特丹和海牙之间,临斯希河,是重要的水上交通的枢纽。代尔夫特初建于 1070 年,在 1430 年成为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的城镇,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基本上是比较繁荣的,逐渐成为荷兰最重要的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上最吸引人们目光的便是古老的教堂建筑与大学建筑,其浑然一体的和谐性成为这座独特的城市的文化象征。十三世纪形成了运河系统,又使代尔夫特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与产业中心。贸易的繁荣是由于每周的集市和每年的博览会,以及代尔夫特作为重要港口的地位;其产业门类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啤酒、黄油、纺织、地毯编织等。虽然在 1536 年一场自然灾害袭击了代尔夫特,雷电引起的特大火灾烧毁了代尔夫特三分之二的建筑,但在一百多年以后,火灾给代尔夫特带来的阴影被十七世纪荷兰黄金世纪的光芒驱散了,黄金世纪是整个荷兰贸易、技术、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代尔夫特自然也被裹挟在其中。1618 年由著名建筑师 Hendrickde Keyser 设计的市政厅竖起了整体框架,与建于中世纪幸免于火灾的老市政厅高塔融为一体的新市政厅于 1620 年竣工,代尔夫特重展雄姿。

2.2 代尔夫特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欧洲远古陶器是在西亚陶器的影响下产生的,而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深受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直到近代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体系。十七世纪正是欧洲从中世纪②向近代转型的时期,所以此前中世纪的陶瓷技术与艺术对十七世纪制陶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世纪欧洲陶瓷艺术的发展是这样一条路径:最初是伊斯兰陶器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陶,再越过阿尔卑斯山,在法国出现了锡釉软质陶,后来直至十七世纪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瓷和五彩瓷而闻名于世。可以说中世纪欧洲陶瓷艺术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器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此外,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①既为欧洲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又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包括欧洲陶瓷艺术的自成体系,以及世界性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尤其是陶瓷艺术在吸纳中国固有成就中发展起来创造了条件。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连续不断地出现了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业革命正是这些运动的必然结果,而后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艺术也日趋丰富多彩,陶瓷艺术自然也在其中。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欧洲陶瓷在进入机械化大生产时代之后,仍然有相当的部分保留着极具个性的手工生产,尤其是欧洲近代陶瓷艺术,充分体现出艺术家的自觉。在今天的代尔夫特,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比比皆是,就是规模最大的荷兰皇家陶瓷工厂(荷兰文为 De Porceleyne Fles, 英文为 The Royal Dutch Delftware Manufactory),也有一些工序——最典型的是彩绘——仍然保持着手工绘制的传统,也有一些产品——最典型的是 Delftware——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式样与风格。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代尔夫特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欧洲的“重商主义”与陶瓷的销售和生产

代尔夫特陶瓷得以产生,进而在荷兰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与荷兰海上称霸时代以及应运而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分不开的,而进一步追溯其深层次的历史缘由,则是源于早在中世纪就开始“商业革命”以及接踵而至的“重商主义”。“毫不夸大地说,如果没有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中世纪的根基便动摇不了,欧洲人便可能仍然生活在封建农业经济的条件之下。这里的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指的就是从十二世纪开始的商业领域的变化,或者叫‘商业革命’和十六、十七世纪接下来的‘重商主义’。说它是‘商业革命’是因为它带来了绵延几个世纪的经济变革,把本来是停滞的地方分割的小农业、小生产的中世纪经济,一步一步地推上比较有活力的、开放的、打坡地方界限的‘民族经济’的发展道路。”①欧洲的商业活动在十三世纪时就已经很频繁了,商业活动以星罗棋布的城市为依托,每个城市既是商品转运站,又是手工业中心,尤其是具有舟楫之利的城市,更加占有优势和具有活力,其中南方的威尼斯和北方的安特卫普起着比较突出的作用,就陶瓷贸易而言,本文论述的代尔夫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 3 章 代尔夫特在荷兰黄金世纪的发展..........................40

3.1 第一步:DELFTWARE 的发明..................................41

3.1.1 发明 Delftware 的缘由 ...............................41

3.1.2 Delftware 的制造过程及其文化意蕴....................44

3.1.3 景德镇青花瓷对 Delftware 的影响 .....................55

3.2 第二步:陶艺家行会的组建 ...............................61

3.2.1 陶艺家行会的基本情况 ...............................62

3.2.2 陶艺家行会的重要作用 ...............................67

3.3 第三步:陶瓷工厂的创立 .................................70

3.3.1 新旧结合的生产方式 .................................73

3.3.2 东西合璧的装饰风格 .................................78

第 4 章 代尔夫特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的启示........................92

4.1 陶瓷艺术应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92

4.1.1 陶瓷艺术的转型需要借助外力 .........................92

4.1.2 陶瓷文化的交流是互动与互补的 .......................94

4.2 陶瓷艺术的创新与承袭传统可以并行不悖 ...................98

4.2.1 陶瓷艺术的变与不变是对立的统一 .....................98

4.2.2 陶瓷艺术的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 ......................102

4.3 陶瓷艺术应始终以人性化为导向 ..........................107

4.3.1 人性化是陶瓷艺术的精髓 ............................108

4.3.2 人性化体现为陶瓷艺术的多元化 ......................114

第 5 章 代尔夫特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对于荷兰瓷都代尔夫特的崛起过程,我们既应当深入探讨其历史动因,也应当以史为鉴,进一步发掘其现实意义,以期对我们今天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下面就从陶瓷文化必须在兼收并蓄中发展、陶瓷艺术的创新与承袭传统可以并行不悖和人性化是陶瓷生产与创作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谈谈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5.1 陶瓷艺术应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一种文化正如奔流不息的长江,在文化的流变中,新的因素不断加入到固有的传统中发挥着功效,并在传统中获得稳定的存在,固有的传统则因吸纳新的事物而得以保持其走向未来的活力,文化正是在这种吐故纳新的过程中无间断地存在着,陶瓷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纵观世界陶瓷发展史,许多陶瓷产品的开发,许多陶瓷重镇的崛起,都或多或少借助了外来陶瓷文化的力量,甚至完全是由于外来陶瓷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才得以成功的,荷兰 Delftware 的发明与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对此我们无论是在宏观的方面还是在微观的方面都可以汲取各种各样有益的经验。

5.1.1 陶瓷艺术的转型需要借助外力

前文已述,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的崛起与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有很深的渊源,然而中国陶瓷艺术也不是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回顾中国陶瓷发展史可见,中国陶瓷对于外来陶瓷文化不仅善于吸收,而且善于将其与中国传统陶瓷文化融会贯通,正如邓白先生所说:“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固然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长,各有自己定传统,但通过对外的文化交流,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对于发展本国民族文化是完全必要的。我国陶瓷艺术风格,自成一个体系,在全世界文化中是非常突出的。然而它的成长,也曾经在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不断的文化交流中繁荣壮大,从来不排斥外来有益的东西。同样,我国陶瓷对世界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切外来有益的东西,都可以批判吸收,丰富我们的营养。学习外国的东西,是为了研究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特长,其目的正是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提供借鉴。”①以作为荷兰 Delftware“范本”的景德镇青花瓷为例,驰名中外的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其沉着娴熟的笔法、浓淡自然的色调和精湛优良的工艺都令人叹为观止,而且早已举世公认,宣德青花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程度,自然与当时的匠师们千锤百炼的技艺分不开,但也绝不能忽略它们所使用的进口颜料的作用,青花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青”取胜,颜料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所谓青花瓷,“系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纹,而不杂以他彩。”②其制作方法是:先用青料在素胎上绘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上釉,再在 1200℃以上的高温中一次烧成。明代宣德时期使用的青料是来自外国的上等颜料。所以其品质精良的青花产品也有异域陶瓷文化的贡献。当然,陶瓷产品是要经过火的考验的,这些青花颜料在过火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同时也离不开控制“火”的技艺精湛的陶瓷工匠。“‘青色’是由于釉料中含有氧化钴。这种青料的色调,随着火焰的性质和温度的高低而有很大变化,如果不能准确配制釉药和掌握好火焰性质与火候,都会使钴呈现不出美丽的蓝色,或者使青花大大减色。在这些方面,明代的制瓷工人已能很好掌握,也是制瓷工艺成熟的一个标志。”

第 6章 结 语

本文所阐释与论述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促使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兴起的历史动因,包括内因与外因。内因主要是代尔夫特既具有良好的经济与文化基础,也具有良好的制造陶瓷的基础;外因主要是十七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地理大发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组建,这一切促进了陶瓷在荷兰乃至欧洲的销售与生产。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代尔夫特在十七世纪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在十七世纪的发展过程。由于代尔夫特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与文化基础、开放包容的体制、使艺术生活化的观念,因此其制陶业在十七世纪——也就是荷兰的黄金世纪——迅速发展起来,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发明 Delftware,第二步是组建陶艺家行会,第三步是创立陶瓷工厂。因此到十七世纪末,代尔夫特作为荷兰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的地位基本确立。

第三,代尔夫特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主要是陶瓷艺术必须在兼收并蓄中发展、陶瓷艺术的创新与承袭传统可以并行不悖、陶瓷生产应向人性化方向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我们今天要发展自己的陶瓷艺术,代尔夫特从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都可以给我们提供需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陶瓷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体,是人类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有力佐证,真正具有工艺价值、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的陶瓷才会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荷兰代尔夫特陶瓷正是如此。因此它才能作为一种器物或一种艺术品长久地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中乃至人们的心灵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艺术是精神的生命贯注到物质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无精神的表现精神。”①而能够生产出如此优秀的陶瓷产品的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在十七世纪崛起与发展的过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代尔夫特陶瓷产品至今行销欧美各地甚至更广大的地区,在极大的范围内丰富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

陈进海先生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一书的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是一个整体,陶瓷艺术作为世界性的文化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直接获间接的相互影响和广泛的联系。要想发展我国陶瓷艺术,不了解世界陶瓷的总体概况是不行的。”①我们应当以一种兼容的态度与方式来理解世界文明,明了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陶瓷文化的具体表现,既关注其独特的一面,有不能割裂其内在联系,本文便试图在使中国人了解世界陶瓷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代尔夫特所具有的文化元素虽产生、发育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却不只属于一个民族,在本质上是属于全人类的,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贡献。袁行霈先生曾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孤立的民族文化是难以存在的,单一的全球化也是不可思议的。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只能和平和谐地相处,以期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②陶瓷文化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南非气候外交研究

一、气候外交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概述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在这变化发展过程中也伴随出现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需要新理论的指导才能得到解决。而每一次解决了新的问题之后,它又必然会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气候外交是应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产生的,而气候外交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严重性认识的加深和国际气候行动展开而逐步扩展并加深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全面,由表面到深层的过程。下文将就气候外交的产生过程、气候外交的概念、行为主体、特点、全球气候外交的概况和面临的困境展开论述。

(一)气候外交的产生

气候外交作为一个新的外交术语,在国际上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气候外交作为国家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最年轻的领域,是在气候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安全受到的威胁达到一定阶段才逐步兴起并专门化的。对气候外交产生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气候外交所具有的性质特点。

1.气候外交的产生过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气候外交开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新主角。"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因此气候外交的背后是经济利益的争夺,这也是气候外交逐步成为大国关系博弈焦点的动因。"气候外交也因此而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开始进入外交家的视野。"遏制思想之父"乔治*凯南1970年在《外交》杂志发表文章,"呼吁国际共同体关注地球生态问题,指出国家利益的妥协过程也将会在国际层面反对环境恶化的斗争中发生。"1971年,福尔克(R. Falk)在《濒危的地球:人类生存的展望和建议》(This Endangered Planet: Prospectsand Proposals for Human Survival)中把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称为"生态政治"。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报告,首次在官方意义上使用"环境安全"一词。然而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从普通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内容。

1988年6月'加拿大政府在多伦多主持召开了一次主题为"变化中的大气:全球安全的含义"的大会,这是有各个国家的决策者及科学家首次共同参加的会议,象征着气候变'.化的政治化进程。同年8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Q'EP)与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联合成立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应对全球变暖威胁而采取适当行动提供尽可能科学的依据。

2007年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有约17个论题涉及气候变化。6月,在德国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主要议题之一。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的巴厘岛幵幕,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与会,制定了具体的国际气候合作的路线图。至此,气候变化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外交领域的主要热点之一。

从以上气候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气候外交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一系列国际气候会议的召开和国际气候条约的签署唤起了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各国开始逐渐将气候外交纳入国家战略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热衷于在气候外交大展拳脚,在国际上掀起一场气候外交热潮。

2. 气候外交的概念

我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赵可金和倪世雄认为,外交是一项古老的政治行为,有了国家,就产生了外交。外交是各国通过正式承认的国家代表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西方著名外交家欧内斯特?萨道义认为"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是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物。"而在鲁毅等人看来,"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和人员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方式对外行驶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以及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对外政策形成不同形态和类别的外交。简言之,外交指任何一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外交作为一种新生产物从国际气候谈判发展衍生出来。"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全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外交人员介入气候变化谈判与治理领域,让越来越多的气候、环保和能源问题专家涉足外交领域"。

由此可见,气候外交是各类国际行为主体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所采取的一种全球治理行动。如积极参加国际气候领域合作、与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社会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参与联合国框架下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随着全球气候危机的不断加剧,气候变化问题逐渐进入国际外交议事日程,成为国家和国际社会之间博弈的新焦点。

(二)气候外交的发展历程

气候变化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政治议题,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各国外交领域的重点,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甚至成为政策的风向标。联合国组织、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际社会上举足轻重的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气候问题上表现活跃,中国、南非、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逐步积极投身其中。气候外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至今,气候外交发展至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但显然还未发展成熟,并且陷入了一定的困境,气候外交面临挑战。

1.全球气候外交兴起的动因

要解决气候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在诸多议题中,气候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解决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了政治博弈。气候外交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危机加剧兴起和发展的,国际社会以及各个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危机而进行的合作或是幵展的外交活动。气候外交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全球气候危机的加剧、非传统安全观的提出和全球治理的兴起有着紧密的联系。

(1)全球气候危机的加剧

从国际社会以及全球形势来看,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的共同安全构成重大挑战,与人类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全球必须共同应对的挑战,因此,实施气候危机的全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气候危机的加剧以及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气候危机的加剧和后果表现在生态方面。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是有目共睹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将导致小岛国家的版图逐渐缩小,各国沿海城市受到来自海平面上升的一定威胁,洪水,风暴,侵蚀以及海岸带灾害,将危及小岛国家以及各国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变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环境退化会影响当地的资源的幵发和利用。据推断,海平面上升1米(概率为70%?80%),会影响陆地面积的0. 3%,人口的1. 3%, GDP的1. 3%,城镇区面积的1. 0%,农业区面积的0. 4%,湿地区面积的1. 9%。像马尔代夫这样的海平面只有1.5米的小岛国,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马尔代夫将在本世纪内消失。

其次,气候危机的加剧和后果还体现在社会方面。气候变暖使部分人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天气的多变不稳定,导致人们在恶劣的天气中难以适应;淡水资源的不足,导致饮用水的严重短缺;天气变化使农作物产量的减少,带来的是粮食的短缺,特别是一些贫穷的国家,面临着饥饿的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导致了更严重的贫困,失业和环境难民,对各种资源、能源的争夺,给社会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带来了威胁因素。同时,在经济上的加剧和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Lord Nicholas Stern前世界银行首席)认为,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世界大战以及20世纪前半叶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大萧条。

(2)非传统安全观的提出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危机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是属于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领域范畴的,要想在气候外交上取得进一歩研究,对于非传统安全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安全观通常是现实主义的国家安全观,它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家安全领域,传统安全一般是指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就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维护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首先非传统安全提出的根本前提是冷战后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它的提出是时代变化的产物。冷战结束后,军事威胁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有较大程度降低,而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安全领域的新的关注点。其次,两极体系的崩溃,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新安全问题背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非传统安全观在全球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内政治,个人权利,大规模难民等问题成为新的讨论热点。最后,传统的安全观在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应对新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时显得力不从心,导致非传统安全威胁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后,传统的以军事安全为主,完全"国家中心主义"的安全理论开始受到新的挑战。['"]1989年发布的"布伦特报告"(Brand Report)第一次提出了用"非传统的方法"来看待安全问题,并且报告也提议解决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各国能够更多的重视"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观认为国家安全虽然重要但不是惟一的主体,国家安全的内容不只是政治和军事安全,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全球安全是相关互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安全和全球安全直接影响或是左右国家安全。

(二)南非气候外交概况

1.南非参与全球气候外交的进程

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The UNFCCC C0P17)在南非德班召开。此次会议的核心议程是达到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协议,以取代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作为东道主国,南非见证了气候变化谈判进入"非洲时刻",并且在会议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协调作用,带领非洲国家在气候谈判舞台上团结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受到气候谈判各方的高度重视。这显示南非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的积极活跃的作用,也表明其气候外交逐渐迈向成熟,并且成为南非对外政策的重要一面。

然而,南非的气候外交路程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993年,南非就已经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直到1997年8月方获得得到认可。最初,南非在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方面从态度到行动都不积极,因为考虑到加入国际公约需承担更多相应的义务,从而妨碍其国内的发展议程。然而,随着南非经济的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和非洲国家都愈演愈烈,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和责任,"出于调整本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争取国际社会的技术和资金援助以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的考虑,南非最终选择了积极参与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和协定。"从此以后,南非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气候问题也成为外交事务中的关键问题。

2002年,南非加入《京都议定书》。200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艰难通过了 "巴厘岛路线图",目的在于针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而寻求国际共同解决措施。南非在这一谈判中,坚持要求大会决议必须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5%至40%,这一立场得到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顶力支持。2009年12月7日,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南非成为最新的减排国家,宣布在未来的十年,在正常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削减34%的排放量,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42%,随后在有效趋于平稳后幵始下降,这使南非成为气候谈判的明星国家之一。

2.南非气候外交政策

气候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来解决。发达国家曾经在工业化吋期进行高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虽然很小,但也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行动积极参与。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所达成的基本共识,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成员,南非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义务,与国际社会一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如南非总统祖玛所言,虽然温室气体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但是南非也高度依赖碳排放量大的煤炭能源,南非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责无旁贷。为了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履行本国应尽的义务,在立足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南非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1998年,南非就制定了《国家环境管理法案》。2004年制定《空气质量法》。2006年,制定了《废物管理法案》。随着气候变化的国家安全的影响不断加深,南非政府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对外政策安全领域,开始发布一些政策性文件,阐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主张及战略设想。2004年,通过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2007年,发布了《减缓气候变化长期情景》,2010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绿皮书》。2011年10月18日,南非公布了《南非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白皮书。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相继面世和完善,为南非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也为在国际舞台上幵展气候外交奠定了稳定的国内基础。

三、 南非气候外交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
(一) 南非气候外交进程中的主耍问题................21
1. 非传统安全问题..............21
2. 粮食安全和健康问题.................22
3.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23

(二) 南非气候外交面临的挑战 ..................24
1. 国内条件的制约..............25
2. 非洲其他国家的误读.................26

3. 同"基础四国"伙作之间的分歧................. 27

4. 发达国家的压力.................28

四、南非应对气候外交问题与挑战的措施及其启示.................29

(一)加强非洲国家内部合作 .................29

(一) 加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29

(二) 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关系.................30

(四) 加强自身话语权建设.................31

(五) 南非气候外交对我国的启示................. 32

1. 制定政策,以身作则.................32

2. 塑造国家形象.................33

3. 加强国际合作.................33

4. 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4

四、南非应对气候外交问题与挑战的措施及其启示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南非在气候外交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复合性的,既有来自国内的压力,也有区域组织间的分歧,更有来自发达国家的制约,因此,应对这些挑战的措施不能是单一的,而应展开多边合作机制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如强化非洲国家内部的关系,加强与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协调,积极争取与发达国家支持。另一方面,中国与南非这两个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有着相似的挑战和相同的利益所在,因此,南非在气候外交上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的气候外交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 加强非洲国家内部合作

南非政府决策机构、智库和学者均视非洲为其外交政策尤其是气候外交的重要立足点和发挥大国作用的战略依托,而南部非洲又是其对外战略重点中的重点。将维护南部非洲地区安全与发展、推动南部非洲地区一体化作为其外交首要考虑。

南非的命运与南部非洲地区紧密联系。地区和大陆的统一是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治稳定的前提,与我们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非洲是南非外交政策的中心。南非必须继续支持南部非洲地区和非洲大陆的发展中所面对的危机的应对和解决,加强区域团结。因此,南非要加强与非洲其它国家合作,以整体力量优势增强非洲在"气候问题"上的发言权,尤其是加强同非洲联盟的团结,在非盟中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近年来,南非积极推动联合国加强与非盟合作,致力于促进非洲地区和平与安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南非积极响应非盟的呼吁致力于"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是南非同其它非洲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尝试,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决定朝着地区经济一体化方向前进。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南非今后参与和组织更广范围内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经验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当前国际关系领域,气候外交已经被各国领导人提上日程。南非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既临严峻挑战,也有重要机遇。南非的气候外交之路坎坷,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气候外交谈判的过程中,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压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重要一员,南非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南非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面对如此的情形,南非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日趋积极,并制定了相应的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然而,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是南非当前的首要任务。南非的经济要实现发展必将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需求逐渐加大,这又必将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南非在发展经济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存在着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也是南非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的困境。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平衡问题,不止是南非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须面对的难题,同样也是发达国家的心头病。气候变化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因素,需要运用全球治理的原则去应对,单独一个国家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气候外交的兴起是必然所趋。把气候问题放到国际谈判桌上,每个国家都为了实现人类的安全而出谋划策,这样的初衷是可以把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危害遏制在有限的程度的。然而,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之下,有些国家心怀鬼胎,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甚至是为了争夺发展权和在国际社会上的主导权,把气候大会的谈判桌变成了一场勾心斗角的政治博弃。

在这样的时势背景下的气候外交背负了双重的压力,一是气候变化本身的压力,二是利益争夺的困境。因此,不管是哥本哈根大会,还是德班气候大会,不管是《联合国气候公约框架》,还是《京都议定书》,都没有能真正帮助各个国家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反而在某些领域激起了新的争端。南非气候外交在这样的背景下注定是坎坷的。尽管这样,国际社会还是需要气候外交。南非既是非洲大陆中重要的大国,也是与中国等新兴经济国一条心的"基础四国"和"金砖五国",这样的特殊地位使其气候外交的动态对不同层面的国家都具有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