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高密文学旅游开发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的机遇与挑战
1.1.1.1 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体验,即体味并验证,是指人类通过亲自参与、获取实感来验证事实并留下印象、产生感悟的过程。参与者不同,所获取的体验亦不同。随着服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日趋标准化与同质化的服务逐渐难以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需求。于是,凭借体验为核心经济提供物,体验经济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第四种经济形态登上了历史舞台。20 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首先提出了这一全新的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1970 年,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服务经济的下一步将是走向体验经济。1999 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吉尔摩和约瑟夫·派恩在二人合著的作品《体验经济》中对于何为体验经济进行了首次详细的阐释,并宣告了体验时代的到来。派恩指出,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人类不再满足于批量式的规模产出,而是倾向于寻求专属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并且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以获得感官与心理的满足,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
1.1.1.2 旅游的核心即体验
旅游是天然的体验活动。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所追求的目标并非有形抑或无形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全新体验。即通过旅游,来获取心灵上“畅爽”的感受,以旅游作为自己求知、求新、求异的实现路径。旅游是旅游者亲身参与的、包含了身体、感官、情绪、心灵刺激的体验。通过旅游这一全过程的体验,游客得以借助景区景点、旅游设施等旅游客体获得不同寻常并且独一无二的经历与感受。
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旅游者的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如若抽离了体验,旅游便也失去了意义。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游客体验而开展,换言之,体验即是旅游的核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针对当前国内文学旅游发展和高密地区的现状,本课题主要有三个研究目的:
第一,从体验经济理论出发,找到文学旅游与旅游体验的交互点。通过对旅游体验本质、动机及强度的分析,建立旅游体验动态模型,明确游客在旅游中的体验需求。进而提出在文学旅游中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促进文学旅游体验的实现。
第二,以高密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地缘文化诗学理论分析莫言文学作品,筛选其中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潜在资源。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RMP评价分析,得到基于体验性设计的高密文学旅游。在保持原真性与体验性的原则下,提出高密市旅游文学产品设计方案。
第三,鉴于高密市的文学旅游正处于探寻阶段,虽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开发方案,但是并没有完全进入开发状态。本文希望能够对于高密市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有所裨益。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体验经济在当今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获得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关于文学旅游的研究相对匮乏。文学旅游的体验、教育、娱乐、审美等性能特点与体验经济有着自然的结合。所以本文将文学旅游置于体验经济的角度之下,以旅游体验为出发点,从文学旅游和体验经济的内部沟通进行切入,分析影响旅游体验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游客体验为出发点来设计文学旅游产品,探讨高密度发展文学旅游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学旅游的发展思路。
2. 相关理论
2.1 体验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2.1.1 体验
从语义学层面来讲,体验经济中“体验”一词的概念来源于英文单词“experience”,这个词语兼具动词与名词义。作为动词来讲,指的是人们亲自参与使人印象深刻的活动或事件,这是一种互动的参与行为。而作为名词来讲,则是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或不同感受的这一互动的参与事件。
根据刺激程度的不同,获得的经验为两个体验方法:感官体验和高峰体验。由此得来,通常所说的感官经验便是经验的初级水平,指的是五个主要的感官系统对外界的感应,涵盖听,看,嗅,味和触。感官体验来自于对感官需求的满足,通常来说,这属于一般的经验;而高峰体验则属于人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分离状态的自我实现(马斯洛,1987),高峰体验是感官经验的升华。
体验经济,其经济意义只有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才能够得以体现。1970,美国的未来学家首先提出了体验经济的价值。托夫勒认为,商品和服务都属于一种心理体验,指出体验经济的利用方向:即以模拟环境为基础,使客户感到冒险,刺激和趣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进一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的经济解释经验的经济意义。供应方面,经验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它是一个企业新的发展方式,保持持续的增长。而需求方,是心理学的追求自我感觉良好的客户基础,愿意重复参与过程。这方面的经验,可以独立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产品或服务。派恩和吉尔摩(1999)根据个体参与程度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娱乐体验,教育经验,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娱乐体验更多的是通过感官和被动吸收,例如:电影,歌剧,看娱乐杂志。教育的经验让人们积极参与,由此可以吸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印象。生活经验是指当一位客人作为积极的参与者,他们更可能完全沉迷于一种侵入性的环境,如:主题公园,体育网络空间等。审美体验是让人沉浸在其中,但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审美体验中,人们做的是到达现场,例如:享受自然风光,参观艺术馆,走在角落充满风情小镇。(见图2-1)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缘文化诗学理论 地缘文化诗学理论由崔志远在 2011 年提出,主要用于既有多地域综合性研究、又有某地域作家群的研究。其中包括五部分,主要是:
(1)有关中国区域文化的结构:“当前我国的文化区域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采地区、邦邑区、民族区、行住类型区。如果说对作家的探究离不开邦邑区的话,那么,要想研究某一作家就不能不研究采地文化。” 当然,行住类型区和民族区也应该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照。
(2)有关地缘文化的成因:当前,大部分学者都是从物质环境(主要是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和社会结构(人们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两大方面来分析。不同区域的人对二者通常有着迥异的处理方式。
(3)有关地缘文化的结构问题:一般来说,在某一特定地域中,独有的文化景观首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进一步发展会形成心态文化的浅层结构,随着时间累计逐渐带上地域烙印,成为当地的文化潜意识。可以说,文化潜意识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潜意识,这是这种文化潜意识使得不同的地区之间形成了区别于彼此的根本特点。
(4)有关原型批评的地域化:原型批评是西方的方法,对地域文化潜意识的发掘通常采用原型批评法。
(5)关于地缘文化的渲染及描述:各个地区的人格模式都不相同,人格模式的形成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人格模式起到直接影响作用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文化模式的差异。
3. 文学旅游的体验性构建 ........ 18
3.1 旅游体验的内容与特点............. 18
3.1.1 旅游体验的内容................. 18
4. 高密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 27
4.1 基于地缘文化诗学理论的莫言文学作品分析 ........ 27
4.1.1 高密的地缘文化 ................. 27
5.高密市文学旅游体验性开发对策 ................... 49
5.1 文学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的原则.............. 49
5.高密市文学旅游体验性开发对策
5.1 文学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的原则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日益升温。在对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切忌随意、盲目开发。为了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一定要警惕“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以免破坏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旅游资源价值的大小、吸引力的强弱 ,直接受到对其开发是否合理、利用是否充分的影响”。
5.1.1 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文学资源是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在其开发利用过程难免会对文学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历史遗存下来的古迹遗址,一经破坏,便难以复原。因此把握好旅游开发的“度”十分重要。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开发而开发”,而要转变开发的角度,转变为“为了保护而开发”。这就要求在对文学资源的开发前做好一系列的考察、评估、规划,避免盲目开发。在开发中遇到利益冲突时,要以保护为前提。
在对高密的宗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避免开发性破坏。明确开发的主体和保护的责任者,防止因部门管理混乱和利益纠纷导致文学资源无人维护的局面。同时进行旅游开发所取得的收益要有一部分用于对文学资源的修缮、维护,切实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6.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行为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体验型转变。同时人们对与文化类旅游产品具有了更高的认知,并且越来越注重自身所获得的旅游体验。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高密地区的文学旅游也因此受到了诸多关注。笔者依据地缘文化诗学理论对莫言作品与当地文化之间关联进行了分析。最终根据影响旅游者体验的因素以及舞台真实化理论以及对于高密东北乡的实地考察,对高密市开展文学旅游提出了建议。
运用地缘文化诗学理论,笔者首先对高密的地缘文化进行分析,得到高密地区敬畏自然、坚韧顽强、崇尚自由的文化特点。受此种地缘文化熏陶,莫言的文学作品具有了如下特点:荒诞、神秘的幻觉现实主义、顽强的生命力与抗争精神、追求自由的思想解放。这些特点带有鲜明的高密符号,是进行文学旅游开发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一无二的高密形象。
本文根据吴必虎教授的昂谱分析理论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对高密的文学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资源方面,笔者依据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高密市的文学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市场方面,通过 SWOT 分析了高密地区文学旅游市场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威胁。产品方面则是列举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笔者对高密宗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开发与保护并重、原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四条原则。然后结合高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四条建议:提高文学资源的“硬件”质量;着重体现文学资源文化内涵;加强文化旅游的体验性;塑造高密特色文学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它已经成为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这是因为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而且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同时发展。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我国明确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更是彰显出我国把旅游业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而且旅游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业在 2013年收入总额2.95万亿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14.0%。国内旅游总人数达 32.62 亿人次,比 2012 年增长 10.3%,收入 26276.12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15.7%。旅游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能够开展下去的重要载体。而在旅游资源里面,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财富,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和科学价值,也具有旅游开发意义上的经济价值。基于此,遗产旅游应运而生,合理开发会促进遗产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实现对遗产的保护。但是,由于对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导致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超强度开发,造成遗产价值的退失。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文化遗产严重破坏,一些国际组织陆续通过了一系列的公约和规定加强对遗产的保护。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明确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并且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和各方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公约的出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的破坏现象仍旧严重。
1.2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2.1 本文的创新点
(1)从研究问题的方法上看,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利益关系微观、局部分析的局限,综合考虑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及利益冲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进行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2)研究内容上,本文对对西湖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使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这是目前学者较少涉及的研究内容。
1.2.2 本文的难点
(1)对西湖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在旅游景区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分类方面,众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和界定方法,但大多数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界定和分类较少,运用定量分析的就更少。本文在借鉴“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拟采用陈宏辉的分类标准对西湖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定量分析。
(2)样本数据的获取
由于本文的数据收集中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且其中涉及对政府及事业单位等部门的调研,还包括专家评分法里面相关专家的数据结果。因此,如何收集到足够和可信的数据是比较困难的。本文采用了电话访谈,面谈、实地调研及网络等多种方式来收集数据,有一定的工作难度。
第 2 章 理论研究综述
2.1 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
2.1.1 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
利益相关者的思想最先是由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提出来的,他指出公司的经营不仅是为了股东的收益,公众、顾客和雇员等都有从公司经营中获益的权利。随后,这一理论逐渐在西方国家发展开来并于 20 世纪 80年代开始运用到旅游研究领域。第十三届世界旅游组织大会通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提到了“利益相关者及其义务”,并首次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Cohen、Rhenman(1971)认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前者依靠后者来实现其自身目标,而后者也必须依靠前者才能来维持生存和发展。Freeman(1983)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影响某一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这一定义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比较宽泛,几乎组织里面的所有群体或个体都可以归为利益相关者的范畴。随后,Freeman、Evan(1991)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拥有权利的人,他们的权利会受到公司活动的影响。Bryson、Crosby(1992)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受某件事情因果影响的个人、群体等。
此外,以下国内外学者也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界定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2.2 世界文化遗产及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2.2.1 世界文化遗产、遗产旅游及世界遗产分类研究综述
(1)世界文化遗产的界定“遗产”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通常与“继承”相关。随后其含义被不断延伸。哈迪(1988)认为遗产是指一些前人留给后辈子孙们进行传承的东西,它与历史相关等。Nuryanti(1996)、Moscardo(1996)、Turgut、Meral(2000)等学者认为遗产是指那些社会希望继承的东西。同样,顾军、苑利(2005)认为遗产是指祖先遗留下来的财产,其不仅包括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无形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等。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该公约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其中文物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碑画、铭文、窟洞等;建筑群是指从艺术及科学角度具有价值的建筑组成的群落;遗址是指具有重大价值的人类工程及考古地址等。我国学者倪用玺(2005)认为文化遗产是通过历史演变由先祖们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随后,蔡靖泉(2007)认为文化遗产是指在具体实践中创造的含有文化意义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上文学者及相关公约对文化遗产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看,学者大都是从继承的层面来进行定义,且必须涉及到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因素。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喻学才、王健民(2008)等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比较适合本文的研究。所以本文在参考其定义的基础上把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为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等价值,为全世界所保护和管理的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源的总和。
第 3章 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研究......16
3.1西湖遗产地旅游概况.........16
第 4章 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关系研究..............25
4.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5
4.2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研究.............26
第 5章 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32
5.1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原则.............32
第5 章 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5.1 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原则
5.1.1 保护为主原则
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免门票 5A 级景区再加上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号,西湖遗产地每年会有三千万人次左右的客流量,这给它的保护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基于此,对西湖遗产地的开发要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成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保护力度不足的世界遗产地会给予警告甚至取消其世界遗产名号的惩罚。因此,对于西湖遗产地而言,其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都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及浙江省和杭州市对旅游景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破坏西湖遗产地的资源和环境,或者以此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
5.1.2 信息公开化原则
利益相关者之所以产生冲突和矛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公开。因此,要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保证西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信息公开化的原则。通过科学可靠信息的披露制度给各利益相关者一个有效平台来获取有关西湖遗产地相关的信息来实现遗产地事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纠纷和逃避责任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能够为西湖遗产地相关管理者的决策和计划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
第6 章 结论及展望
本文以西湖遗产地为研究对象,以利益冲突理论为基础,从利益协调机制的角度出发,采取文献阅读与实地访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湖遗产地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运用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作为 20 世纪 60年代兴起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管理学、旅游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及研究领域内且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将这一理论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协调机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做了一次比较好的尝试。
(2)在论文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为了使本文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评分法及问卷调查法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论证。
(3)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评分法,本文首先界定出西湖遗产地的七类利益相关者即西湖景区管委会、旅游经营者、社区居民、旅游者、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旅游协会及佛教组织。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把他们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潜伏利益相关者和蛰伏利益相关者三类,最后论证了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西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原则和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休闲与生活质量研究及其政策设计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余年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壮大的变革。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保持高速增长,这从根本上将中国的经济状况改头换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国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2000 年左右的中国还只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到了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2010年中国 GDP 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长时期大规模的持续高速发展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也极为罕见,被中外学者称之为“中国奇迹”。
在经济增长的背后,对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注日渐提上了普通大众的日程,物质财富不再成为人民的主要追求。不论是从国家层面,机构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也称国民休闲计划)应时而出。该纲要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要,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构建(网站链接)。从机构层面来讲,对国民幸福感的探讨则更为深入。如许多期刊杂志主办的―幸福‖专刊;在 2012 年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前,央视记者们也分赴各地,采访了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这其中包括乡村农民、城市白领、企业工人、科研专家等等,一瞬间,“幸福”成为各大媒体与网站的热门词汇。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更是展开了关于居民幸福感的国家层面的调查。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更是将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设定为了施政导向,勾画了中国国民的幸福蓝图。这些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
关于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研究,在西方由来已久。在西方,最早对休闲进行研究的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休闲为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愉悦心灵、自我调节、增加自信等需求,研究表明,参与高品质的休闲活动能够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吕宁,2009),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至于幸福感的研究,则是从 20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兴起,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学者们则将这一课题从哲学层面的研究上升到了科学层面,其研究热度空前高涨,并且实证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
1.2 研究问题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本文主要针对国民休闲参与模式与幸福感进行研究,并旨在研究下列问题:
1、从国家层面出发,研究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利用率、居民休闲模式与居民幸福感概况;
2、探索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休闲参与模式与幸福感在不同区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检验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休闲参与模式与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总结我国休闲状况的突出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休闲及相关概念
2.1.1 休闲的定义
根据Dong et al. (in press), Leisure在汉语中通常被翻译为―休闲‖。第一个字“休”,是一个象形文字,从字面上来看,如一个人依靠在一颗大树旁休息,由此代表了个体在结束了一天辛勤的工作后恢复身心或放松。这代表了一种在户外发生的被动的休闲活动,有着积极的含义(如美学、气质、道德等)第二个字“闲”,代表着物理上开放的空间或一段穿插的时间(如,两个被占用的时期中的一段自由时间) (Dong et al. , in press)。Dong et al. (in press) 和 Liu et al. (2008)都将其定义为自由、不被占用的时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段时间应该被用于提升自我修养、学习,以及其他被动的、安静的,并且最好是单独的活动中。在当代中国社会,“休闲”一词代表着自由时间或者无所事事,“或者休闲可以象征着一种舒适的社会状态、一种精神或审美状况,甚至是一种生活状态‖ (Liu et al., 2008)。
在中国古代,休闲主要受到两大思想流派的影响—— 儒家学说与道家学术。儒家强调职业道德,注重集体而非个人,通常对休闲持有消极的态度,尤其是那些。儒家学说主要推崇三纲五常。
在亚里士多德提出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与“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之后,西方休闲研究进入到了系统研究的范畴。1899 年,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出版,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休闲与消费进行了分析,标志着休闲学的诞生(马惠娣,2000)。此后,学者们以经济学(Becker.G,1965; Linder, Stanffan Burenstam,1970)、社会学(Brightbill, C., 1960; Dumazedier, J. 1967)、哲学、文化学(Josef Pieper, 1963)、心理学(Iso-Ahola, S. 1980)、教育学(Charles K. Brightbill ,1966)、人类学、等等学科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对休闲研究进行了深化和丰富。尽管西方学者争论了几百年,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休闲”定义(宋瑞,2004)。
在我国,学者多从闲暇时间、休闲活动与精神状态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马惠娣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回答了“何谓休闲”、“休闲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种意义还是一种行为?”。并且认为,休闲作为一种现实存在,首先是通过人的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并由特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对他们所面临的生命历程和所抱有的生活理想而确立起来的文化样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因而,休闲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意义世界(马惠娣,2000)。
2.2 休闲与经济
2.2.1 休闲经济的界定
依据前文对“休闲”的定义,即休闲主要指的是三种层面的意义,分别为休闲活动、休闲时间,与精神状态。此处着重探讨承担“休闲活动”这一含义的“休闲”。
2.2.2 休闲与经济的关系
2.2.2.1 休闲与收入
在研究休闲对收入的影响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发现偏好的类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偏好又具有时间的不可分割性,这是用来解释一部分时间序列行为(如工作时间、报酬等)的重要因素(Kennan,1987)。基于此类偏好,总休闲时间与总报酬表现出稳健相关的关系(Ashenfelter and Card,1982等)。而在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中,休闲时间对工作时间的替代作用比起个人生产效率的互补作用要大,由此,休闲时间对个体的工资收入通常会产生负作用。
在经济学家意识到休闲会影响收入这一问题之后,对该研究的进展又进一步细化到了两个分支面。一方面是,由于休闲时间进入了效应函数,由此劳动者产生了其在工作与休闲二者之间的选择,并向后派生出了就业即劳动供给与休闲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再如。里奥斯(Rios-Rull,1993)在1993 年提出,在工作中更能胜任、更具有竞争力的人往往会将较多的时间投放在教育与工作上,而会将相对较少的时间投入到休闲活动中,以期在长期范围内能够获得更加可观的收入增长率。
第三章 我国国民休闲现状分析............... 25
3.1 中国人基本休闲状况分析.............. 25
3.2 海外华人休闲研究......... 25
第四章 关于国民休闲现状分析的研究设计........... 30
4.1 数据来源 ........ 30
4.2 问卷设计与结构 ................. 30
第五章 国民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分析与发现.................... 34
5.1 样本结构分析 ........... 34
第六章 政策分析与启示
根据上文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人群的可支配休闲时间稍有差异,其首选休闲活动也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态势,其休闲模式又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我国人均享有的可支配休闲时间较低,且不同区域的居民在此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同时,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个体均表现出了对消极性的休闲或其他以家庭为主导的活动的强烈偏好,但对健身锻炼却不怎么热衷。通过区域对比,本文还发现,东北地区的居民最忙碌,并且他们更喜欢以家庭为主导的休闲活动或者购物,最不喜欢运动;相反,西部地区的居民则最为清闲,并且更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为此,本文探索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6.1 政策介绍
6.1.1“工作——闲暇平衡”制度
6.1.1.1 什么是“工作——闲暇平衡”制度
工作——闲暇平衡,英文为Work-Leisure Balance,简写为WLB,指的是个体能够再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自身幸福,以实现双面的效用最大化。这种现象在工业化社会时期普遍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有效配置的资源也从实体资源延伸到了时间资源,整个社会也开始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有效配置时间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更加关注个体的生活质量。伴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水平提高,以及个体对休闲互动偏好的增大,合理的时间资源配置与不断进步的技术,有可能能将人们从一些不必要的、且非自愿的劳动中释放出来,以实现自由并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实现所谓的“工作——闲暇平衡”,同期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经济水平的增长。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工作跟休闲的冲突。在一些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中,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其生产的效率与国民生活水平,但同时让让这些国家普遍面临工作与闲暇的冲突。以我国为例来看,亚健康、过劳死、旅游井喷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居民的工作与休闲之间存在不平衡状态。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居民并没有能够享受到充足的休闲时间,这可归因于文化偏好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此外,本文还证实了现存研究的一些论点,即中国大陆居民的休闲往往是被动的,且偏向于静态活动,对体力的消耗较小。其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发现为老年人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最多,这可能与中国人偏好的运动的属性有关。调查还显示,中国的男性更常参与外出型社交活动,或由于儒家思想偏向于认为女性更多的应该从事家庭范围内的活动。
本研究中总结的一些休闲模式或许仅适用于中国,但其他的特点却是普适的。比如,男性的休闲时间较女性而言更多(虽然这在中国如此巨大的人口数目下显得差异很小);男性比女性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也更为积极。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人到中年时,其休闲时间开始下降,而当个体进入老年时期,其休闲时间又还是回升。此外,与其他国家类似的情况为,老年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受访者较多参与以家庭为主导的休闲活动。
本研究的结果同样承认地区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地大物博的中国。不同区域的居民表现出了在休闲时间分配与活动模式偏好上的显著性不同,这可以归结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此外,还需要考虑在中国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文化、社会、经济进步,这可能会带动一些新的休闲趋势,如年轻人中参与购物与被动的/基于媒体的活动的比率高,高收入人群偏好积极的休闲活动的人数更多。
而就对中国大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言,确保有足够的休闲时间、提高大众与专业人员的休闲素养,对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同时,对中国政府而言,改善居民收入不平等,进而提高国民幸福感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义乌古民居墙面装饰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义乌古民居历经千年的发展,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语言和艺术特点。而随着城镇的发展和当地旅游的开发,传统的民居建筑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造、重建,这是古镇发展和更新的必然过程。但我们必须看到,在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会对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一定的破坏。历史悠久的民居建筑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将这些古民居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改造,不仅可以重塑旧街老巷安静、祥和的氛围,还给当地居民一个摒弃浮华、静溢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外来游客深刻的感受到古镇独特的诗文之风、书画之魅。
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对古镇风貌的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山墙,更是赋予了古镇简洁、淡雅的独特神韵。墙面上各种造型的构件以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材料不仅美化了建筑外立面、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氛围,还体现出当地工匠们高超的营造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
江南一带的建筑从风格上来看都有着类似的地方,同样的白墙、黛瓦、马头墙,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这些建筑都归类于徽派建筑。从外表上看义乌的古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确非常相似,但在研究的深入过程中发现,义乌古民居在建筑造型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并没有完全依照徽派建筑的营造做法。由于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两者在墙面装饰的特点及技艺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恶化,新的科技手段与旧的艺术形式的冲突,使得传统装饰艺术保守、迷信的一面进一步凸现出来,这种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导致了传统墙面装饰文化的急剧消亡。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从积极的一面看,有利于充实艺术设计内容,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对建筑装饰设计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现代建筑与室内的设计中,如果设计师本身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索,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历史文脉价值,那么在强势的现代文化冲击下,必然会显得无所适从。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针对义乌古民居的修与改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向,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古建筑传统的风格、脉络来塑造外立面,与古镇原有风貌更好的融合,原汁原味地体现出古镇的特色。增强设计过程中对义乌古民居传统装饰研究的理性成分。
1.2.研究意义
在古民居的改造过程中,如果只是对建筑表皮进行修旧如旧的更新,把元素进行堆叠,而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披上一件仿古建筑的外衣,那么对于在义乌世代生活的人看来,难免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观感。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义乌古民居墙面装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意义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理论意义,关于浙江古建筑装饰的研究,很多专家、学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通过在义乌当地的调研,对古民居墙面装饰的特点以及施工技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了解当地的墙面装饰艺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建筑立面中起到的作用,并希望藉此可以丰富浙江古民居的建筑装饰理论。
2)现实意义,在追溯过去的同时,面向未来,在义乌地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商业背景下,挖掘当地独特建筑特色背后的人文价值,为古民居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出现建筑装饰符号乱用、错用,以及缺乏当地特色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对义乌传统装饰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等方面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第2章义乌古民居概述
2.1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
2.1.1自然环境
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地区(图2-1),处于金衢盆地的东部,周边与东阳市、永康市、武义县、兰溪市、浦江县、诸暨市相邻,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环山,多低山、丘陵、平原,植物种类多样、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义乌江自东向西从境内穿过,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热条件良好且雨热同步,十分适宜居住,另外,夏季受到梅雨季节影响,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受潮。所以在当地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把防漏、防潮、通风作为重点去解决。
义乌地区山水相依的自然条件对当地多样的民居形式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由于地形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水乡建筑与山地建筑在形式和规模上有所区别,但其所蕴含的山水文化精神是相一致的。这种依托山水文化的营造方式赋予了义乌古民居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2建筑形态与装饰特点
2.2.1布局形态
义乌古民居受地形的影响,在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当地多低山丘陵的特点以及自给自足的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多依山傍水而建(图2-5)。早期,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有限,只能最大程度的顺应自然,因此聚居点一般坐落在邻近小河、小溪的台地上。后来随着水利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民居的分布逐渐的开始往江河湖泊沿岸以及滨海滩涂等地发展(图2-6)。到了明代,义乌地区古民居的布局形态基本定型。
院落的布局一般坐北朝南,大门位置朝南并以略偏东或偏西为宜,以符合风水理念以及社会等级。义乌民间的平面布局大多以三合式或四合式为主,较为规则,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也有三合式、四合式和多进式等不同类型灵活组合,形成独栋、并列或多个三合式与四合式相嵌的建筑组团模式,使建筑的整体布局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其中三合式通常为九间或十三间,四合式大多为十八间,而多进式往往由十三间的三合式与十八间的四合式组成。义乌传统民居平面一般呈中轴对称,以三进或四进院落为轴线,正中为厅堂,两侧设置廊道以及给各房晚辈居住的厢房,以围合院落空间。义乌民居的天井相比于徽派建筑显得恢弘大气,许多大型院落通常还有跨院,有自己的独立的内庭院。四合院的布局通常为前厅后堂,一排为三幵间,外加两侧各六间厢房,院落空间四面围合而成。多进式通常为二十四间或三十六间,建筑的开间数量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必须符合主任的社会地位。
在一些名门望族的宅第中,开阔大气的中央庭院可以给家族成员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而精致小巧的独立小院落则可以满足各房子孙的日常生活。同时,连接这些小院落的通廊又给整个宅第带来了生动的变化,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空间美感。
第3章墙体类型与工艺特点.......17
3.1墙体立面分类.......17
3.1.1墙面功能.........17
第4章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38
4.1装饰图案的形成.......38
第5章传统墙面装饰的现代应用.........52
第5章传统墙面装饰的现代应用
5.1价值体现
义乌古民居墙面装饰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金华、衢州等地区为代表的浙江中部民居装饰特点。样式丰富、别具特色的墙面装饰是义乌地区社会背景、地域文化、工艺特点与艺术创造的综合体现,在审美、情感和实用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华丽、精致、细腻等外表下,隐藏着设计者和工匠们丰富的心理情感、思想观念以及精神追求。
5.1.1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中主要包括人文、形态和色彩三个方面。从人文方面来说,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会随着不同时期社会环境、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的发展而发生转变。这种特点对于门扇、窗棂、牛腿等构件的造型以及装饰题材的选择上都有着重要影响。从墙面装饰中传统的图案、符号、纹样到各个时期装饰题材中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内容,无一不体现着古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反映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自始至终地贯穿于墙面装饰发展的过程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愈发成熟与完善。形态主要是指装饰构件的线条、比例、尺度等。比如冬瓜梁上形式多样、粗细不一的线条组合,点、线、面相互交织形成的凹凸感,使整个建筑立面的层次变化更丰富。义乌古民居墙面在装饰材料的色彩处理上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除了建筑屋顶、墙面、台基等大块面黑白灰之外,在装饰细部色彩的处理上,还添加了各种深浅不一的木材、砖材、石材、彩绘等,使得建筑的整体色调更加柔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该更为协调。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本文通过对义乌佛堂镇、赤岸镇、大元村等商业市镇及古村落中大量普通民居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住宅的实地调研,对古民居的墙面装饰进行了重点考察,将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图片进行梳理以及查阅义乌当地的相关文献完成了资料的收集。通过对义乌古民居与徽派民居等风格相类似的民居在墙面装饰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上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义乌古民居墙面装饰思想来源的多元化,由于义乌地处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在传统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以及外来的禅宗文化等不同宗教、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在古民居建筑墙面上经常会发现儒、释、道等代表不同宗教思想的装饰图案、纹样被运用到同一装饰块面上,并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处理把这些装饰元素充分地融合到一起,很好地体现了义乌当地墙面装饰文化的多元性。
其次,在对义乌佛堂镇古民居苑进行的调研过程中,与当地的一些工匠进行了交流。这些工匠们的叙述对于更好地研究义乌古民居墙面装饰的营造工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将这些调研得到的资料与查阅到的相关文献相互印证,有利于了解装饰工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现场近距离观察牛腿、隔扇等最具代表性装饰构件的制作过程,不但对构件的各种雕刻技艺、细部处理手法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而且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工匠们在制作的过程当中的一些思考方式和艺术理念。这些从当地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本文的理论研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最后,在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义乌古民居墙面装饰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从现代装饰艺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点个人见解,分析了传统工艺手段和营造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并通过一些应用实例的分析,以期能够对传统装饰文化在现代墙面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做一些有益的探究。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某市主题餐厅之文化气氛营造概述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步迈入体验经济的时代。派恩(Pine)与吉尔摩(Gilmore )认为体验经济的实质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出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于基本的生理需要,更强调心理、精神的需要,获得个性化、情感化的满足。人们情感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致使餐厅不再只是满足温饱的场所,不断追求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以吸引消费者,主题餐厅应运而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主题餐厅进入我国,在国内发达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发展相对迅速。主题餐厅一切的产品、服务、活动都为主题服务,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主题文化体验。这要求主题餐厅营造出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刺激了顾客的消费欲望,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培养了顾客忠诚。然而随着各种各样主题餐厅的相继出现,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营造水平良莠不齐,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出现各种问题,如文化氛围营造流于形式、主题文化氛围缺乏内涵等。
因此,主题餐厅如何营造出富有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满足顾客体验和情感的需求,对主题餐厅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厦门主题餐厅的考察,发现目前厦门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营造主要依赖于一些室内陈设品、室内装潢等,缺乏对主题文化的深度挖掘,营造的文化氛围质量普遍不高,使得文化氛围缺乏持久的吸引力、生命力,主题餐厅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本研究综述氛围的相关研究,结合对经营管理者、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构建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指标体系,据此设计问卷。通过因子分析提取文化氛围营造的公因子;运用 IPA 分析,从顾客感知与体验的角度探讨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出现的质量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原则及策略。试图为厦门主题餐厅营造出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提供理论指导,满足顾客情感化、个性化的需求,激活主题餐厅的生命力,更好的推动厦门主题餐厅的发展。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首先,国内关于主题餐厅的研究较为薄弱,大部分集中在概念、特征、分类、现状等基础性的研究,关于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研究,扩展了主题餐厅理论研究的内容。其次,国内学者对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研究倾向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以定性分析为主,本研究拟采用访谈法确定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指标体系,再运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进行因子分析、IPA分析,提取文化氛围营造的公因子,探析文化氛围营造重要性——表现性之间的差距,从而分析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存在的不足。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主题餐厅经营与管理的理论研究。最后,本研究借鉴环境心理学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相关理论,为文化氛围营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丰富了主题餐厅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2 章 厦门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现状研究
2.1 厦门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现状分析
2.1.1 厦门主题餐厅的发展现状
自热带雨林餐厅进驻上海,标志着我国主题餐厅开始兴起。主题餐厅相继在各发达城市或沿海城市迅速兴盛,主题也各种各样。厦门多个主题餐厅创新了福建省主题餐厅的纪录。厦门荣誉酒店推出的超大型海底世界主题自助餐厅开创了国内第一,厦门的动漫岛主题餐厅是福建省第一家动漫主题餐厅,各类型的主题餐厅为厦门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厦门主题兴起于新世纪初期,集中在2010年,发展较快,数量较多,但消费档次多偏于大众,规模小,厦门主题餐厅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百度等网络搜索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厦门主题餐厅的数量约50家,如表2.1。
观察表2.1发现:厦门主题餐厅的主题多以地方菜系为主,这也是我国主题餐厅发展的普遍现状。其中东南亚菜系居多,这与厦门地处沿海,与东南亚有渊源的历史有密切关系。也因为厦门的沿海位置,以海鲜、鱼等食材原料为主题的餐厅也占据了一定的数量。同时,由于厦门经济发达,旅游业旺盛,主题类型也不乏一些新奇另类的主题,如欢乐便所、江湖武侠、模特时尚、爱情等主题。
2.2 厦门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存在的问题
主题餐厅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是主题餐厅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能够不断吸引广大的消费者。然而厦门主题餐厅在营造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主题餐厅的长远发展。
2.2.1 文化氛围的营造流于装饰,缺乏深度
文化氛围的营造要依赖主题文化,对主题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而不是简单地对餐厅进行一些主题元素的装饰,或者摆放一些主题陈设品。这只是形式上的主题,缺乏主题文化的深度挖掘。餐厅的主题文化氛围营造不等同于餐厅装饰。主题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体现在装修、陈设上,更蕴藏在服务、经营管理上。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但需要经营者陈设具有主题特色的装饰品,还需要经营者对主题文化进行深度了解,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设计、提供具有主题文化特色的服务,形成蕴含主题文化内涵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不只是低层次的物品装饰,应该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发掘、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
2.2.2 文化氛围营造不够全面,缺乏系统
主题餐厅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容丰富,包括服务、环境、产品、主题活动、经营管理等多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涵具体的细节。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营造不能只是某个内容的主题性设计,应该是多方面的协同组合,只有各方面都能够进行良好的主题文化氛围的营造,才能塑造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氛围,凸显主题特色。厦门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营造多偏向于环境设计,在室内环境的装饰、摆设上都进行了主题文化特色的营造。餐品的设计也略有涉及,如菜肴的命名、原材料、做法等方面也围绕主题进行。然而在餐厅的服务、主题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缺乏对文化氛围的烘托营造,或者效果较差。这是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普遍问题。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内容不够系统全面,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文化氛围对顾客消费情感、行为的影响。因此,应把主题餐厅文化氛围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多方面、各层级的营造。
第3章 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3.1 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7
3.1.1 系统性原则............28
第4章 设计与研究 ........30
4.1 问卷设计与发放............35
第5章 研究结论 ...........54
5.1 基于IPA分析的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不足..........54
第 4章 设计与研究
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1.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问卷调查旨在分析顾客期待的文化氛围与实际感知体验的文化氛围是否存在差异,为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策略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持。因此问卷针对到主题餐厅消费的顾客发放。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顾客的基本属性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花费、职业、消费频次,第二部分是顾客对主题餐厅文化氛围的期待程度与实际感知效果,这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顾客对主题餐厅文化氛围的期待程度分为“非常期待”“比较期待” “一般”“不期待”“非常不期待”五级,实际感知效果分为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五级,都使用5—1的评分。
4.1.2 问卷发放
本研究问卷针对主题餐厅的顾客发放,发放时间集中在 10-11月。考虑到回收问卷的代表性,所以发放问卷时,选取厦门不同主题类型的餐厅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主要集中在海贼王主题餐厅、素渡禅文化主题餐厅、帕提亚泰国风情主题餐厅、欢乐便所主题餐厅、蟹哆哆螃蟹主题餐厅、8090 怀旧餐厅 6 个餐厅。问卷主要是让餐厅员工帮助发放,及在网络上向到上述主题餐厅消费发表贴子的顾客发送网络链接的方式,总计发放280份问卷,回收257,剔除无效问卷7份,得到250份调查数据,问卷有效率89.3%。
第 5章 研究结论
5.1 基于IPA分析的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不足
5.1.1 文化氛围营造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符全胜釆用高、中、低三个层次对满意度水平进行划分,其中满意度均值在3. 5到5之间为高满意度、2. 5到3. 5之间为中满意度、1到2. 5之间的为低满意度。[102]借鉴这个分类维度对顾客感知与体验的文化氛围进行评价,通过对顾客的问卷调查,发现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表现性的总体均值为 3.3268,反映了顾客对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实际感知效果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只有店名选取(3.5227)略高于中满意度水平,处于高满意度水平上,其余 24 个指标都位于中满意度水平内。顾客对文化氛围营造的期待与实际感知体验总均值之间相差 0.8448,差值较大,菜肴质量、员工服务行为、特色服务差距甚至超过1.0。这主要是因为主题餐厅营造的文化氛围缺乏深度,没有挖掘主题文化的相关内涵,只是采用初级层面的物品装饰等手段,营造的文化氛围内涵较低,容易复制,顾客易产生审美疲劳,对文化氛围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因此,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顾客差距较大,文化氛围营造的整体水平偏低,提升空间较大。
5.1.2 文化氛围营造的资源配置亟需优化
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指标内容众多,餐厅的资源投入存在一定的限制,如何实现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的资源优化配置是一项重要的问题。IPA分析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IPA 分析的四象限图可以看出,位于第二象限的员工服务用语、建筑形态、灯光处理、菜单设计、菜名选取、员工服饰6个方面的投入可以相对减少,位于第四现象的特色服务、服务流程设计、特色餐具、企业文化 4 个方面问题较大,顾客的期待大,但顾客的实际感知效果很差,需要餐厅加强资源的投入,重点管理,提高该区域文化氛围指标的营造水平,缩小顾客感知的文化氛围营造差距。位于第三象限的空间形态、主题娱乐表演、主题活动、纪念品设计、主题 logo、主题营销 6 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适当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以提高顾客的感知效果,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强该区域文化氛围指标的质量,提升主题餐厅文化氛围的整体水平,形成机会优势。位于第一象限的员工服务行为、主题装饰、物品陈设、色彩搭配、背景音乐、卫生气味、菜肴质量、店名选取、品牌形象 9 个方面的投入需要继续保持,由于顾客的期待较高,主题餐厅需要关注该区域的文化氛围营造,继续保持对该区域的资源投入,使其成为主题餐厅的竞争优势,吸引顾客。IPA分析的四象限图反映了主题餐厅在文化氛围营造上资源配置的不足,也为进一步优化文化氛围营造的资源配置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基于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山西旅游业发展研究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意义
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且交通运输网络较为完善。也正是因此,山西形成了单纯依赖煤、铁、锅等矿产资源的产业格局,并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目前,山西经济呈现出工业前倾与农业滞后的增长格局,同时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仅局限于能源原材料方面。以煤炭为主的重化工基地成为山西的主要形象。同时,这样的产业结构使山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空气污染指数年长居于全国前几位;地下水系破坏,生态环境差,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的六分之一;单一的产业结构还导致人口素质降低、贫富差距加大、人才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但山西省不仅是能源大省,而且也是旅游资源大省:3处世界遗产(晋中平遥古城、大同云閃石窟、忻州五台山),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大同、平遥、代县、祁县、新锋,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5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山西省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产业带动作用日趋突显;旅游项目建设进程日益加快,景区素质明显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产品结构日趋优化,市场影响持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山西设立“综改区”,通过先行先试和深化改革,使旅游业获得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超常机遇,并将成为重要的接续产业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旅游相关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指出了山西“综改区”建设中对旅游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借鉴了云南、桂林和海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最后指出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这对于推进山西“综改区”的顺利进行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和发展历程大致为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一:20世纪20年代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理论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影响力较大的是加大拿学者,其对资源型城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最后总结出了资源型城镇的四阶段发展理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建设阶段、发展阶段、转型阶段期和成熟阶段;
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论规范性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国外的资源型城镇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镇的依附发展理论、资源型社区建设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对宾夕法尼亚州的煤炭城镇居民进行的观察和研究,并发现当地的居民对本城市或社区有着较强的归属感,在煤炭城镇的发展处于最困难时期,当地居民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应对种种困难;
阶段三: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20世纪末,转型研究阶段。经济转型对资源型社区的影响和资源型城镇的转型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其主要理论有劳动力市场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等;
阶段四:从21世纪至今,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后,资源型城镇的研究方向开始转为可持续发展,这一时期的学者们积极寻求资源型城镇在地区发展、社区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理论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所支持的对加拿大、西班牙、智利和玻利维亚等六个案例进行的研究,该研究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矿业釆对资源型社区产生的影响。
第2章资源型经济转型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资源型经济转型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2.1.1战略性支柱产业
2009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了要将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定位表明,在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旅游业的地位日趋突显,并将发展旅游业被作为重大的战略性措施。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处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位置,具体而言就是以我国经济产业发展为基础,持续发挥旅游业的三性(高关联带动性、高附加值性和高收入需求弹性特性)及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消费高端化的综合优势,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次深度定位,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的增长。
2.1.2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今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现阶段研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文章较多,但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这一具体概念仍未有一个明确且统一的界定。根据相关我国著名学者郝寿义和高进田的相关研究,理解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概念需从一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在国家层面上,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第二,在综合配套改革层面上,这里的改革指的不再是某个单一或若干分散的改革,而是重点强调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需处理好各方面的交互关系,最终实现立体式和多层面的协调发展;第三,在试验区层面上,综合配套改革所特有的先试和先行,将在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个个方面进行改革试验,着眼于以“立”为主进行制度创新,并以全方面的制度体制建设的方式进行改革。截止目前,被我国研究有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学者所引用最多的理解方式也是釆用我们上面的分解式的解读方法,这对我们接下来界定和剖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借鉴性和较强的启发性。
通过以上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分解式的解读和分析,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概念较为全面的解释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在要求,在国家层面建立的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特征,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试验区。
2.2资源型经济转型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山西“综改区”背景下发展旅游业,实质上是通过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例,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高度依赖性,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实际运用和实践。
2.2.2增长极理论
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并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他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衡发展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实现的,而经济增长一般是从一个或数个所谓的“增长中心”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增长极会对周边区域产生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且会因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强度: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增长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以极化效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扩散效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不平衡向平衡的更高层次发展。所以,要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较快的经济增长,可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2.2.3产业融合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各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日趋凸显。产业融合最初是源于数字技术行业的信息交叉。1970年之后,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加快了以新闻、邮政、报刊、广播等为主体的新闻传媒间的相互融合。随后,个人电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这更一步加快了电视、出版、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间的融合。伴随着资本和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行业及跨地区的兼并和重组,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对于产业融合具体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综合国内外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可归纳产业融合为:由于技术进步、经济管制放松、生产力提高和跨国企业的发展等原因形成的,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通过相互渗透和交叉最终增强不同产业或该同一产业内部的竞争力或者相互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本文的第六章即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中,提出的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对策,则是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3章山西“转型综改区建设对旅游业的要求.......14
3.1山西“转型综改区”建设的目标与任务.......14
3.1.1山西“转型综改区”建设的目标........14
第4章“转型综改区背景下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8
4.1山西旅游业发展现状.......18
第5章“国家旅游综改区”建设分析及对山西的启示.......30
5.1国家旅游综改革区”建设分析.........30
第6章“转型综改区”背景下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6.1“转型综改区”背景下山西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
“十二五”期间,山西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获批,为山西省旅游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三大突破”。
6.1.1突破口之一: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以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由于旅游产品的公共属性和旅游基础设施须先行等原因,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山西省旅游管理体制落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现象较为严重,并已成为制约山西省旅游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要以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理顺旅游、发改委、国土资源、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减少和取消不合理的审批事项,降低行政成本,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积极探索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的集中管理模式,确保管理机构权责对等和合理,从而保障各部门高效运转。
6.1.2突破口之二:开展旅游改革试点改革
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结合当前已成立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经验,坚持“先行先试”的原则,选择市、县和旅游区作为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例如可以将太原市、晋城市、平遥县、阳城县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经验成熟以后可以逐步在省内推广,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先导产业。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长期以来,山西省一直单纯依赖煤、铁、铝等矿产资源,致使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山西省除太原外的10个地级市,霍州市、古交市、孝义市等3个县级市在262个资源型城市名单之列。但山西省同时也是旅游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且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山西省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山西“综改区”,使山西有了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这也使得旅游业作为山西省重要的接续产业,通过先行先试和深化改革,获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超常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旅游相关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指出了山西“综改区”建设中对旅游业的要求,分析了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借鉴云南、桂林和海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1)通过回归分析可得,旅游收入和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旅游业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分析,为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在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旅游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3)根据综改区”建设对旅游业的要求和山西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将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三大突破”并且依据这一思路给出了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谈谈某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转型问题
一、引 言
(一)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情况
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源于 17 世纪前的学徒制,它在国外历经几百年演进,逐步发展成熟。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都办出了自身的特色,成为我们借鉴的典范。一百多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波澜起伏,但总体还是不断探索着曲折前进的,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深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宽松自由,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步恢复并迅速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这些研究基础,深入探索和研究高职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通过高职教育论文、专著和互联网查找部分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同时也借鉴国内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便从中得到启示。
1.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情况
据查阅相关资料,西方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的理论经归纳为以下:
(1)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采取“双元制”教学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以企业为主,企业要按照职业培训内容、大纲、考试要求,以实践为主,辅助以学校的理论教学与指导,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制三年,一半在企业培训。
“双元制”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负有主要责任,在业务方面也起主导作用,培养的学生也是以适应企业为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采取灵活多样的的培训方法。这样就使高职教育专业有了针对性和适应性,强化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点,特别是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充分发挥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社会、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势。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是校企共建、法律支持的职业教育办学制度。而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就是参考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模式。
(三)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大量藏书以及电子期刊等丰富网络资源,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和专著,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当前实际,进行分析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等形式调查、了解包头轻工职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二、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
(一)关于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
1. 国家各时期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四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这四十多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八九十年代的“产教结合”和 21 世纪以来的“工学结合”模式的相继出现,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转换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的“新模式、新机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规模快速发展阶段。
尤其是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印发的《决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无疑是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更好地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要求。
(二)转型前人才培养状况
总体来说,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内企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薄弱。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指出:预计到2020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将高达8127 万。面对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所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也存在以下问题,比如:课程结构属于“学科中心体系”,采用以理论知识为轴心的单学科分段课程,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课程持续性发展不利。可策划能够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内容呆板缺乏应用性和开发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等问题。
所以说,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深化改革,坚持课程设置的基础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合理构建以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岗位技能类课程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做好内涵建设,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前问题分析....... 9
(一)转型前人才培养状况............... 9
(二)转型前存在的问题................. 9
四、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对策.......... 11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12
1. 创新培养模式.............. 12
五、结论 ............. 37
四、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对策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标准样式,我们可以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为:人才培养过程的建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人才培养途径等诸多构成要素。它所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高职教育为主线,辅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中专教育、职高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2011 年12 月,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若干意见》,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今后一个时期办学治校的总的指导方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试点工作。在《转型意见》中指出: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着眼,解决好办学指导思想、理念、定位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教学条件建设、体制机制保障、凝炼办学特色等方面,解决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诠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建设面向现代产业体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等职业学府。2012年,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在全校的38个专业中全面铺开。
五、结论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诸多因素,以上综述仅研究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几个方面。通过举例研究该领域相关的状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思路、定位和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研究的工程中,也发现了在转型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总的来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走过了三个年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确立了“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培育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体现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按照“教学体系平台化、培养方案弹性化、技能竞赛课程化、顶岗实习教学化”的方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落到实处。突出技能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巩固和提高了乳品、食品、检验等轻工类传统专业;发展壮了大生物、农牧、机电、信息、经管、艺术类优势专业;积极培育应用化工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专业。沿产业链发展专业,建成了一批在自治区具有重要影响和品牌效应的特色专业群。
新形势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针对当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现状,剖析出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应用技能型教师缺乏、实训条件差、教育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办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实际,以乳品工程系学院为例,从教育理念转变、校内学科体系建设、校外实践及校企合作、考核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规划,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为今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科技中介技术转移成果的筛选标准及流程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作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技术源,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源源不断向市场和企业输送人才、技术、成果,对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大量的科研成果还掌握在高校和院所手中,在未来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必将继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源出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中介机构,在我国的创新体系中,将承担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将科技成果通过自身及依托政府等各种市场资源建立的渠道源源不断的导向企业;另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也不断的将整合来的市场信息反馈回科研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发挥“市场引导科研”的作用。
在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流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推介型,即根据机构掌握的项目情况,有目的性的针对企业、政府、投融资机构等市场方进行推介;另一种是市场引导型,即根据企业、政府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项目蹄选、评估、策划,进而进行推介。由于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能所在,其日常工作即包含了大量的项目信息调研、挖掘工作,形成了自己的项目库,因此不论是技术推介型还是市场引导型,科技中介机构均需要建立自己的项目蹄选、评价体系,不但要掌握科技成果动态变化,更要有能力对科技成果进行初步的筛选、评价,能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成果。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项目蹄选、评价体系,对于科研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服务含金量,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一套好的项目蹄选、评价指标、流程,不但能够减少科技中介机构工作量,更能够有效提升科技中介机构成果推动成功率,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机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科技中介机构项目源主要来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长期面临着总体科技环境有待完善、中试环节科研经费及风险资金缺失、体制束缚较大、研究与市场脱轨、工程化能力欠缺等多方面问题,在上述环境下,在进行项目蹄选过程中,不但需要对于有关技术领域发展有较强的把握能力,更需要能够制定出能够区分出不同成果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能够根据成果所处机构的实际环境(组织、体制等)进行综合的判断,进而将项目进行蹄选、评价。技术转移整体环境的复杂性兼之以传统科技成果评价难以符合市场需求,现有科技成果蹄选标准及流程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都极大的增强了项目蹄选的难度。
因此,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蹄选、评价体系,并不仅仅是将优质项目蹄选出来,更重要的是科技中介机构,通过一套项目蹄选机制的建立、完善,通过项目蹄选标准、流程的建立及优化,对于项目进步分类、排序(如分为三类,能够快速产业化、需要培育后进行产业化、不适合产业化等)或重新组合(如将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产业化特点的项目进行联合推进或集成创新,能够合理安排资源,集中力量有步骤的推动优质项目进行产业化。上述标准、流程的建立一方面是科技中介机构合理整合资源,是提升技术转移工作效率,提升机构核心竞争力必然之选;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重要桥梁和资源的重要嫁接方(主要是指源出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他们往往代表整个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中介机构的效率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创建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科技中介机构的典型代表,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于其项目蹄选机制进行完善、创新,将为其他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带来较强的指导性,对于我国推动依托于科研院所的科技中介体系完善、发展将具有极其典型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技术转移及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2.1技术转移概念
国外学者通常用“技术转移”表达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柳卸林)。联合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将“技术转移”定义为系统知识的转移,是从生产知识的地方转移到使用知识的地方,转移内容不是一种设备,而是涉及信息、知识、专利等软件,转移的目的不是为了展览,而是为了能得到运用,其转移的技术一般较己有技术更为新颖,更加先进。技术转移也不单指科技成果的转让,也不单纯是科技市场上的技术贸易,它既指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方法、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指已实施了的成熟的高新技术、适用技术、技术装备纟生产工艺的梯度转移。技术转移是将来自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实验室的基本知识、信息与创新,流向私人及准私人部门的个体或公司的过程。
由于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大量技术成果还掌握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手中,因此本文关注的技术转移是指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向生产企业转化的过程,本文所关注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也即是推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机构。
2.2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及主要类型
2.2.1技术转移机构定义
根据科技部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定义,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上述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除外。技术转移机构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法人的内设机构。
2.2.2技术转移机构的主要类型
(1)技术转移机构主要类型
我国的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多,类型庞杂,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根据是否具有法人资质技术机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技术转移机构;另一类是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或依托于大学、研究院所等各类法人的内设机构(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根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中的服务形式及所起的作用,简单分为以下四类,第一,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包括通过技术成果交易会、博览会、对接会、洽谈会、技术难题招标会、技术交易所、信息网络式技术市场等形式,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技术交易平台的服务机构;第二,技术经纪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咨询机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中心、行业协会等,该类机构主要提供技术难题解决,技术引进咨询、培训、推介等服务;第三,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为初创期企业提供场地、投融资、法早期培育性服务;第四,技术集成和经营服务机构。主要利用自身的科研龍力通过购买早期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之后进行市场推介获得收入等方式,提供服务。目前该种类型的技术转移机构不对,主要是转制研究院所或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及一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第三章基于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建立........17
3.1基于模糊评价方法构建定性化项目筛选指标.......17
3.1.1模糊评价方法采用基本过程.........17
第四章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案例研究...............41
4.1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项目筛选体系建立.........41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第四章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案例研究
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国立高等科研机构,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一直不断的通过其自身建设的技术转移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向地方转移、转化,形成了多层次的包括技术转移中心、育成中心、孵化器、科技园等多种模式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有力的推动了中科院科技成果向市场和地方需求的转移、转化,并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中科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积极探索,中科院系统活跃着一批以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机构,推动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拥有一支建制完善的科技中介队伍,有着极强的中介操作经验,同时也不断面临着大量的实际问题。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中科院系统最早成立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是中科院系统规模最大,从业时间最长的科技中介机构之一,其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于其项目蹄选机制进行完善、创新,将为中科院其他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带来较强的指导性。
以下即以北京中心为案例,具体阐述文中提出的科技成果蹄选体系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期间充满着不确定性。科技中介机构不但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的技术发展环境,以及变化万端的政策及合作伙伴,需要快速处理大量信息,一套有效的项目筛选、评价标准、流程,不但能够帮助科技中介机构提高成果转化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套完整的、体系化的项目管理流程,能够有效的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组织知识,对于提升组织能力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本文以科技中介机构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系统调研了科技中介机构进行项目挖掘、筛选的主要方式、途径,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笔者所在单位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实际项目筛选工作为案例,根据《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制订标准,从技术成熟度角度出发,制定出待转移项目初次分级及筛选标准;参考机构项目筛选流程,结合科技中介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筛选流程;同时还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深入了解了科研人员和技术转移人员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要素的认识,釆用模糊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制定了定量化成果转化评定指标。通过上述工作构建起一套简单而富有实效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进而为实际工作人员在项目调研过程中提供参考意见。
同时,作者还将构建出的评价体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其以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实际推动项目为案例,进行了实际使用,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简单易用,能够快速的进行科技成果分类筛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优化机构资源配置,提升机构运行效率和转化成功率的目的,并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提纲挈领的阐述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将市场机构所釆用的项目评价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普遍缺少项目筛选标准、流程的现状,提出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项目筛选机制进行创新,将为中科院其他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带来较强的指导性,对于我国推动依托于科研院所的科技中介体系完善、发展将具有极其典型的借鉴意义。
第二部分为技术转移及项目管理理论概述,由于本文重点描述的是科技中介机构建立项目筛选体系,而科技中介又是我国技术转移体系中的重要组织力量,因此该章节重点阐述了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模式,技术转移机构的主要类型并对于科技中介机构予以重点描述。同时,笔者研究的科技成果筛选体系,主要是应用项目管理的思路进行并釆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设定,因此文中对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模糊评价及层次分析法也进行了描述,为文章提供理论性支持基础。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谈谈我国海岛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理问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无论是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是改善当地经济结构或者是提高就业等方面,海岛旅游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1 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海岛旅游具有旅游业和海洋经济产业双重特点,越来越受到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发展迅速。在我国广阔的海域中,分布着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包括50多个群岛和列岛,两个省级岛,它们是海南岛和台湾岛,面积均超过 3 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有 12 个海岛县。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1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5处,独特的生物群落和地质地貌,使得海岛在开发旅游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和海岛地区接待游客的数量增速明显,海岛旅游正逐渐成为众多海岛旅游县的支柱产业。
为顺应时代发展,在 2013 年,我国第一次推出海洋年度旅游主题,以“美丽中国,海洋之旅”为主题口号,并呼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开发海岛休闲观光、邮轮游艇旅游、滨海度假、创意文化等海洋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打造旅游新亮点。
1.1.2海岛生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破坏严重
从开发用途来看,海岛旅游是目前开发海岛的重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海岛旅游开发受到广泛重视,先后有多数海岛得到大力开发,开发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不仅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借鉴生态服务系统、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分析生态补偿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应用,总结得出其海岛旅游开发中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建立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继而验证生态补偿在我国海岛旅游开发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海岛旅游开发的各部门在今后工作中提供建议。
1.2.2 研究意义
①理论意义
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生态补偿成为时代热点,其实用性、前瞻性受到许多学科的争相研究,纵观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多是从森林系统、流域、湿地、矿产资源及农业方面开展的,我国关于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出现,在旅游生态补偿领域所进行的研究更是少只又少。海岛作为一个独立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其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生态补偿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将生态补偿应用到海岛旅游开发中是一种尝试和创新,本文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特征和经济特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计量分析了海岛的区域特征,测算海岛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界定因旅游开发对海岛造成的生态破坏,并创造性的给出了生态补偿的标准,创建了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评估体系,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填补生态补偿在海岛中应用的理论空白。
②现实意义
十八大中明确提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2014 年全国两会中也多次提到生态补偿,呼吁制定生态补偿法,对已有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视越来越高。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立足于生态补偿的需要,将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海岛旅游开发实施生态补偿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对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方式、手段、标准及评估方法都加以量化,并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保障补偿机制的运行实施,为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指导。
2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
为了体现文章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本文根据实际研究需要,重点明确了以下几个概念,海岛及其特征、海岛旅游的含义、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何为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2.1.1 海岛及其特征
国际上关于海岛的最早的概念可追溯到 19 世纪 30 年代的海牙国际法编撰会议,会议上将海岛定义为“一块永久高于高潮水位的陆地区域”。我国 2010年最新出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定义海岛的概念是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见表2-1。《海洋学术语》中认为海岛是海洋中露出水面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陆地。
2.1.1.1 我国海岛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将海岛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表2-2所示。
其中,在物质组成中,我国基岩岛的数量占到93%以上,这也表明我国海岛的稳定性较好。并且,我国海岛的特点是大岛少、小岛多,有人岛少、无人岛多,有水岛少、水资源缺乏的岛多的状况。
2.2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理论分析
本章重点阐述本论文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并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将其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相结合,为后文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自然向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要的物质资料,同时又接纳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在经济不发达时期,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有限,生态环境其自身净化能力能维持其健康运转,但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落后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很难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威胁。但如果人类能合理控制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利用,并辅之以法律、技术、资金等手段对经济活动加以干涉,自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干扰中恢复过来,实现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对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的绿色浪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旅游业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密切相关,1995 年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可持续旅游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旅游活动对资源的长期影响,在保证当代人需要的基础上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强调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海岛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兼具了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又具有其独特性海岛面积小、地域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程度低,稳定性差,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海岛的利用应建立在适度开发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上。但就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人类对海岛的开发强度过大,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实践中发现,海岛旅游开发初期,为海岛居民提供一些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如摆摊销售岛内特产和其他农副产品等,但随着海岛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海岛当地居民在文化教育、资金、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劣势,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参与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
3 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补偿现状 .................. 24
3.1 海岛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 24
3.2 旅游开发造成的海岛生态环境影响........ 24
4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损失评价方法及计量模型............. 33
4.1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损失概念及特征...... 33
5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 40
5.1 构建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40
6 完善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海岛旅游开发中的保护工作。从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现状来看,制度体系不完善是制约我国生态补偿运行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态学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理论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立足点,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这要求我国在建立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6.1.1 健全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涉及到生态补偿性质的也不少。如:《森林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等,还有一些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关于确定国家环保局生态环境补偿费试点的通知》、《退耕还林条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而关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很少。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指出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生态补偿是促进海岛生态持续利用的最佳途径,重点研究了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的基本框架及实施保障,创造性的建立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并给出进一步完善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总结如下:
(1)深入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实施生态补偿的原因及必要性。当前,国家及政府对于生态补偿越来越重视,生态补偿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作为快速发展的海岛旅游业其生态补偿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海岛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海岛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海岛生态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土壤植被遭到破坏,水体严重污染,固体垃圾废弃物随意摆放,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等一系列生态损失的现象此消彼长。国家政策法律关于海岛生态补偿的尚未建立,综合以上情况,提出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使已经破坏的海岛生态环境实现恢复,实现海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对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标准进行了量化及分析,确定了标准制定的依据和计算方法。对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主要依据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概念,从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出发,计算生态损失状况,并利用海岛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加以深层次研究。根据当前国家在搬迁、水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的政策对补偿的标准进行了方法计算。再通过博弈来细化补偿金额和补偿方式。
(3)制定了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其中包括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方式和手段、补偿的评估体系、实施中的监督机制等都进行了明确。
(4)提出了完善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从政策制度建设、补偿资金渠道、公众参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对生态补偿的机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略)
在职研究生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基于环境适应视角的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居民感知度测评研究
一、旅游环境适应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领域中环境适应概念的解释
旅游领域中环境适应主要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能够协调旅游地居民与旅游环境的相互关系,特别对于龙脊梯田景区来说,旅游环境也即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当地居民在追求旅游收益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关注生存环境,以现在的环境状况与过去的环境状况进行对比,趋于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即指环境没有发出危险信号,比如社会环境如治安的混乱,自然环境如水资源的污染等,而居民的生活又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保持,相反的,趋于恶化的方面就要及时纠正,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相互适应发展的状态,人也只有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环境所赋予的各种资源条件并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够争取最大的发展。
(二)与旅游环境适应概念相关的理论研究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旅游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满足当代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各种需求,而且还要保持未来发展机会,是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与旅游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相互促进,达到和谐统一。旅游业的发展是否与当地的环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需要挖掘旅游发展作用下环境反馈的信息,由于当地居民由于属于长期居住者,他们对环境反映出来的信息能够及时地察觉,因此当地居民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如何判断目前的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与否,可以与过去的情况相比,取得旅游收益的同时是否影响了生态环境,如果出现自然环境被污染,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当地居民的生活相比从前有了提高,那么可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水平,在不对其他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提高发展程度。由此保持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都能与环境和谐发展。
2.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它与外界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系统需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系统内部又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该理论强调的就是事物之间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及适应性。只有在统筹协调好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发展关系,才能使得整个系统的发展达到最优化。在旅游发展的影响下,旅游地居民可以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整体,它不断地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发生作用,要想双方得到共同进步就需要解决适应的问题,如此才能使两个系统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达到发展的最优化。
二、旅游地居民对环境适应态势下旅游发展感知度分析
(一)感知度分析方法的确定
通过对前人关于环境适应理论研究著作的阅读和梳理,到目前为止从环境适应理论出发分析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研究方法都基于定性的层面,还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合适、标准和统一的定量分析方法。由于环境适应理论的复杂性,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也发现很难找到反映人与环境之间是否适应,是否和谐的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环境适应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文章采用间接地研究路径进行分析,旅游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通常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旅游地的发展同时作用于人与环境,必然会对人与环境原用的适应模式带来影响,造成人与环境之间的摩擦。人与环境双方,人相当于施力方,环境相当于受力方,但当人们感觉到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恰恰正是环境发出了信号。所以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旅游地发展后人的感受将人与环境之间不和谐的因素挖掘出来,具体采取的方法是通过李克特量表的赋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环境适应态势下人与环境在旅游地发展后的不和谐方面做出定量分析。
(二)感知度分析方法
1.因子分析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希望搜集详细全面的信息,以此希望能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文章中对实地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到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感知度的多个变量,虽然多个变量反映的问题能够使我们全面的了解情况,但是过多的变量影响了我们对主要信息的把握,因为在实际建模过程中,有些变量并不能发挥其预期的作用,对问题的解释性不大。因子分析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削减变量个数,但是又能保证信息的相对完整性,这种分析方法降低了变量的维度,使我们更能够把握到基本全面的信息。在因子分析模型中,假定原始变量由两部分构成,即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公共因子是每个原始变量都含有的因子,特殊因子是每个原始变量特有的因子,是该变量不能被公共因子解释的部分。因子分析时抽出的公共因子与原始变量的相关关系用因子负荷表示。
因子的特征值,也称因子的方差贡献,是所有原始变量在某一公共因子上负荷量的平方和。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也称变异量,是指因子的特征值与原始变量个数的比值。因子的方差贡献反映了因子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特征值越高,说明相应因子的重要性越高。因此,因子的方差贡献及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因子重要性的关键指标。
因子分析的目的,在于因子结构的简单化,希望以最少的公共因子,对总变异量作最大的解释,因而抽取的因子越少越好,但抽取因子之累计解释的变异量则越大越好。
三、龙脊梯田景区发展状况及龙脊居民对环境的感知度分析.......20
(一)龙脊梯田景区概况.........20
1.自然地理条件........20
四、龙脊梯田景区的保护性发展策略研究......51
(一)梯田自然景观的保护发展研究.......51
1.根据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控制旅游规模........51
五、结论与不足......56
(一)结论.......56
(二)不足........57
四、龙脊梯田景区的保护性发展策略研究
(一)梯田自然景观的保护发展研究
1.根据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控制旅游规模
龙脊梯田原本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在长期的磨合中,当地人与环境已经形成了高度契合的共存关系。随着休闲消费型社会的到来,龙脊梯田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旅游业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格局,不同程度的问题显现出来,冲击着梯田的生态平衡,造成当地的生态隐患。为了保持龙脊梯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控制游客规模,特别是在旺季的时候,不能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发出的危险信号,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龙脊梯田景区环境承载的游客容量为2000人/天,年接待游客量以40万人左右为宜。可以通过建立提示游客容量的警报系统进行控制,超出的游客数量制定相应的涨价策略。
2.建立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对一个旅游地区来说,旅游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目前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可的理论是巴特勒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旅游地的演变一般都要经过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到了发展巩固阶段就会出现明显的环境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满意度。根据巴特勒对每个阶段总结出来的特点分析,龙脊地区处于参与发展阶段,这段时期居民比较欢迎旅游者的到来,同时对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虽然按巴特勒的理论,每个旅游地都不可避免出现这几个阶段,但是如果能够积极釆取预防性措施,一定会把旅游发展产生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特别是对于环境而言,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那么就能够及时获知环境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进行应对。例如提高污染防治和引入先进的“三废”处理技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固体垃圾进行收集,将生活废水引到特定的污水处理地点进行处理等。
五、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我国的梯田景观旅游主要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和湖南紫鹤界梯田最为著名,其中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景区由于地处桂林,借助桂林所拥有的旅游声誉,成为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地区,由于龙脊梯田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旅游景观价值的双重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地,长久以来当地居民与环境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态平衡,因此本文以龙脊梯田景区为分析对象,结合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龙脊梯田景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龙脊梯田景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由最初龙脊人民对旅游发展的热情到现在开始慎重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旅游发展确实给当地带来了不少问题,包括利益分配、环境卫生、民俗文化淡化等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原因背后是发展带来的梯田大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碰撞。在龙脊梯田景区中,金竹壮寨最早发展,目前旅游发展程度一般,与后期的村寨相比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好在其在发展过程中已找到自己的定位;黄洛瑶寨经历过衰落后的复苏,目前主要的旅游项目是民俗表演方面,即向游客展示其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和长发表演;金坑大寨和古壮寨发展相对较晚,发展程度较低;平安寨一直都是龙脊核心景区,但是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也相对居多。
1.针对龙脊梯田景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根据问题的类别制定出四个方面的解决对策。对于梯田保护不力,自然环境存在危机这一问题应根据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控制旅游规模;并且建立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于龙脊景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来讲,首先应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然后再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经济调控方面的措施包括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加大对龙脊梯田景区资源和经营活动的管理;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进行特色宣传,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其他方面可以通过这些措施进行改善,包括对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幵发功能分区的模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