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体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3 日期:2023-06-25 来源:论文网

我国在职硕士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在职不研究”和“重取证轻学术”等诸多问题。[1]为了提升在职硕士的培养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目前,我国具有在职体育硕士招生资格的院校有21所,具备授予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有62所,研究生的培养类型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比例正逐渐加大。[3]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职体育硕士的身份转变为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他们毕业后获取的“单证”将升级为“双证”。[4]如何更好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现状进行实证调研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全国21所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的630名在职体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职体育硕士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为模式转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国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有11所体育专业院校,6所师范类院校,4所综合类院校。以全国21所院校的630名在职体育硕士为问卷调查对象,每所高校各抽取30名在职硕士填写问卷,并对部分高校的在职硕士进行访谈(抽样情况见表1)。

1.2问卷的编制

编制问卷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为构建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模式提供参考。调查对象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高校管理等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涵盖了个人信息、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师生互动、学位要求等要素。设计两份访谈提纲,分别对在职体育硕士及导师进行访谈。

1.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利用在职体育硕士暑假集中学习的期间,课题组成员采用现场发放和发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回收问卷的效率。本次发放的问卷630份,剔除无效卷、空白卷和信息不全的问卷,有效问卷562份,有效回收率为89.2%。

1.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采用反向计分方法,定序变量赋值为4分制,分数越高说明该指标的重要程度越低。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在职体育硕士的报考态度分析

2.1.1专业素养

在职体育硕士在入学前后的专业对比,与原来专业一致的有370人,占65.8%,与原来专业不一致的有192人,占34.2%。他们的专业以体育教育方向为主,占70.2%,运动训练方向占23.5%,社会体育方向占5.8%;入学之后,这三个研究方向的人数比例分别变为71.5%、18.6%、8.3%。这一结果说明在职体育硕士大部分是高校教师,其次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他们的专业结构在入学前和入学后的变化不大。在访谈过程中,专业方向只是一个参考,他们入学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导师的要求改变原来的专业方向。由此可见,在职体育硕士的专业素质相对较高,具备体育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

2.1.2报考原则

选择高校的原则可以反映出在职体育硕士的报考态度。在这个选项中,“就近原则”几乎占了调查人数的一半,达到45.2%,“名师名校”占33.5%,“录取概率”占15.3%,让学生自己填写的“其他”选项占6.0%,这些选项包括“专业相近”和“他人推荐”等。“就近原则”体现了“在职”的特点,他们的精力有限,“就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和减少路程。选择“名师名校”是考生的第二个首选项目,体现了在职体育硕士在便利的条件下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选择“录取概率”只占16.2%,这与人们印象中对于“在职硕士”只想“随便考所高校”的印象并不一致。

2.1.3报考动机

设计问卷时把我国在职体育硕士攻读学位的动机分为:获取硕士学位、职称晋升、单位要求、拓宽人脉和攻读博士学位等5个要素。超过57.6%的在职体育硕士认为“获取硕士学位”和“职称晋升”是“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有29.5%的人在“单位要求”“拓宽人脉”和“攻读博士”等方面认为“不重要”。说明大多数在职体育硕士比较现实,提升学位和职称晋升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2.1.4录取看法

在职体育硕士的录取方式是否应该有别于全日制的体育硕士研究生?有资料表明,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录取方式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面试为主,可以避免部分优秀学生因为笔试不过关而落榜。但通过对在职体育硕士进行调查时发现,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应该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形式,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8.2%,而以面试为主的则只占17.6%。认为以“笔试+面试”的综合分数的录取形式“主观性太强”占到20.6%,因为他们认为“只要笔试过关,不管卷面分数高低,所有的人录取机会平等,面试只不过是形式而已”。选择“其他”的自填式选项,主要是“录取靠关系”和“名额已内定”等一些主观想法,这部分人不多,只占3.6%。看来,在职体育硕士对于笔试的形式较为认可,认为分数才能客观地体现录取的公平性。

2.1.5选择导师

研究表明,选择什么类型的导师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学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定位于“实践型”,按常理而言,他们对于“学术成就”应该是不感兴趣的,但调查显示,选择“学术成就”导师的学生高达43.6%,他们认为这样的导师才是“真正”的导师,才有能力带好学生。有29.3%的学生对于导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视,普遍受诟病的师生关系同样也困扰着在职体育硕士,他们在报考之前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想报考导师是否“做人不错”,是否“好相处”等一些问题。只有20.6%的学生关注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是否有关联,这一调查结果并不意外。在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有不少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的学生,希望把自己变得“学术”点,转换到有“学术含量”的专业能够使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更加熟练。

2.2在职体育硕士的师资现状调查

2.2.1教师授课

情况理想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生对授课教师的整体看法是,“相当认真”的教师占15.2%,“认真”的教师占26.7%,“应付了事”的教师占18.7%,“不负责任”的教师占37.3%。认真负责表现在因材施教和师生积极互动方面,不认真负责体现在照本宣科和对学生不负责任两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教师授课的整体状态并不乐观,应付了事的偏多,这与学生上课的状态也有关系,但学生上课纪律性太差也应负有责任。访谈发现,学生建议教师的授课方式要灵活些,授课时间最好安排在周末,并与视频教学同步进行,方便有工作任务的同学跟踪学习。

2.2.2导师结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很少有专门的“实践型”导师。在职体育硕士导师有86.8%是本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0.5%的导师是本校的博士生导师,其余是一些校外兼职导师。专职的在职体育硕士“实践型”导师很少,几乎是由“学术型”导师指导“实践型”学生,虽然不排除部分“学术型”导师同时也具备“实践型”的指导能力,但是这种方式身兼两职无疑会分散精力,降低培养质量。“学术型”和“实践型”导师分类指导,不仅能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够提高培养效果。55.3%的在职硕士认为导师的“实践型”知识结构欠缺,特别是实践中操作性比较强的如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赞助、社会调查等内容很少谈及。“学术型”导师比较重视科研,而且大部分时间用于写学术论文和申请课题,很少有时间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当中,因而社会实践能力稍有欠缺。

2.2.3师生互动的状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职体育硕士与导师经常见面的或偶尔见面的比率较大,“总是”和“从来没有”的很少。40.5%的学生认为导师“相当负责任”,32.2%的学生认为导师“负责任”,27.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导师“不负责任”,相当不负责任的导师几乎没有。学生对导师的指导比较满意的几乎占了总调查人数的一半,达到47.15%,感觉“非常满意”的有38.79%,两者总数达到86%,说明学生对于导师的指导能力比较信任。感觉导师对自己“帮助很大”和“有些帮助”的占65%,“帮助不大”的占23%,整体上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比较大。访谈时有学生提到,导师在每学期应适当抽空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采用适当的网络教学,灵活选择上课时间。学生应珍惜学习的机会,上课不能聊天和玩手机。

2.3在职体育硕士的课程设置调查

2.3.1理论与实践关系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5],但是部分人认为专业实践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6]。目前我国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属于“实践型”导向,在攻读体育硕士学位期间,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对于入学之前有何变化?问卷调查在职体育硕士在过去的三年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频率,结果显示,选择“总是”的人数有202人,占调查人数的35.7%,选择“经常”的有244人,占43.1%,选择“偶尔”的人数有107人,占18.9%。在“专业理论能否满足工作”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完全满足”有167人,占29.5%,“基本满足”有323人,占57.1%,基本不满足和完全不满足只占14%左右。在信息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中,有26.3%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完全满意”,52.5%的人“基本满意”,18.9%的人“基本不满意”,只有1.6%的人感觉“完全不满意”。通过对“理论应用于实践情况”“理论满足实践的情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因素与婚姻状况、工龄、年龄和职称等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职体育硕士理论应用实践方面在年龄上有显著性差异;理论满足于实践方面,性别差异明显;信息应用能力方面,在性别、年龄、工龄和职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

2.3.2课程满意度分析在“期望加强的课程”选项中,“科学方法”和“学科前沿”所占的比例最大,可见,在职体育硕士对于学术的追求有很大的热情;“外语学习”和“信息技术”次之,但这两类课程的“不重要”因素分别占了大约20.3%和30.6%。52.2%的学生认为公共课是本科课程的重复,根本没有必要开设,采取网络授课和自学而不是集中授课。在职体育硕士“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目前所在高校的理论课程倾向于“高度趋同”“知识陈旧”和“跨学科少”等现象。有学生反映,他们所学的课程很多是以前知识的重复,难以激发起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聊天甚至请假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课程设置应该征求学生的建议,要符合“在职”的特色。

2.3.3婚姻状况与课程设置的相关性调查

对课程设置与在职体育硕士个人背景的相关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婚姻状况与“专业课的重要性”有显著相关,P=0.047,未婚者(M=1.42)比已婚者(M=1.54)更倾向于认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性;婚姻状况与“期望加强的课程”显著相关,P=0.001,未婚者(M=1.46)比已婚者(M=1.23)更加认识到“学科前沿”的重要性;学历状况与“专业课的重要性”有显著相关,t=2.228,P=0.026,大专及以下的学历(M=1.86)比本科学历(M=2.13)更倾向于认为公共课比较重要性,而本科学历比大专学历更多地认识到目前的大多课程存在“高度趋同”的现象。

3结论

1)“已婚”是在我国职体育硕士最明显的特征。婚姻状况与学习期望、实践能力、师生关系等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获取硕士学位、谋求职称的晋升、单位要求、拓宽人脉和攻读博士学位等是报考在职体育硕士的动机。“就近原则”和“名师名校”是考生选择高校的两大理由。

2)在职体育硕士的授课教师上课的整体状态并不乐观,应付了事的偏多。学生倾向于选择“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型导师;在职体育硕士的导师由本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专职的“实践型”导师数量极少。“集中面授”和“在线指导”是受学生欢迎的两种形式。

3)在职体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着“高度趋同”“知识陈旧”和“跨学科少”等现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的能力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科研能力和职业能力。有1/3的学生认为公共课和选修课“不重要”或“完全不重要”,须减少公共课程,增加选修课,多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或增设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课程。

4)在职体育硕士对培养单位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满意”,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选项有过半的人选择“部分有用”。相对于实践能力训练,在职体育硕士更倾向于学习科研方法和训练学术思维。

4建议

在职体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和导师安排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一致,在职体育硕士几乎成为“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硕士除了入学和答辩的要求不一样,其他因素则几乎是一样的,在职体育硕士的教育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在于“育”,既要注重结果管理,也要重视过程管理,保证培养的延续性和高质量。在职体育硕士培养自实施以来,培养了众多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加速了我国体育专业硕士融入终身教育理念的进程。回顾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正确认识其优势和缺陷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扬长避短,提高非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效率。从“在职”模式到“非全日制”模式不是取代而是补充。在模式转轨的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应用型的培养方向,实行分类培养以提高培养效率,尝试弹性学制以突破时空限制,构建质量评价以保证人才质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