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 ——以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英语学位论文是学术英语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术英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学术英语研究的重心开始从语域分析、修辞分析逐渐转向语类分析。语类的早期研究源于亚理士多德关于文学“类型”的观念,主要局限于文学作品。俄罗斯学者巴赫金率先将语类的概念和研究扩展到非文学领域,关注文本/语境和符号模态的关系。近30多年来,语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话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对国际期刊论文的语类分析。然而,尽管现有研究对论文语类的探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仍存在某些不足:一是不少研究仅关注某一特定视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断面式研究较多;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经验式研究较多,理论深度不够;三是研究重心多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研究相对薄弱。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多种方法,从多维视角深入研究英语学位论文语类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语类理论为背景,以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主要研究样本,以美国ProQuest数据库中英语本族语者的同类论文为参照语料,采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的方法,探究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本研究试图探析的问题是:(1)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步结构上有何特点?(2)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征?(3)中国英语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是什么?具体而言,我们首先运用语步结构分析方法探究了样本语料的宏观结构模式,以及论文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微观语步;其次,运用Coh-Metrix和Vocabulary Profiler等研究工具分析了样本的语言特征;再次,通过政策性文件解读、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等方法,考察了英语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最后,从批评的视角分析了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语类在生成、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文本分析显示,与国外学位论文相比,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步结构和语言运用上都有其特点:尽管绝大多数论文都采用传统简单型语篇组织模式,但它们在组织各部分内容时却常采用“螺旋式”的展开模式,不进入主题;在建构基本框架时往往只是进一步陈述相关文献,而没有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框架;在引言中,通常用较长的篇幅陈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很少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研究结果时,常偏离研究问题;在评价研究结果、阐明研究意义和提出研究展望时,往往流于形式。此外,在词汇语法资源的使用上,中国学位论文也显得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通过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在阐述论文重要语步时往往不到位,以致无法有效地创建或巩固研究空间;不少学位论文“形似而神散”,很难实现作者的交际目的;(2)较少使用否定表达,人称代词等手段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3)在文献引用上,表现出对“权威”的崇拜。这些问题表明,中国学生未能有效地建构起应有的作者身份。通过解读各类政策性文件,我们发现英语学位论文承载着明显的学科期待。这些期待集中反映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对英语学位论文写作目的、内容、结构、语言和规范等方面的一般要求。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结果显示,英语学科社团主要成员对学位论文的期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语境分析表明,英语学科对学位论文的期待与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某种“失落”。反观中国英语学位论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论是作者身份的“迷失”,还是学科期待中的“失落”,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必要的学术训练,学术根底薄弱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表明,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了学生学术素养的提高: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某些决策性失误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二是不少高校英语课程的设置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学术素养训练的需求;三是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影响了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讲,语类是人们对特定语境做出反应和期待、高效“做事”的一种话语方式。语类分析从语境的视角整体讨论并解释特定语类的交际目的及其生成的缘由,试图揭示隐藏在语篇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认知上的动因。在高等教育的语境下,学位论文语类必须符合特定学科的期待和“以言行事”的规范,有明确的交际目的,这些都有其学科文化和认知上的动因。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语类分析探讨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探讨英语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我们既可以揭示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各种机构性语境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可以了解学科社团成员在这一语类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需求,从而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其次,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中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类在生成、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不仅可以为英语学位论文乃至整个学术英语研究提供重要反馈,而且可以为设置相关课程、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从语篇走向语境,力图揭示英语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其理论意义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语料库分析等经验主义的方法研究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有利于深入探讨语类语篇和语言选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重视语类理论即理性主义的方法对语言现象的“洞察力”。这种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语言学研究的正确方向。(2)视学位论文写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采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三种方法全面探析了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这一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学位论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指导我国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提高其学术素养。(3)选取学术英语中相对薄弱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聚焦于我国英语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这是我国学者参与国际语类和学术英语研究的一种积极努力,有利于推动学术的“多样性”和理论创新。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3 研究语料与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学术英语研究概述
2.3 语类的概念与语类分析
2.3.1 语类的定义
2.3.2 语类研究的流派
2.3.2.1 新修辞学流派:语类作为语境化的社会行为
2.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语类作为社会目的的语篇体现
2.3.2.3 应用语言学流派:语类作为具有共同目的的言语交际事件
2.3.3 语类的特征与识别
2.4 语类研究的基本方法
2.4.1 文本分析
2.4.1.1 语步结构分析
2.4.1.2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Coh-Metrix和VP
2.4.2 语境分析
2.4.3 批评分析
2.5 小结
3 学位论文语类分析基本框架
3.1 引言
3.2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与传播的现状和挑战
3.3 语类视角下的学位论文
3.4 学位论文语类分析的基本框架
3.4.1 语料来源
3.4.2 研究方法
3.4.3 分析框架
3.5 小结
4 学位论文的语步结构与语言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学位论文的宏观结构
4.2.1 EMT论文的宏观结构分析
4.2.2 PQT论文的宏观结构分析
4.3 学位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
4.3.1 EMT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分析
4.3.2 PQT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分析
4.4 学位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
4.4.1 EMT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分析
4.4.2 PQT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分析
4.5 学位论文的语言特征
4.5.1 EMT和PQT论文引言的语言特征分析
4.5.2 EMT和PQT论文结论的语言特征分析
4.6 EMT和PQT论文语步结构与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4.7 小结
5 学位论文语类语篇特征的抽样分析
5.1 引言
5.2 EMT15的语步结构分析
5.3 PQT23的语步结构分析
5.4 EMT15和PQT23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5.5 小结
6 学位论文语类的语境分析
6.1 引言
6.2 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
6.2.1 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政策性文件的视角
6.2.2 学科社团成员对学位论文的期待
6.3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语境因素分析
6.3.1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中的主要问题
6.3.2 影响学位论文语类生成的语境因素
6.4 小结
7 学位论文语类的批评分析
7.1 引言
7.2 期待中的"失落"
7.3 学位论文作者身份的"迷失"
7.4 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素养教育
7.5 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果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EMT与PQT学位论文样本标题
2. Coh-Metrix语言特征描述指数
3. Coh-Metrix & VP样例分析数据
4.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学科期待访谈提纲(专家)
5.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学科期待访谈提纲(学生)
6.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访谈提纲
7. EMT与PQT论文人称代词分布表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1]学术语篇中的转述:不同声音的对话[J]. 李小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2]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身份语块的语料库研究[J]. 徐昉. 外语研究. 2011(03)
[3]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J]. 庞继贤,叶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4]论语言学研究中的战略转移[J]. 冯志伟. 现代外语. 2011(01)
[5]基于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英语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 王雪梅. 外语电化教学. 2011(01)
[6]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综述[J]. 韦艳梅,李尚凤,李美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 陈冰冰.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02)
[8]《话语研究新进展》介绍[J]. 庞继贤,李小坤.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01)
[9]两年制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牛楠森.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06)
[10]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J]. 徐有志,郭丽辉,徐涛. 中国外语. 2007(04)
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怎么写
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
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著,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著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著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1.3.1 元语言
1.3.2 语言学元语言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著作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第三节 余论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索绪尔研究的哲学语言学视角——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J]. 潘文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2]论话说结构的研究沿革[J]. 邱雪玫,李葆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3]怎样对比才有说服力——以英汉名动对比为例[J]. 沈家煊. 现代外语. 2012(01)
[4]洪堡大学理念:阐释、发展与思考[J]. 方泽强. 煤炭高等教育. 2011(02)
[5]论语言哲学的基本元素《语言哲学精典原著系列》总序[J]. 钱冠连. 外国语文. 2010(06)
[6]英汉微观对比研究30年(1977~2007)综述[J]. 邵志洪. 外国语文. 2010(05)
[7]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 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10(05)
[8]新时期中国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回顾[J]. 袁颖. 德州学院学报. 2009(05)
[9]我看汉语的词类[J]. 沈家煊. 语言科学. 2009(01)
[10]新时期汉英对比的历史检阅——理论与方法上的突破[J]. 潘文国,杨自俭.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6)
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文模板三: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
学术书评是对新出版学术著作的介绍和评价,主要发挥信息性和评价性功能,是各个学科话语社团的成员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重要手段,为知识构建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但它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视为学术文献的“二等公民”,这在学术语类系统中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术书评写作视为社交活动和基于期待的实践,具有对话性和互动性。书评作者需要妥善处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自身投射到书评语篇中,依据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经验对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预测,并通过对修辞手段的策略运用构建和维护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说服读者接受其论断的交际目标;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恰当处理与学术话语社团中其他成员的关系,通过文本间性与同行协商,将自己所做论断置于整个学科领域中,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对学术书评的这种认识,本研究以调整过的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结构模式和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为分析框架,对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语篇的语类结构以及元话语资源的各个项目在各个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从思维视角、文化视角和语用视角对分析结果进行多维解读。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英语国家的写作者如何在国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2)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中国的写作者如何在国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3)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分布有何异同?(4)如何对同一学科社团、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这些异同进行多维度解读?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中选取10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篇(50篇为英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际期刊的书评,50篇为汉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内期刊的书评),对语料中的语步、步骤和元话语项目进行人工的和基于功能的识别与标注,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呈现英汉语书评语篇的“语步-步骤”结构和元话语项目的分布特点,并统计分析语步和步骤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元话语项目在不同语步和步骤中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为:(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英汉学术书评语篇都以语步1开始,其中以步骤4开头的语篇均占较大比例;语步结构都涉及语步的逆序、循环、套嵌等现象;语篇的发展趋势均为“整体”(语步1)-“局部”(语步2和语步3)-“整体”(语步4);对英汉语书评中各个步骤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步骤1、步骤4、步骤5、步骤7、步骤8、步骤10和步骤12为英汉语书评的必选步骤,步骤11为英汉书评的可选步骤。(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英汉学术书评中都使用了丰富的元话语资源;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均多于互动式元话语;消息来源标记语均是引导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态度标记语均是互动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元话语项目多集中在语步1的步骤4、语步2的步骤8、语步3的步骤10和语步4的步骤12;元话语项目都多集中在作为书评主体部分的语步2和语步3。两者的差异表现在:(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对四个语步在英汉书评语篇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英语书评中的四个语步均为必选语步,在汉语书评中,语步1、语步2为必选语步,语步3为常规语步,语步4为可选语步;对语步结构的呈现方式和语步在书评语篇中出现频次的统计表明,英语书评的语步结构比汉语书评的语步结构复杂,英语作者在书评结构的构建中更具灵活性;英汉书评语篇在必选步骤和可选步骤的选项方面也存在差异,步骤3和步骤6在英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汉语书评中为必选步骤,步骤2和步骤9在汉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英语书评中则为必选步骤;步骤3在英汉语书评语篇中的使用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它在实施介绍作者信息的修辞功能时,所评著作作者的所属单位这项信息在汉语书评语篇中出现较多,英语书评语篇则较少涉及。(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总体说来,根据标准化处理过的使用频数,英汉语书评具有不同的修辞倾向,英语书评使用的元话语资源远远多于汉语书评,每一种元话语类别在英语书评中的使用也都多于汉语书评;在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方面,英语作者多使用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用于凸显作者的论断和对学科社团所做的贡献。而汉语作者即使在单一作者的情况下也倾向于使用排他性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强调对集体的融入。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使用方面的相似之处表明,学术写作是一项基于话语社团的行为,同属于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类话语社团的英汉语作者在书评语篇的撰写中遵循了相同的学科规约和语类规约,通过对书评语篇中人际关系的考察恰当地呈现修辞结构,并运用元话语手段在“语步-步骤”结构中实现交际意图,反映了英汉作者作为书评语类内部成员的身份,他们以这种群体内身份构建与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表明,思维模式、文化、语用等因素在语类强加的规约外也会对学术书评写作带来影响,来自英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处在国际、国内不同发表语境的书评作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潜在的读者需求产生不同预期、对交际目标产生不同期待、对自身与学术话语社团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定位,并通过对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策略运用构建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特定交际功能。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为Motta-Roth(1995)书评语类理论的普适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对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这个学界较少关注的语类中使用情况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元话语分类模式的应用范围,加深了人们对学术书评特征的了解;标识特定交际意图的元话语资源与实施特定交际功能的“语步-步骤”的结合,能更全面深入地展现学术书评语篇的互动性和策略性,为其他语篇类型的研究提供借鉴;对研究结果从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文化和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将语类结构理论和元话语理论置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考察,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维视角。在实践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语类能力,掌握特定话语社团的语类规约;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元话语意识,帮助他们发展读者意识、掌握与读者建立关系的恰当手段、获取表达与协商态度的资源,并最终参与到特定社团的对话中;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发展更具批判性和更有效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英语已成为世界“学术通用语”的语境下,本研究有助于学术写作新手了解国际学术领域的写作规约,迎合新的文化语境期待,有利于提升学术观点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达到传播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元话语研究
2.1.1 元话语的定义
2.1.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2.1.3 元话语的研究视角
2.1.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2.1.5 小结
2.2 语类研究
2.2.1 语类概念的发展
2.2.2 语类的定义
2.2.3 语类与话语社团
2.2.4 语类研究的流派
2.2.5 小结
2.3 学术书评研究
2.3.1 书评研究的历史
2.3.2 学术书评的特征和功能
2.3.3 国内外学术书评研究现状
2.3.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3.1 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分析结构
3.2 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2.1 引导式元话语
3.2.2 互动式元话语
3.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3.1 本研究的书评语类结构分析框架
3.3.2 本研究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4.1 语料收集的原则
3.4.2 语料描述
3.4.3 分析程序
3.4.4 研究方法
第四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语类研究
4.1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步分析
4.1.1 语步的总体分布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4.2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步骤分析
4.2.1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总体分布
4.2.2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具体分析
4.2.3 步骤的套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元话语比较研究
5.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在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1.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
5.1.2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2 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1 逻辑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2 框架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3 消息来源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4 注解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 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1 模糊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2 增强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3 态度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4 交际主体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多维度解读
6.1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思维模式视角
6.1.1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
6.1.2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1.3 归纳法和演绎法
6.2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文化视角
6.2.1 大文化
6.2.2 小文化
6.3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语用视角
6.3.1 礼貌策略
6.3.2 合作原则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1]《论语》英译文语篇人际元话语使用与修辞人格构建[J]. 鞠玉梅.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6)
[2]语篇分析视域下的元话语研究:问题与突破[J]. 冉志晗,冉永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2)
[3]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J]. 纪蓉琴. 上海翻译. 2014(02)
[4]起始标记语的元话语功能探讨[J]. 邢欣,金允经,郭安. 当代修辞学. 2013(06)
[5]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中的元话语“不过”与其两英译本对比研究[J]. 黄勤,王佳怡. 外国语文. 2013(05)
[6]基于评价理论的语言学书评标题研究[J]. 布占廷.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04)
[7]商务谈判中的元话语研究——商务话语研究系列之一[J]. 谢群. 外语研究. 2012(04)
[8]英汉书评中表达类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 袁媛. 浙江社会科学. 2012(05)
[9]基于自建英语学术书评语料库的评价参数模型探析[J]. 陈令君.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02)
[10]中英文报纸社论之元话语标记对比分析[J]. 穆从军.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04)
以上是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