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64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一


[1]Jeffery Everett. Exploring (false) Dualisms for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Praxis[J].CriticalPerspectives onAccounting,2004,15
[2]James Guthrie. Current Professional Responses to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R],Presented at Policy Prescriptions for Environmental Training inAPEC Economies,2006.
[3]Rob Gray, Dave Owen and Carol Adams. Accounting and Accountability: Changes andChallenges in 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entice Hall Europe, 1996.98
[4]Joanne Wiseman. A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made in Corporate AnnualReports [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82 (7).
[5]Dennis Patten, Greg Trompeter. Corporate Responses to Political Cost: an Examination of the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J] 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3(17).
[6]John Mylonakis, Panayiotis Tahinakis, The Us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Evaluation on Environmental Costs: a Cost-benefit Analysis Model Proposal[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2006(11)
[7]Susan. Hughes, Allison Anderson and Sarah Golde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reThey Useful in 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Policy, 2001(20).
[8]Geoff Frost,Steward Jones and Janice Loftus. A Survey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Practices ofAustralian Reporting Entities [J]. 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2005 (15).
[9]Geoflf Frost. The Introduction of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Guidelines: AustralianEvidence [J] .Abacus, 2007 (43).
[10]TomTietenberg. Disclosure Strategies for Pollution Control[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Economics,1998(11):587 -602
[11]James Guthrie, Suresh Cuganesan and Leanne Ward. Industry Specific Social andEnvironmental Reporting: The Australian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J] .Accounting Forum,2008(1)
[12]Peter Clarkson, Yue Li. 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Analysis, Downloaded fromwww.scierxcedirect.com,2008
[13]Magali Delmas, Maria Montes-Sancho and Jay Shimshack, Mandato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 Downloaded fromwww,shimshack06xom,2006
[14]Nola Buhr, A structuration View on the Initi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port[J],Critical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2(12)
[15]Lin li. Encouraging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Worldwide: a Survey of Government Politiesand Instrument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2001,8(l)
[16]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翻译组.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15
[17]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一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4):42-50
[18]李新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会计之友,2007(5):8-9
[19]蒋晓改.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辽宁经济,2010(3):102.
[20]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50-51
[21]李雪芳.议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8):26-27
[22]何丽梅,侯涛.电力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129-131
[23]肖华,张国清.公共压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一基于“松花江事件”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8年(5)
[24]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8(6)
[25]段洪波,张双才,刘花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政府监管——基于规制理论的视角[J].《中国会计师》,2011(11)
[26]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
[27]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71-223
[28]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36-42
[29]肖序.《环境会计制度构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0]黄慧.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制度探讨[J].商业会计,2012(6)
[31]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43-47
[32]杨世忠,曹梅梅.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构想[J].会计研究,2010(4)
[33]李勤.谈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11(36)
[34]李洪光,孙志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6)
[35]沈洪涛,程辉,袁子琪.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年报还是独立报告?[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6).
[36]田翠香.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
[37]李秋.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2(5)
[38]李迎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1)
[39]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 : 43-47
[40]张长江,许一青.基于社会责任报告的冶金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4(3):235-240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二


[1]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29(9):15-21.
[2] 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J].会计研究,2001,(12):20-28.
[3] 董晓媛.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劳动力冗员问题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2,1(2):397-418.
[4] 黄玲文,姚洋.国有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 11 个城市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3):57-69.
[5] 李果,徐立新.国有企业、劳动力冗员与就业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1,1(1):97-110.
[6] 林毅夫,李志赟.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2):17-27.
[7] 唐清泉,罗党论.政府补贴动机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6):149-163.
[8] 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J].经济研究,2009,(10):109-120.
[9] 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5):40-51.
[10]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2):64-74.
[11] 曾庆生.超额雇员、权益代理成本与公司价值[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21(1):41-47.
[12] 曾庆生.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企业价值—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62.
[13] 曾庆生,陈信元.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劳动力成本[J].经济研究,2006,(5):74-86.
[14] 曾庆生,姜红玲.市场化进程、地区失业率与上市公司社会性负担[J].上海管理科学,2006,(6):19-22.
[15] 薛云奎,白云霞.国家所有权、超额雇员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8,(10):96-105.
[16]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6):40-51.
[17]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18] 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2004,(12):17-25.
[19] 郭剑花.制度环境、政治联系与政策性负担——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7):33-40.
[20] 刘春,孙亮.政策性负担、市场化改革与国企部分民营化后绩效滑坡[J].财经研究,2013,39(1):71-81.
[21] 曹书军,刘星,傅蕴英.劳动雇佣与公司税负:就业鼓励抑或预算软约束[J].中国工业经济,2009,(5):139-149.
[22] 刘行,李小荣.金字塔结构、税收负担与企业价值:基于地方国有企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2,(8):91-104.
[23] 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 年)[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3):104-112.
[24] 王红领,李稻葵,雷鼎鸣.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J].管理世界,2012,(8):91-104.
[25]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8):4-13.
[26] 郭剑花、杜兴强.政治联系、预算软约束与政府补助的配置效率——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1,(2):114-128.
[27] 韩朝华.明晰产权与规范政府[J].经济研究,2003,(2):18-26.
[28] 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9,(2):106-118.
[29]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 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4):51-62.
[30] 陈钊,陆铭. 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和实证分析[M].经济研究,2003:18-77.
[31] 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2):17-27.
[32] 胡一帆,宋敏,张俊喜.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06,(7):49-60.
[33] 陈钊,陆铭. 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和实证分析[M].经济研究,2003:18-77.
[34] 夏立军,方轶强.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5):40-51.
[35] 杜兴强,郭剑花,雷宇. 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业绩:“政府干预”抑或“关系”?[J].金融研究,2009,(11):158-173.
[36] 胡旭阳.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6,(5):107-113.
[37] 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9,(2):106-118.
[38] 罗党论,唐清泉.政府补助动机以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6):149-163.
[39] 余明桂,回雅甫,潘红波.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J].经济研究,2010,(3):65-77.
[40] 吴文峰,吴冲锋,芮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治背景与税收优惠[J].管理世界,2009,(3):134-142.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三


[1] 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克·冯·布朗.创新之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潘省初.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8 月第 1 版:202-203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梁小民,黄险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版:183-185.
[4] 文芳.研发投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353-354。
[6] 熊皮特(Schumpeter).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M].1942
[7]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融资决策[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8]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 蔡地,万迪昉,罗进辉.产权保护、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2):85-93.
[10] 陈丽霖.治理结构、R&D 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
[11] 韩鹏,唐家海.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研发平滑[J].财经问题研究,2012,(10):86-91.
[12] 贺勇,刘冬荣.融资约束、企业集团内部资金支持与 R&D 投入——来自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1,(11):1685-1695.
[13] 顾群,翟淑萍.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 R&D 投资和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研究[J].财经论丛,2011,(05):86-91.
[14] 郭斌.规模、R&D 与绩效: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6,(27):121-126.
[15] 况学文.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6] 李丹蒙,夏立军.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 R&D 强度[J].财经研究.2008,(04):93-104
[17] 李国华.我国 R&D 投入激励政策及其效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9.
[18] 李建明.融资约束对企业 R & D 投资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
[19] 李阳霄.无形资产利用能力与效率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浙江工商大学,2009.
[20] 李涛,黄晓蓓,王超.企业科研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信息业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170—174
[21] 刘春玉.研发投资融资约束及其外部融资依赖性——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4):20-25.
[22] 刘捷先.企业负债率、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23] 刘立.企业 R&D 投入的影响因素:基于资源观点理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3,(6):75-78.
[24] 卢馨,郑阳飞,李建明.融资约束对企业 R&D 投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5):51-58.
[25] 陆正飞,韩飞池.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经济效应?——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重角度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3(6):43-60.
[26] 罗绍德,刘春光.企业 R&D 投入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财务资源观[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56-60.
[27] 罗婷,朱青,李丹.解析 R&D 投入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J].金融研究,2009,06:100-110.
[28] 孟庆祥.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滞后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9] 潘承烈.自主创新为何要以企业为主体[J].企业管理,2006,(02):15-17.
[30] 任昊源.融资因素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1] 孙杨,许承明,夏锐.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09):165-174.
[32] 唐清泉,徐欣.企业 R&D 投资与内部资金—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10,(9):341-362.
[33] 唐清泉,肖海莲.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企业R&D 异质性视角[J].南方经济,2012,(11):40-54.
[34] 魏锋,刘星,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4,(19):35-3.
[35] 魏锋,孔煜.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行为——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03):43-49.
[36] 王东.中小企业 R&D 融资与风险投资研究[J].科学管理研宄,2007,(3):104-108.
[37] 王化成,卢闯,李春玲.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5,(10):120—124.
[38] 王力军.金字塔结构控制、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8,(04):66-72.
[39] 王倩.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D].南京大学,2013.
[40] 王昕.论研发投资的股权融资因素效应[D].厦门大学,200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