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开始寻找更多的消费方式以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我国旅游业开始兴盛,其中以历史文化习俗为主题的景点更受追捧。随着劳动法的完善和发展,人民的休假时间得到保障,加之交通的便捷,国内旅游景点可以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镇是人类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逐渐得以显现。提倡发展历史文化村镇能够更好的展示我国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习俗,能够给游客带来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保护了文化传统,弘扬了地方的文化特色,在给当地带来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够为历史文物建筑等提供维修保养经费,使之能够展现给更多的游客。因此,在传统旅游业中将文化古镇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具有经济战略意义和文化传承意义,是一项双赢的旅游发展策略。
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历史文化村镇对外宣传和展示的重要形式。以我国江南水乡古镇为例,其中最有名的乌镇,它是江南水乡古镇中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快的古镇。自 1999 年以来就呈现出发展迅猛的态势,到 2012 年,年游客接待量就达到 500 多万。同处于浙江的南浔、西塘以及其他古镇,也按照“乌镇模式”进行了开发建设,它们通过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逐渐形成了以古镇旅游为支撑,以餐饮会务、休闲娱乐、康养居住为一体的大旅游格局,借助千年古镇的知名度,成功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休闲农业的转变。通过这些实例证明,旅游发展是一项可以产生经济和弘扬文化双重效果的发展战略。但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是敏感行业,发展速度往往超前于城市的跟进。正如巴特勒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所分析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起点是旅游资源发现阶段。经过游客自发性的进入,才使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看到发展前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后,旅游业快速上升,而后各项配套设施才逐步会跟进[1]。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先行发展对城市功能演进有较大的影响,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可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风貌的建设。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陕西省商洛市漫川关古镇作为研究对象,漫川关古镇位于山阳县靳家河口,处于东经 110°24',北纬 33°14',山水相连、两河夹川环抱,其西面是南宽坪镇,东面为石佛寺镇,北部与法官镇接壤,南部与外省的上津镇毗邻。漫川关古镇历史悠久,是我国历史文化古镇之一,是陕西省的“南大门”。镇域面积 266.4 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闫家店社区,北距县城 203 省道 96 公里,福银高速公路距山阳县城仅 47 公里,南距郧西县上津镇 15 公里。
历史上漫川关就以地貌广阔,水域宽衍而得名。漫川关古镇多为历史战争中的要塞,因此历史上众多朝代在此建立关卡,可以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因此得名“漫川关”。由于地理位置优势,也是商品贸易活动的聚集地,历史上居住此地的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北通秦晋,南联吴楚”,“朝秦暮楚”的典故源于此地。漫川关古镇名胜古迹众多。清光绪十二年修建的骡帮会馆,为四水归堂式清代砖木建筑,建筑工艺别具一格,属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鸳鸯戏楼为全国唯一的联璧式戏楼建筑,也是体现秦楚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但是漫川关古镇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经历了颇多波折,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古镇历史遗迹受损严重。90 年代初期,相关单位开始重视对漫川关古镇的修缮和保护,并将经济重心转移到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中,扩大对外宣传,优化道路交通。因此,近几年来漫川关古镇多次受到省内及国家的点名表扬,包括 1995 年的“文明集镇”、2005 年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7 年的国家重点文化旅游城镇建设等众多荣誉。2009 年被列为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之一,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2016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 年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
...............................
2 漫川关古镇现状解析
2.1 基本概况
2.1.1 行政区位
漫川关古镇地处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图 2.1),其经纬度为:东经 33°14',北纬 110°24',其周围有高山环抱,又有河流围绕,因此地理位置极好,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关卡之一。除此之外,漫川关在历史上曾是秦国与楚国的边界,如今又是陕西省与湖北省的边界,因此在历史上多为兵家必争之地。漫川关古镇东面与石佛寺镇接壤,南面上津镇毗邻,西面与南宽坪镇接壤,北面与法官镇接壤,是陕西省历史较为悠久的古镇之一。
............................
2.2 发展建设现状
2.2.1 旅游发展现状
山阳县县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状资源主要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共有山、水、林、洞、峡、古镇、古寨等 90 多个旅游资源单体,部分已经开发成型。山阳县自 2008 年提出“旅游活县”战略以来,不断按照精品景区加美丽乡村的建设思路打造秦岭腹地旅游城市。2016 年,山阳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域旅游初步形成了以漫川关古镇保护提升为核心,以天竺山、月亮洞、天蓬山寨等重点景区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串珠的全域化旅游格局。2018年连体同步打造前店子、闫家店、小河口等 7 个美丽乡村,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漫川人家二期、十里画廊等 10 大工程,建成连接古镇周边 26 公里的田园绿道,形成了以漫川古镇为核心、以旅游道路为串连的一条美丽乡村风景带。以乡村旅游、农家乐为特色的小河口村被评为“陕西省生态示范村”,以“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为特色的前店子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阳县也先后荣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名县”,天竺山荣获“陕西省服务名牌产品”称号。
漫川关古镇和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列为国家 4A 级景区;漫川关古镇被评为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全国特色小镇;黑龙谷-海螺宫、月亮洞和天蓬山寨被列为国家 3A 级景区;金钱河百里生态旅游长廊、袁家沟红色旅游和前店子、法官庙、小河口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串珠发展,已经形成了多个一日、两日游、多日游的精品路线,为山阳县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漫川关古镇依托自己独特的区位条件、全国独一无二的联璧式“鸳鸯戏楼”及武昌馆、骡帮会馆、北会馆等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南北民俗文化,吸引了来自陕西、湖北、河南、山西等地的诸多游客。通过“文旅融合”,成功举办了穿越秦楚体验、复古婚庆体验、“乘船畅游靳家河,万人舞动漫川关”等活动。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漫川大调”,组建“漫川大调”艺术团,编排完成了大型民族古典舞《枪魂》,举办漫川文化旅游艺术节,特邀俄罗斯、荷兰、巴西、土耳其、喀麦隆、瑞士以及武汉、安徽等国内外著名院团 400 多名艺术家参加。
.........................
3 漫川关古镇功能分区调整 ........................................ 33
3.1 现状功能布局剖析 .......................................... 33
3.1.1 现状功能分区 ......................................... 33
3.1.2 现状存在问题 ......................................... 36
4 漫川关古镇空间布局优化 ........................................ 57
4.1 现状空间布局分析 .......................................... 57
4.1.1 空间要素构成 ......................................... 57
4.1.2 现状存在问题 ......................................... 61
5 漫川关古镇风貌整治提升 ......................................... 83
5.1 古镇现状风貌特征 ........................................... 83
5.1.1 古镇总体风貌 ......................................... 83
5.1.2 建筑风貌特征 ......................................... 84
5 漫川关古镇风貌整治提升
5.1 古镇现状风貌特征
5.1.1 古镇总体风貌
漫川关古镇的总体风貌特征与其空间载体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这种风貌特征造就了它独特的风貌载体。 漫川关古镇地处山阳县东南缘,秦岭腹地,山水相连、两河夹川环抱,古镇总体风貌可用八个字概况:背山而建,与水共生。古镇临水背山而建,与自然山水共生,构成山水城相依的古镇山水风貌,被人称之为“北国小江南”。古镇周边山峦叠嶂、水域宽阔,古时拥有“太极环流”自然景观,生态格局良好。
1、“人”字型古镇格局
漫川关古镇呈“人”字型格局(图 5.1),靳家河与万福河将整个古镇区分为三部分。三个部分分别有三个不同方向的入口,体现了昔日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漫川为水旱码头,南北往来的车船马均在此处辗转休息,成为陕鄂豫蜀物资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体现了漫川关古镇水运交通便利的特殊性。明清街南北全长约1 公里,北段最窄处约 2 米,南段最宽处约 6 米,因街巷形态酷似蝎子,故称为“蝎子街”。
...........................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我国的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已经成为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 贡献的 GDP 占全国 GDP 总量的 11.04%,总额达到了 9.94 万亿元,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占到全国就业总人数的 10.29%。旅游的形式很多种,古镇旅游是现今发展较快关注较多的一种,对于相对落后的陕南地区来说,发展古镇旅游是其经济增长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不可或缺。但在发展古镇旅游中,粗放式、同质化的发展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应对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漫川关古镇资源禀赋的分析,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了漫川关古镇发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漫川关古镇空间发展应从功能分区调整、空间布局优化以及风貌整治提升三方面入手。
在古镇功能分区调整方面,应从居住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三方面来重新构建古镇的功能谱系。通过对居住功能进行有效疏解,对核心文化植入展示、交流、体验功能,对商业、公共服务进行功能提升和设施完善等三种功能优化方式,重新调整古镇功能分区,使其功能分布科学合理,更适宜旅游发展。
在古镇空间布局优化方面,首先要保护生态基底、连通绿色廊道、填补绿色斑块,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形成“五山环抱,三水围绕,六廊贯穿,斑块点缀”的生态绿地系统。其次要优化古镇居住空间,按照原住民的诉求和现状土地利用等综合分析,划分了 6 个居住社区并合理确定每个居住社区的规模和人口容量,并有效引导居住人群的生活方式,使古镇形成良好的商业和人居环境。然后再提升游览节点,丰富游览线路,建立文化游览体系,对古镇社区现有的 9 处集中游览景点植入参与性活动,规划再增加 9 处节点补充游览空间,并且打造 3 条不同风情的游览线路。最后,通过优化交通组织、调适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补足旅游性服务设施来完善各类配套服务体系。以此来科学进行用地布局,保障调整后的功能合理落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