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京都城中轴线之右安门复原建筑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34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以右安门为例展开城门复原研究现有如下总结:1. 北京城的城市平面轮廓随着明代的城墙的重修扩建而变化,至明嘉靖三十二年外城城垣修建完工而确定,而嘉靖三十二年对于外城城门而言则是营建工事的开端。外城城门至布局完整历经明嘉靖三十二年修筑外城城门位置定,其营建历史沿革为明嘉靖四十三年增筑外城瓮城,明隆庆二年修筑外城城楼,清乾隆二十四年修筑外城箭楼,清乾隆三十二年修筑重修扩建永定、广安二门城楼,跨越明清两代完成的外城城门楼铺修建。在中轴线的统辖下外城城墙的修建框定了北京城南部的空间格局,同时也使中轴线向南进一步扩展,城市核心结构得以强化。而后随着建筑形制逐步完善,中轴线同样作用于城门的营建工事,对各建筑形制起到指导作用,形成“中尊周卑、东西对称”的严整秩序。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惊世的城市营造手笔——中轴线
建于 15 世纪初年的明代北京都城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都城,中轴端直、格局方正的北京都城是世界历史城市中最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手笔,城市中轴线的代表性与独特性堪称世界历史城市的伟大杰作。
从明清到今天,北京都城的中轴线在华夏大地上横亘了 500 余年,它所蕴含的文化能量显现出愈来愈大的震撼力。北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国文化中对于“天-地-人”哲理的深刻认识,也反应了“天-地-人”对位关系,是中国文化中秉持千年的主题。对北京中轴线理解不能仅限于是一根“线”或是一条街道,北京中轴线是一个由成组的排列对称建筑要素构成的一个体现高度理性的几何空间,这个空间由南向北贯穿都城,遥指紫薇天宫,折射出北京都城的“天人格局”的涵义。从周代《考工记》中理想都城的营城制度到历代都城的营建实践,从汉长安、曹魏邺城、隋唐长安、宋东京、元大都,再到明清的北京,古代都城的城市空间形态与规划思想在封建社会最后两个王朝的国都——明清北京都城得到了更加完整、清晰的体现!

城门是限定城市空间边界上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在空间、文化、军事、阶级上界分内外的标志物,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在中轴线对整个城市格局的统辖下,城门这一要素与中轴线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中轴线上的城门是中轴空间序列起始与变化的标志,中轴线两侧的城门则对称分布,两耳双眼虽居面部两侧,却突出确定面部中线,中轴线两侧的城门正是起到这“两耳双眼”的定位作用。因此对于中轴线的研究不能仅着眼于中轴空间序列上的建筑,也应从完整的城市格局角度去研究中轴线对城市空间中诸要素的影响以及在城市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是如何反向强化中轴线序列。

...................

1.2 课题研究目的
伴随着北京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相互适应在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城墙与城门则正是古代都城城市规划思想与文化传承的载体,应加强对城墙与城门的认识,提高明清北京都城城市空间与重要节点的标识性与可识别性。
本文通过研究中轴线对于都城城市空间格局与边界的影响作用梳理并分析了明清北京外城的演变过程与外城以右安门区域为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对右安门城门进行推测性复原研究,以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和空间组成要素的关系出发对城门系统进行探讨,为日后相关城市历史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

第 2 章 中轴线与城市空间概述

2.1 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治政涵义
中国古代城市是一复杂的空间系统,其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变不仅受到社会环境、军事、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受到强烈的政治、文化影响与作用,尤其对于都城,其空间形态更多的是体现帝王的意志,因此也可视都城为统治阶级用于获取和维护其政治权力的工具。除了治政涵义外,都城对礼制的遵从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以此来维护其统治阶级的正统性、合法性。都城空间结构的安排在内严格的与等级制度相对应从而才能外化出严整有序的城市空间,城市的空间系统与治政制度、文化思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都城空间的形态布局是制度安排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是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促成,尤其是政治与文化双重作用下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最为独特与重要的影响因素。鲁西奇老师在《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中谈到城市布局及空间形态提出了:“是权力‘制造’了城市,制度‘安排’了城市的空间结构。”1对于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应从国家王朝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的营建、变迁与发展这一动态的生长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是制度的安排串联起了城市空间的动态生长,从周代《考工记》中遵从礼制的理想型都城到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国都——明清北京都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空间结构随着政治文化制度不断的发展成熟使得中轴线及城市空间的关系愈发清晰,中轴线正是“制度的安排”所外化出的一重要的营造手笔!
中国古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大多围绕着城墙,在重要节点上辟城门、建楼铺。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中提到:“……正是那一道一重重的城垣,组成了每座中国城市的骨架或结构……墙垣比其他任何建筑更能反映中国民居点的共同基本特征。在中国北方,没有一座真正的城市不设有城墙。”2城墙对于都城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除了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外,围合的城墙同时还匡正了城市轮廓、界定了城市边界,是统治阶级对其正统权势的宣告以及划清不同阶级的手段。在封闭的城垣上设置的城门楼铺,成为了城市边缘界线上的突出的节点,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因素影响下,城垣边界与城门节点共同构成了城墙这一连贯的空间系统。
.............................

2.2 古代城市空间与中轴线关系
中国古代城市对中轴线的重视早在《考工记》中对都城建制叙述中已有体现:“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理想情况下,都城大小以九里见方,城门、城市中主要的街道均对称分布,宗庙、社稷坛东西对称布置,中部前朝后市,俨然形成了以王宫为核心的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其营造制度对我国都城的营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中轴线以及中轴空间随着历代都城营建的不断践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城市一重要突出的特点。

............................

第 3 章 北京都城中轴线与城门的关系 .................... 24
3.1 明清北京城的营造历史 ....................................... 24
3.1.1 明代北京城的四度建造 ............................. 24
3.1.2 北京都城城门营建沿革 ................................ 26
第 4 章 右安门的建造历史 .................................. 42
4.1 历史背景 ......................................... 42
4.2 交通关系 ..................................... 45
4.3 总体布局 ................................. 48
第 5 章 右安门复原研究 ......................... 52
5.1 推测性复原依据 .......................................... 52
5.1.1 复原依据来源 .................................... 52
5.1.2 复原依据性分析 ............................... 53

第 6 章 右安门复原回顾

6.1与文献数据对比
在进行右安门复原过程中参考的数据图像资料主要有以下来源:孔庆普先生所著《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第六章城门拆除及结构考察中的数据、瑞典学者喜仁龙所著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外城相关测绘图纸、张先得先生所著的《明清北京的城垣和城门》内城门老照片与部分测绘数据,营造做法依据主要来自于清工部《工程做法》相关卷落。实际复原的过程中存在部分测绘数据与建筑历史图像、营造做法相冲突的地方,现对存在出入的地方进行如下总结:
1. 箭楼城台部分:根据测绘数据箭台东西顶长 24m,底长 26.5m,换算以寸为单位后分别为 750 寸和 828 寸,经推算后的箭楼底部东西长 400 寸,因此出现城台较箭楼宽出尺寸较大的问题。根据右安门箭楼南侧的历史图像可以看出右安门箭楼两侧雉堞墙较短,每侧墙体只有一个悬眼,而以测绘数据复原的南侧雉堞墙较长,存在较明显的冲突。笔者后对广安门、左安门等外城城门的箭楼城台测绘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广安门的城台尺寸复原后效果与右安门图像效果更为接近,因此在参考广安门城台测绘数据的基础上对照老照片将右安门箭楼城台东西长数据修正为顶部长 580 寸、底部长 635 寸。
...........................

结论
中轴线自周代开始便已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重要营造手法,其外化出的城市核心空间随着古代都城的营造实践逐渐清晰成熟,至明清北京都城中轴线经辖下的城市空间中除了气势恢宏的中轴空间的外,城市整体格局也表现出严整而富有秩序的特征。中国古代城与城墙密不可分,大多城市,尤其对于都城,城墙是城市重要的组成与标识。基于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对中轴线与城市空间格局关系的诸多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墙以及城墙上的重要节点——城门,无论是形态、位置、布局乃至建筑形制都必然受到中轴线的影响。对于明清北京都城而言,不应仅局限于研究“中轴线上”的城门,需从完整的城市格局和连续的城墙城门系统出发研究中轴线与城门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以右安门为例展开城门复原研究现有如下总结:

1. 北京城的城市平面轮廓随着明代的城墙的重修扩建而变化,至明嘉靖三十二年外城城垣修建完工而确定,而嘉靖三十二年对于外城城门而言则是营建工事的开端。外城城门至布局完整历经明嘉靖三十二年修筑外城城门位置定,其营建历史沿革为明嘉靖四十三年增筑外城瓮城,明隆庆二年修筑外城城楼,清乾隆二十四年修筑外城箭楼,清乾隆三十二年修筑重修扩建永定、广安二门城楼,跨越明清两代完成的外城城门楼铺修建。在中轴线的统辖下外城城墙的修建框定了北京城南部的空间格局,同时也使中轴线向南进一步扩展,城市核心结构得以强化。而后随着建筑形制逐步完善,中轴线同样作用于城门的营建工事,对各建筑形制起到指导作用,形成“中尊周卑、东西对称”的严整秩序。
2. 通过对右安门所处区域的分析可以看到辽金故都城市主要路网的沿用对其位置的确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前代的城市格局也会对城门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前朝主要街道的沿用增强了该区域的人文历史风貌和商业市井之气。城门的位置选择同时也受到内外交通联系的影响,对内成为城市空间的路网骨架,对外则承担了各区域进入京师的门户作用,其位置是城市内外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