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37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分析总结了山地城市住宅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及与区域整体相协调的原则等。三者涵盖了山地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及成果检验,普遍适用于当前山地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进而分析总结关于山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落实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当地传统建筑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笔者认为,重庆当地传统建筑的设计策略重点是解决建筑与地形的依附与融合关系,以及具体的建造技术措施。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山地与山地城市
山地,在地质学范畴,是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的,对于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 200 米以上的地貌一般认为是山地。广义的山地涵盖各种起伏不平的地形地貌,包括丘陵等。
目前尚无关于“山地城市”的准确定义,在工程学方面,山地城市主要是指地形地貌为山地的城市。相比于平原城市,坡度起伏明显较大,而且该起伏的地形地貌对于城市环境、市政布置等均有重要影响或制约意义。一般来说,山地城市平均坡度大于 5%,垂直切割深度大于 5 米。
在城市形态学中,认为山地城市的理念是相比较于平原城市的理念而出现的,并且其呈现出与平原城市一般只有两个维度所不同的不同特点,其通常由于地形地貌的起伏而更显著地拥有三个维度,因此体现出城市的空间形态、建筑的布局特征以及景观的打造等都有别于平原城市[1]。
苏联学者 B.P.克洛基乌斯在其所著的《城市与地形》[2]一书中,详细论述和分析了城市和地形的关系,他认为,在山地地区的城市,由于其地形的起伏和复杂程度而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建设风茂。
1.1.2 我国山地建筑现状
在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69%为山地,在全国的城镇中,山地城镇也占据半数以上。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我国的山地城市又分为河谷山地城市、丘陵山地城市、高原山地城市等。
对于山地城市的建设来说,因为地形地貌起伏复杂、自然环境丰富多样,交通组织、环境处理等考虑因素均复杂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及建设远比平原城市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但同时,也造就了山地城市建筑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它们有着平原城市建筑难以比拟的独特建筑风茂。我国当前有关山地建筑设计策略的主流原则是:保证城市环境、建筑场地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性,因地制宜,尽可能少的改造或影响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保护自然资源。
................................


1.2 研究的范围、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范围
以作者自身深度参与的项目案例为依托,探索和研究山地城市住宅小区适宜性建筑设计策略,论文研究选题方向和研究范围如下:
以天地源重庆水墨江山项目为例,阐明该项目的设计背景,分析项目的地形条件、周边环境、地形地貌、业态需求、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情况、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研究并总结山地建筑的适宜性设计策略,重点探讨建筑与地形相互融合的建筑设计及适应山地地形的技术措施。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良好的建筑设计应是与其周边环境友好相处的,良好的人居环境应是舒适宜人且绿色环保的。本文研究的目的为,基于以上认识,研究山地这一特殊环境下建筑与环境友好的设计策略;探讨在尽可能少的改造或影响原始环境,尽可能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创造出契合自然环境同时又舒适宜人的山地人居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从而佐证建筑设计可以实现山地城市的场地特征与建筑个性的和谐统一。通过适宜性的建筑设计策略,可以实现山地城市及山地地形下更具个性的宜人人居环境。
本文以天地源水墨江山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为案例,分析重庆市当地典型的地域自然、人文特点和建筑文化等,借鉴重庆传统山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探讨并总结建筑设计在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气候适应性、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与城市环境、建筑场地的适宜性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的山地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2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概述

2.1 山地建筑的特点
山地建筑指的是建造在山地环境中的建筑,和平地建筑相比来说,其具有相对明显的典型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2.1.1 山地地形影响下的土地开发
用于建设的地形情况较为复杂。在山地环境里进行建设,由于建筑设计面对的地形较为错落,可用于建设(适宜的场区坡度)的土地相对较少,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在建筑用地内,通过经济性比选的土地开发集中于适宜地块内。表现出局部地块建设密度高,容积率偏大,而另一地块地形复杂,绿地率高的特点。[27] 我国南方地区不过分强调日照与建筑朝向的要求,使得山地建筑均衡性被打破,土地开发与建设充满灵活性,建筑布局与建筑形象表现出与地形地势密切的关联性。
2.1.2 交通出行特点
受到山地地形地貌特殊性的影响,山地建筑交通组织也有其典型的特殊性。因为高差较大,导致场区道路坡度通常较大,且道路平面组织不易,大多呈非直线形,不利于机动车出行。山地建筑侧重于在不同的标高层面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车行系统,或者其设计交通出行方式往往表现为更倾向于私家车及短距离的步行。

2.1.3 建筑处理手法特点
因地形起伏,为实现一定的平整场地以满足人们活动、消防及公用设施的需要,多采用错层、退台等手法来开拓空间。实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成适应地形情况的建筑[28]。

...........................

2.2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特点
关于山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本文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落实三个层面探讨。设计理念是基础,设计思路是要点,而设计方案是具体实践及检验。
2.2.1 设计理念基础:对原有环境的融合和文化的传承
山地城市的住宅建筑类项目的建造目的是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其呈现出来的建筑形象、空间氛围、景观绿化是人居品质的表象,而其所映射的文化要素及内涵则体现了人居环境品质的深度。在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注重和原有环境的良好融合同时注重对于地方历史文脉的传承,在设计成果中体现出设计师的思考及设计的逻辑,将设计师的审美映射到具体的设计成果之中,使具体的建筑空间具有了历史感和自然观。而实现这一深层次的目标,在设计全过程中要做到尽可能地保护原始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对于原始山体尽可能少做开挖和改造,减少对山体的破坏。特别是对原有环境的山体起伏、道路蜿蜒的文化特征和符号进行传承,使其成为住宅小区的内部环境塑造的资源。有意识地建立建筑与环境在肌理上的联系,通过建筑布局及建筑立面塑造强化地形及环境的肌理,在实现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同时实现了具内涵的建筑审美观。
2.2.2 设计思路要点: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
在充分尊重和适应原始地形和自然环境策略下的设计,其规划和布局模式与相应地块的实际条件相协调,随地块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形态,随地块的自然特征呈现出建筑群体的自然美。这一特质是平原城市住宅所不具有的,对于保证建筑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地类城市住宅建设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应是更加紧密而其呈现的结果也应是更加完美的。
........................


3 天地源重庆水墨江山住宅小区设计概述 .................................... 19
3.1 重庆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特色 .......................................... 19
3.1.1 自然生态 ........................... 19
3.1.2 人文特征 ................................. 21
4 适应山地地形的建筑设计策略 ........................... 41
4.1 地形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4.2 基于地形适应性的规划设计研究 ....................... 42
5 适宜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 62
5.1 重庆当地气候特征及建筑设计应对气候的要点 ................. 62
5.2 重庆传统建筑的被动式气候策略及启示 ............................. 62

7 基于适宜性策略研究的设计成果

7.1 规划设计方案
由上述一系列推演及设计思考,经过详细排布,最终可以得出项目总体规划方案。项目规划设计包括 14 栋多层洋房,

2 栋二类高层办公楼及商业裙房、9 栋二类高层住宅及一所 12 班的幼儿园。
项目规划设计通过利用建筑高差形成了有序的城市天际线。洋房住宅和高层住宅分别组团式布置,商业办公也自成一个组团。另外按照规划要求设置幼儿园、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社区组织工作用房等配套性用房。本项目总平面图详见图 7.1。


.............................

8 结论

8.1 结论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山地面积占据了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69%之多,而山地城镇又约占了全国半数城镇。山地城市的建设,因为地形地貌起伏复杂、自然环境丰富多样,交通组织、环境处理等考虑因素均复杂与平地城市,山地城市的建筑设计及建设远比平原城市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但同时,也造就了山地城市建筑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它们有着平面城市建筑难以比拟的独特建筑风茂。如何充分利用山地的特殊条件,提高山地城市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质量,是规划建筑师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大量的山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及实践,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理论及行之有效的山地建筑设计方法。笔者认为,虽然各山地建筑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不同,但其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手法确存在相通之处。
本文分析总结了山地城市住宅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及与区域整体相协调的原则等。三者涵盖了山地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及成果检验,普遍适用于当前山地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进而分析总结关于山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落实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当地传统建筑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笔者认为,重庆当地传统建筑的设计策略重点是解决建筑与地形的依附与融合关系,以及具体的建造技术措施。
以天地源水墨江山项目为例,分析了其所在城市—重庆市的山地环境及文化背景。自然生态方面,主要总结了地形地貌环境和气候环境两大方面的特点。地域文化方面,主要探究了传统巴渝文化和当今巴渝文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等影响下,地域建筑的表现和设计典型特点, 进而以天地源重庆水墨江山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其项目设计背景,包括项目区位及交通、场地地形条件、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微气候及当地文化表现、北碚历史人文等情况,重点围绕项目基地设计背景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项目的设计思考:首先分析项目规划控制条件,并对指标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项目打造的初步方向,接着结合项目定位,总结出项目的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前述的规划条件、自然环境及文化特征,提炼出项目的整体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