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前综述
1.1引论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以至今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将发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户迁移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央提出包括城乡统筹在内的“五个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动力。而我国的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模式和类型宽广,其中旅游型小城镇以其特有的旅游资源、景观风貌为发展动力,正迅猛壮大。旅游型小城镇的研究主要包括其旅游业态、旅游产品、城镇建设、政策法规等方面内容,其中城镇建设主要是对其景观空间形态的研究。因此,本文是旅游型小城镇研究内容中的物质空间部分。
1.1.1中国旅游型小城镇的 快速崛起
宏观政策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小城镇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抑制和缓解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2002 年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其中“城乡统筹发展”就处于首位;2004 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胡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两个倾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也进一步得到调整。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城市化一直坚持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道路;1978 年后,为了保障城市发展、适当搞活农村经济,国家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措施,并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措施,90 年代中期,中央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在这些政策方针下,小城镇的数量猛增,96 年前后达到了一个高峰,占到城市总数的 60%。但自 2002 年十六大的召开,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将小城镇建设推向了不再追求数量的增加,而注重质量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小城镇坚持与大中城市的协调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② 国民旅游事业的发展
21 世纪以来,中国 GDP 增长率维持在 10%以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也在 10%左右,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397983 亿元,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 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根据中国旅游局发布的 05 年至 10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如表 1.1所示),2010 年全国的国内旅游人数 21.03 亿人次,其中:城镇居民 10.65 亿人次,农村居民 10.38 亿人次;全国的国内旅游收入 12579.77 亿元人民币,其中: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达 9403.81 亿元,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达 3175.96 亿元;全国国内的旅游出游人均花费为 598.2 元,其中: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为 883.0元,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为 306.0 元。
2 对象剖析与方法引入
2.1 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的现状剖析
由于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千姿百态,种类复杂多样,并且随着城镇的建设而日益丰富,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发展态势。因此为了简化对景观空间的理解,方便后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思路,笔者根据构成要素的形成特征、种类属性,将其划分为绿色、蓝色以及灰色三种要素类型(如图 2.1 所示):绿色要素,指的是城镇中具有天然自然形态、或自然元素经人工组织而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景观要素。包括城镇中的公园、滨河绿道,城镇周边的农田、树林、以及城镇外围的自然山体等。蓝色要素,指的是城镇中的天然水体河流、以及经人工建设而形成的水体景观要素,如河道、湖泊、沟渠水景等。灰色要素,主要指的是由城镇中的人工建造物,包括城镇的建筑(建筑形态、建筑装饰)、公共环境设施(包括游憩设施、灯光照明、公共艺术、户外广告等)、道路广场、市政设施、生产设施、历史遗存(古迹、城墙、废墟)等不同人工修建类型。绿色、蓝色、灰色要素在城镇中表现出各种不同属性和形态,三者的景观表现力即可以独立、又可以相互融合且衍化出更为丰富的景观形式,是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的构成基础,也是提升小城镇景观形象的关键作用点。由于旅游型小城镇对景观形象展示和空间特征的发展需求,其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之间应具有主次性。旅游型小城镇会以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具有旅游特色的要素为主导,其余要素进行配合构建整体的景观空间系统。
3 方法体系的构建.................. 54-97
3.1 应对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思维模式................ 54-58
3.2 “骨架”构建——宏观景观要素的抽取与系统化................ 58-66
3.3 “枝干”搭建——中观景观要素的多系统配合 ................66-76
3.4 “枝叶”刻画——系统景观要素的微观引导完善................ 76-95
3.5 本章小结................ 95-97
4 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要素控制导则................ 97-130
4.1 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要素导则 ................97-100
4.1.1 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和控制内涵................ 97-99
4.1.2 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要素的内涵................ 99
4.1.3 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要素的控制原则................ 99-100
4.2 “绿色”要素的提炼与控制................ 100-112
4.3 “蓝色”要素的提炼与控制................ 112-119
4.4 “灰色”要素的提炼与控制 ................119-128
4.5 本章小结................ 128-130
5 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探索................ 130-147
5.1 设计背景概况 ................130-132
5.1.2 重庆统景镇现状发展问题................ 131-132
5.1.3 城市设计的应运而生................ 132
5.2 构建统景镇的景观“骨架”结构................ 132-137
5.3 选取统景镇的景观“枝干”系统................ 137-140
5.4 统景镇微观景观的深化与控制 ................140-145
5.4.2 水系的景观深化设计与控制................ 142-143
5.4.3 广场的景观深化设计与控制 ................143-144
5.4.4 建筑的深化设计与控制................ 144-145
5.5 本章小结................ 145-147
结论
回顾整篇文字,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纵向深入的叙事线索贯穿始终,笔者试图扣住城市设计的视角,紧紧围绕旅游型小城镇这一对象展开论述,并将“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方法”的轮廓逐步清晰,使探讨内容逐步充实完善。首先,城市设计为旅游型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义具有必然性和价值性,这是决定方法论探讨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方向的根基。从纵向小城镇规划方式来看,从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至控制性规划,再进入实施阶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依据都源于平面思维的布局和经验开发数据的总结,缺乏三维空间的指导。再从横向方式来思考,小城镇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偏重于解决功能的完善和土地使用量的经济平衡,而对物质空间的整体关系考虑较少。因此,城市设计对于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将带来新的探索途径,并对空间环境的引导提出新的思维模式,在小城镇建设中,算是一种规划途径和思想的突破。景观空间的视角下,城市设计方法应该具有明确的探讨层面,这是决定方法论探讨是否具有针对性的前提。第一个层面是城镇建设背景的要求,必须满足景观空间建设的内容、以及发展诉求,所以方法论需要研究和把握景观空间的整体结构,需要建立景观空间结构的控制方法,需要创造人工与自然的融合;第二个层面是设计学科的要求,一方面是生态性的介入需要城市设计在具体形态设计方面做深入探讨;另一方面要求设计成果应该能够具有延续性,并且在管理上充满弹性及适应性。
景观空间城市设计的系统化方法的建构与运用是论文的核心。其中心概念就是在系统设计方法中加入了以景观主导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构建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形象为先导,来展开对包括绿色系统、蓝色系统、以及灰色系统的设计方法论的探讨。要求以旅游景观空间需求为设计线索,系统化打造小城镇的空间品质,并且指导小城镇其它系统构成新的相互关系,梳理出在核心景观系统指导下的系统流转体系,从而使设计的外观美化更具备内在的合理性。其方法的优势在于:对可持续的价值观的推崇、以整体结构切入的逻辑思维、“由简入繁”的操控方式、多系统相互叠加渗透的复合功能、“重点控制、局部放任”的弹性和适应性控制、贯穿整体的系统原则。而这些优势正好针对方法论反思的结果,不仅能够在很好地满足当下旅游型小城镇建设快速的情况下,促进自然和人工体系的互相融合,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各个系统的整体联系。笔者将设计方法与操作步骤归纳进一个系统的框架之中,从而搭建起适合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设计的一套“生产线”,相互融合,并且共同促进城市活力。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著.山地城市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士兰,游宏涛. 小城镇城市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
[3] 凯文?林奇著.方益萍等译.城市印象[M].华夏出版社,2001.
[4]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著.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7] (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译林出版社,2005.
[8] (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 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0] (日)卢原义信著.伊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