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群众参与研究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更多的从事脑力劳动,激烈的竞争,工作的压力,使现代人的身体常常出于超负苛状态,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处于办公室生活中,人们的各种类似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三高”、肥胖症、腰肌劳损等疾病,成为困扰现代人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人们长期处于高楼大厦当中,把自己封闭在钢筋水泥的格子间中,接触大自然的时间屈指可数,每天为了工作生活奔忙于城市之中,又加上平时摄入体内的食物也充满了各种不健康元素,导致了人们的身体机能和抗压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许多办公室人群在青壮年阶段相继出现了身体各个部位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所以现在更应该倡导和引导人们重新净化自己心灵,回到大自然中,和大自然融洽相处,感受自然的魅力,主动走到郊外或森林去体验运动,才能让人们的身心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淳朴的乡村、空气清新的郊外、风景秀丽的山川河流和酣畅淋漓的体育运动带给人身心的愉悦和欣喜,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追求方式。徒步这项运动是一个穿越于山间、河流、村落、城市农村、雪域高原、黄土高坡、荒漠、溪谷山涧、湖泊和大海等等,充分融入自然的一种充满惊奇、愉悦挑战、激发自身潜能因素的体育休闲方式,这项运动把运动休闲、旅游观景、体育锻炼、文化体味等各种元素融为一体,是让人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的极佳方式,缓解脑部应为压力和紧张情绪释放的一些有毒物质,进而提升自己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情绪;这样脑部得到很多的氧气,整个身心都会觉得通畅,那些因脑部供氧不足导致的疾病和不良习惯就会随着而去;身体所受到运动时震动和颤抖所给予的压力,身体脊柱和颈椎等骨骼方面也不会受很大损伤,反而因为锻炼让其更加健硕,对于颈椎疼痛、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等疾病得到很大的缓解;由于接触的阳光比较充足,能加强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体整个就会感到心旷神怡;促进新陈代谢,提升了精神面貌,延缓了衰老,也让人更加健美。当然这些只是对于人体和骨骼的益处,对于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顺畅也有很大的帮助,避免和缓解了高血压、胆固醇增高的现象[ 2]。总之徒步运动让人们、从头到脚得到充分的放松,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青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参与北京国际山地徒步运动人群的相关情况为切入点,通过对参与人群的特征、类别特点、参与目的、变化特点、群众提出的建议等数据的分析,了解徒步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对比国外该运动开展现状,掌握我国现阶段该运动发展最新动态,发掘潜在的发展机遇,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或瓶颈,为更好地开展这项休闲体育运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的参与群众共发放 1000 份问卷,总共回收了 932 份问卷,其中可以采用的问卷有 915份,占到总数的 91.5%。
北京国际徒步大会在中国迅速开展起来,但是对于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的理论研究却捉襟见肘,通过图书馆查阅了解到各种版本的《户外运动》及《户外运动学》都没有专门的一个章节讲到徒步运动和户外徒步运动,也没有明确对徒步运动和户外徒步运动的具体定义,更没有对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的相关内容,只是介绍了徒步穿越和徒步定向,对徒步运动和户外徒步运的研究也停留在零星的期刊文献研究,对于其概念人们常常与散步、登山、竞走、远足的概念相混淆。显然其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其实际开展。本研究通过在休闲角度对徒步运动和户外徒步运动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填补徒步运动理论方面的空白。
通过对北京国际山地徒步群体参与行为、类别变化等进行调查,为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在徒步过程中人类会不可避免对大自然造成破坏,通过对北京国际徒步大会资源及线路、徒步人员的卫生环保意识进行调查,整理出北京市北京国际徒步空间资源,探讨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徒步运动属于一项最近兴起的体育活动,相对于其他体育活动的概念显得特别少,也没有具体的界定范围。“hiking”(徒步旅行)这是美国人的称呼,在英奥等一些国家徒步运动也被称为“hiking”或“trekking”(艰苦跋涉)。但在澳大利亚则被称为“bushwalking”(丛林行走)[ 10]。在国内对于徒步运动的定义也只有零星几篇文献,郝光安、钱俊伟在《浅析徒步运动的当代社会价值》中认为徒步是指在运动环境优美的城市郊区,山间或者丛林不断行走的身体锻炼活动[ 11]。笔者也从休闲的角度对徒步运动做了一个界定,首先要徒步运动,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去支配,那么闲暇时间用来体育运动就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其次,人类进行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现代人进行徒步运动不仅是单纯的为了增强体质,而是通过参与这项运动摆脱紧张工作中的物质压抑和束缚,获得归属感、加强交流、得到自我实现等精神上的慰藉,最终达到身心一体的满足。另外,徒步运动的场地没有特定的限制,可以在人工场地也可以在自然场地[ 12]。由此笔者将徒步运动定义为:户外徒步运动是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通过有目的的在自然环境中行走锻炼,满足参与者身心需求的一项休闲体育运动。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北京国际马拉松、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中国斯诺克公开赛四项赛事是北京推出的国际性品牌活动,徒步大会是由多方面组织联合举办,其中有北京市体育局、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体育总会、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也是北京市政府第一个批准的山地品牌运动。徒步大会具有独特的主题口号“徒步古道古村落,引领休闲新生活”,倡导人们低碳的生活,引导环保意识和发展公益,促进北京门头沟区的品牌形象升级,探索整个北京山区的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具有自身的特色,无论从路线设置还是从徒步大会的总体服务理念,都体现出自身的国际化标准,现场的参与群众也具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可以看出其业余徒步群众氛围浓郁,把人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徒步大会的路线有有红色之旅(10 公里赛程)、水库风情(20 公里赛程)、千年古刹(20 公里赛程)、原生态(30公里赛程)、徒步之星和极限挑战(100 公里赛程)这六条线路,让参加徒步大会的群众可以自由的选择路线,这样可以在革命老区中,尽情的体验红色文化,与此同时也可以观赏自然风景;徒步大会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群众,其中有专业运动员、国际友人、领事馆工作人员、留学生、国外徒步爱好人员等参与;这次徒步大会得到了国际徒步组织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徒步大会的赛前策划设置和管理等全部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准备,赛道设置、赛场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等统一且规范。参与人员都是经过专家认真审核才能报名通过,业余人员采取现场报名和各个地区设置的报名点或通过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官网参加报名,参与人员全部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每个人都有电子芯片来计时成绩,当然如果顺利的跑完全程可以获得完赛奖励证书以作纪念。为了保证参与人群安全和所需及时服务,在各个赛道定点设置医疗救助服务、补给服务等各种保障性服务点,沿途有接送车以救助那些体力不支的参与人员,全力确保参与徒步大会人员的安全。这都为徒步大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北京国际徒步大会参与群众基本情况、类别特点及目的动机的结果与分析;群众参与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群众对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的改进意见建议及潜在群众分析。得出结论对其具有指导意义和为以后北京国际徒步大会作出理论借鉴。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5-6
Abstract 6-7
1 前言 8-16
1.1 选题依据 8-10
1.1.1 徒步运动成为现代人一种重要的时尚休闲方式 8
1.1.2 国内外户外的徒步活动迅速发展 8-9
1.1.3 北京国际徒步大会 9-10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0-11
1.2.1 研究目的 10
1.2.2 研究意义 10-11
1.3 研究任务 11
1.4 文献综述 11-16
1.4.1 徒步运动概念的界定 11
1.4.2 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的概括 11-13
1.4.3 有关徒步运动及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的研究 13-1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9
2.1 研究对象 16
2.2 研究方法 16-19
2.2.1 文献资料法 16
2.2.2 问卷调查法 16-18
2.2.3 专家访谈法 18
2.2.4 实地调查法 18
2.2.5 逻辑分析法 18
2.2.6 数理统计法 18-19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9-38
3.1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群众参与基本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19-23
3.1.1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参与群众的年龄分布情况 19-20
3.1.2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群众参与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20-21
3.1.3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参与群众的职业情况分布 21-22
3.1.4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参与群众的经济收入情况分布 22-23
3.2 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群众参与个人相关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23-27
3.2.1 参与徒步大会群众健康状况分布 23-24
3.2.2 参与人员平时锻炼相伴人员情况 24-25
3.2.3 平均每年用于体育健身消费支出 25-26
3.2.4 体育消费种类情况分布 26-27
3.3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参与群众类别特点及目的动机的结果与分析 27-32
3.3.1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的国外和国内两类人群对比分析 27-28
3.3.2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参与群众的变化特点 28-30
3.3.3 群众参与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的目的与动机 30-32
3.4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群众参与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38
3.4.1 北京国际徒步大会参与群众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37
3.4.2 参与群众对北京国际徒步大会提出改进意见的结果与分析 37
3.4.3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的潜在群众分析 37-38
4 结论和建议 38-40
4.1 结论 38
4.2 建议 38-40
参考文献 40-43
致谢 43-44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 董范.户外运动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 月第一版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首次全国休闲工作会议解读:“大休闲”概念提出.
[3] 侯海波.德国首次公布徒步旅行调查结果.群众体育信息[J]201003 期
[4] 项涓,王春明.中国体育报.2012 年 12 月 10 第 03 版.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举行
[5] 屠国玺.新华社.户外运动正告别小众化成为全民健身休闲新选择
[6] 金乔,贾书芳,李腾. 中国徒步旅游的发生、发展与展望[A]. 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第三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C].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2012:6
[7] 雷柯.光明日报[J].北京平谷建成国内首条标准徒步大道 2009.4.26 日.第 003 版
[8] 蒋亚明.丰佳佳.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圆满落幕.中国体育报[J].2012.9.18 日/第001 版
[9] 李红艳,肖光来.北京市民参与户外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04:41-43
[10] 金乔,贾书芳,李腾.中国徒步旅游的发生、发展与展望[A]. 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第三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C].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2012:6
[11] 郝光安、钱俊伟.浅析徒步运动的当代社会价值.[J].第二届国际徒步论坛论文集
[12] 李相如.休闲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
[13]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官网
[14] 百度百科
[15] Bruns C.Into the Wilderness-the Rise and DeclingofBackpackinginAmerica[D].ForidaStateUniversity,Fuiierton,2002
[16]MangM.TheRestorativeEffectsofWildernessbackpacking(FieldResearch,Quasi-experiment,Environment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1984
[17] 贺慨. 徒步运动与科学健身[A]. 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第三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C].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2012:3.
[18] 郝光安,钱俊伟. 浅析徒步运动的当代社会价值[A]. 国际市民体育联盟(IVV)、北京大学、国际徒步运动研究会.第二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C].国际市民体育联盟(IVV)、北京大学、国际徒步运动研究会:,2010:5
[19] 王强,路峰.大连市城市居民徒步运动的文化解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 10 月.第 30 卷第 5 期
[20] 马良在.论女性参与徒步运动的意义、优势与挑战[J]. 2012 第三届国际徒步论坛论文集
[21] 靳守国.我省高校开展徒步定向越野活动的可行性探讨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 9 月.第 19 卷第 5 期
[22] 金乔,贾书芳,李腾. 中国徒步旅游的发生、发展与展望[A]. 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第三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C].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2012:6
[23] 饶华清.杭州徒步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 12 月.第 12 卷第 4 期
[24] 陈红梅. 乌鲁木齐徒步旅游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25] 肖胜和.徒步旅游路线的选取及生态开发.[J]2012. 第三届国际徒步论坛论文集
[26] 冯其明.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J].河南科技.2012.(1)27-29
[27] 唐艳婕.户外徒步运动对城镇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技 2011.(32)
[28]刘晓明.新疆户外徒步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29] 李桥.户外徒步运动在中职学校中的开展.户外徒步论坛.2002(3)45-52
[30] 徐涛.北京高校学生参与户外徒步运动的调查与分析.[J]国际徒步论坛.1998(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