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516 日期:2025-10-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杨美玲, 张鸣号, 王秀玉, 曹军

【摘要】 目的探讨苦参素(Oxymatrine,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OMT对照组、模型(CLP)组、CLP + OMT(52、26、13 mg·kg-1)剂量组和CLP +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组),观察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各项心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 52、26 mg·kg-1的OMT 可降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HR、LVEDP;升高MAP、LVSP、±LVdp/dtmax(均P&<0.01),并与阳性对照组的结果相一致;13mg·kg-1的OMT可升高感染性休克大鼠的MAP和±LVdp/dtmax(P&<0.05),而对HR、LVEDP、LVESP等指标无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OMT能够改善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心功能,增强心肌损伤大鼠的心肌收缩力,但对受损心肌舒张功能的影响需达到52和26mg·kg-1才能有作用。

【关键词】 苦参素;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保护作用

 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脏是最常受累器官之一,心肌是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特征[1]。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 具有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改善血流动力学,以及降低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缺血和梗死等多种药理活性和临床功能[2]。但OMT能否减轻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的损害,进而影响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的基础上,观察OMT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苦参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购于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122;地塞米松购于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70312。

  1.2 动物 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ay)大鼠,清洁级,体重200~250g,由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宁)2005-001。

  1.3 主要仪器 BP-6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4 方法 将5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CON)组、OMT对照组、模型(CLP)组、CLP+OMT(52、26、13 m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CLP+地塞米松10 mg·kg-1)组。造模前先测量大鼠的尾动脉压作为基础血压[0]。模型制备:①假手术组: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暴露并辨认盲肠,关腹。手术后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kg-1;②OMT对照组: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暴露并辨认盲肠,关腹。手术后尾静脉推注OMT 26mg·kg-1;③模型(CLP)组:参照文献[3]采用CLP法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1麻醉后,无菌条件下作中下腹正中切口2~3cm将盲肠移出腹腔,在血管弓内侧结扎末端20%盲肠,20号针头穿透结扎线远端阑尾根部的两侧肠壁,使少量肠内容物自穿刺处溢出,将盲肠还纳腹腔,逐层缝合关腹。术后监测鼠尾动脉压,以大鼠血压降到基础血压的2/3,脉压小于20mmHg作为判断休克状态即模型成功的标准。同时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kg-1;④CLP+OMT(52、26、13 mg·kg-1)组:同CLP组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尾静脉分别推注OMT注射液52、26、13mg·kg-1;⑤CLP+地塞米松组:CLP法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尾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kg-1。各给药组容量均为5mL·kg-1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尾静脉给药后4h用20%的乌拉坦ip麻醉(10mL·kg-1),右颈总动脉插入心导管,测定大鼠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内压变化速率(±LVdp/dtmax)、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等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各组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ON组与OMT对照组比较,反映心功能改变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LP组与CON组比较,反映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出现明显改变:其中HR及LVEDP增加(均P&<0.01);MAP、LVESP、LVdp/dtmax等指标降低(均P&<0.01),- LVdp/dtmax负值减少(P&<0.01)。给予不同剂量的OMT治疗后与CLP组比较,CLP + OMT 52、26mg·kg-1剂量组HR、LVEDP降低;MAP、LVESP、LVdp/dtmax等升高;- LVdp/dtmax负值增加(均P&<0.01)。CLP+ OMT 13mg·kg-1剂量组只有MAP、±LVdp/dtmax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而HR、LVEDP、LVESP等无明显改善(均P&>0.05)。CLP+DEX组与CON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与CLP+OMT 52、26mg·kg-1剂量组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LP+OMT 13mg·kg-1剂量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表1 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s,n=8)

  3 讨论

  以往研究显示OMT不仅能增加在体大鼠心脏的收缩力,同时有降低心率的倾向[4]。离体实验研究表明:OMT还能不同程度地加强离体豚鼠、大鼠、兔的心室乳头肌收缩力,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增加大鼠离体右心房心肌收缩力同时降低其自发收缩频率,这种能把变时变力作用分开是OMT强心作用的特点。在相同剂量下,无论是正性肌力作用还是心输出量,OMT对蛙衰竭心脏的作用都比正常心脏强,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5]。通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OMT对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其强心作用的药理机制。即OMT可浓度依赖性、电压依赖性的增加ICa-L,但不改变激活电位、锋值电位和反转电位,对钙通道的失活曲线无明显影响,提示OMT在不同膜电位水平对ICa-L具有均匀一致的同等程度的促进作用[6]。从而可以解释OMT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促进钙内流有关。

  本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HR、LVEDP增加、MAP降低、LVSP、LVdp/dtmax、-LVdp/dtmax负值等减少(均P&<0.01),提示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心肌舒缩功能下降,此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7-8]。经不同剂量OMT治疗后发现:(1)52、26mg·kg-1的OMT可以减少感染性休克引起的HR增加及LVSP、±LVdp/dtmax的下降幅度。说明OMT可增加心肌的顺应性,减轻心肌的僵硬度,从而使损伤大鼠心脏泵血功能得到改善,这可能主要与OMT的强心作用有关。(2)52、26mg·kg-1的OMT可以降低感染性休克引起的LVEDP升高。说明OMT能增强感染性休克致心肌损伤大鼠的心肌收缩力,纠正由于心肌损伤而造成的心室舒张末压增高,降低前负荷。这可能主要与其对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有关,即OMT可浓度依赖性、电压依赖性的增加ICa-L,促进钙内流,改善心肌损伤大鼠的心脏泵血功能,产生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3)13mg·kg-1的OMT能够减少MAP及±LVdp/dtmax的下降幅度,但不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引起的HR、LVSP和LVEDP等指标的改变。

  本实验说明,OMT能够明显的改善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心功能;CLP+OMT 52、26、13mg·kg-1剂量的OMT均可增强心肌损伤大鼠的心肌收缩力,而较高浓度的OMT能起到改善受损心肌的舒张功能。

参考文献


  [1] Baǐtugaeva GA,Lukach VN,Dolgikh VT et al.Diastolic malfunction in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Anesteziol Reanimatol,2004 (4):47-49.

  [2] 孙宏丽,商蕾,初文峰,等.氧化苦参碱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J].中草药,2007,38(1):69-72.

  [3] 金惠铭.盲肠结扎穿刺后的大鼠败血症模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0,6(2):126-127.

  [4] 李青,王世久,杨庆华,等.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在位心脏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3):221.

  [5] 李青,王进,毛小洁,等.氧化苦参碱的强心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16(4):281-284.

  [6] 庄宁宁,李自成,张爱东,等.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 [J].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3):209-211.

  [7] Arlati S,Brenna S,Prencipe L,et al.Myocardial necrosis in ICU patients with acute non-cardiac disease:a prospective study[J].Intensive Care Med,2000,26:31-37.

  [8] Kristien M,Herbert D,Nguyen DN,et al.Cardiac troponin I and T are biological marker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septic shock[J]. Clin Chem,2000,46:650-65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