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3例的手术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930 日期:2025-03-2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内固定

   0引言
创伤性骨盆环损伤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其中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是其主要原因,且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有较高的死亡及致残率. 旋转及垂直型不稳定骨盆骨折[1]是整个骨盆底的破裂,包括后方骶髂复合体以及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的损伤,往往复杂而严重,临床处理有一定困难,目前已成为创伤骨科界关注的焦点.
  1临床资料
本组13(男9,女4)例. 年龄18~55岁. 其中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5例,挤压伤2例. 手术时间为伤后3~7 d. 13例患者中,骶骨骨折合并双侧骶髂关节脱位及耻骨联合分离2例,骶骨骨折并单侧骨骶关节脱位5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2例,髂骨骨折合并单侧耻骨上、下支骨折3例,单纯骶髂关节脱位1例. 按照Tile标准[1]计C1型6例,C2型5例,C3型2例. 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采用后路骶骨棒固定;单纯骶髂关节脱位采用前方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或后方拉力螺钉固定;前路用钢板及螺丝钉固定. 手术入路包括Pfannenstiel入路、髂腹沟入路及前后入路. 结果13例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平均1.5 a,骨折均获愈合,肢体无明显短缩畸形,功能恢复良好,其中2例术前骶神经损伤,术后大小便费力,1例术前损伤骶神经,术后右足踝部麻木不适感.
  2讨论
创伤性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环损伤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致残率高达50%~60%,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内固定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均主张手术治疗[2]. 对于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时机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不同意见. 我们认为,伤后有重要合并症的患者,在解除生命危险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全身情况好,一般在伤后3~7 d手术,主要是手术出血少及安全性高,术中不影响骨折复位. 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适应证: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后移位大于1 cm,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 cm,伴有多发损伤B2型、B3型及C型骨折. C3型骨折可分二次手术,首先处理后环骨折,二次手术再处理前环骨折,不应超过14 d. 一期手术的缺点:术中体位要改变,感染机会增多,同时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 骶髂关节脱位固定,可借助于C型臂透视下进行定位,以髂后上棘前下2.5~3 cm处定位,用松质骨螺钉固定髂骨与骶骨翼. 而骶骨骨折最安全的固定方法是使用骶骨棒固定,因为骨折不需用拉力螺钉固定,两个骶骨棒可防止旋转,骶骨棒必须从骶骨后方经过,以免进入骶管内,同时可将手指通过坐骨大切迹伸至骶骨的前方触前方骶骨孔(检查骨折复位情况),骶骨后孔可直视. 骶骨骨折的另一种治疗方法是使用拉力螺钉,将拉力螺钉通过骨折固定至骶骨体上,此种方法尤适用于骨折不愈合的情况,该方法螺钉的定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影像增强器检查以防止螺钉穿入椎管或第一骶骨孔,同时要求术者非常熟悉骨盆的解剖结构.
  对于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患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不仅可以获得解剖复位,还可以在坚固内固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功能煅炼,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Tile M. Plevic ring fractures:Should they be fixd[J]? J Bone Joint Surg (Br),1998,70(1):1-2.

[2]裴国献. 骨盆骨折的诊疗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3(2):81-84.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