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603/200705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83(男37,女46)例,年龄22~75岁. 83例患者随机分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43例和普罗帕酮片对照组40例. 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4岁,器质性心脏病并频发室性早搏26例,功能性室性早搏17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5岁,器质性心脏病并频发室性早搏24例,功能性室性早搏16例. 两组一般情况及病因构成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选择标准:器质性心脏病或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单形、多形、多源室性早搏,早博次数&>300次/h,并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年龄20~75岁[1]. 排除条件:由洋地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室性早搏;危重病及多器官衰竭患者并发的室性早搏;肝肾功能损害;妊娠及哺乳妇女.
1.2方法
除治疗原发病和诱因外,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普罗帕酮片每次150 mg,每日3次. 疗程均4 wk. 观察服药前后主要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数目、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并观察服药前后不良反应.
心电图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2]. 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均无异常改变. 治疗组不良反应3例,均为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症状,1例出现头晕,1例患者服药后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1两组心电图的疗效比较(略)表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略)
3讨论
室性早搏临床十分常见,目前用于治疗室性早博的药物主要是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类西药多有严格的适应证且部分还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CAST研究结果表明,使用Ic类药物虽然使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心律失常病死率及总病死率均明显增加[4].
本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的心动图改善效果与普罗帕酮片相当,但对症状缓解参松养心胶囊优于普罗帕酮片,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确有良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2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91-94.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4]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erssion Trial (CAST) Investigators. Preliminary report: Effect of encainide and flecainide on mortality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arrhythmia suppres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N Engl J Med,1998,321(6):406-412.
[5]吴以岭.络病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81-282.
[6]谷春华,吴以岭,田书彦,等.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9):78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