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6例的诊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220 日期:2025-03-2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手术
  1临床资料
  199503/200610我院共收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6(男7,女9)例. 年龄12~62(平均32.4)岁. 18~30岁12例(81.25%). 发病时间3 d~13 a,平均3.1 a. 多数患者发病缓慢而又呈进行性加剧. 9例急性发作期经非手术疗法,予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痉挛药物,静脉补充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症状缓解或减轻,再进食后取左侧卧位、俯卧位或胸膝位预防. 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者施行手术7例,术式采用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Treitz lig)切断松解术并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侧侧吻合术5例,术后效果满意,均获得治愈.
  2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亦称Wilkie病,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多见于瘦长型患者,中青年女性偏多,发病常在30岁以后,一般病程较长,呈间歇性发病. 此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局部解剖因素所致.
  本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诊断:①除腹胀、疼痛、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外,改变体位如侧卧、前倾坐位、胸膝位、俯卧可以减轻症状;②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在十二指肠下水平部,见一与肠系膜上动脉走行一致的光滑的笔杆形纵形压迹呈刀割样阻断,此压迹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淤滞症相鉴别[1],一般位于脊柱偏右处,其近端扩张壅积,蠕动增强,并有频繁逆蠕动,呈钟摆样运动,常在数分钟后,方见钡剂少量通过狭窄处进入空肠;③ 腹腔薄层CT及血管重建显像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检查. 转贴于   本病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痉挛药物,静脉补充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症状若能缓解或减轻则再进食后取左侧卧位、俯卧位或胸膝位预防,大多数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宜施行手术: 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3] ,切开横结肠系膜右侧,显露十二指肠,于横结肠后方将其与空肠近侧段做一侧侧吻合,本组5例采用此术式获得治愈. ②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切断松解术,适应于因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过短引起此症者,术后可使十二指肠第三、四段位置下移到较宽大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间隙中而缓解十二指肠受压的病理状态,术中若发现十二指肠受压不能彻底解决者可加做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本组2例均联合此二种手术,术后获得治愈. ③合并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可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 Ⅱ式). 本组未有上述合并症.
  本病易误诊为胰腺炎[4]、胃溃疡[5] 等其它上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8.

  [2]王溱. X线诊断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 531-532.

  [3]Linen YP.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A followup study of 16 operated patients[J]. J Clin Gastroenterol,1989,11(4) :386.

  [4]田秉璋,吴金术,刘初平,等.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的4例分析[J]. 海南医学,2006,7:140-142.

  [5]李光水.十二指肠淤滞症误诊为溃疡病12例[J]. 中国社区医师, 2003,11:4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